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0趟搬运上百个纸箱
文/信息时报记者段余乐
“物资来了,我们下去搬……”自从广州市海珠区管控以来,负责大塘片区第2*、2*网格的第四组组长李振华除了批示网格内百余名一线人员之外,深动人手不敷的他,痛快拉来了曾经的战友构成一收“老兵办事队”,他们以意愿者的身份参与网格的后勤保障,曾经的亲密战友,如今酿成抗疫的得力“助手”。
自从**月*日海珠区起头管控以来,李振华就为人手问题发了愁。他所负责的2个网格是典型的城中村区域,生齿密度大、楼栋间距小等特点加大疫情防控难度。那时,他第一时间想起了曾经的战友,“一叫他们就过来了,没有丝毫踌躇”。就如许,一收四人构成的“老兵办事队”拉起来了。
曾退役于海军某单元的他们都是“80后”。固然来自不着边际,但都曾在海珠区长时间驻扎,早就把那里当成了“第二家乡”。
李振华告诉记者,第二天“老兵办事队”就参与到网格的后勤工做中。其时,网格内物资严重,网购物品又无法配送进网格。于是“老兵办事队”主动生火做饭:运营餐厅的王永强有餐饮经历,“因地制宜”,从正好在网格附近处置蔬菜商业生意的王升进那里“进货”。然后通过网格*群里搜集需求,将做好的三菜一饭外加饮料以每份*8元的成本价“出卖”。在贴好位置标签、德律风号码后,交由网格人员送上门,“中午和晚上2顿,每次要*00多份,都是我一小我扛下来的。”
李振华所在片区的管控计划明晰了然:不只成立“片区批示部”,将一线网格人员“军力构成”详细列出,还按照使命分工,将人员编成多个小组:片区核酸检测组、社区居民保障组等,分工明白,各司其职。为了让网格内各项工做更有效率,他还摆设*个工做人员成立信息组,成立8个网格*群,负责在群里搜集“谍报”,及时将居民的各类诉求提取反应;让*9人整整打了三天德律风,通过与房东沟通等体例,摸清生齿底数。如今,李振华对网格里的情况心中有数:网格里有***栋楼,有*000多人。
“老兵办事队”每天承担物资配送工做——从街道物资保障点拉回网格人员每天工做需要的面屏、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全套抗疫物资以及各类生活物资,每天要搬上搬下将近*0趟,搬运大大小小上百个纸箱,成为网格和外界物资联运的“生命线”。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