印刷技术

印刷技术

technology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印刷技术 > 正文

冥币印刷机有哪些价格的简单介绍

印刷问答 2022-08-17 13:00 197

021yin.com /macro/gdxw/200* 11/1* /t200* 111* _1* * 791* 9.shtml)

里面的政策不用管,我们专看货币相关的数字,研究其根本意义。

头一段是: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 .* 万亿元,同比增长1* .*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 .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 .* 万亿元,同比增长9.*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2.* 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 .2万亿元,同比增长9.*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 .7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现金净投放1* * 0亿元,同比少投放* 0* 亿元。”

M0、M1、M2可能不少人就不太清楚了,我们来学习一下。注意一定要学到完全没有任何疑问。

今年9月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 .2万亿元”,这是什么意思?央行怎么知道* .2万亿这个数字的?它说的可不可信?我们来看定义:

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从定义看,M0是现金,是纸币与硬币,不是电子数字。而且不是银行里放着的纸币,是除了银行之外的其它人拿着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央行真的开印刷机印钱了,比如说历史上一共印过* 万亿结结实实的钞票。然后可能其中* 万亿回收烧掉了,是真的放火烧的,网上有照片。为什么烧,可能是觉得流通中的现金不用过多,或者老版的钱与破钱不想用了,换新的。对央行来说,不考虑印刷成本的话,钱并不宝贵,烧了再印就行了。还剩* 万亿,其中1.* 万亿在各种银行里放着。这个1.* 万亿是可以统计出来的,各个银行可以向央行报告说,说我各分行加起来这三季度末共有1000亿现金,加总就行了,央行应该也放着不少现金。我们看银行每天下班关门了似乎都要点钱,可能存款机里的现金也得点算,这个数据应该是可信的。所以,* 万亿减1.* 万亿,得出不受银行控制的“流通中现金”为* .2万亿。数字是举例,* 万亿、* 万亿、1.2万亿是我假设的,只有* .2万亿是真的。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确认,央行报告的M0为* .2万亿非常可信,而且也清楚了它的统计方法。这个统计方法是我想象的,请知道情况的指正。

按照这个理解,这* .2万亿是个统计数据,加加减减出来的。那么它就和GDP一样,具体在哪里就没谁弄得清了。有一部分是流通到了境外,其数额各种估计都有。由于中国不会从银行用一个电子数字把人民币转到境外去,所以境外的人民币应该就是现金。由于总共也就* .2万亿现金,我们可以合理估计在境外的人民币现金应该是千亿元规模的。我猜想,美国在境外的现金要多得多。

M0具体是如何增加的,可不可以减少?如果我们从银行存款机或者柜台取现钱,那么就增加M0了,存现钱,M0就减少了。主要应该是这个途径。有谣言说银行资不抵债了,存钱不安全,要人去把钱取出来。还有人说,如果人民都去取钱,银行就会被“挤兑”,就完蛋了。如果“挤兑”这种事真发生了,那么M0会大幅增加,我们看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就能看出来。三季度M0同比增长9.* %,应该是个正常数据,* .2万亿只有银行存款总数不到十分之一。可以得出结论,老百姓与企业对把钱放在银行是放心的,拿麻袋存钱的土包子不常见。

我这里得出的结论应该算是理工科研究了,有明确的定义,有具体的实体,不是“道理经济学”。没看过经济学书,不知道怎么写的,但弄懂了就行了,并不用看书。

唯一有些疑惑的是,“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 .2万亿元”,它为什么要说“余额”?我的理解,这可能是一种动态描述,和“房贷余额”一样。现金收回又放出,房贷借出又还上,所以是“余额”。

(三)什么是M1

报告说,“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 .* 万亿元”,这又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定义。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这个M1就有些糊涂了。活期存款好理解,就是随时可以取出来的。利息很低,刚从年利0.72%降到0.* * %了,1万存一年才* * 元的利息。可是,定义里说,“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算M1,那个人的活期存款算不算?答案是,个人活期存款不算M1,算M2!为啥单位活期存款就能算M1?为什么要这样定义?

把货币分成M0、M1、M2,似乎是看它起作用的直接程度。比如说M0,是现金,掏出来大家都认的。有很多小商贩、商店,它们是只认现金的,人数非常多。所以M0太少的话,可能说明人都跑大商店刷卡去了,小商贩没法活了。大多数商贩与小商店就是挣* .2万亿的M0,这个经济规模大致就是这么多,发展空间就这么大,挣不到太多钱。虽然很常见,但不是主流。我有一个推论,奔着挣M0做生意的,发不了大财。

那么M1是如何起作用的?M0是包括在M1里的,能直接用出去,单位活期存款是怎么回事?如果单位做生意或者运营,这也是立刻能管用的钱。开个支票给对方,或者直接把钱转到对方户头,交易对方也接受的。对方拿到支票,可能立刻到银行取,所以得是活期存款,定期的转不过去。单位开支票或者转账,是一种常规行为,拿现钱的反而少。个人的活期存款,这么用的情况就相对不多了。个人转账买东西很少见,开支票的人现在也不多。

所以,我们可以说,M0就是小商小贩能挣的钱,M1就是做大生意能直接挣到手的钱。小商小贩收现钱,大生意还收支票与转账。M0只有* .2万亿,M1有1* .* 万亿,当然大生意挣钱空间更广阔。

不过这个定义我觉得肯定得发展。比如现在用支付宝上网买东西的人很多,支付宝里的钱算是啥?众人支付宝里的钱其实是在阿* 集团的银行账户里,我怀疑阿* 只用维持部分的活期账户应付淘客提现,有不少可以存成定期甚至搞别的挣钱归自己了(完全是假设性的猜测)。还有许多人刷卡消费,这卡里的钱算不算M1?因为金额还不算多,所以不用加进定义里。

外国的消费模式和中国很不同,所以M0、M1、M2的定义和中国是有不同的。我们也不必死记定义,记住原则就行了。M1就是做大生意能直接挣的钱,现金支票转账都行,但得立刻挣到手。

M1是1* .* 万亿,其中有* .2万亿的M0,所以单位的活期存款是12.* 万亿。各银行把单位户头数字加一下报到央行,就可以算出来了,所以这个数字也是可以统计可信的。我们知道M0是央行印刷和烧掉保持数字的,这M1是怎么增加减少的?

个人如果把活期存款取出来消费,M1就增加了,这是经济活跃或者通胀的一个迹象。个人把活期存款取出来去炒股,M1并不增加,所以实体经济能挣的钱并不增多。单位把活期账户的钱当工资奖金发给个人,个人不消费存起来,M1就减少了。所以总体来说,挣工资的个人、做小本生意的小商贩,他们的活动是不可能增加M1的,就算取活期存款增加M1,是因为前面有一个存钱动作减少M1。总体来说,个人与小商贩的活动是减少M1(增加到M2里面)。所以,想做大生意挣M1的钱,光靠忽悠个人从原理上就不通。个人再被忽悠的厉害,也就那么大消费能量,不借钱的话增加不了M1,能捞到的饼就那么大,来捞的人多的话,怕是经营要困难。

那么增加M1的途径,一个明显的大项是搞出口。一个企业干出口,挣来了1亿美元,央行收走外汇,给换成7亿人民币,一个电子数字就到这单位的活期账户上了。这是企业换汇,直接凭空增加M1。个人换汇,如果是偷偷进来的,很可能就是以企业换汇的名义进行了,真正个人带进外汇换的远比企业少。现在中国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约相当于1* 万亿人民币,和M1的规模相似,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巧合。这说明,M1的增加主要是靠出口顺差结汇。出口顺差越多,M1就越多,个人存起来减少了M1,还是有多。所以中国的货币增发主要是以换汇的形式进行,增发到了出口企业的活期账户上,出口企业再把这些钱花出去,变成社会的M0、M1、M2。这些年来,很大一群中国富人就是搞出口的,因为社会的钱等于是他们先“无中生有”挣出来的,社会繁荣与经济增长是他们的活动拉动的。别人挣的钱可能得先在那,干出口的却不用管,这也是“出口导向”拉动经济的原理,无中生有变出M1。这是M1的外部来源。

还有一种增加M1的办法,就是先让一个“雷锋”向银行借钱,再把这钱花出去,别人挣了这钱就可以增加M1了。比如白领张老三要找老婆,贷款* 0万买了个房,张老三就成了“雷锋”。房地产商收到许多张老三的钱共2亿,还掉银行的贷款1亿,多出的1亿就真的凭空产生了,增加M1了。这多出来的1亿M1是社会通过“创造关系”产生出来的。理论上来说,张老三们努力工作挣来别人或者企业的M1,还给银行2亿还多,这M1就消失了。所以,M1是可以通过“借贷还贷”不断产生、消灭的。这样的雷锋有很多,越是发达的经济体越多。公司可以借,个人可以借。如果越借越多,M1就不断增加。理论上,这个办法可以生出无限的M1。实际上,银行放贷多了会有一个限制。如存款准备金率,贷到后来银行就失去放贷资格了。

总之我们知道,M1除了外部来源,还有一个内部来源,就是银行借贷。一个经济体靠M0、M1这两招,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运行框架了。由于外汇一直在增加,所以中国的M1不停地增加。如果有很多外资公司要求拿人民币换外汇,离开中国,这会让M1减少。这在别的国家发生过,外资换汇走掉,M1减少,经济遭到重大打击。不过在中国,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很清楚的前景,外资如何退出没有和政府谈好,先在中国挣人民币再说,没有合法的退出途径,暂时不用考虑。Motorola美国总公司经营遇到困难,想从中国子公司抽* 亿美元利润救急,这都得中国政府特批。这是中国的主权,还不用怕。

另一个内部来源,银行借贷还贷创造或者消灭M1,这是全世界都要面对的问题。如果创造多于消灭,M1就增多,挣钱似乎容易,但这是“创造”出来的钱,理论上要还的,可以认为并不是靠得住的钱。现在挣着容易,可能以后要面对困难的日子。

当然,还有其它的创造办法。央行与政府创造M1的事,可以留在下节M2来学习。

(四)什么是M2,银行体系的框架与来源

报告中又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 .* 万亿元”,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再来看定义。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这就是说,所有银行体系认可的“钱”都包括在M2里面了。在银行外面直接可用的钱是M0,M0再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放在银行里也直接可用的是M1。还有一些钱,不直接可用,但在银行里面放着,想用要经过一两道手续。这些钱需要手续才能变成M1,称为“准货币”,M1加上准货币就是M2。变成M1的障碍只是手续,其它什么问题都没有,数量上不会受影响。我们抓住要点,区分M1与M2,就是看想用时要不要手续。个人的定活期存款,要破定或者从存款机里取现,所以不是M1,是M2。单位的定期存款,也要破定才能用,是M2,活期就直接开支票换东西了,是M1。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股票户头里的钱。从这个定义里看,这钱是存在银行的,不是证券公司自开电子管理系统存钱,中国的证券公司不是银行。不过境外的一些银行账户可以直接炒股,银行也经营证券业务(招商银行的一卡通账户曾经可以炒股,去年也取消了)。和中国内地不一样,存钱到储蓄账户里直接就能买股了,不需要“转钱进股票户头”这个动作。卖股的钱,什么也不用做,过两三天就可以直接用了。中国的股票户头里的钱,就要有转进转出的动作才能用。所以,中国证券客户保证金是M2,不是M1。但境外银行里直接炒股的资金可能就得算是M1了,可能都没有“客户保证金”这个统计项。大富豪几十亿的现金户头开通了炒股功能,但从来没用过,算不算保证金?所以没法算。中国A股有多少“存量资金”却是可以统计的,把各证券公司的保证金总数加总就行了。2007年* 月A股存量资金突破1万亿,11月就冲到了1.7* 万亿,所以明显是资金冲进来弄出大涨的。200* 年流通股就增加得非常多,是大跌的主要原因。存量资金变动不大,还是1.* 万亿的规模,所以股市大跌不是因为钱跑出去。这些存量资金都是M2,不是M1。

可以看出,M2就把银行体系能查清楚的钱全包括进来了。这些钱都是可以统计的,M0是加加减减出来的间接数据,M1-M0就是银行直接算出来的单位活期存款,M2-M1也是放在银行里保管直接算得出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原理上相信,央行报告的M0、M1、M2是可信的。

那么,M2之外,还有没有钱?在银行体系看来,其它的就是“可以换钱的东西”,不是钱了。M2中钱的所有者换来换去,同时某个“东西”的主人换来换去,这就是货币经济学中的一个经济活动。另一种是M2体系内部各分项互相转换,M0变M1,M1变M2。人存钱取钱,活期变定期,转钱去炒股,这会影响各单项的数值,但M2的总数不会变。还有一种活动是“货币创造”与“货币消灭”,这会直接增加或者减少M1。向银行体系借钱,就会增加M1,还钱,就会减少M1。(两类基本的经济活动:M2内部钱换来换去;M2内部各分项之间相互转换)

这样,我们对银行体系运行的框架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钱从哪出来,会到哪里去不会完全糊涂了。钱是通过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跑出来的,然后在各分项转来转去,所有者也换来换去,也会没有掉。我们还需要看看银行体系本身是啥。银行体系应该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我们以上所谈的,完全不需要政府出现。象“政府印钞票”这样的话,其实容易让人糊涂。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来看下银行体系要完成什么基本功能。

一个是要印钞,就是把电子钱变成纸钱或者硬币让人家拿走。这个一般是央行来干,但我们也找不到非得在央行干的理由。哪个商业银行出手把这个活接下来也不是问题,香港就是这样。人向“发钞行”借钱取钱,它印100亿纸币给人,完全可以,再流通到社会上。一个是要M0、M1、M2转来转去,这就是银行的存取、转账、活期定期储蓄功能。其实我觉得定期不是银行体系必须的,这应该算一项理财业务,存活期就不算理财,算过日子。印钞、存取、转账、定活,这些功能应该说比较机械,应该算是银行体系提供的服务,不是银行的本质。古代把金银或者铜钱当货币,钱庄可以保管换成票据方便人携带,但这种原始业务不能叫银行。银行最核心的业务,是进行“货币创造”与“消灭”的信贷功能,这才是银行的本质,要仔细分析。

民间放高利贷的也是信贷,古代钱庄可能也这么干,为什么不是银行?这是因为,这只是存量货币的转移,并没有进行“创造”,信用总量没有扩大。造假币的倒可以算是地下银行。如果古代钱庄把铜钱借出去,又被人存回来,钱庄又借出去,那这是货币创造有银行的样了,但不是央行,因为铜钱的总数钱庄没法增加。如果钱庄把自己的“庄票”借出去,被人当钱花换东西了,又被人存回来,那才算是终极货币创造了,因为“庄票”已经算是新的货币了,这种钱庄也可以算有央行的功能了。

当然银行体系只需要部分银行有货币创造的功能,但这是体系的主体。香港没有央行,但进行货币创造的商业银行一定要有。银行借钱给人,人又把钱存回来,又借出去,来回多次以后,银行有1亿“初始钱”,可以通过不断创造借贷关系,出现几亿的存款与贷款。这就是现代银行体系非常厉害的“乘数效应”,是古代社会比不了的。古代靠借钱发展运营的“单位”少,这种业务慢慢多起来了,银行也就出来了,与信贷互相促进发展。

讨论到现在,别的似乎都比较清楚,就是“初始钱”还是模糊。银行可以帮人存取服务,可以通过信贷进行货币创造,“初始钱”可以是储户的存款。具体分析这个借贷动作,一个公司来借一亿,一般不要现金,就在这公司的活期账户上放上数字。那这理论上可以没有限制,储户来银行存了100亿,银行借出去200亿是可以的,反正是电子数字。但这么干总不太好,没钱还敢借给人一样,所以央行对银行的“贷存比”有一个要求,还不一定是1,可能小于1,有足够余钱才能借。例如外资银行来中国开展业务,就得受央行的监管,要求它们“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 %”,宽限期到2011年12月* 1日。但外资行不能拿自己的本金放贷,得先去吸储一时吸不到太多钱,又着急开展业务,有些就超过100%了。这也说明贷款超过存款理论上是可能的,中国是由于央行的监管才不可能,可能某些外国是超过的,韩国似乎就是如此。

银行的“初始钱”可以说是从储户来的,那储户的钱又从哪来的?我们可以想象,古代人有黄金白银等“原始货币”,银行出来了,就存到银行里了。银行进行货币创造,迈出了关键一步,说我印一个票据,代表在我这个银行取“原始货币”的权利。这个票据进入流通,越印越多,人都忘了兑现了,也没注意票据已经多得超过银行里的“原始货币”了。反正能买到东西,要兑现干什么?再后来,人连票据怎么出来的都糊涂了,只知道能买到东西,反而不愿意用“原始货币”了。这个时候,“原始货币”就退出货币角色,变成“东西”,银行票据反而变成了“钱”。欧洲银行与货币就是这样演变的。国民党到台湾,也是把黄金与美元当“原始货币”,开银行把票据“新台币”做成了可信的货币。所以,到底什么是“钱”,根本还在于人的“信心”。如果人们对国家货币没有信心了,那国家货币就不是钱,黄金如果到时人有信心,就是钱。有些人鼓吹,只有黄金才是“真钱”,理论来源就是这个。但是,“只有黄金才是真钱”是一个循环论证,这相当于说:人们会失去对其它货币的信心只相信黄金,所以,请不要信其它的只信黄金。当人们发现国家货币通货膨胀的时候,这个论调就动听一些,但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循环论证,逻辑根基不坚实。

那中国银行体系里的“初始钱”是不是这样出来的?建国后真的是一穷二白,黄金外汇非常少,要靠这点“原始货币”发展出现在这几十万亿的M2,很麻烦。可以看出,“原始货币”的本事就是“人们相信能换来东西”,那抓住这个本质就可以了。如果手头有东西,自己印票据保证人们确实能用它换来东西,不就行了?所以,有东西是关键。中国政府那时有军队,能组织生产,自己发行人民币凭空建立银行体系就行了。所以,银行体系有两种,一种是欧洲银行体系这种从黄金等“原始货币”发展来的,美国银行体系应该也算。所以特别重视黄金的功能,当初美元要捆绑黄金才获得世界货币的权利变成“美金”。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不依靠政府,政府倒台也没有关系,这些银行有不相信政府信黄金的倾向,各国主要的黄金储备在它们那。一种是中国这种依靠政府,凭空建立起来的银行体系,许多发展中穷国都是这样的。这种银行体系天生就只能靠自己,政府银行是一体的,“初始钱”只能靠政府创造。对于中国这种银行体系,就不得不谈政府了。

中国政府具体是如何创造“初始钱”的?可以把改革开放前全当作创造“初始钱”的阶段,因为在* 0年代才算建立起了现代银行制度。这以前中国只有人民银行一个银行,所有功能全干了。现代银行体系很厉害的“存了再贷”的乘数效应,人民银行也不算用了,因为本来就没有多少存款,贷款也不多。人民银行的核心功能不是信贷,不能算是一个现代银行。我认为人民银行可以算是中国特色的“国家货币构造”机构,这是它的核心功能。它的功能可以简化成,根据物资生产能力印钱,钱印出来全给政府用。具体怎么记账的不清楚,按现在的理解应该算是“央行购买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刚改革开放时,这笔“初始钱”不多,* 0年代初GDP也不过是* 000亿元左右。如果我们大致估一下的话,现在* 0万亿的GDP对应* * 万亿的M2,当时的M2应该只有不到1万亿元的规模。这点钱到现在怎么记账都不是大问题。但这个“初始钱”很宝贵,它还是能换来东西的,人民对它有信心,能用来建立现代银行体系。很多穷国这一步都走不过去,银行体系建起来也不过是纸糊的。

我对银行体系框架的结论是,它的基础是信心,有了信心,可以和实体经济一起越滚越大。没有信心,体系就会缩小,甚至崩溃。最初信心的来源,可以是原始货币或者其它可信货币,也可以完全凭空创造。黄金不过是信心的一种。中国的黄金比印度少得多,但信心要好得多。将来如果世界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信心失去,那么重建过程就会从人们对其最有信心的国家开始,而不是从黄金最多的国家开始。

中国从不到1万亿,用* 0年滚动发展到现在的* * 万亿M2,具体是一个如何的过程?怎么就增长了这么多倍?从实体经济的角度看人们可能熟一些,但从银行体系的角度看许多人就不太知道了。这牵涉到“基础货币”等名词,我们继续读报告学习。

(五)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再把(二)中引的央行报告的话贴一次: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 .* 万亿元,同比增长1* .*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 .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 .* 万亿元,同比增长9.*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2.* 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 .2万亿元,同比增长9.*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 .7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现金净投放1* * 0亿元,同比少投放* 0* 亿元。”

基本都解释清楚了,剩下最后一句“现金净投放”。一个相关新闻是,2007年深圳现金净投放量占全国的近一半,也就是说有1000亿以上的现金在深圳的各银行跑到社会上去了。现金“投放”对应的是“回笼”,也经常看到这个词。它的意思是,银行系统对外营业,会支出现金,也会回收现金,投放减回笼就是“净投放”。净投放额,就是M0的增幅。这个数据看上去有些不对,M0同比增9.* %,增额约是2720亿元,但前三季度只投放了1* * 0亿,难道2007年四季度投放了1* 70亿?我们查2007年的报告还真是如此,四季度投放了1* * * 亿,差额是小数位造成的。这说明200* 年现金净投放减少了很多。原因有可能就在深圳这儿。深圳关口很多店铺半公开经营换汇业务主要是方便港人,也有不少通过个人介绍做换汇生意的,单笔数额要大多了。这些业务需要很多人民币现金,上千亿就这么跑出来了。后来严打摸掉了几个地下钱庄,大额换汇的可能少了。这也说明,直接换人民币现金跑进来的热钱一年就是1000亿元的规模。

在上面这段话中,* * .* 万亿元的M2分为准货币、M1、M0几个部分,这是一种解读。央行的另一种描述在这段话中:

“9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1.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 万亿元,同比增长* * .* %,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货币乘数比* 月末有所提高,货币扩张能力基本保持稳定。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回升,9月末为2.07%,比* 月末高0.12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 * %,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0* %,农村信用社为* .* * %,金融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

这段话的意思是,* * .* 万亿的M2是11.7万亿的“基础货币”,通过乘以一个“货币乘数”变出来的。我们可以模糊感觉,商业银行与众多企业,拿一笔“基础货币”不停地贷出去存进来,最后M2变成这笔钱的几倍。但这不是理工科的理解,我们需要搞清楚,到底基础货币是什么东西。来看定义。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通货和金融机构存款构成。我国基础货币有三部分构成: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

基础货币中的一部分,流通中的现金,就是M0,为什么有“货币乘数”效应?可以设想,某人有1万现金,存入银行,企业A借走这现金,给某人现金发工资1万。这样状态还原,M0没有变, M2增加了一万。再来几次,货币乘数就出来了。基础货币中的另一部分,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它的“货币乘数”效应怎么出来的?比如某银行的柜台有1万现金,企业B借走这现金,给某人现金发工资1万,某人又存入银行。状态还原,M0没有变,“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没有变,M2增加了一万。所以,M0与银行库存现金是能发挥出乘数效应的。

那么,以电子形式计数的活期定期存款有没有乘数效应?表面上看,银行有一笔存款,再贷出去,人家再转存进来,过程中不需要纸,也能乘数。但这个过程可能只是现金发挥乘数效应的一部分,因为最初的存款可能是现金存进来变出来的。存款本身就是乘数效应的效果,不是“基础”。

但是,是不是只有现金能作为“基础”发挥乘数效应?现金在央行印出来后,又具体是怎么跑到社会上去的?我们发现,“基础货币”最终还是得从央行出来,政府也得扯进来了。一个路径是,央行印一笔钱,给财政部,财政部花出去。这些钱央行不要财政部还,但记个账。这个数字可以非常高,那些发生超级通货膨胀的国家,都是这么干的。从津巴布韦每年10000%的通胀率看,这种机制等于可以让财政部有无限的钱花,要多少是多少。通常我们理解的“政府印钱”应该就是指这个动作。近年来中国财政部估计每年有一万多亿这种钱。

可以看出,“央行印钱给财政部花”不需要是现金。可以直接给财政部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上放进一个数字,凭空产生一个源头。但商业银行是要挣钱的,不能白做了,所以,这笔钱就算是商业银行借给央行的,也算是央行借给财政部的。财政部是不会还钱的,所以,这种变出来的钱可以算是央行的负债。但央行的功能就是如此,负债永远不怕,别的银行都没它厉害。商业银行对央行说,你欠我钱了,请还钱,央行就印刷出一笔现金给它,不会为难。央行加财政部,是货币创造的武器源头。如果是缺“钱”的问题,这两家商量好了,肯定是能解决的。有了这个武器,幻想通过“挤兑”整死中国的银行系统显然是胡扯。当然,缺“东西”就不是央行财政部组合能解决的了,通货膨胀才是银行系统真正的大问题。古代中国有时“东西”够多,但因为没有现代银行体制,居然会通货紧缩,这可能是古代社会发展慢的一个原因。对于一国的银行系统而言,外汇是“东西”,也不好解决。所以,我认为外汇不应该算进M0、M1、M2里面。

“央行印钱给财政部”是货币增发增加基础货币的一条路,另一条是前面分析M1的时候谈的,“央行印钱换汇”,主要是这两条路。个人在商业银行存取外汇或者换汇购汇,不算货币增发,这应该算是理财,央行不管,不进入外汇储备系统。企业干进出口,和央行下属机构“外汇管理局”结汇,这就算货币增发。企业挣到外汇,央行收上外汇变成外汇储备,给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人民币活期户头加一个数字,商业银行有权要求央行还钱。所以,外汇储备是央行向商业银行的负债,需要印钱还给商业银行,有些已经印了,有些记着账。企业要用外汇买东西,央行给出外汇,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人民币活期户头减一个数字,央行欠商业银行的钱减少。外汇管理局长胡晓炼说,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负债,就是这么回事。不从头学习银行系统,还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在央行报告的表述中,基础货币除现金外,还有“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由于这两年连着上调准备金率,公众也慢慢知道“存款准备金率”怎么回事了。商行有多少存款,其中的一部分就得放到央行,算央行借商业银行的。比如某人存1万现金到银行,20%的准备金率(据葡萄说,央行本来是准备加到这么高的),银行得存2000到央行,最多贷出去* 000,再存回来又得交1* 00元。最后,存款总数只能是1万的* 倍(准备金率的倒数)。这个东西不是用来收缩流动性的么,怎么反而成了“基础货币”?

我琢磨,这个逻辑是这样的。“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意思,其实就是“在央行保管的属于商业银行的潜在现金”。央行因为给财政部当托,或者给出口商当托,欠了商业银行很多钱。商业银行问央行要账,央行给电子数字似乎没意思,商行从央行要来电子数字有啥用,如何记账?要给就给现金。但也不一定立刻就要,所以有些欠账央行也并没有真印出来,所以是“潜在现金”。这些欠账加一起就是“存款准备金”,但是商行只有权取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其中的“法定准备金”是按照准备金率算出来必须留在央行的,免得乘得太多出事。有权取的那部分叫“超额准备金”,所以报告也把各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报一下。所以我们看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商行也未必就真的要上交现金,就是把“有权从央行取现”的数字减少,一般财政部总会适时花钱让商行不断“有权”。当然央行疯狂上调,有权变没权了,商行也得搜罗现金交到央行去。可以想见,如果发生了这种事,那银行系统就很有些“倒行逆施”的味道了。本指望央行吐出钱来让经济增长的,结果反倒要先把钱给它,这是令人发指的强力紧缩,啥经济过热资产价格都可以给它整下来。通胀就未必了,央行这次猛紧缩以为能行,但输入型通胀搞不定,直到境外原材料价格崩溃,通胀才真下来。

所以,我们清楚了,基础货币就是“现金与潜在现金的总和”。现金有M0,有放在商业银行里的,潜在现金就是央行可能印出来还给商行的欠账。如果准备金率为0,商行又找央行要回所有欠账,那么理论上所有的这些“现金”都可以用于货币创造循环。所以,这些“钱”就是乘数效应的基础。实际上要受准备金率的限制,商业银行也会有“超额准备金”放在央行,也不会猛放贷全力扩大乘数,做个* -* 倍就差不多了。基础货币的数值是11.7万亿,其中* .2万亿是M0,所以商业银行手头的和放在央行的加起来是* .* 万亿。其中“法定准备金”* .7万亿得央行放行,算是冻起来了。商业银行手头真正能控制的是1.* 万亿现金。

我们也可以说,银行系统真正的“干钱”就是11.7万亿基础货币。整个社会,如果“东西”不折成钱,净资产就是11.7万亿。可以假设财政部一家伙获得11.7万亿巨款,存到商行里,花到社会上。慢慢花出去了,商业银行、公司、个人慢慢有钱了。有些人的钱是正的,有些人有东西但欠钱。财政部、商行、公司、个人,把欠钱关系对消掉,总数就是这个11.7万亿。

我们知道,光外汇储备就是2万亿美元。央行在外面投资账面上应该是净挣的,美国国债挣了不少。但再怎么挣也不会太多,总要增发约1* 万亿的人民币去换过来。还有通过财政部增发的,总有好几万亿。最后,怎么只有11.7万亿基础货币了?当然,11.7万亿这个数字是可统计可信的。M0可统计,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算得出,商行放在央行的潜在现金当然也算得清,是商行资产表的重要一项。怎么央行增发了约20万亿的基础货币,最后数得着的却是不到12万亿?所以,这里一定有一个很大的“基础货币毁灭”机制。

顺便说一下,我是不看书的,就在网上查个定义。看书就没意思了,全是正确的东西没有意思。我查了一些东西,就试图推出事情的真相,这是个很容易糊涂的事情,也挺好玩。但说不定就推错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有人指出来是很好的事。所以我写的是一个思考过程,不是复述知识。这一节特别不容易推,似乎很容易糊涂。

(未完待续)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笔名陈经,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员,微博@风云学会陈经。

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

  • 石家庄食品包装袋印刷厂家|

    石家庄食品包装袋印刷厂家|

    1、历史上也有名人也会这样写作长春包装袋厂吉印通综合购物平台,年终盛典,优惠不停!定制食品包装袋定做零食自立袋塑料真空袋订做可印刷logo厂家批发¥1*0元快递袋子粉色加厚1*丝批发包邮2**2快递包装袋打包袋发货袋定制...

    2023-05-10 138

  • 说明书印刷

    说明书印刷

    上海说明书印刷厂家,说明书印刷公司为您提供说明书印刷咨询,说明书印刷案例,说明书印刷规格及说明书印刷报价,让您实时了解说明书印刷厂家的最新规格及报价,并提供说明书印刷时的注意事项,印刷出让您满意的说明书印刷产品。

    2023-02-22 120

  • 东莞编织布印刷机的简单介绍

    东莞编织布印刷机的简单介绍

    多条豆粕袋,一天完成这样数量的袋子工作量不大,一台印刷机,两台缝纫机足矣做面粉袋的利润大约是每条2分钱,豆粕袋估计能达到2*分。编织布生产厂家一山东潍坊永欣塑编吉印通潍坊永欣塑编吉印通,主要生产经营各种规格颜色的塑料编织袋,是集拉丝...

    2023-01-13 161

  • 2022腊八房企更佳官宣海报:滨江集团

    2022腊八房企更佳官宣海报:滨江集团

      乐居财经张林霞12月*0日,滨江集团获得2022腊八节房企更佳官宣海报。  点评词为:又是一年腊八至,愿幸福伴你“粥”围;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祷告来年万事“粥”全!文章来源:乐居财经...

    2022-12-30 119

  • 200kb是几像素百分比几?

    200kb是几像素百分比几?

    200kb像素不是很大,相当于0.2mb,0.0002个G,网上良多图片都能到达。凡是来自想要晓得照片的尺寸,一想子求顶完编纸永算测尽般必需要晓得像素或者规格,如许对照旧用照片尺寸对照表就能够晓得了尺寸大小。若是给出了照片的存储所占空间,良...

    2022-12-24 520

  • 屏边县卡口村:刷新村落复兴“手刺”

    屏边县卡口村:刷新村落复兴“手刺”

    迈着轻巧的脚步,走进卡口村,生怕微微的响动就惊醒壁画小犬,跟着穿戴民族服饰的阿姨映入眼帘,一幅幅活动立体、构想巧妙、通俗易懂的民族墙绘做品出色表态,此刻,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卡口村正式向外来旅客递上了一张颇具民族特色的专属“手刺”。一幅幅...

    2022-12-2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