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 > 正文内容

帮助喜欢电脑的朋友收集

吉印通4年前 (2021-09-09)数码102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笔记本电脑的知识

  光驱类型

  光驱是笔记本里比较常见的一个配件。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笔记本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配置。目前,光驱可分为CD-ROM驱动器、DVD光驱(DVD-ROM)、康宝(COMBO)和刻录机等。CD-ROM光驱:又称为致密盘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读的光存储介质。它是利用原本用于音频CD的CD-DA(Digital Audio)格式发展起来的。DVD光驱:是一种可以读取DVD碟片的光驱,除了兼容DVD-ROM,DVD-VIDEO,DVD-R,CD-ROM等常见的格式外,对于CD-R/RW,CD-I,VIDEO-CD,CD-G等都要能很好的支持。COMBO光驱:“康宝”光驱是人们对COMBO光驱的俗称。而COMBO光驱是一种集合了CD刻录、CD-ROM和DVD-ROM为一体的多功能光存储产品。刻录光驱:包括了CD-R、CD-RW和DVD刻录机等,其中DVD刻录机又分DVD+R、DVD-R、DVD+RW、DVD-RW(W代表可反复擦写)和DVD-RAM。刻录机的外观和普通光驱差不多,只是其前置面板上通常都清楚地标识着写入、复写和读取三种速度。 对于全内置笔记本电脑来说,由于光驱不需要与软驱进行交换,它们的光驱和软驱都为内置结构,不能随意取下来。对于超轻超薄笔记本电脑来说,光驱和软驱可以内置,也可以插在一个专用的外置盒中,通过特殊的模块扩展接口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之上。为了减小体积,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光驱的激光头与托盘是结合在一起的,托盘弹出时,激光头也会跟随一起弹出。

  酷睿

  英特尔处理器的名称,开发代号Yonah,分单核与双核两种。酷睿处理器采用667MHz的前端总线速率,60nm制程工艺,2M L2缓存,双核酷睿处理器通过SmartCache技术两个核心共享2M L2资源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IBM,Inter,Microsoft,Compaq,NEC等几大世界著名厂商联合制订的一种新型串行接口。在两年内它会成为电脑与外调设备(如:键盘,磁带机,打印机,可写入光盘机等)之间标准的接口。该接口不但负载能力好,而且易用性也好,具有"即插即用"的功能,最多可串接127个外设,支持即时声音播放及影像压缩。

  宽屏

  泛指显示比例为16:9或者16:10(也有15:10等)的屏幕,传统屏幕为4:3的比列

  移动PC

  移动PC是对外形与笔记本电脑相似,内部采用了台式CPU及部分台式机配件的新型电脑产品的通称,实际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这类产品既具有笔记本电脑轻薄、可移动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台式机性能突出、价格便宜的特点,可以看做是二者各取一部分的组合产物。由于大量使用高功耗的台式配件,所以移动PC显然不是为使用电池而设计的,因而通常把没有内置电池看作移动PC最重要的特征。

  笔记本电池

  使用可充电电池是笔记本电脑相对台式机的优势之一,它可以极大地方便在各种环境下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最早推出的电池是镍镉电池(NiCd),但这种电池具有“记忆效应”,每次充电前必须放电,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久就被镍氢电池(NiMH)所取代,NiMH 不仅没有“记忆效应”,而且每单位重量可多提10 % 的电量。目前最常用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Li-Ion),它也没有“记忆效应”,与NiMH相比,每单位重量可获得更多的电量,价格也比NiMH高一倍。在同样重量下,这三种电池的使用时间比是1:1.2:1.9。

  外壳材质

  笔记本外壳常用的材料有ABS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碳纤维、镁铝合金、钛合金等几种,起到保护笔记本内部重要部件的作用;同时,笔记本的外观以及整机内部散热等设计将是材质的选用需要考虑的因素。

  笔记本屏幕类型

  XGA: 液晶分辨率1024*768 SXGA+: 液晶分辨率1400*1050 UXGA:液晶分辨率1600*1200 WXGA: 液晶分辨率1280*800 WSXGA+:液晶分辨率1680*1050 WUXGA:液晶分辨率1900*1200

  处理器缓存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最大为512KB,而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电源适配器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按其输出类型可分为交流输出型和直流输出型;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电话子母机、游戏机、语言复读机、随身听、笔记本计算机、蜂窝电话等设备中。 多数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可以自动检测100~240V交流电(50/60Hz)。基本上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把电源外置,用一条线和主机连接,这样可以缩小主机的体积和重量,只有极少数的机型把电源内置在主机内。 在电源适配器上都有一个铭牌,上面标示着功率,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量等指标,特别要注意输入电压的范围,这就是所谓的“旅行电源适配器”,如果到市电电压只有100V的国家时,这个特性就很有用了,有些水货笔记本电脑是只在原产地销售的,没有这种设计,甚至只有100V的单一输入电压,在我国的220V市电电压下插上就会烧毁。

  PowerNow!

  AMD用于其移动处理器的电源管理技术,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通过自动调整工作频率及电压达到省电节能的效果。它可以支持多达32种节能状态!PowerNow!技术共拥有三种模式,即全速运行的高性能模式,以省电为目的始终以最低速度最低电压运行的省电模式,以及在性能和功耗间取得合理应用的自动平衡模式。

  SPDIF

  SPDIF严格的写法是S/PDIF,是“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它是由SONY与PHILIPS公司在80年代制订的一种数字音频信号传输接口,最初应用于CD、卡座播放器上的数字音频传送接口,后来逐渐应用到各类电子产品上,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产品上非常常见的接口。

  迅驰

  2003年1月9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即将推出的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品牌名称: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这一全新品牌代表了英特尔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的最佳技术,基于全新移动处理器微架构和无线连接功能,并在电池寿命、轻薄外形和移动性能方面具有增强特性。 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包括: #8226;一个微处理器 #8226;相关的芯片组 #8226;802.11(Wi-Fi)无线联网功能。 迅驰品牌是英特尔首次将一系列技术用一个名字来命名。

  隐藏式USB蓝牙接口

  所谓的内置式USB蓝牙接口其实就是一个集成在主板上的内置USB接口,由于身在笔记本机身里面,可以装入较小的蓝牙适配器而支持蓝牙功能。

  最大支持内存

  是指该款笔记本最大可以支持的内存容量大小,这跟主板的型号和芯片组有密切的关系。还应该注意一般笔记本只有两根内存插槽,随机已经占用一个插槽。如果以后需要升级内存,建议选择最大支持内存容量较高的笔记本。

  移动显卡

  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显卡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两种。目前集成显卡常见的有Intel的830MG以及855MG系列GMA900系列,SIS的650和630系列,VIA S3 Savage系列等;独立显卡有ATI MOBILITY RADEON系列、nVIDIA GO系列和Trident系列等。独立显卡具有专门的显示芯片,具有完善的2D效果和很强的3D水平;集成显卡的显示芯片内置于北桥芯片中,集成显卡可以充分地缩小空间、减少发热并降低笔记本的成本。由于笔记本显卡是集成或者焊接在机板上,所以目前绝大部分笔记本显卡均无法升级显卡。

  显存容量

  显卡本身拥有存储图形、图像数据的存储器,这样,计算机内存就不必存储相关的图形数据,因此可以节约大量的空间。显存均以标准的大小提供:16MB、32MB、64MB 和 128MB。显存的大小决定了显示器分辨率的大小及显示器上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一般地说,显存越大,渲染及 2D 和 3D 图形的显示性能就越高。显存有 SDR(单倍数据率)或 DDR(双倍数据率)两种形式。DDR 显存的带宽是 SDR 显存带宽的两倍。在显卡的描述中,显存的大小列于首位。

  SMBus

  SMBus 是 System Management Bus 的缩写,是1995年由Intel提出的,应用于移动PC和桌面PC系统中的低速率通讯。它主要是希望通过一条廉价并且功能强大的总线(由两条线组成),来控制主板上的设备并收集相应的信息。 SMBus 为系统和电源管理这样的任务提供了一条控制总线,使用 SMBus 的系统,设备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都是通过 SMBus,而不是使用单独的控制线,这样可以节省设备的管脚数。 使用 SMBus,设备还可以提供它的生产信息,告诉系统它的型号,部件号等,针对一些事件的保存它的状态,报告不同类别的错误,接收控制参数,并返回它的状态等。 SMBus 最适用于笔记本电脑上,检测各元件状态并更新硬件设置引脚 (pull-high 或 pull-low)。例如,将不存在的 DIMM 时钟关闭,或检测电池低电压状态。 SMBus 的数据传输率只有 100Kbit/s;这允许单一主机与 CPU 和多个主从硬盘通讯并收发数据。SMBus 也可用于免跳线设计的主板上。

  PC卡插槽

  PC卡插槽也是象VGA输出端口一样的笔记本电脑标准装备,PC卡属于工业标准(PCMCIA规范),在许多中型数码设备和工业控制设备上也广泛应用,但是日常最多见到的还是在笔记本电脑上。 可以这样说,在USB和IEEE1394这样即插即用的端口出现之前,PC卡插槽是笔记本电脑上唯一真正支持即插即用的端口,而且因为PCMCIA规范获得广范的支持,市场上PC卡产品可谓多不胜数,为笔记本电脑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扩充选择。 PC卡插槽相当于台式机的PCI插槽,不同之处在于PC卡插槽是即插即用的,允许在操作系统运行中停止PC卡设备,与PC卡插槽配合的扩展卡称为PC卡,按照外形来分有Type I/II/III三种,3者的长宽度均为85.6×54mm,区别在于厚度,TypeI是3.3mm,Type II 是5.0mm;Type III是 10.5mm,它们的接口是完全相同的,都是68针,因此只要PC卡插槽的厚度允许,三种规格的卡都可以通用。 之所以有厚度的区别是因为内置的设备要求不同,例如内存就可以置于最薄的Type I卡中,但是微型硬盘就至少需要TypeII或者Type III卡的厚度才能容纳得下。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的都是Type II的插槽,两个Type II的插槽叠加在一起就可以容纳Type III的卡,大多数主流光软互换机型和全内置机型装备2个Type II插槽,大多数超轻薄机器都只装备一个Type II插槽。

  软位置

  按照通用的架构分类,笔记本电脑有3中不同的架构,用专用术语Spindle区别,包括1-Spindle,2-Spindle,3-Spindled。(Spindle是指能够旋转的轴或锥,在笔记本电脑中,Spindle代表硬盘、软驱和光驱等)。1-Spindle指笔记本电脑机器内部只有一个Spindle,当然是硬盘了,否则不能开机工作了。那么要么软驱和光驱全外置或者没有配备光驱和软驱;2-Spindle是指机器内部除硬盘之外还有一个光驱或者是软驱,如果内置光驱,没有标配软驱或者软驱外置都属于此列;3-Spindle当然是指硬盘、光驱、软驱全部内置于机器内部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全内置机种了。 不同架构的笔记本电脑重量和厚度有很大的差异,1-Spindle(全外置笔记本电脑)一般具备超轻超薄的特性,重量一般不超过1.8公斤,厚度不超过2.5厘米,为了在有限空间内解决散热问题,其外壳一般采用铝鎂合金材料,否则会影响性能质量;3-Spindle(all-in-one,全内置)机种因为内置了光驱和软驱,体积和重量都是最大的,重量一般大于3公斤,厚度大约4厘米,电池容量大,一般用于固定办公需要;2-Spindle(没有内置软驱或者软驱外置,或者软驱与光驱互换)介于全外置和全内置之间,重量和尺寸适中,是目前最主流的笔记本电脑类型

  电源管理技术

  专为笔记本降低功耗而研发的一系列技术,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实际使用状况,动态调节硬件设备用电功耗状态的一项技术。一般可以分为处理器级电源管理技术、BIOS级电源管理技术以及操作系统级电源管理技术。

  标准内存容量

  是指该机器所标配内存的多少,一般笔记本标配内存容量从128M-512M不等,也有特殊用途的机器配有1G以上的内存。内存的种类和运行频率会对性能有一定影响,不过相比之下,容量的影响更加大。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条件下内存越大机器性能也就越高,对于普通家用和日常办公,目前主流配置为256M,对于大型图片和数据处理,一般建议配置最好能在512M以上。

  Yonah

  英特尔酷睿双/单核处理器的开发名称,它采用60nm制程,Socket479接口针脚,前端总线提升至667MHz,引入了双核技术,通过SmartCache共享2M L2缓存,并且开始加入了SEE3多媒体指令集。

  指取设备

  由于受到体积上的限制,笔记本电脑的主要输入设备鼠标和键盘都与台式机有一些区别。 目前笔记本电脑内置的常见鼠标设备(确切地说应是指点设备)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轨迹球、触摸屏、触摸板和指点杆,其外观都与标准鼠标大相径庭,但功能是一致的。 轨迹球的特点是体积较大,比较重,容易磨损和进灰尘,且定位精度的能力一般,现在轨迹球已经被淘汰了。 触摸屏使用起来最方便,但定位精度较差,制造成本也最高,目前多用于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之中,在全内置和超轻超薄笔记本电脑上比较少见。 触摸板是目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笔记本电脑鼠标,Compaq、Dell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均配有触摸板。触摸板由一块能够感应手指运行轨迹的压感板和两个按钮组成,两个按钮相当于标准鼠标的左右键。触摸板的是没有机械磨损,控制精度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它操作起来很方便,初学者很容易上手,一些笔记本电脑甚至把触模板的功能扩展为手写板,可用于手写汉字输入。不过,缺点是使用者的手指潮湿或者脏污的话,控制起来就不那么顺手了。 指点杆(Track Point)是由IBM发明的,目前常见于IBM和Toshiba的笔记本电脑中,它有一个小按钮位于键盘的G、B、H三键之间,在空白键下方还有两个大按钮,其中小按钮能够感应手指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由此来控制鼠标的移动轨迹,而大按钮相当于标准鼠标的左右键。指点杆的特点是移动速度快,定位精确,但控制起来却有点困难,初学者不容易上手,但不少用户在掌握了指点杆的使用诀窍后,往往对它爱不释手。缺点是用久了按钮外套易磨损脱落,需要更换。

  Turion 64

  Turion 64(炫龙),是一款AMD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64位移动处理器,采用HyperTransport技术,集成集成内存控制器,支持PowerNow!电源管理技术和Enhanced Virus Protection硬件防病毒功能,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应用,也是移动领域第一款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而设计的64位处理器。

  SpeedStep

  英特尔SpeedStep技术使移动式电脑上可以定制高性能计算。当笔记本电脑连接到AC输出口时,移动式电脑能够运行最为复杂的商业和互联网应用,同时速度可以达到台式机系统的水平。当采用电池供电时,处理器频率将自动降低(通过改变总线速率),同时能耗也相应降低,从而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手动设置能够使使用者在采用电池时将频率调整到最高。移动PC采用笔记本电脑专用CPU时可以受益于此项技术。

  Napa

  英特尔迅驰双核移动计算技术,是第三代迅驰平台,由英特尔酷睿双核/单核处理器、英特尔945系列芯片组、英特尔3945ABG无线网卡模块整合的新移动平台

  外部端口

  对于机器内部空间狭窄的笔记本电脑,在内部能够实现的扩充非常有限,加上各个笔记本电脑厂商一向惯于根据机器的不同情况采用自己专用的内部接口和部件,内部扩充部件的通用性进一步减低,因此外部端口在笔记本电脑中就具有比台式机更加重要的地位。这些接口包括并口,串口,PS2接口和红外线接口,特殊的软驱和扩展坞/端口复制器端口,还有VGA输出和PC卡插槽。

  ECC

  ECC(Error Correcting Code)-错误更正码,纠错码。ECC是用来检验存储在DRAM中的整体数据的一种电子方式。ECC在设计上比parity更精巧,它不仅能检测出多位数据错误,同时还可以指定出错的数位并改正。通常ECC每个字节使用3个Bit来纠错,而parity只使用一个Bit。ECC另有一种解释是Error Checking

  Express卡插槽

  Express卡最新一代的PC卡后继产品,体积更小,支持USB 2.0和PCI-Express界面标准,Express卡插槽则是Express卡的配合设备。

  SONOMA

  SONOMA(第二代迅驰平台),采用Dothan核心的Pentium M处理器,配搭915GM/915PM芯片组和Intel Pro Wireless 2915ABG无线网络协议组成的Intel笔记本平台。第二代迅驰只是为区分第一代迅驰平台的说法,Intel并没有正式宣布此名称。

  无线通讯

  目前笔记本所使用的无线通讯方式主要有符合802.11规范的无线局域网卡、红外、蓝牙以及使用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无线上网的GPRS或CDMA无线MODEM。

  主板的知识主板 分类的所有词汇如下:

  ATA 33/66/100

  Quantum开发的ATA100接口,拥有100MB/秒的接口传输率,使用80针接口电缆,其中有40根地线,可以数据收发时的电磁干扰。ATA 100完全向下兼容传统的IDE,包括PIO、ATA/33、ATA/66等,举个例子:ATA100硬盘可用在ATA/33接口上,ATA/66m则是66MB/秒,而ATA33则是33MB/秒,最后ATA33/ATA66的硬盘也能用在ATA/100接口上。

  AGP插槽

  Accelerated-Graphics-Port:加速图形端口,它是一种为缓解视频带宽紧张而制定的总线结构。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和扩展性。其工作的频率为66MHz,是PCI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BTX

  BTX是英特尔提出的新型主板架构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简称,是ATX结构的替代者,这类似于前几年ATX取代AT和Baby AT一样。革命性的改变是新的BTX规格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体积。新架构对接口、总线、设备将有新的要求。重要的是目前所有的杂乱无章,接线凌乱,充满噪音的PC机将很快过时。当然,新架构仍然提供某种程度的向后兼容,以便实现技术革命的顺利过渡。 BTX具有如下特点: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设计,系统结构将更加紧凑; 针对散热和气流的运动,对主板的线路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 主板的安装将更加简便,机械性能也将经过最优化设计。

  磁盘阵列类型

  1)IDE磁盘阵列(按使用硬盘可分为ATA和S-ATA)。2)SCSI-to-SCSI,中低端市场定位、丰富的SCSI磁盘阵列产品线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3)Fiber-to-Fibre,高端产品,所有的先进技术都在FC磁盘阵列系统中体现--完善的硬件冗余、Cableless无线缆模块化设计、涡轮散热系统、LES监控模块、GUI的管理软件等等。其中全光纤产品内部使用FC硬盘,无论是外部主机通道还是内部磁盘通道都是2Gb/s带宽。市场是也有半光纤产品,即内部使用SATA或SCSI硬盘,外部主机通道是2G Fibre。针对服务器扩容的存储系统,可以采用DAS、SAN、NAS的方式。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cle-Semiconductor,中文译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钽电容

  全称是钽电解电容,也属于电解电容的一种,由于使用金属钽做介质,不需要像普通电解电容那样使用电解液,另外,钽电容不需像普通电解电容那样使用镀了铝膜的电容纸烧制,所以本身几乎没有电感,但同时也限制了它的容量。此外,钽电容内部没有电解液,很适合在高温下工作。 钽电容的特点是寿命长、耐高温、准确度高、滤高频改波性能极好,不过容量较小、价格也比铝电容贵,而且耐电压及电流能力相对较弱。它被应用于大容量滤波的地方,像CPU插槽附近就可以看到钽电容的身影,多同陶瓷电容,电解电容配合使用或是应用于电压、电流不大的地方。

  ECC奇偶校验

  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也是在原来的数据位上外加位来实现的。如8位数据,则需1位用于Parity检验,5位用于ECC,这额外的5位是用来重建错误的数据的。当数据的位数增加一倍,Parity也增加一倍,而ECC只需增加一位,当数据为64位时所用的ECC和Parity位数相同(都为8)。相对奇偶校验,ECC实际上是可以纠正绝大多数错误的。因为只有经过内存的纠错后,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才可以继续执行,所以在使用ECC纠错内存时系统的性能有着明显降低。对于担任重要工作任务的服务器来说,稳定性是压倒一切的,内存的ECC校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一般的DIY来说,购买带ECC校验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且高昂的价格可以让人望而却步;不过因为面向的对象不同,ECC校验的内存做工和用料都要好一些。

  I/O地址

  I/O地址中I是input的简写,O是output的简写,也就是输入输出地址。每个设备都会有一个专用的I/O地址,用来处理自己的输入输出信息。因此这是绝对不能够重复的。如果这两个资源有了冲突,系统硬件就会工作不正常。

  I2C管理总线

  (Intel-Integrated Circuit bus)I2C总线是一种由飞利浦公司开发的串行总线,产生于80年代,最初为音频和视频设备开发,现主要在服务器管理中使用。是两条串行的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I2C总线包括一个两端接口,通过一个带有缓冲区的接口,数据可以被I2C发送或接受。利用I2C硬件总线技术可以对服务器的所有部件进行集中管理,可随时监控风扇、内存、硬盘、网络、系统温度等多个参数,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方便了管理。主要的优点是其简单性和有效性。

  I2C管理总线

  (Intel-Integrated Circuit bus)I2C总线是一种由飞利浦公司开发的串行总线,产生于80年代,最初为音频和视频设备开发,现主要在服务器管理中使用。是两条串行的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I2C总线包括一个两端接口,通过一个带有缓冲区的接口,数据可以被I2C发送或接受。利用I2C硬件总线技术可以对服务器的所有部件进行集中管理,可随时监控风扇、内存、硬盘、网络、系统温度等多个参数,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方便了管理。主要的优点是其简单性和有效性。

  MicroATX

  主板规格,标准为9.6×9.6,244×244mm。此规格由原ATX规格修改来的,变化为244×244mm,减少了PCI插槽数目,借着印刷板面积的缩减和PCI插槽的减少,从而降低成本。

  AGP 2X

  1996年7月的AGP 1.0 图形标准,分为1X和2X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266MB/s和533MB/s。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66MHz PCI2.1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66MHz,工作电压为3.3V

  All-in-One

  1997年新标准All-in-One设计,软盘、硬盘、光驱、调制解调器等部件均可同时内置在A4纸张大小的超薄主机结构中,不需抽换或外接,功能齐全直逼台式机型。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重,维护升级不是很方便,若有一个配件有问题可能要整台送修。

  BIOS

  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板上的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进。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全称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是一组被固化到电脑中,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它是连通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枢纽,通俗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要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BIOS芯片是主板上一块长方型或正方型芯片,BIOS中主要存放:自诊断程序:通过读取CMOS RAM中的内容识别硬件配置,并对其进行自检和初始化;CMOS设置程序:引导过程中,用特殊热键启动,进行设置后,存入CMOS RAM中;系统自举装载程序:在自检成功后将磁盘相对0道0扇区上的引导程序装入内存,让其运行以装入DOS系统;主要I/O设备的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由于BIOS直接和系统硬件资源打交道,因此总是针对某一类型的硬件系统,而各种硬件系统又各有不同,所以存在各种不同种类的BIOS,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同一种BIOS也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新版本的BIOS比起老版本来说,功能更强。BIOS的功能 CMOS与BIOS的区别 升级

  COM接口

  COM接口是指Component Object Mode接口,是微软定义的标准接口。

  CrashFree BIOS

  CrashFree BIOS 是华硕主板的一个新的额外功能;当升级BIOS失败时,CrashFree BIOS允许用户从软盘恢复BIOS数据。只要在BIOS没有烧毁的状况之下,如果更新BIOS失败,或者因为病毒的关系BIOS的程序代码都损坏了。这时候,只要先把刷新程序与BIOS程序放在可开机的软盘里面,打开电源,选择用软盘开机,然后在DOS模式下,执行该项刷新程序就可以完成BIOS更新。

  多操作系统支持

  虽然局域网操作系统以Windows为主,但是如果一旦你想用Linu 不能换一块网卡吧?现在的大部分网卡的驱动程序比较完善,除了能用于Windows 95/98/NT/2000之外,也能支持Linux和Unix。

  EIDE接口

  也称为扩展IDE接口,主板上连接EIDE设备的接口。常见EIDE设备有硬盘和光驱。

  IEEE1394接口(a,b)

  IEEE1394总线是一种目前为止最快的高速串行总线,最高的传输速度为400Mbps/s。对于各种需要大量带宽的设备提供了专门的优化,接口可以同时连接63个不同设备,IEEE1394同USB一样,支持带电插拨设备。IEEE1394支持即插即用,现在的WIN98 SE、WIN2000、WIN ME、WIN XP都对IEEE1394支持的很好,在这些操作系统中用户不用再安装驱动程序,也能使用IEEE1394设备。火线(IEEE1394)支持的传输速率有100Mbps,200Mbps,400Mbps,将来会提升到800Mbps,1Gbps,1.6Gbps。不需要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等传输,最大连线4.5米,大于4.5米可采用中继设备支持,同样支持即插即用。火线是目前唯一支持数字摄录机的总线。IEEE1394既可作为外部总线,又可成为内部总线使用,不过由于已经有了PCI这样历史悠久的总线存在,而且现在PCI正向64位过渡,各厂商并不愿意做总线上的调整改动,所以市面上的IEEE1394是作为外部总线连接外设使用。1394A为100/200/400Mbps,而1394B为800/1000Mbps。

  扩展插槽

  扩展插槽是主板上用于固定扩展卡并将其连接到系统总线上的插槽,也叫扩展槽、扩充插槽。扩展槽是一种添加或增强电脑特性及功能的方法。例如,不满意主板整合显卡的性能,可以添加独立显卡以增强显示性能;不满意板载声卡的音质,可以添加独立声卡以增强音效;不支持USB2.0或IEEE1394的主板可以通过添加相应的USB2.0扩展卡或IEEE1394扩展卡以获得该功能等。目前扩展插槽的种类主要有ISA,PCI,AGP,CNR,AMR,ACR和比较少见的WI-FI,VXB,以及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CIA等。历史上出现过,早已经被淘汰掉的还有MCA插槽,EISA插槽以及VESA插槽等等。未来的主流扩展插槽是PCI Express插槽。ISA插槽 PCI插槽 AGP插槽 AMR插槽 CNR插槽 ACR插槽 PCI Express插槽在选购主板产品时,扩展插槽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是决定购买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多种类型和足够数量的扩展插槽就意味着今后有足够的可升级性和设备扩展性,反之则会在今后的升级和设备扩展方面碰到巨大的障碍。这点对初学者尤其重要。例如不满意整合主板的游戏性能想升级为独立显卡却发现主板上没有AGP插槽;想添加一块视频采集卡却发现使用的PCI插槽都已插满等等。但扩展插槽也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插槽会导致主板成本上升从而加大用户的购买成本,而且过多的插槽对许多用户而言并没有作用,例如一台只需要做文本处理和上网的办公电脑却配有6个PCI插槽而且配有独立显卡,就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这种类型的电脑只用整合型的Micro ATX主板就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在具体产品的选购上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购,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mmATX

  主板规格,标准为170×190mm。由台湾精英电脑公司推出的,主要针对"视窗化终端机"或者更低价的电脑所设计的,由于这种主板的面积太小,因此只能使用整合芯片组。

  PS/2接口

  很多品牌机上采用PS/2口来连接鼠标和键盘。PS/2接口与传统的键盘接口除了在接口外型、引脚有不同外,在数据传送格式上是相同的。现在很多主板用PS/2接口插座连接键盘,传统接口的键盘可以通过PS/2接口转换器连接主板PS/2接口插座。

  软驱接口

  又称FDD、FLOPPY接口,是最为传统的软驱接口,直接与电脑主板上的软驱接口相连

  AGP 4X

  AGP 2.0 规范,工作频率依然是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1.5v,并且增加了4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板载网卡

  板载网卡是指整合了网络功能的主板所集成的网卡芯片,与之相对应,在主板的背板上也有相应的网卡接口(RJ-45),该接口一般位于音频接口或USB接口附近。板载RTL8100B网卡芯片,以前由于宽带上网很少,大多都是拨号上网,网卡并非电脑的必备配件,板载网卡芯片的主板很少,如果要使用网卡就只能采取扩展卡的方式;而现在随着宽带上网的流行,网卡逐渐成为电脑的基本配件之一,板载网卡芯片的主板也越来越多了。在使用相同网卡芯片的情况下,板载网卡与独立网卡在性能上没有什么差异,而且相对与独立网卡,板载网卡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是降低了用户的采购成本,例如现在板载千兆网卡的主板越来越多,而购买一块独立的千兆网卡却需要好几百元;其次,可以节约系统扩展资源,不占用独立网卡需要占用的PCI插槽或USB接口等;再次,能够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不容易出现独立网卡与主板兼容不好或与其它设备资源冲突的问题。板载网卡芯片以速度来分可分为10/100Mbps自适应网卡和千兆网卡,以网络连接方式来分可分为普通网卡和无线网卡,以芯片类型来分可分为芯片组内置的网卡芯片(某些芯片组的南桥芯片,如SIS963)和主板所附加的独立网卡芯片(如Realtek 8139系列)。部分高档家用主板、服务器主板还提供了双板载网卡。板载网卡芯片主要生产商是英特尔,3Com,Realtek,VIA和SIS等等。

  笔记本主板

  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与台式机不同,笔记本电脑采用ALL-in-One设计, 只有一块主板,集中安装了CPU、显示控制器、软硬盘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等一系列部件。它与笔记本专用CPU一起,通过高性能散热技术,保证笔记本电脑的正常运转。

  CMOS电池

  主板上自带的一颗钮扣电池,主要负责记录主板上的CMOS设置信息。

  Cacheability

  Cacheability-高速缓存能力,主板芯片组的高速缓存能力,是指主存能够被L2 Cache所高速缓存的最大值。比方说,TX芯片组的主板由于L2 Cache对主存的映射(Mapping)的上限是64MB,所以当CPU读取64MB之后的内存时无法使用高速缓存,系统性能就无法提高了。

  电容

  主板上的电容大部分分布在CPU插座及主板外接电源接口附近,主要担负的功能是:1. 储能;2. 滤波;3. 延迟。电容只能通过交流电而不能通过直流电,因此常用于滤波。电容保证电源对主板及相关配件的供电稳定性,以及过滤掉电流中的杂波,给CPU等对电流要求很高的配件输送稳定纯净的电流,并要保证相关信号的稳定性。电容质量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主板运行的稳定性。目前的电容产品一般大致可分为陶瓷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它们由于功能特点不一,分布于主板的不同位置。

  EMP

  Emergency Management Port,是服务器主板上所带的一个用于远程管理服务器的接口。远程控制台可以通过Modem与服务器相连,控制软件安装于控制台上。远程控制台通过EMP Console可以对服务器完成下列工作: 1.打开或关闭服务器的电源。 2.重新设置服务器:甚至包括主板BIOS和CMOS的参数。 3.监测服务器内部情况:如温度、电压、风扇情况等。 以上功能可以使技术支持人员在远地通过Modem和电话线及时解决服务器的许多硬件故障

  ISA

  ISA总线(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

  LPT接口

  此接口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或扫描仪。其默认的中断号是IRQ7,采用25脚的DB-25接头。并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种:a、SPP标准工作模式,SPP数据是半双工单向传输,传输速率较慢,仅为15KB/s,但应用较为广泛,一般设为默认的工作模式。b、EPP增强型工作模式,EPP采用双向半双工数据传输,其传输速度比SPP高很多,可达2MB/s,目前已有不少外设使用此工作模式。c、ECP扩充型工作模式,ECP采用双向全双工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比EPP还要高一些,但支持的设备不是很多。

  Mini-ATX

  主板规格,标准为11.2×8.2,284×208mm。在ATX 1.0规格提出时,已经在规格文件上出现了Mini-ATX主板。Intel提出Mini-ATX主板规格是为了节省印刷电路板的成本,但采用Mini-ATX规格的产品并不多,大多数的主板厂商只是将ATX主板的长度减短,并没有对宽度进行改变。

  PCI-X

  PCI-X是PCI总线的一种扩展架构,PCI-X的频率不像PCI那样固定的,而是可随设备的变化而变化。PCI-X可以支持66,100,133MHz这些频率,而在未来,可能将提供更多的频率支持。

  RJ45接口

  RJ45接口通常用于数据传输,共有八芯做成,最常见的应用为网卡接口。

  AGP 8X

  AGP 8X作为新一代AGP并行接口总线,在数据传输频宽上和它的前辈AGP 4X一样都是32bit, 但总线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6MHz×8=533MHz,在数据传输带宽上也就达到 了2.1GB/S 的高度,这些都是前几代AGP并行接口无法企及的。它的推出正好顺应了现今CPU和GPU(图形工作站)的飞速发展,也可以说是CPU和GPU的发展导致了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随着CPU主频的逐步提升以及 GPU的性能的日新月异,系统单位时间内所要处理的3D图形和纹理越来越多,大量的数据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频繁地在 CPU和GPU之间进行交换,这使原来传输带宽为1.6G/S的AGP 4X接口已越来越跟不上它们交换的速度,正像当年AGP 取代 PCI总线一样,AGP 8X终于走上了时代的舞台。

  北桥芯片

  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一块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作用是在处理器与PCI总线、DRAM、AGP和L2高速缓存之间建立通信接口。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类型,主频,内存的类型,内存的最大容量,PCI/AGP插槽等设备的支持。北桥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电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人们习惯的称为主桥(Host Bridge)。

  北桥

  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一块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作用是在处理器与PCI总线、DRAM、AGP和L2高速缓存之间建立通信接口。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类型,主频,内存的类型,内存的最大容量,PCI/AGP插槽等设备的支持。北桥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电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人们习惯的称为主桥(Host Bridge)。

  CNR插槽

  CNR是继AMR之后作为INTEL的标准扩展接口,其已被闲置了很久,基本见不到CNR的设备出现,AC_Link是专为声音处理和调制解调器开发的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协议,它可以允许声音处理部分和调制解调器的数字信号直接从PC传送到CODEC(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再由CODE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CNR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将声音处理和调制解调器的数字电路部分放进PC芯片中,而把模拟电路放在插卡上(CNR声卡的CODEC部分)或者在主板上(主板的声音CODEC部分)。相对于传统的PCI插卡,CNR成本更低,不需要声卡和调制解调器的PCI控制器,而且节省空间,高度集成,可以缩短CPU和CODEC之间的数字信号路径。CNR的作用其实和AMR是一样的,只不过CNR所能提供的功能比较广泛。这是因为CNR所搭配的Intel ICH2(FW82801BA)南桥芯片所整合的功能比ICH1(FW82801AA)更多的关系。所以随着i815E/i815EP主板的日渐普及,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CNR卡会愈来愈多,这些种类包括有:音频CNR、调制解调器CNR、LAN CNR、HomePNA CNR、USB Hub CNR等等。HomePNA是ICH2所支持的新功能,可以利用一般的RJ-11电话线来建立起局域网络,虽然最高频宽只有1Mbps(未来会支持10/100Mbps),不过这种低配置成本的区域网络倒是非常适合在家庭中使用。家庭局域网是CNR支持的一种重要功能。因为随着网络的逐步深入,家庭对广域网和局域网的需求会日益增加。但由于家庭在电信连接设施方面已具有成型而固定的基础。如果完全采用新的设施要求,那么必架构内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种作法也不利于其自身标准的推广应用。所以CNR选择了与RJ—11电话线实现无缝集成,这就为PC的小范围连接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CPU插槽类型

  我们知道,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CPU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不同类型的CPU具有不同的CPU插槽,因此选择CPU,就必须选择带有与之对应插槽类型的主板。主板CPU插槽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Socket 775 Socket 754 Socket 939 Socket 940 Socket 603 Socket 604 Socket 478 Socket A Socket 423 Socket 370 SLOT 1 SLOT 2 SLOT A Socket 7

  电解电容

  是最常见的电容,它的容量比较大,而且有极性,一般应用在低频滤波和信号耦合、输入输出。电解电容不适宜用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

  EISA总线

  EISA(Extended Indust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是EISA集团为配合32位CPU而设计的总线扩展标准。它吸收了IBM微通道总线的精华,并且兼容ISA总线。但现今已被淘汰。

  ISA插槽

  ISA插槽是基于ISA总线(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黑色,比PCI接口插槽要长些,位于主板的最下端。其工作频率为8MHz左右,为16位插槽,最大传输率8MB/sec,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已及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其缺点是CPU资源占用太高,数据传输带宽太小,是已经被淘汰的插槽接口。目前还能在许多老主板上看到ISA插槽,现在新出品的主板上已经几乎看不到ISA插槽的身影了,但也有例外,某些品牌的845E主板甚至875P主板上都还带有ISA插槽,估计是为了满足某些特殊用户的需求。

  MIDI接口

  声卡的MIDI接口和游戏杆接口是共用的。接口中的两个针脚用来传送MIDI信号,可连接各种MIDI设备,如电子键盘等。对于绝大多数声卡,在连接MIDI设备时需要向声卡的制造商另外购买一条MIDI转接线,包括两个圆形的5针MIDI接口和一个游戏杆接口,由于它们的信号是分离的,所以游戏杆和MIDI设备可以同时使用。

  南桥芯片

  南桥芯片(Sou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相对于北桥芯片来说,其数据处理量并不算大,所以南桥芯片一般都没有覆盖散热片。南桥芯片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不同厂商各种芯片组有所不同,例如英特尔的英特尔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与北桥芯片相连。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这些技术一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可能南桥芯片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北桥芯片。所以现在主板芯片组中北桥芯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南桥芯片。例如早期英特尔不同架构的芯片组Socket 7的430TX和Slot 1的440LX其南桥芯片都采用82317AB,而近两年的芯片组845E/845G/845GE/845PE等配置都采用ICH4南桥芯片,但也能搭配ICH2南桥芯片。更有甚者,有些主板厂家生产的少数产品采用的南北桥是不同芯片组公司的产品,例如以前升技的KG7-RAID主板,北桥采用了AMD 760,南桥则是VIA 686B。 南桥芯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网卡、RAID、IEEE 1394、甚至WI-FI无线网络等等。主板中间靠下的那个较大的芯片,就是主板的南桥芯片

  PCB

  板卡的线路板,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有4、6、8层之分,四层PCB线路板中,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而六层PCB线路板,信号线相距较远,增强防止电磁干扰,六层板可能有三个或四个信号层、一个接地层、以及一个或两个电源层,以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八层PCB线路板则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S-ATA Ⅱ

  S-ATA Ⅱ技术产品将突破SATA技术面临的一些局限,其中最主要一点是对原本相对较低性能的提高,其次则是可靠性的改善。 SATA2.0的规格特征: 1)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e,本机命令队列). 由于磁道捕捉时间和转速的改善和优化,硬盘可更有效的进行信息捕捉/读/写数据。同时,由于硬盘读写头更加有效的转动,也使机械部件之间的磨损减少,增加了硬盘的寿命。 2)SATA 2.0可将性能/带宽提升至300MB/秒,性能上的飞跃使SATA 2.0成为企业工作站和入门级服务器性价比最好的选择。

  ATX

  英特尔在95年1月公布了扩展AT主板结构,即ATX(AT extended)主板标准。这一标准得到世界主要主板厂商支持,目前已经成为最广泛的工业标准。97年2月推出了ATX2.01版。 ATX主板针对AT和Baby AT主板的缺点做了以下改进:主板外形在Baby AT的基础上旋转了90度,其几何尺寸改为30.5cm×24.4cm。 采用7个I/O插槽,CPU与I/O插槽、内存插槽位置更加合理。 优化了软硬盘驱动器接口位置。 提高了主板的兼容性与可扩充性。 采用了增强的电源管理,真正实现电脑的软件开/关机和绿色节能功能。

  板载声卡

  主板上附带的音效输出芯片,支持独立音效输出,常见为ALC650、CMI9761A

  磁盘阵列模式

  磁盘阵列,简单说就是利用多个硬盘同时工作,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以及存取速度的。它共有九个模式,以数字命名,为RAID 0、RAID1到RAID 7以及RAID 0+1,而目前最常见的是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0+1这四种模式。

  CPU自动检测

  以前的老式主板需要用户自己设定CPU的外频,倍频以及电压等参数(一般都是通过跳线来设定),现在生产的主板都能自动检测到这些参数,进而正确设定这些参数,并保存在CMOS中。在CMOS掉电时,也不需要打开机箱重新进行设置。另外,现在的主板还具有老式主板所没有的CPU温度检测报警功能。CPU温度过高会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或者死机,甚至损坏CPU等,所以对CPU的温度检测是很重要的。它会在CPU温度超出安全范围时发出警告检测。温度的探头有两种:一种集成在处理器之中,依靠BIOS的支持;另一种是外置的,在主板上面可以见到,通常是一颗热敏电阻。它们都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改变自身的电阻值,让温度检测电路探测到电阻的改变,从而改变温度数值。

  电源回路

  电源回路是主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电压的转换,将电压变换至CPU所能接受的内核电压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整形和过滤,滤除各种杂波和干扰信号以保证电脑的稳定工作。电源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板CPU插槽附近。

  电感

  在主板上可以看到很多铜线缠绕的线圈,这个线圈就叫电感,电感主要分为磁心电感和空心电感两种,磁心电感电感量大常用在滤波电路,空心电感电感量较小,常用于高频电路。

  FlexATX

  主板规格,标准为9.0×7.5,229×191mm。FlexATX V1.0规格于1999年发布,其尺寸比MicroATX主板更小,而其名称也取自英文"Flexbility",意味着灵活、弹性的意思。使用FlexATX规格可更为节省成本,而且除面积缩小外,其他规格与MicroATX(版本1.0)以及标准ATX(版本2.03)相同,这表示FlexATX主板可以适用于任何ATX或MicroATX机箱内。不过缩减尺寸的后果就是扩充槽的减少。

  IrDa

  IrDa(Infrared Data:红外数据传输)是利用红外线方式实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它也需要一个界面,即红外线接口。它可以省去电缆连线。

  MCA

  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微通道体系结构)是IBM公司专为其PS/2系统开发的一种总线结构。

  PnP

  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是在计算机内插入一个装置并使计算机确认此装置的存在,而用户不必通知计算机

  PCI Express插槽

  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很明显英特尔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能支持PCI Express的主要是英特尔的i915和i925系列芯片组。当然要实现全面取代PCI和AGP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象当初PCI取代ISA一样,都会有个过渡的过程。

  S-ATA Ⅰ

  Serial ATA也就是串行ATA,它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前硬盘所有的ATA接口类型都是采用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因而统称并行ATA。而Serial ATA,顾名思义,也就是采用串行方式(Serial ATA采用“序列式”的结构,把若干位(bit)数据打包,然后采用比并行式更高的速度(高50%),把数据分组形式传输至主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021yin.com/glossary/glossary_sort.php?glossary_small_class_id=501

  这里还有好多的!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