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之作-书法六法(一)
书法六法
总序
中国书法是什么?是艺术?哲学?美术?功夫?我更倾向于它代表一种文化,是文明的载体。应该说本质是文化,表象为艺术。把书法定位为艺术,则太低。如果书法只是一种抽象艺术,中国有没有书法无所谓,少一个艺术的小方向而已,少几个抽象艺术家而已。 而如果书法的定位是文化,中国不能没有,那是中国人的文脉,不可断。不同的时代水平可以有高低,但断是万万不可,也万万不会的,因此继承比创新更重要。创新可以有,可以无。继承只可有,不可无。年青时蔑视传统,执着于创新,待得年长,方觉得创新很难,更尊重传统,因为创新只是一个人的创新,而传统是无数天才凝聚的传统。
从学习的角度,我们又不应该过于虚化,玄化中国书法,而应充分解构。
中国古代有很多书论,近现代也有不少大家著书立说。但书法进入当代以来,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也是我之所以想对书法的规律性有所总结的初衷,希望能够探索出更符合当代人学习,当代人审美,以及书法走向世界审美的书法之道。
中国当代社会受到更多的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近些年来的文化快餐的影响。一切受欢迎的艺术都需要不那么深奥,不需要太多的对审美者修养的要求,而能在短时间内为大众所接受,感受到它的美。而我们的古人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修为要比当代人高的多,如果他们是珠穆朗玛峰,那么当代人则是身处马里亚纳海沟。但我们也不用自卑,毕竟身处的时代不一样。我们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了太大的变化。我们不光要学数理化,还要学电脑、金融,以及钢琴、舞蹈、跆拳道。每天工作要朝九晚五,回家还要和家人一起看肥皂剧,而古人没有这样的享受学习和生活的机会,除了有限的关于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应试教育外,古人有大量的时间,和朋友一起饮酒作诗,陶冶性情,参禅悟道,感悟宇宙和人生,修养身心。因此,就这方面而言,我们的审美和古人的差距太大。而即使我们从小学就加入了习字课,且不说书法训练的时间少的可怜,字外的修养差的更多。这使我们绝大多数当代无法感悟、领会、享受整幅书法作品的深度美和其中蕴含的心情、文化和哲学,无论对于楷书、行书、草书。我们今天的人感到不可捉摸不可思议的东西恰恰对古人而言是经常和三两好友或同道交流谈论的话题。因此,这些相对高深的审美在我说的书法六法中较少涉及,即使对后面的关于格调和章法的论述也是选择的更适合当代大众所能理解的要素。一件好的当代书法作品应该能让大众一眼就能感受到美的震撼,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不是让普通人觉得丑陋,无法理解,或被迫看下去只能让人睡觉。如果中国人自己都无法审美,更不可能让外国朋友接受,毕竟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接受过数年的写字的训练和中国文化的熏陶。
注意,我一直强调的是人群和大众,而不是极少数人的专业小圈子。书法现代审美有两大变化:一是受众变化。古代读书人均受过严格的书法训练,其审美本质是专业审美,圈内审美,而现代的审美主体是普通大众,甚至老外。现在社会,再坚持小众的圈内审美是没有生命力的。二是表现形式变化。由古代尺牍走向厅堂,由把玩走向艺术冲击和审美震撼。
今天有些专业人士过于陶醉于自我欣赏,而鄙视大众审美,这只能使书法的生命力在逐渐地衰退。大众审美是一切艺术蓬勃发展的基础,也更是目的所在。但另一方面,大众审美也需要引导,就象很多影视艺术作品不能以三俗或色情暴力来吸引大众一样。
因为以上的变化,因而书法作品要更重视结体、点画、线条质感,大众和老外欣赏不了章法,中国普通大众也欣赏不了章法和其中的幽远意境,这是专业审美的范畴。单字越小,字数越多,则多显章法和意境之美,则美学要素越加抽象,老外和普通大众只会觉得零乱和不知所云,审美对他们是一种负担,更谈不上审美震撼。当字数少了,点画和线条质感突出了,视觉冲击有了,单字的意义也突显了,更适合大众去品味,欣赏和谈论。此外,结体对中国的大众很重要,从小就学写字,一辈子也没写好,见到美的结体自然折服,而老外则不同,大多不认字也没写过字。但点画和线条质感是审美共通的,能带来视觉震撼的。少字单字的本身字面意义既承载着中国文化,又容易记忆,主题鲜明,而如果让老外去理解一首诗,则是巨大的负担和折磨。
章法不可否认的存在但却无法可循,且审美时并不突显。章法体现的是疏密之道,虚实之道,迎让之道,参差之道,和谐之道。一个作品,章法不好则显错乱很容易被看出不美,而好的章法却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同一个社会,越是矛盾叠出,越能体现政府的存在,而越是和谐幸福,越体现不出政府的存在。章法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训练,也没有确定的形式存在,不同作品千差万别,但只要和谐、自然,就是好的章法,需要多读帖,多领悟,求自然,则虽无法但有章可循。
因此,书法六法是从审美角度对书法要素的分析,考虑当代大众和外国朋友的审美可能,书法六法依次重点论述结体、点画、质感、气息、风格、章法。
结体
为什么首先说结体?因为结体反映的是人们对美的最基本的理解--和谐平衡之道。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代中国人虽然疏于毛笔书法的训练,但一直在使用硬笔书写,而结体是硬笔书法的灵魂和审美核心。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审视一个书法作品时首先注意的就是结体,而恰恰是结体,说起来很容易,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写了一辈子的字,并没有写好,就是结体没有掌握好。
结体之道总体在于和谐平衡,如果解构来看,结体的基本之道在于端正、均衡、紧凑,高水平的结体在于张力、灵动、险绝。
端正是结体的基础,唯一的解决之道是习楷。通过大量对楷书的临习不仅铭记于心,手部的肌肉类型也通过大量训练更适合书写出稳重的结体。我习了三十年的书法,虽少年时遍临颜柳,但缺少耐心,后多用功于米芾与二王,每每字写下来,当时觉得很好,但挂起来或拍成照片,或放一段时间后,发现惨不忍睹,很多字歪瓜裂枣,后狠下心来,在辞职休假期间,用两年时间专心习楷,遂明显改观。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能习行草,行草更不能偏废,否则虽专于楷书,然积重难返,结体容易呆板无神,这是就后面要说的灵动。
端正的基本要素是横平竖直,上窄下宽。但要注意的是,由于人的视觉错觉,平非水平,而是略往右上斜。竖非垂直,因位置而变化,中竖垂直,而左竖略往左倾,右竖略往右倾。
实践中最不容易写端正的反而是那些没有标志性中竖的字,例如那些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主要由偏旁部首合成的字。书写这一类字时,心中当有一根暗暗的中线,保证中线垂直。
均衡之道在于均匀,多个横笔之间的间隙需均匀,多个竖笔之间间隙相近。偏旁部首均匀自然,小偏旁不可恣意放大,大偏旁不可任意缩小,否则必然有些地方笔画拥挤,而有些地方笔画松散。
紧凑之道在于每个字要有自己的中心,笔画围绕中心如众星捧月,而不能出现多个中心,这样字就写散了,这是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各个偏旁部首各自为政,顾此失彼是大忌,尤其对于笔画繁杂,多个偏旁部首组成的字最难处理。
掌握了端正、均衡、紧凑,则就算把字写合格了,但算不上书法,印刷体和美术字最符合这样的规则,但不是书法,没有灵魂。结体之中体现灵魂的是接下来要说的张力、灵动、险绝。这三方面就略有些深奥了。
张力说的是笔画之间的呼应,如弯弓待发,如马步站桩,充满力量。马步站桩,姿势很简单,但站得好可挡千军万马,站不好则难看的很。这就是结体的呼应之道。这需要在掌握基本法则之后,在连续的书写过程中去体会,写一个字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停,尤其是练习体会张力的时候。中间气一断,就接不上了。但当你水平较高的时候,则不是大问题,气断了,还能接上,尤其作楷书时,毕竟有的时候笔不合适,中间难免要停顿,或要调锋,或磨太浓或纸太生而需要续墨。
灵动更是区别书法水平高低的分水岭,否则只能算写字,中规中矩,然字无生气,无灵魂,无神韵。灵动是反映一个字是有生命力还是没有生命力,是活物还是死物的。高水平的结体应该是生动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想象为一个活着的人或动物的某种姿态。如果一个字看起来不可以拟人化或拟生物化,则不能算书法。
险绝,非高人不可为,险绝是一种破坏,也是一种创造。乍看是对法则的破坏,实际确暗合法则。乍看,惊心一动,再看稳如泰山。如高空走钢丝,如杂技者斜立却不倒。初学者完全可以跳过这一段,但是一个具备较高水平的书法家所应该追求的。
总之,结体之美很容易感受到,那就是平衡、舒展、生动。结体之丑主要体现于失衡、局促、笨拙、忸怩。
点画与线条
字的点画如同一个人的服饰,主要起到装饰作用,展现基本的美感。如果说结体是书法的基本审美要素,无论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那么点画就是毛笔书法的基本审美要素。点画展现出与直线的对比,展现不同的样式差异,是纯技巧性的元素,如同传统的平面设计中不同花纹的装饰。并且点画的造成主要通过侧锋的运用来达到,因此点画不可能传递书法的神韵,更多传递形的美感。当然形神皆不可缺,形式美更是人类基本的审美需求。
中国书法由于时代的变迁,纸笔性能的巨大差异,以及古代传统书论重感悟,少技术性分析,因此,书法的笔法大多已失传。今人更多的通过对碑帖的逆向分析,试图还原笔法,但高手不多。尤其对于点画形成的技法,谬误多多,更多的是让人无所适从。我从幼时学习书法,无论是描红,还是字帖中的关于点画的形笔轨迹的勾勒,总是学而不成,即使今天对毛笔的掌控已很稳健,很微妙,照此法学习,仍然不能书写出高质量的点画,皆因中间缺少技巧。在我的书中,没必要象其他人一样去描述横、竖、撇、捺、点的各种形态和行笔轨迹,这样的字帖太多。这里主要传授学书过程中感悟出来的一些技巧秘诀。
首先,书法的每一笔,通常分为点画和线条两个种类三个部分。点画装饰线条的两端,而线条体现书法的精神和灵魂。为什么是三个部分?如每一笔横、竖、撇、捺,起笔处的点画侧锋造型,收笔处的点画侧锋造型,以及中段的中锋行笔,构成了三部分。首尾部如果不用侧锋则点画无形,都是火柴棒的堆积,而中段行笔如果不用中锋,则必然无神,谈不上线条质感、神韵和力量等书法的灵魂美学要素。更谈不上各种审美质感,如苍劲、俊朗、飘逸等等美的享受。为什么有的书家写的字看起来很美,但不耐看,或单个字还行,但整幅作品挂起来后更是呆板无神,主要是侧锋使用较多,注意这里是说侧锋使用较多,而不是说全是侧锋,否则,一点不懂中锋的使用,写出来的字软弱无力,象美术字一样,不可能成为书家。但另一方面,点画的构造又必须是侧锋,有的人一味使用中锋,自以为得书法真谛,但写出来的字缺少变化,线条永远象火柴棒,行书有时还勉强,也是一种风格,只要功力尚可,楷书这样则一点美感也没有,点画单调难看,没有美感,有人习书多年,总是写不出像样的点画,皆因不明此理。
三段式结构导致了书法极大的技术性难度,即如何在行笔中实现侧锋到中锋的流畅转换。单纯用侧锋来形成不同几何形态,和单纯中锋行笔在一定时间的训练后,都容易掌握,而最难的是转换。就是点画与线条的灵活转换, 即侧锋和中锋的灵活转换,或者说是由形到神的灵活转换, 这样的转换需要的技巧性更高,更难。因此,说道点画,就不能不说笔法。笔法在传统书法理论中一直是最神秘的部分,就像内功心法一样,秘不外传,只有师徒传承,演绎了很多传奇。从解析的角度来看,笔法并不神秘,但技术难度大。
如前所述,笔法的真谛在于中锋侧锋的灵活使用,以及用笔过程中的灵活转换。书写行书时,多字皆不停顿,以气贯之,中间需要不停的转换,从侧锋到中锋,从中锋到侧锋,或半侧半中,技巧难度很大,这个调锋的过程需要在一瞬间完成。楷书调锋的相对从容些,但通常为了不让气断,只是单字起笔时舔笔调锋一次,最多中间一次,其它时间仍然要在行笔过程中调锋,尤其对于一笔中的书写,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等等,起始端或末端侧锋成形,后自然转为中锋行笔,再侧锋收笔,需一气呵成,不可停顿调锋,这正是笔法的难处所在。
谈到转换,就不能不说到笔毫的多面使用,即常说的八面来锋, 当然不一定都是八面,不同的书法风格,不同的书体有差异,但应该至少是多面的使用。为什么转换难?因为是运行中的转换,而不能在一笔中停下来停笔调锋。当侧锋铺陈后,沿着侧锋的方面继续运行,则笔毫不在中间,将产生锯齿状,并失去神韵和力度,则需要通过使转来改变笔毫的方向,用笔毫的90度方向的另一面,以中锋,即笔尖在中央而不是一侧的方式继续行笔。当然这种转换有时是渐进的,有时是快速的,在转换过程中会产生过渡时的不同角度,根据造型需要,控制不用角度停留的时间,因而产生更丰富的造型,也就是说,侧锋和中锋的使用在过渡阶段很多时候是半侧半中,尤其在过渡时。半侧半中产生了更丰富的造型,也兼具神韵和力量。当然换种表述,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半侧半中都归为侧锋,即中锋只有一种,笔尖在中央,任何角度的偏离都可以归结为不同角度的侧锋。语言表述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含义的理解。
谈到转换,则不可避免的说到使转的秘诀。使转在所有的书法理论中无非是三种方法,即捻管,转腕和摆臂。三种方法均可以改变笔毫的角度。根据个人多年的实践来看,摆臂主要使用于作大字或榜书,而且摆臂的角度有限,难以作精微动作,尝试一下,很难想象完全不动手腕而靠摆臂可以实现精微、灵活、快速地改变笔毫角度。捻管,据有些人考证是古代小字书写的主要笔法,年代久远,文献中的只言片语易失之偏颇,也许作小字,或小角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捻管进行,但捻管角度稍大,不但容易脱笔,而将失去力量的连贯传递。书法的功力类似于其它一切武功气功,主要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学会调整呼吸,在一瞬间将全身的力量通过臂、腕、指、笔贯注于笔毫之一点,从而产生千钧之力的效果。因而,功力主要是对力量的使用,而不是说长期书法训练的人真的比普通人指力强多少倍。年轻时参加过很多运动,道理是一样的,主要是协调全身的力量,用于一点,才能产生惊人的效果。因此,只有腕,最能兼具力量和灵活度,是不影响力量传递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灵活、快速地改变笔毫角度。个人经验应避免捻管,捻管失却力道,留于轻浮,断了气息,可能只适用于古代小字或今时表达率意、随性等小情调的非主流书法。
什么是点画线条之美?有形,爽利,变化,力道和神韵。什么是点画线条之丑?无形,拖踏,粗糙,呆板,油滑或软弱。
最后交流一下关于点画造型中的小的技巧。毛笔的自然形态是圆锥形,因此,写出圆笔并不难,难的是方笔,故点画造型中多方笔。圆笔不需要刻意训练,中锋训练即可,方笔多一些,更显爽利硬朗,方笔少一些,则必方圆兼施。如何创造出方笔的造型?除了侧锋运用,以及行笔时有一些技巧,如跪笔弹锋,如通过回笔对圆廓的覆盖。起笔前的舔笔调锋也很重要,以往习书时有个误区,以为中锋为上,故起笔前必须把笔锋舔得圆圆的,尖尖的,后来发现,这样起笔时很难出方笔,还需要在运笔中马上调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起笔前调好呢?多年实践发现,起笔前的最佳造型是圆锋略偏方,前锋略有弯曲。具体做法是先舔笔成为标准圆锥形,然后笔毫前段轻轻一压,使其圆中略扁,尖锋未散。这里的“度”的掌握很重要,压得太狠,则锋散了,锋散则不可能形成干净爽利的外形,锋散必糙,其次,笔毫弯度过大,影响中锋运笔。
点画,不是孤立的点画,作为一笔之中的一部份,总是和线条联系在一起的,侧锋也不是孤立的,作为笔法的一部份,也总是和中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谈点画,则不得不谈线条,谈笔法,谈使转等等,这些是书法技巧层面最复杂也最神秘的部分。
质感
点画线条的质感体现的是生命力和神韵,美的质感是线条挺拔、净润、有立体感。差的质感则是松软、气断、糙乱、平面化。
质感来自于很多要素的组合,如中锋的运用,因中锋而使看似二维平面的线条具备立体感,因立体感而显得更有力量和精神。二是纸笔水墨的结合。为什么要在宣纸上写书法?因为宣纸强大的吸水性能,导致其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因其难,所以奇妙无穷。四个变量影响最终书写结果:点画和线条质感= 笔的软硬程度 纸的生熟程度 墨汁的含水量 行笔速度; y= f(b,p,i,s)。 如此复杂的四元方程无法通过科学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经验解决。只有花大量时间才能掌握四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熟练掌握之后,就可以不择笔,也可以不择纸,当纸、笔任意发生变化时,高手则可通过调墨汁含水量和行笔速度来调节以达到最终的和谐效果,给人一种水墨华滋的感觉。三就是所谓的功力。
首先要谈的是中锋,中锋是书法的灵魂要素,如前所述,因中锋而有力量,而有神韵,而有生命力。什么是中锋,中锋顾名思义,是最尖的那一部分笔锋在笔毫中间运行,有顺锋有逆锋,但逆锋一般状态下很少使用,除非是为了体现某种独特的书法风格。中锋听起来容易,用起来很难,首先是换锋,由于点画造型时用侧锋,在线条书写时需马上转为中锋,因此最难是换锋,关于转换,前述已很详备,不再赘述。除了换锋,还需要调锋,即笔毫散开后,调整笔毫使之凝聚。
中锋用得多,转换到位,则笔画更有力道,更精神,侧锋多一些,转换不到位,则笔画飘逸,妍丽一些。如果一笔中从头到尾都侧锋,则当墨稍干,行笔速度稍快,则会露出马脚,笔画边缘如锯齿,呈燥、断之象。风格不一样,则中锋侧锋的配合比例不一样。笔笔中锋不行,笔笔侧锋则更失去灵魂和神韵。
古人作草书时尤其强调使转,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快速变化中,即方向、角度的快速变化中,仍能保持中锋运笔,这样才能保证草书线条的力道和神韵。因使转,侧锋可变中锋,铺毫后可收毫,因而笔锋可在运动中调整,点画和线条在运动中变化。使转并不玄妙, 如果能静下心写上两年怀素和张旭的草书,就知道使转不难,并可以在瞬间完成。不熟练使转没法写“颠张醉素”的狂草。使转的主要目的的是运动中调锋,并且最主要目的是快速从侧锋变中锋。楷书速度慢,可以停笔调锋,但唐楷者均为高手,并兼善行草,使转笔法调锋较多。关于如何使转,前文已有详述。
另外,初习者通常犯的一个毛病是臂,腕,指皆僵硬固化,别说使转,即使保持中锋也很难,因为不同的笔画的方向角度不一样,举例来说,如横画可能是右上15度方向,竖笔可能是向下90度方向,撇是左下45度弧形,捺笔或右下45度或右下75度。实际结体中的行笔角度可能比这样的角度更加精准,尤其对行草书而言,每一笔角度千变万化。而中锋则要求笔毫必须顺着这样的角度运行,因此,臂腕指的方向需要灵活,根据需要放置,同时身体可以适当侧身配合,总之,不可僵硬。顺带给大家两个小秘诀,端坐写楷书时,身体应向左略让,不可让字在身体的左侧或中间,应略靠身体右侧,方便行笔,当然左撇子例外,但我相信作书法时没有几个人是用左手吧。第二个秘诀是枕肘,将右肘放在左手背上,有诸多益处:一是更稳,持枪或投篮时均有类似动作,双手配合会更稳,第二,利于中锋行笔,居高临下,更利于笔毫垂直于纸面,笔毫是否垂直,看笔杆就可以,笔杆垂直则笔毫垂直,笔杆倾斜,则不是中锋。第三,扩大了笔毫活动的范围,左手根据需要向不同方向伸出作为右手的枕垫,使得笔毫活动的范围大大增加。尤其作楷书时,不用频繁挪动纸张,以免气断。
点画线条如要达到水墨华滋的质感效果,则需要纸笔水墨及行笔速度的完美配合。熟纸用软笔则点画线条丰润,用硬毫则取爽利劲朗,生纸需硬毫,否则柔涩无法行笔,更无法点画造型,但是这里指的是弹性好的毛笔,如鼠须或掺以羊毫的硬毫笔,纯粹的狼毫笔不太贮墨,无法流畅书写,尤其作大字。生纸时行笔需慢,墨浓时行笔需慢,否则显得轻浮,墨停于表面,甚至断续无法流畅。生纸墨淡时行笔需快,否则因含水较多容易快速洇晕,点画线条无法成形。熟纸虽容易控制,但因吸墨少而质感略差,适合作行草,生纸难控制,但更显水墨华滋,质感更好,适合作楷书。
最后,质感来自于功力。中国书法不但需要技巧,学识,更重要的是要功力,这也是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这一点比较象武术,没有功力,武术和广播体操没什么区别。近三十年的书法练习,使我领悟到书法的功力的体现一是气息的控制,二是用笔精准度。书写过程中自然会学会吐纳,因此有人说书法象气功,有益于身体健康,我是相信的, 现在每作一楷字,或每作一行行书,在蘸墨舔笔前必是一口气,中间不可气断,气断则不仅神断,而且手臂不稳。第二,用笔精准度,某种程度上是和气息联系在一起的,除了经年的练习,让臂腕指配合默契,稳定不得颤抖,以及固化的肌肉类型让不同方向的行笔过程中均有肌肉支撑而稳定外,每行笔过程中必摒住气息,神凝气清,静若泰山,方能使笔画精准。精准则显力道,精准则显质感。点画线条若颤抖毛糙,则显柔弱无力,虚燥无神。通常欣赏书法时,谈论较多的是笔力,笔力主要来自于控笔能力,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稳”。控笔足够的稳则能最精准地表达点画和线条,每一根笔毫的运动轨迹都在掌控之中。笔毫运动轨迹有所失控则线条必气阻而燥、软、断。需要注意的是,笔力不是普通物理意义上的指力、腕力、臂力,象运动员一样的训练不可能练出书法的笔力,也未见哪个书法家力能扛鼎。
高品质的点画线条质感来自于多方面致力的共同效果,有笔法,有功力,也须有用笔用纸用墨的丰富经验。质感带来的美的享受具有共同性,更贴近美的本质,更容易为非中华文化圈的人所理解。因此,如果将书法审美人群分为三类,那么一般性文字体验的普通中国人欣赏书法时更易专注于结体,而受过较多书法训练的专业人士或书法爱好者则更专注于笔法,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不了文字,也不懂结体和点画,主要的审美取向应该是质感,以及由质感所衍生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意象。
结体、点画线条和质感构成了第一层次的一般性书法审美的三要素。后面要讲述的气息、风格、章法,主要面向的是专业书法审美,较难以为普通大众审美所理解,是更高层次的审美要素。
气息
这里的气息不是指呼吸,虽然呼吸调整对书写也很重要。这里的气息指的是书法作品中的生命的气息。
中国书法之难在于其四维属性,即时空性。在空间上,绘画只有二维,或假三维,即通过光影来创造三维假象,而书法需要真正的三维线条,并且这种三维体现的立体质感需要数十年的功力来实现,而不是技巧。
其次就是时间性。为什么绘画高手可以将最复杂的肖像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却不能写出王羲之那样的书法,即便是临摹。因为书法的时间性要求书写的连续性,一次性,不可描摹和更改,而一但失去连续性,则失去了书法的灵魂和生气。因此,美术字不是书法,画字也不是书法,刻意构图的现代派可以是抽象画,但不能算书法。最近发现美院学生学习二王书法上手很快,很多临摹或创作作品乍看很吓人,细看起来则欠笔力,欠气息,做出来的痕迹很重。二王行楷,写起来可快可慢,留下了做的余地,而美院学生擅造形,多复杂的东西都能画个几分像,心中再暗藏有剪刀浆糊,做出来的作品便很形似,但终究成不了王羲之,为何?书法的独特性--气息,不是靠画可以达到的。
气息是书法的灵魂要素,气息存在于字与字之间,也存在于单字单笔中。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如同空气一样,不可否认它的存在。它主要来自于连续性和时间性,它是区别文字和书法的独特要素。
古人的书法首先是日常应用交流的工具,没有刻意作为美术品悬挂,因此它的自然书写属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现代的书法训练有了学院派,更多在美院学生中间,不可避免的是书法的自然书写特性遭受了破坏,书法创作主要来自于构图设计,而不是书写,装饰性强了,多样性强了,但灵魂的东西没了。
一幅书法作品,要想有好的气息,必须强调自然书写,刻意可以存在于日常训练中,而创作时必须是一次书写而成,并且中间不可以被打断。画一幅油画作品可能持续几个月,中间会吃饭、看电影,甚至于外出旅游。但书法创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一以贯之的情绪、精神状态,每一笔书写,甚至每一字,每一行的书写都必须一气呵成。览阅一幅书法作品,可以瞬间在脑中再现书写者当时的创作状态和时空连续性,而其它的平面艺术是不存在这样的审美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