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十八里河镇成小食品安全重灾区 被集中清查(转载)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9日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为何短短几年间,就有大量小食品作坊在十八里河镇聚集?
低廉的房租和用工成本、采购成本,直接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此为一大优势。同时,生产地邻近万客来食品城,并依托107国道、高速公路等,便于产品外销,则是另一优势……
诸多优势叠加,客观上推动了十八里河镇小食品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也正因为此,不少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者也加入进来,成为当地食品行业的“搅局者”和“老鼠屎”,加速了当地食品行业的溃败。
市场优势
毗邻万客来食品城,做好就能出手
这么多人聚集在柴郭村生产小食品,首先就是它有市场优势。
万客来食品城,位于郑州市京广南路与南三环交会处,如今日客流量5万人以上。市场辐射浙江、江苏、山东、安徽、山西、陕西、河北、湖北等周边诸省和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
十八里河镇与万客来食品城相距仅4.7公里,而柴郭村与万客来食品城之间只有3公里。
知情人小斌(化名)说:“小作坊从进料到生产再到出货,都不用出村,打一个电话问对方要多少货,过一两天再打一个电话告知货已好,之后把货物交给物流公司送给对方,就这么简单。”
7月20日,万客来食品城。记者仍发现了标注产地为十八里河镇的小食品。小斌分析:“应该是消化以前生产的产品。”
在这里,十八里河镇的产品在价格上更具有优势。一袋小包装的食品,价格便宜的五毛六,贵的五毛九。而一款标注产地为洛阳某地的小食品,同样是小包装,一袋批发价为七毛左右,比十八里河镇的产品要贵一毛钱。
除了万客来食品城外,附近还有盈合万货城、中陆物流广场等商品批发中心,这些交易市场也为十八里河镇的小食品批发提供了便利。
当然,除了这些交易市场外,河南以及周边省市本身又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选择在此加工,能在短时间内打开销路,让产品迅速出手。
交通优势
腰“系”国道和高速,方便产品外销
“十八里河紧挨着中州大道和郑新公路,此外,向北到南三环2公里,向南到南四环不到1公里,到绕城高速不到5公里,向西到老107国道4公里,即使向东到京港澳高速直线距离也不超过10公里。”十八里河的一位村民对周边的公路状况十分了解。
他说,十八里河、南曹等地的小食品出厂后,一部分直接在附近的交易市场消化掉了,而大部分都通过这些公路或高速公路,直接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除了交通便利外,在郑州南三环还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家物流公司,除了钢铁、建材、玻璃等大宗商品外,产量巨大的小食品也成为它们重要的生意来源。它们以巨大的运输网络,承担起了十八里河、南曹等乡镇生产的小食品的外运工作。
另据这位村民介绍,除了小食品进入交易市场渠道便利外,周围便利的交通也为十八里河的小食品厂家联系物流公司运输产品提供条件,平时就有很多中小型厢式货车在村子旁揽生意,只要价钱谈好,货物装上车出门就上路,直达目的地,省去了不少环节。
成本优势
房租便宜工资低,开工就赚钱
小作坊在十八里河镇聚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者看到了这里的成本优势。
“每个村都有大量厂房出租,一两千平方米的厂房,一年房租十一二万元;五六百平方米的,一年两三万元就能拿下。”来自湖南的一位老板说,这个价格比湖南类似地段的房租要低得多。
此外,河南省一直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各地都有大量劳动力富余。
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务工目的地的变化,加上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很多劳动力不愿再出远门打工,而是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这样一来,这些小作坊不仅很容易找到工人,而且工资相对较低。“本地村民平时除了出租房屋外,还能到这些作坊里打工挣钱,这些人更受小老板们欢迎。”
另据一位正在撤离的陈姓小作坊老板介绍,因为当地的粉皮、粉条、豆腐等食品产业比较发达,后来又来了很多面筋、凉皮等作坊,而依靠这些产品为原料的小作坊不用再跑到市场或从别处进货,直接在当地采购即可,“打个电话就有人送来,要多少有多少”,这样一来又省下了一笔采购成本。
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就形成了成本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单个产品上可能还不明显,量一旦大了,就非常厉害了。”他说。
10年前,“南白北绿”工程,不仅成就了十八里河“三粉重镇”的美誉,还让这里有了合理的产业结构。8年前,小食品厂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而黑作坊的大量进入,加速了村庄优势产业的衰落。
梳理十八里河镇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从“三粉重镇”到小食品“乐园”的可怕变迁。
溯源
“南白北绿”成就十八里河
“三粉重镇”盛名
早在1992年,十八里河镇政府就确立发展“南白北绿”工程,即镇政府以南各村发展加工粉芡、粉条、粉皮和豆腐制品的白色副业;镇政府以北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业。很快,“南白北绿”工程初具规模。
“南白”方面,“三粉”加工业发展迅速,1993~1994年粉条和粉皮加工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到1995年,“三粉”加工业已成本镇一大优势,除占领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周边的山东、山西、河北、陕西、安徽、湖北、江苏等省。
而“北绿”方面,上世纪90年代,镇北9个行政村的菜地达2500亩,年产时令蔬菜2450万公斤,村民深深领悟出“一亩小菜园顶十亩小麦田”的道理。
后来,历经几次结构调整,全镇逐渐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航海路与南三环两侧建大型市场,107国道东的大王庄、八郎寨、小王庄等村发展养殖业,107国道以西的柴郭和南小李庄等村发展“三粉”加工,而绕城公路附近的小刘、刘东等村还发展起了观光农业。
虽然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但“三粉”加工作为十八里河镇的一大优势产业,它的贡献无人能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它在该镇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得以持续快速发展。
转变
8年前,小食品厂“走村入户”
“三粉”业的迅猛发展,给十八里河镇带来巨大效益,盛名远播,吸引了天南海北食品客商的目光。
他们先是来这里采购,后来和当地开展生产合作,最后干脆将厂房迁到了这里。
7月19日,十八里河镇柴郭村,街头一辆农用三轮车上,搁置着一组罐子样的机器,阿杜老练地介绍,这是做膨化食品的。
作为十八里河土生土长的村民,阿杜说自己对各种食品加工流水线都很熟悉。“见得太多了,村里到处都是食品作坊,想看不到都难。”
在阿杜的印象里,这些食品小作坊出现于2003年,老板几乎都来自湖南平江。平江的特产就是麻辣食品,产品大都是面做的,加上各种作料油炸,“吃起来很香,还便宜。”阿杜说,那时候他们村的人都喜欢吃,小孩子一闹,就去买袋“麻辣鱼”啥的哄哄,几毛钱一袋,不算个啥。
后来,河北、天津等地的小老板纷至沓来,在此做起了小食品加工。
“我们这儿的闲房子很多,而且很多原料可以就地购买。”阿杜说,“我们村离万客来食品城不过七八里路,产品出来后到那里出货运往全国,方便得很,他们可能也看中了这一点。”
据一位老板说,在南四环以北,往万客来的运费是每件1元到1.5元,而南边,就会要到2元甚至3元,所以,大量的作坊都驻扎在十八里河镇北部的村子。
发展
6年前,黑作坊开始扎堆十八里河
便利的生产条件,引来的不仅是正规厂家,还招来了黑作坊。
大约从2005年开始,大量小食品企业闻风而动会聚于此,在没有办理生产许可证等的情况下开始了小食品的制售。
“有些小食品厂开始还规范,办有营业执照,厂里看着也挺干净。”但是到了2005年,因为太多黑作坊的加入,正规军也开始改姓“黑”。
从那时起,阿杜和村里人都不敢再享受这些便宜的“美味”了。
“那时候,村里一下出现好多小作坊,大都是平江人。”阿杜说,“做这些麻辣食品,没啥技术,买点设备谁都能干。一个平江人干得不错,亲戚朋友都跟着来建作坊,还有的跟着老板打几天工,就分出来单干。”
阿杜说,黑作坊不办证,租个五六百平方米的厂房,雇一二十个人,就开工了,一天能出一两千件成品。
“工人都是光着膀子,赤着脚干活,大铲子搅拌完面粉,随手扔到地上。盐是工业盐,糖都是糖稀,敞着口放着,人一过去,一群苍蝇飞起。”阿杜说,大部分作坊的工人都住在厂里,很多食品就是在厕所旁生产出来的。
卫生是一个方面,还有滥用添加剂。很多时候,都是工人拿着各种添加剂往面粉里倒,什么配比根本不去管。
十八里河镇的黑作坊到底有多少?虽然官方没有给出确切的数据,但据记者调查,从2005年开始,关于十八里河食品黑作坊的报道开始不断见诸媒体。十八里河村、柴郭村等村庄都被点过名。
“就我知道的,这次清查前,俺村基本上没有一间闲房子,凡是村民住不完的房子,不是租给了外地老板干小作坊了,就是租给他们当仓库了。”柴郭村一位村民说,小作坊扎堆由此可见一斑。
疯狂
只要是吃的都能生产,自发形成“产业链”
阿杜说,这几年,他们村的食品生产已经不局限于麻辣食品。
“什么小面包、蛋糕、饼干、膨化食品,只要是吃的都能生产。”阿杜说,“这还不算厉害,厉害的是这些小食品还都是‘名牌’,这真让人恐惧。”
他讲了个真实的事儿:“以前,我们村有个正规企业,叫‘周小玲’,后来全村的黑作坊都生产‘周小玲’,结果导致正规的‘周小玲’远走他乡。”
阿杜说,这是个暴利行业,投入很少,但收益巨大。小老板的起步资金不过五六千元,来了以后房租欠着,面粉啥原料都赊,花2000元买个机器,就开工了。而一旦开工就有钱赚。他知道一个作坊,老板干了3个月,买辆十几万元的别克轿车,还有个干了半年,买了辆30万元的大众途观。
因为收益可观,村庄的房租即使天天都在涨,也有人愿租。最“辉煌”的时候,一个村一两千户村民,三到四成都租房给这些食品作坊。
本次集中清查行动之前,在十八里河镇,围绕食品加工,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原料供应、食品机械加工与销售、印刷厂、纸箱厂、包装厂、物流公司等一应俱全。
村民们也不愿错过这条产业链所带来的“荣光”:他们除了收房租,还开办饭店、服装店、药店、小旅馆、商场超市等,主动加入并延长了产业链,而且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