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给你寄一张明信片
(来源:扬州共青团)
假期在家收拾房间时,找到了一个蒙尘的盒子,打开一看,原来里面放的一摞厚厚的明信片。
明信片,不比信件私密,所有想说的话都宣之于卡片上。更不比短信快捷,无论是寄是送都让情绪慢半拍。似乎随着社交媒体的盛行,明信片已经退出时代的舞台,成为了某种只存在于少部分人记忆中的情怀。然而当我重新拿出那一张张明信片,曾经热烈跳动的记忆带着我滚烫的青春迎面而来。
高三那年,我第一次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明信片。
高考前的我,每天徜徉于题海之中,逆水行舟不敢懈怠,只想给青春赌一次最好的未来。然而高三的备考之旅从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做错过一次考试居然又做错了的数学题,怎么也想不起来下一句是什么的文言文名句,忘了give up后面究竟是加to do还是doing的完形填空,甚至一支不小心写断了的黑水笔芯,都仿佛一根沉甸甸的稻草,压得我心头难受不已。迷茫之际,异想天开地在微博上问有没有人能为我打气,却意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成为我撑过最难熬时光的动力。
那时微博上的好友只有几位素未谋面的学长学姐,学习之余从微博看他们多彩的大学生活,然后偷偷把这份向往记在心里。直到他们为了鼓励我,为我寄来了明信片,那份向往才终于有了实感。
“高三好比一场修行,折磨最多却也收获最多……”、“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大学不是自由的天堂,却是天堂的胚形,冲上去!”、“高中的岁月是艰苦的,但将来回想起,是美好的,加油啊……”
复旦、上交、南大、天大、南开、央财……学长学姐们的祝福从全国各地的高校而来。他们不在生活里,却在明信片交织的平行时空给予我温暖,用他们的青春激励我的青春,成为我奋斗路上最难忘的回忆。
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我再次收到特别的明信片。
那时我参加了学校爱心机构组织的支教活动,前往广西进行支教。
广西的南中小学,孩子们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我们支教团队刚到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很害羞,躲在学校门外面偷偷看我们,被我们发现了就赶紧溜掉,过一会儿又偷偷过来。
听一个孩子说,爸爸妈妈都在外面努力挣钱,本来暑假自己要帮爷爷奶奶去田里干活的,但是爷爷奶奶一听到城里老师过来,便纷纷让他们有机会就要学习,说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听当地老师说,今年开始精准扶贫,每户人家日子都轻松不少,孩子们可以放心到学校听课。
夏天的广西,没有空调,自己做饭,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然后走一个多小时的田间小路,去学校上课。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国学经典、讲党的历史,孩子们在台下听得认真,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青春有了使命,有了责任。
我们离开的时候,孩子们害怕当面告别的泪水,纷纷躲在学校门里面,不敢红着鼻子出来。其中一个女孩子偷偷溜过来,亲手把一沓明信片塞给我。
“你像毛球一样可爱……”、“你是我妈妈就好了……”小朋友们语言质朴可爱,却馈赠了我的青春,纸上一笔一划都是温度,让我的青春闪动耀眼的光芒
明信片上承载的记忆,哪怕尘封多年,依然让人热泪盈眶。
纸短情长,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想给你们都寄一封明信片。
想给曾经鼓励过我的学长学姐寄一封明信片,感谢他们曾经对我的青春指引方向。
他们有的人正在科技攻坚岗位奋力攀登,有的人正在抢险救灾一线冲锋陷阵,有的人正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也有的人在基层平凡却伟大的岗位上贡献青春。他们正在以青春践行诺言,在各自的征途中担当时代的使命。
想给曾经支教过的学生们寄一封明信片,鼓励他们当下正经历的、与我曾经一样滚烫的青春。
七年前三四年级的他们,或许如今也体会到了最美好的高中生涯。他们也会经历迷茫,经历挫折,甚至经历比我更加艰难的困顿生活,我要告诉他们,奋斗的美好,未来的美好,祖国的美好,我相信我的学生们绝不会被眼下的困难所打败,因为他们正青春,青春会有无限的可能。
想给我亲爱的祖国寄一封明信片,以青春的名义向祖国告白,告诉她我们生逢其时,何其有幸。在这封明信片上,我要写上我们的奋斗拼劲,写上我们的守望相助,写上我们的实干坚守,写上我们的清澈挚爱。
我们的明信片,坦荡,无畏。我们的青春,本身就是一封寄给祖国的明信片。
(作者:王丹,扬州龙川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扬州作协会员,已出版短篇故事集《不知多少人羡慕你正青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