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舰队全球定位基本原理
明朝舰队全球定位基本原理(引用请注明源自天涯吴刚1969)
中国古圣先贤,唐宋元明天文团队和远洋航海家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总结发明的“牵星术”或“过洋牵星术”,实际是人类第一套全球定位系统。400年前在南京诞生的纯中文版《坤舆万国全图》本身,就是这套系统存在的最关键证明。如果没有这套600年以前只有中国人掌握的系统为坚实基础,没有600年前明朝各大舰队环绕各大洲海岸线,沿大小河流入海口,逆流深入内陆实地测绘资料的汇总,就不可能有纯中文版《坤舆万国全图》的出现。“400年前利玛窦万里迢迢来中国白送《坤舆万国全图》,免费教中国人地球是圆的“等传销洗脑数百年的故事,早就该彻底结束了!!!
希望以下几点可以给各位同好提供一点参考:
1. 在地面和洋面任意一点,测算自身所在纬度相对简单。在北半球以北极星为参照就足够。到了南半球,要么找南极星,要么测算赤道上任何一颗恒星的最大仰角,再用90度(以圆周360度为例)一减,即为观测点的南纬度数。
2. 经度相对复杂很多,测算误差也会大一些。北极星只能用来参照测算纬度,不能直接用来测算经度。测算经度需要参照天球赤道上的多颗恒星(600年以前,赤道和附近明亮恒星精确的分布图只有中国有)。
3. 为什么需要多颗赤道恒星定位经度?因为不论在地面或洋面哪一点,每晚能看到的赤道恒星都不完全一样,而且相对地球的位置都在沿赤道变化。(地球每自转一周,同时公转太阳约365.25之一度。因此每隔一个昼夜,赤道上的所有恒星,看起来会沿赤道大圆,集体往西移动一度)。
4. 从南京港出发前某个时刻,比如晚上月亮到达当地夜空最高点时(月相南北极连线刚好垂直于地面的瞬间,即月亮运行到观测点同一经度的正上方,月相倾角既不偏东,也不偏西的时刻),观测记录赤道上所有参照恒星的准确位置。以此为基准,平均每12个时辰(或24小时)后,赤道恒星图整体向西旋转一度(或一年完成匀速旋转一周,可用精密齿轮实现自动化,相当于出发地的标准赤道恒星年钟)。
5. 600年以前的夜间,在茫茫大洋上航行,不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暴风骤雨之后,要想知道自己相对于出发地的经度变化,以下是必要条件:
A. 不受海上颠簸影响的精确计时器,而且误差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还有办法调表(当地观测月全食瞬间就是最精确的对表时间)。
B. 晚间任意一个晴好时刻,有能力观测计算天球赤道上多颗参照星的相对位置;
C. 对照同一时刻出发地的标准赤道恒星年钟上,每颗对应参照星所在的位置,得到每颗参照星在东西方向的角度差(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就是观测点与出发地的经度差。
6. 每天记录月亮到达夜空最高点的时刻,可以用来粗略调表对时和辅助计算当地与出发地的时差和经度之差。
7. 当地出现月食时,可以通过观测月全食瞬间精确调表对时(月全食瞬间应该就是当地子时整(0点整)),还可以用来修正以上各种测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