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走向学习自由王国(连载):第十四章

阮巧倩5年前 (2020-03-04)问答94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第十四章 阅读就是增加自己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对阅读并不真正理解,否则就不会厌烦读书的。对于自己的生命,我们有什么计划吗?一想到自己过百岁也是死,心情总是一颤,对自己说:“想开些吧!名权利色少想,一切皆是空。”成佛作祖倒不必,也不可能。但读书可以弥补一些我们人类的无可挽回的缺憾!读到250亿年前的宇宙生化,我们也好象身临其境,读到石器时代的人类,既为他们感到落后,也深知今日之文明来之不易。读秦汉史起码知道我有一个祖先可能在秦始皇统治下生活过。说李白,李白就在眼前,说龚自珍,好象自己也遭到过暗算,说李鸿章,也感觉到人难免受各种各样的误解,说周佛海,总觉得做汉奸了后你再做什么好事也引不起人的好感了。我们可以进入大观园与袭人、紫鹃拉拉家常,看看睛雯的死与她的孤傲不驯的性格的关系,再比较一下袭人与小红的工资水平高低,算一算贾母中秋赏月的宴会花费了多少?得出“坐吃山空”的结论。我们也可以到梁山泊拜访一下那一百零八位英雄豪杰,尤其是问一问李逵为什么轮着一对大板斧使劲地拚命地杀人!太累了,就去游览一下富士山、西湖,把马二先生请来坐下,来一杯龙井茶,聊聊八股文选本,你大可以向他玄耀一下你的英特网的知识,他会微笑着听你讲,不会怪你的。

  牛顿

  我们常常以牛顿为单位来表示力的大小。拿起一只苹果,我们用了1牛顿左右的力;用脚踢一只足球,大约有10牛顿的力加在了足球上;一架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可以产生10万牛顿的力;而一只蚱蜢跳一下,只需0.001牛顿的力。

  各种各样的力

  这是一架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它同时受到四种力的作用:发电机产生的推进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空气对机翼的向上升力,托住飞机不掉下来;飞机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还有就是地球对飞机的引力,将飞机往下拉。

  坚固的三角形

  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建筑师们往往将许多建筑物,如桥梁等都造成三角形,使它们更加结实、坚固,即使受到很大的压力,也不易扭曲变形。

  奇妙的平衡

  放在桌上的茶杯,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地球对它的重力,一个是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互相抵消,所以茶杯在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要想在桌面上竖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虽然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这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能互相抵消,所以鸡蛋无法保持平衡。

  能伸能缩的弹簧

  力不仅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有时,力还能改变物体的外形。用手拉一根弹簧,弹簧会伸长;要是往里压,弹簧又会缩短。这都是因为力的作用,使弹簧的外形发生了变化。

  切莫等闲视之!

  现在请大家注意,荀子、朱熹、张广厚、温元凯、鲍林、华罗庚、陆世仪、孟子、富兰克林、歌德、柳比歇夫、马融、郑玄、杰克等等都到了我们的班级,他们互相讨论,各抒己见,你们能参与其中吗?

  我找一个林冲,找一个薛宝钗陪大家读书。林冲是以被“逼上梁山”著称,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却被高衙内搞坏了。薛姑娘是以“浑然不觉”著称。她当年志向不凡,但寻常不露峥嵘,偶尔才说一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常言道:“水停以鉴,火静而朗。”纹丝莫起的平静水面,才能明镜般地映照事物;风不摇、苗不晃的静火,才愈显得光亮明朗。这句话被许多学者引以为鉴,就是说心静头脑清醒,才能吮取知识如海绵吸水;心胸明亮,才能潜入学海豁然贯通。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八条腿,两个大螯,然而没有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藏身,是由于浮躁不专心的缘故。

  对于还在学校读书的同学来说,首先要“吃透”的是课本,是教科书。“吃透”的标志之一,就是,读完之后,能否通过“反思、联线”把主要内容系统化、科学化。宋代学者朱熹把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我国数学家张广厚同志说:“在学习一个定理时,要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定理的整个证明过程一丝不苟地写出来,作到步步有根据,切忌差不多、想当然。然后,再反过来,从整个证明过程中,找出关键步骤,绘出逻辑过程图。二、对定理及其证明过程,尽可能绘出几何直观图形,对证明过程中的关键点,在图形上能有一个直观的反映。三、举反例。定理结构的成立,当以某些条件为前提,如果条件改变,结论应成谬误,对此要举例说明。四、读书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通过反复使自己学到的东西达到娴熟的程度。当我们按上述方式读完一本书之后,事情并没有完结,还要再下一层工夫,找出全书的关节和要害。书中是如何提出问题的?是如何解决的?又是如何向前发展的?书中主要内容之间是如何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经过反复提炼,绘出全书的逻辑图。”

  温元凯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自己研究化学键理论时说:“各个专业都会有几本众皆推崇的名著,可请教老师或专家慎重挑选,下苦工夫精读一、两本。有的书读起来很费劲,读通了却终身受益。如我是研究化学键理论的,案头总放一本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鲍林教授的名著《化学键的本质》。已读过好多遍了,还不时翻阅。我不但学到了书中鲍林的学说,多读多想后,还领会了鲍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特点。这对我后来写出许多科学论文,启发很大。”

  一个是电子零件仓库,里面储放着堆积如山的电子元件。

  一个是电子计算机,只用仓库里的部分元件科学地组装而成。

  尽管一部电子计算机所组装的元件,比仓库所储存的要少得多,然而,哪个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偌大的作用呢?自然是前者远远胜过后者。当然,无论电子计算机如何奇妙,又怎样发展,恐怕始终只能是人脑的延长,人工智能只能是人类智能特别是创造性智能的物化。从人脑的智能结构来说,一般认为应具有吸收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说人脑具有的前三种智能(吸收、理解、记忆)有所不足,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传递储存机器来补充的话,唯独后一种智能(创造能力),却还是任何电脑装置迄今还无法全部代替的。

  数学家华罗庚同志也有同样的见解,他说:“在同类书中,你只要攻读一本,其余的在看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部分我已十分明白了,那部分实际和第一本书上讲的完全一样,其中真正新的,需要学的东西就剩下那么一点点,读起来就必然快多了。”这就叫做“吃透一本”。

  清代学者陆世仪说:“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他认为有的书要“终身诵读”,有些书要一一寻究,得其要领”有些书只要“观其大意”就可以了。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有人比喻这种读书中的反复思考是:“纵如钻,横似梭”。这样钻、梭般地纵横思考,才能视野开阔,触类旁通,对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开拓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孟子《告子上》载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善于下棋的人,教两个学生下棋。一个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学;一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因此,虽然两人坐在一起学习,效果和收获却有天壤之别。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懒惰比勤劳更能消耗人的精力,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德国诗人歌德再三告诫他的学生爱克曼:“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

  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罗维奇·柳比歇夫,在学习和工作时间里,高度集中精力,专心达到能排除外界种种干扰的程度,比如铃声、收音机里的歌声、同事的谈话声等等,他全置之度外。据说,他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学到和记牢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能够加倍地比别人提高工作效率。东汉教育家郑玄,早年为求学问,曾拜师于马融门下。马融为了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特意在自己讲学的高座后面设一道薄薄的绛纱帐,隔帐排列一班歌女。郑玄进堂听讲四年,始终埋头攻读,未曾看歌女一眼。马融夸他“真心向学,端坐未斜……”。郑玄学习专心致志,在同堂学习的学生中,他记进心里、掌握到手的学问比浮心的同学多,学业提高特别快。时间不长便通晓五经、史略、传记、天文、历法和数学等,尤以经学见长,成为汉代经说的集大成者,史称“郑学”。

  有一次,他到亲戚家欢度中秋节,走进门就发现了自己想读的一本书,便躲进一间空房里专心读起来,一边读一边用毛笔批点。亲戚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把书放下。亲戚只好把刚蒸好的糍粑和糖给他端来。谁知他嘴吃糍粑心在书,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吃起来。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送来面条,只见他满嘴是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毅却诙谐地说:“喝点墨水没啥关系,我肚子里就是墨水喝得太少了嘛!”

  宋朝理学家朱熹总结的《朱子读书法》,重要一条就是“居敬持志”,“致一而不懈”。指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还谈到对须精读的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熟读深思理自知。”

  梦中情

  我作了一个梦,说是林黛玉很关心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她的亲戚在海外,她让人用航空邮件把一些关于阅读技巧的材料寄给她。她自己先读了,流泪、叹气,她说她并不是后世红学家误解的那样是“小心眼”,而是身处旧社会,医疗条件不好,父母双亡,心里非常孤独,得了一种特殊的“忧郁性大气候心理压抑恐惧症”!抵抗力免疫力都差,各种疾病就都来了。正因为自己受过磨难,又早逝,没有到高中毕业的年龄就死了,所以特别关心新中国的中小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材料寄给大家看看,你们也不必介意,不过是无聊时看看罢了。

  我正在感激我们林姑娘的道德品行,突然,李逵拎着一只大木箱子进来了。林黛玉微笑着,并不害怕。李逵交给我 ,信封上写着:韦民本家先生大鉴。我一看吃了一惊,怎么这家伙这么斯文起来了。李逵似乎知道了我的意思,说:你不要用老眼眶看人,我早已就到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过了,拿到了管理学博士学位,但我看我还是体育方面来劲。瞧,这箱子里是我的两把板斧,捐献给国家博物馆!我边听边拆开信看,里面只有几行大字:

  我交出板斧给你们作文物,请你们给我一个足球,我要参加世界足球协会!

  我叹了一口气,说:“阅读真能使人进步啊!”言犹未尽,就被公鸡的叫声搞醒了。

  林姑娘送来的阅读技巧资料

  “阅读之对于大脑就象锻炼之对于身体一样”,这是英国散文家约瑟夫·爱迪生于1711年所说的一段话。1981年设计家卡尔文·克莱思又把这句话用到了他的商业电视广告中。除非我们用前人在书中留给我们的伟大思想遗产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否则,我们的大脑就会由于缺乏这些必要的练习而停止发展,并逐渐变得迟钝起来,就象一个缺乏训练和实践的运动员一样。词汇的知识可以改进阅读,反过来阅读又能增加你的词汇知识。因为,词是思维的工具而阅读则是我们思维材料的供应仓库。

  有效阅读的三个要素是:

  1.集中精力;

  2.尽量多记;

  3.把所读到的内容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三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有:

  1.浏览或掠读,即迅速浏览以查找某个特别的事实。如,亚力山大大帝是什么时候死的或林肯是哪年当上美国总统的等等。浏览还可以用来抛开那些细节,迅速地查找中心思想。

  2.分析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是查找并记住中心思想,然后确定哪些是重要细节,这些细节与中心思想有什么联系。

  3.精读。这种阅读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技术性资料,课本或试卷中的解释说明以及某些教材内容。此类材料必须用精读方法去阅读,以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

  上列三种阅读方法主要是用于学习性的阅读而不是消遣性阅读。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改进阅读的训练方法,但目的都是解决三个共同的问题:

  1.确定阅读目的;

  2.提高理解能力;

  3.提高阅读速度

  所以,当你看完下面介绍的如何解决上列三个问题的具体建议之后,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与修改。或许你还能想出更有效的办法来。如果你和绝大多数读者一样,那么你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任务就是,能否相信自己应该改进阅读习惯。因为,人们普遍的态度是,经过小学四五年正式的阅读训练之后,就知道怎样阅读了。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必然是,进一步研究学习阅读方法是完全不必要的。

  一个人如果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坚持大量的读书,刀不用则钝,脑不用则蠢。没有大量地阅读练习,是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德国大诗人、作家兼哲学家歌德说:

  “人们往往不知道,要学会阅读需要多少时间啊!我坚持读书十八载,仍不能说我已经学会了阅读。”

  亨利·大伟·索罗在他的名著《林中的生活》一书中,收有一篇专论阅读的文章。实际上,他的全书几经再版,本身就是我们提高阅读能力的良好工具。他在谈到阅读时说道:

  “好好读书,我是说用真正的精神去阅读真正的书籍,是一项宏伟的训练。它比读者生活中任何训练都艰苦。读者要象运动员一样勤学苦练,终生奋斗,以期达到自己的目标。读者读书时必须象作者著书时那样认真,审慎,反复推敲,深思熟虑。”

  在同一篇论文中他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说,伟大的诗人的作品还从未被人类读过,因为只有伟大的诗人才能读懂它们。当然普通人也读过它们,但那种阅读只象老百姓观星,最多只是占星学,而不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进行学习与研究。大多数人学习阅读,只是为了应付生活,就象他们学习计数,只是为了算算帐,免得买东西时让人骗了。至于说阅读是一种崇高的智力训练,他们所知甚少,或闻所未闻。当然,这里的阅读指的是,阅读那些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认真思索的有意义的书籍,而不是那些让人消遣享乐或使人昏昏欲睡的东西。”

  确定目标选择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的第一步是,要确定读什么,怎样读。答案是必须读思想,读观点。但是怎样才能学会读观点,读思想而不是停留在词句的表面意义上呢?词汇只是作者用于描述自己思想的符号和标签。读者不是把书印的字拿下来,而是从词语中找出观点和思想(观点在这里用来表示一种思想的部分)。这才是读者应当学习的东西。死板的逐词阅读只能有碍于发现观点,而克服这种毛病的最佳方法是,无论阅读什么材料,首先要迅速地浏览一下,了解一下该材料的大致意思,主要谈些什么内容。

  下面,让我们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上面引用的索罗的话,但不要逐字地死啃,要迅速浏览全文,并设法找出中心思想(阅读是一种高尚的智力训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再把全文仔细地读一遍。这样,事实与观点就不会混淆,整个逻辑结构和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既然宏观地把握全段思想的最好办法,是迅速地找出段落的核心,就要注意分清段落,迅速地扫视全段文字,查找中心思想。这样还可以使那些有逐字阅读习惯的人克服那种慢慢吞吞地逐字爬行,甚至于象在等待着每个字爬进他的视域的坏毛病。这好比是先看林后看树,而回过头去从构成该段的句子中,查找有关的观点时,你是在看树。但是不能把林子中的树都看了,只能看那些重要的树。这个过程可以化成下列公式来记忆。

  P+S=CT

  Paragraph(段落)+Sentence(句子)=Complete Thought(完整的思想)。

  这个关于读什么的公式中竟然没提到词。你可能有点儿奇怪吧!当然,你会看到词的,但只能把它们看成是表达思想观点的标签,而不能看作是阅读的目的。

  要知道阅读时该读什么,首先要了解有关句子和段落的结构和类型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段落,段落的结构与布局,怎样迅速确定主题句,怎样从句子中提炼观点。这就是读者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段落有四种基本类型,它们是,说明、描写、叙述和论证。这四种基本类型可以通过不同的段落结构来表达:

  (1)问答

  (2)比较对照

  (3)因果

  (4)观点论证

  (5)重复举例

  (6)附加细节

  这类例子可以在语文书上找到,我们用一两个例子就能证明,如果你确切地知道自己应当读什么,就能迅速理解读物的内容。

  我应当怎样阅读呢?随你的便。如果你喜欢读得快一点儿,就快点读;如果你阅读的速度比较慢,自己又不愿意快读,那就慢点读。帕斯克尔并没有说我们读得太快或太慢,只是说不要过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而定。蒙太恩则抱怨正式的阅读方法。他说:“阅读时,我的思想不能停下来,不然它们就会睡觉的。所以我的思想得不停地前进。”真正的勤奋只是慢步前进,好奇则会插上双翅飞翔。

  激情的阅读不仅飞,还要跳,这样它才能选择,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是一种高级脑力活动。你怎样读时刻表呢?你的眼光迅速扫视整个时刻表,直到发现自己需要的地方。这时,所有其它的部分对你都失去了兴趣,你唯一关注的是,你要乘坐的列车情况,什么时间开车,什么时间到达目的地,在哪儿换车等等。

  大江东去——读书园中的惊涛骇浪

  那是一个夏日傍晚,忽然雷电轰鸣,暴雨骤至。高士其的姐姐吓得连忙躲进祖母的怀抱,然而,在雷声的间隙里,却从楼上传来琅琅的读书声——震耳的雷声并没有惊动专心在书籍的王国里探幽寻胜的高士其。

  华罗庚教授说:“如果读书的时候,做不到由厚到薄,那么书读得越多越麻烦,就会如堕书堆的烟海之中不能自拔。”“由薄到厚”是量的积累,“由厚到薄”是“质”的飞跃。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思维力是智慧的核心。有人把养成读书勇于和善于思索的习惯,视为“无价之宝”。英国政论家约翰·罗斯金把读与思,比喻为采金矿和炼真金的过程。他说:“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知识。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我国清代学者王夫子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恐怕离开此途概莫能通。有人探寻现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致知之途”,爱因斯坦不也是这样回答的吗:“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美国特拉华大学施朵福博士创立了“速度加理解”的快速学习法,一时间风靡美国。受训者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学习这种方法,经过一个半月,大部分人的阅读速度都能稳定地提高2-3倍,同时理解系数也跟着提高了30%-40%。学过这种方法的人共同体会是:“为什么没有人早点来教我这种方法呢?”施朵福所解释的心理依据很简单,阅读本应该视觉运动占百分之五,思维运动占百分之九十五,可是希望快速阅读和快速学习的人往往倒过来,对问题的思考只占百分之五,忽略了最重要的应占百分之九十五比例的思维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同志讲了一段很有用的话。他说:“要学会比较鉴别,善于归纳,求同存异,由此及彼。学外文要经常和中文比较,看看哪种句法两种语言是相同的或类似的,哪些句法则是完全两样,甚至词语顺序掉了个头。学元素周期律,要注意哪些性质表现出周期性,更要注意到另一些性质不存在周期性。这样一比较,认识就深刻得多。习题不能做了就算。一批习题做完最好想想,解这些习题用了哪些方法,什么样的题可用类似方法求解,运用了哪些新学的内容,与以前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提高改进,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如有标准答案,要特别注意分析自己的错处。如果是概念理解错误,或是模糊混淆,今后遇到类似地方就要多加注意。”

  爱因斯坦告诫我们:“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自己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我们在阅读那些被印成文字的书的同时,还不可忽视另一种没有印成文字的“书”——生活与实践,这点,对于文科学生尤为重要。

  这部没印成文字的书,卷帙浩瀚,丰富无比,包罗万象。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

  事实上,作为学生,课程的变化交替,需要你在一天之内读好几种书。而且,为了调节思维的节奏,减轻大脑的疲劳,同时读几种书也是需要的。但是,为了牢固地掌握一门知识,或者为了某一实际的需要(研究课题、创作任务等),还必须集中一段时间与全部精力读一类书。

  有位外国学者说过,对于书的占有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占有,即把书买下来,放在书架上;另一种是精神的占有,即把书中的知识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消化吸收。这后一种才是真正的占有。

  我们要革“书”的命!

  最近一直在研究读书的问题。我早就知道毛泽东同志一生不离书,大声朗读,细心默读,跳着泛读,看目录博览,各式各样,无一不是为了吸取营养。他还喜欢作笔记,眉批,夹批。只是与金圣叹的批《水浒》《西厢》不同。什么叫书?看来这“书”的含义也该改一改了。古代刻石竹帛都是书,印刷术发明后,书就渐渐普及了。《诗三百》《易》等等是孔子整理出来的,而古代的经典都曾经被秦始皇烧毁过。到西汉一些书是由儒生背诵出来记录而成。可见这“书”的含义并不一定是纸上的东西。印刷出来的书无非反映两种客观情况:一是形象的,一是抽象的。形象的偏于事实,抽象的偏于说理。现在的电视、电影、有形象、有语言,说理与事实配合和谐而出,不是“书”又是什么呢?只是形式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看印出来的书可以更冷静的思考,也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眼睛也更有利。听广播是听“书”,好得很!有声音,识字的人可以出现文字的表象,不识字的也可听,会有画面出现。由此可见,生活本身确是书的源泉,如果不了解生活,不深入生活,不投身于生活的各种实践当中去,读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读不好的。传统的读书方法仍然是有参考意义的。尽管一位女学生说她想着一个男孩,但她表示说,一定用读书的劲头代替冷落的痴想,三个月就要高考了,想个啥?!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