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吉印通 2022-06-26 09:54 157
大学生杂志
文/李闫嘉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曾经的9* * 、211大学,这是一声警钟,也是一记长鞭,而对于曾经的“双非”(非9* * 、非211)院校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
“双非”机遇多,重在亮底牌
仔细分析,我们粗略地将双非院校分为三类:一是专业性较强,综合能力弱,在排名与评选中易处于弱势,如我们一般所说的语言类、师范类、农林类等大学;二是地理位置不占优,尽管有传统优势学科,但难以形成竞争力的一些大学;三是专业学科较为冷门,或有较高针对性的院校,虽然已是国内专业佼佼者,但受众较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双一流”的出台对于双非院校的鼓舞是历史性的。相比于9* * 、211这种更利于综合院校的评价体系,“双一流”更看重学校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如何在大局势下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不同学校正牢牢攥紧手中的底牌,借助学科优势等待最佳出牌时机。
首先是第一种专业性较强,但综合能力弱的院校。这些学校往往规模不大,属于“小国寡民”类,从资历上来讲也比较年轻,但有着强大生命力与创新意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北京市语言类学校里名列前三甲,各地高考分数线也力压许多 9* * 、 211院校,以至于鲜有人知这是一所双非院校。北二外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谷慧敏教授针对本校“双一流”建设问题时说:“我们学校推行了‘外语 +’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了中东欧十六个语言,在横向上推行外语与专业的融合培养,要求学生既学习非通用语,又学习专业,造就高水平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可见复合型人才不仅是对专业要求的提高,更是学科发展方法论上的突破。
同样,上海师范大学也在自身寻找机遇发展点。上海市首批共支持9* 个学科,上海师范大学获批数超过全市的10%。该校教育学院夏惠贤教授表示:“在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将立足上海师范大学* 0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师教育实践经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以及与上海中小学的密切合作,以教师教育为重点,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以国际化教育科学研究,贡献教育知识。”
第二类是地理位置不占优,却有传统优势学科的大学。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我国国防做出过卓远贡献,工程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却缺少为更多人所知的机会。校长刘宏民在阐释本校“双一流”建设时说道:“重点在于‘双一流’和‘双特色’。‘双一流’是指我校的机械、材料等学科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校整体办学要达到中国一流水平;‘双特色’是指我校的学科特色是机械、材料等优势学科,办学特色是学研产协同。”
湘潭大学是一所由毛泽东主席倡导创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现今,如何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是该校“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校党委书记章兢所说:“一是要从‘劳动建校’‘住农舍、点油灯’中感悟艰苦创业的精神,并继续保持这种宝贵的精神。二是要拓展办学视野,创新办学思路,政治优势的文化基因与追求学术的文化基因应当相得益彰。”
再如黑龙江大学前身是19* 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7* 年来,黑龙江大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已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 个学科ESI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刘德权书记主张在“双一流”建设中延续这一优势:“要抢抓一流学科建设机遇,整合对俄办学资源,加快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责权匹配,激发学院发展动力和活力。要抓住国家国防科工局和省政府共建我校的机遇,服务国家战略,拓展我校发展空间和实力。”
对于第三类专业学科较为冷门,或有较高针对性的院校,双一流则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与走向世界的机会。北京印刷学院就是典型例子。北印副校长王关义将“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就放在了“人无我有”上,强调推动工、文、艺、管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具有一定基础和特色、有发展潜力、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一流学科。“聚焦行业产业重大战略需求,找准‘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下的印刷出版领域切入点,设计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方案。”
同样具有较高针对性的还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将“双一流”的建设眼光放眼全世界,以此来把握这独一无二的机遇。副校长吴仁彪说:“运输航空的人员需求很大,通用航空也即将迎来大发展。民航院校不仅要提高自身质量,为民航培养高水平人才,同时还要输出行业学科专业标准,为社会办学的民航学校培训师资力量,起到引领行业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瞄准的目标,是世界三大著名民航学校——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民用航空技术大学。”
“双一流”到底给了双非院校多大的机遇?这恐怕难以通过具体数字来计算,也难以保证双非院校一定会一鼓作气跃然顶峰,但最起码让众院校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有了信心,再重新审视自己与一流的距离,这便是意义所在。
面对新挑战,致胜需新招
“双一流”带来的不是一味的自信与希望,挑战也会接踵而至。中国矿业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岳建华表示:“很多 9* * 高校虽然只有一到两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但其位居全国前 * 名、前 10名的学科占到学科总数的70%~* 0%以上。整体水平高,学科发展协调性强,学科生态良好,是 9* * 高校的普遍特点。”因此,想要成为“双一流”,对于双非院校来说依旧任重而道远。
“一流”归根到底是比较,如何在比较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创造出独特的学科氛围,避免“千校一面”是最基础的挑战。以语言类为例,虽已经算是较小类别,却依旧竞争激烈,新老院校层出不穷,于是各个学校力争开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寻求适合自己的道路。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则把重点放在比较体系的建立上,从比较中推动“一流”:“没有比较就无所谓一流二流。一流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可比性的问题,国内国际有可比较的学科,应去主动适应;没有可比较的学科,如汉语国际教育,可以推动比较体系的建立,使其获得话语权,获得可比性。”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英语系系主任窦强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说:“中国不会有第二个北大,第二个清华。我们要想做第一个西安翻译学院,就一定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即坚定不移地走‘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技能’和‘专业+英语+创新创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线,注重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业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社会大众能否打破固有眼光,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国内高校,也是双非学校面临的一大挑战。 9* * 、211工程存在这么多年,学校在人才、企业之间的地位与知名度已经大致成型,双非院校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曾在教育部组织的研讨会上提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国际的知名度比在国内高,在国内的知名度比在省内高,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要比教育系统高。”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胡刚校长也作了解释:“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国社会的评判体系里并非名校,因为大家对名校的评判标准就是SCI论文有多少、专利有多少,而不去谈论具体某个学科。”可见“名校”标签对双非院校的困扰已非一时。因此,在真正达到“双一流”之前,如何在提高学科质量的同时提高口碑,是双非院校整体都要面临的难题。
到目前为止,“双一流”仍处于起步阶段,9* * 、211的光环还没有褪去,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各高校走向究竟如何。但可以确定的是,新的一局已经开始,每个参赛者都拥有大展宏图的机会。厚积薄发,总会有黑马一跃而出,让我们期待这一天。
那几年跟着居家上课及办公的遍及性,小型家用打印机起头销量猛增,足不出户就能打打办公函件、孩子功课等,不单比去外面的文印店便利得多,打印成本也更低,于是很多伴侣动了在家设置装备摆设一台的心思。若是你不太会选,就先看看以下我精心做的选购阐发吧!...
2022-12-04 123
你能够间接拖进去,试一下,若是不可的话,可能是你CDR软件出问题了,按住F8健,再双击此翻开快速体例,不可的话,就重拆那个软件。或许是你图片的格局有问题。若是觉的我谜底有用,请点赞。
2022-12-03 98
一抬身就看见矮小的组干科长用一双焦急的眼光盯着自己皮纹纸封面,心里虽然不满意,还是勉强的问了一声:“有事情?” “吴书记,我想——”迟疑了一下,科长终于鼓起了勇气:“是不是请你找齐工谈谈皮纹纸封面。”...
2021-05-14 611
一位良心发现的交易员自白:我们是怎么玩弄散户的 2015-04-02大众参考 我曾经在一家知名的公司做投资,从研究员做起,后来被抽调去做投资ai参考线怎么删除。上个月,我离开了这家公司,总结自己3年...
2021-05-13 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