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新劳动法触发多米诺效应 万余港企面临关闭(转载)

酆迎梦5年前 (2020-01-13)问答92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劳动合同法》实施触发多米诺效应“世界工厂”面临转移之痛

    珠三角工厂大撤离

    上千家鞋厂倒闭,万余港企面临关闭潮,更多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计划迁离或难以为继

    “30年河东,30年河西。”

    1月16日,佛山祖庙汽车站。湖北外来工肖汉军,和七八个同乡守着大堆包裹在站前广场的冷风中等待,在跨上驶离这座南方城市的客车之前,肖汉军留下上述感叹。

    逼近年关,然而肖汉军一行这次回家,不为过年。

  大半个月前他们所在均安镇的牛仔加工厂倒闭,在领到最后的工资补偿款后他们集体撤离。明年开春,他们从家乡出发的目的地将可能是苏州的某个工厂。

    34岁的肖汉军几乎落泪,他依然记得10多年前初来广东,和另一批同乡挤在火车上时的兴奋和憧憬。如今一切已成烟云。

    新年的元月,入冬的珠三角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移之痛:上千家鞋厂倒闭,万余港企面临关闭潮,更多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计划迁离这里。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曾独领风骚多年的珠三角,昔日热闹、辉煌的“世界工厂”的场景或将成为历史。

    迁出去,引进来,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是现实,也将是历史的必然。

    脱胎换骨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企业、外来工大搬移后的珠三角,将迎来怎样的未来?在时下高压、躁动、犹疑、对峙交织的阵痛中,珠三角正站在裂变的十字路口。

    20年来最严峻时刻

    ―――珠三角企业语录

    “没有谁愿意走,但没办法再撑下去了。”

    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上升,招工难,出口贸易受抑,政策频繁调整,刚刚又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新政,“我们的头上悬起了一把把刀!”

    “珠三角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就如同一张越来越紧的网。”

    “什么都涨了,赚不到钱,连工人都难招。”

    “这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一年内倒闭上千鞋企

    元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给了部分企业决定迁离的最后一掌。鞋企大面积溃退,致命的还是企业长期以来的“内伤”,《劳动合同法》只是压迫的“最后一根稻草”

    梁嘉耀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越南地图,他指着版图南部平阳省易安县的位置说:“明年,我们的新厂将迁往这里。”没有乔迁的喜悦。梁嘉耀摊开手,夹带港味的普通话里流露出些许沮丧和无奈。

    52岁的他是东莞一家港资鞋厂的老板,18年前和许多从香港来内地的老板一样,在“世界鞋都”东莞市厚街镇办起了工厂,然而最近半年来,身边的许多鞋企一家家消失,梁嘉耀也在为他的工厂筹谋出路。

    2008年1月12日,春节前20多天,这位香港老板再次从越南胡志明市飞回广州,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安排公司商议迁厂的会议。

    “没有谁愿意走,但没办法再撑下去了。”在梁嘉耀看来,企业的负荷在以一种“加速度”连环袭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上升,招工难,出口贸易受抑,政策频繁调整,刚刚又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新政,“我们的头上悬起了一把把刀!”

    梁嘉耀不讳言,元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推动他决定最终迁离的最后一掌。早在新法实施前的2007年底,这家鞋厂就基本上歇业了,600多名员工遣散近2/3,“光补偿费就拿了几百万”。

    梁测算,若按《劳动合同法》,鞋厂用工成本将增20%,这对本就不堪重负、利润在8%左右徘徊的鞋厂来说无法承受。“现在工人流动频繁,不仅麻烦,还会赔死的。”

    “在东莞,约1000家制鞋企业中就有200-300家倒闭。”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如是说。而东莞还只是珠三角的一隅,李鹏介绍,广东制鞋企业主要集中在东莞、惠州、广州、鹤山和中山这几个城市,总共有5000-6000家。近一年来关闭的大中型鞋企已超过1000家。在鞋企较集中的惠东有3000多家鞋厂,最近两三个月内,中小型的制鞋、鞋材厂就关闭了四五百家。

    东莞宏腾鞋厂业务经理靳飞告诉记者,年关即临,许多仍在开工的鞋厂其实也都在考虑同样的问题:关还是搬?他预计春节过后,还将有一大批鞋企关门。

    鞋企大面积溃退的原因,靳飞并不认同是新法使然。他认为,致命的还是企业长期以来的“内伤”,《劳动合同法》只是压迫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谓“内伤”,靳飞说,珠三角超过80%的鞋企仍靠“低成本、低利润”的加工贸易模式,始终居于价格链底端,利润仅在5%-8%之间。近年一系列原材料、工资、水电、厂房等成本飞速上涨,“新法实施之前大部分鞋企已经奄奄一息。”

    靳飞说,提前关闭的大多是低端鞋企,有的关,有的搬,迁入地多为劳动力、生产资料成本更低的内陆省份或东南亚地区。

    这一说法得到亚洲鞋业协会的佐证,该协会统计,关闭的鞋企中,有约25%迁到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有约50%迁到江西、湖南、广西等内地省区,另有约25%目前仍在观望中。

    万余港资企业难过年关?

    行业人士分析,春节前后将会有近1.2万家员工在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更以港资企业为主

    鞋业的撤退,只是珠三角暗流涌动的制造业集体大迁移的缩影。

    东莞经贸局人士告诉记者,在传统制造业中,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均出现企业大规模撤退的情况。

    近一个月来,记者走访东莞、佛山、广州、中山等地,一些昔日人气沸腾的工业园区,如今冷清了不少,许多工厂人去楼空,凌乱的地面留下企业搬走时的痕迹。

    2008年1月6日,在佛山张槎办制衣厂11年的朱永新收到从株洲传真过来的一份合同,他正计划年后将工厂迁到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

    “什么都涨了,赚不到钱,连工人都难招。”朱永新说,2004年生产铜扣的铜还是2万多元一吨,现在涨到6万多元一吨。就连日常用的衣车油,2月份还是60元一桶,现在涨到75元。招工,两年前是600元到800元的工资,现在涨到1200元左右,技术工人到了1500-2000元,就这还为招不到人苦恼。

    “特别是最近两个月,我们这里的制衣厂关了很多家。”广州市太和镇,在这里做了10多年外贸出口的工艺品厂老板邱林,也正打算把厂迁到非洲去。“我们主要是对欧盟出口,非洲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要低得多。”

    以树脂为主要原材料的泰奇工艺厂,2000年的树脂是5500元一吨,现在涨到14000元一吨。

    “放开原材料、工资成本上涨不说,我们还可以‘硬吞’,但今年接连不断的各种政策,硬是把我们逼到了火山口上。”

    2007年佛山玩具商张树鸿自杀事件,已经给玩具工艺企业带来压力和恐慌,随后各种限制政策又接踵而来。2007年7月1日调整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7月23日颁布“44号文”(《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纺织、家具等1853种加工贸易出口受限;12月底,新一批589种商品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公布。

    元月1日的《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邱林说,直接导致他的许多同行关门大吉,“剩1/3不到了,关掉的比搬走的多。”

    香港工业总会一份针对珠三角港商的调查显示,珠三角目前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搬离珠三角,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

    一家台湾投资公司预测,2008年劳动力成本将增加8%,许多台资企业将转移到内陆省份或越南,东莞和深圳地区的几百家台湾投资的小厂明年将关闭。

    深圳加工贸易企业协会会长陈永汉也表示,很多企业都认为目前是近2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他们面临环保要求提高、工人最低工资上调、加贸政策收紧、银行停贷、民工荒、供电紧张、劳动合同法及地方政府急促产业升级转移等众多压力因素。陈永汉说,按此形势发展下去,春节前后将会有近1.2万家员工在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更以港资企业为主。

    香港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梁百忍也预言:未来两年,珠三角8万加工贸易型港企都将面临生死攸关的抉择。他呼吁港企要尽快转型升级或者迁移,越早行动越好。

    多米诺倒闭链

    东莞一包装厂负责人分析,大面积企业倒闭或迁离,引起的多米诺效应正在形成,春节过后“倒闭冲击波”会越来越明显。1万家较大的厂倒闭,集群链条上会有20万家小厂受影响

    2008年1月10日,东莞市中堂镇。

    一家纸箱厂人员在菜市场附近电线杆上张贴新的广告,“因公司另有发展,资金周转短缺……连厂带业务整体低价转让。”

    纸箱厂老板、四川人郭婷婷告诉记者,工厂以前主要为东莞、深圳的鞋厂、制衣厂、电子厂等提供纸箱包装等,以前业务较为固定的客户近来倒闭了多半,纸箱厂的订单骤减,迫不得已转让。

    中堂镇另一家包装厂负责人蔡华清说,大面积企业倒闭或迁离,引起的多米诺效应势必会形成,以前捆绑在企业上的链条会迅速崩解。蔡华清举例,拿鞋厂来说,一家较大的鞋厂关门,为鞋厂提供配套的纸箱厂、印刷厂包装厂、鞋的各种配件厂都将受牵连。“通常大厂有一二十家配套的小厂。”“而这些小厂,譬如鞋垫厂倒闭,又会引起更下端的连锁反应。就像一条大河决堤,周围的地带也都淹了。”

    蔡华清推算,如果1万家较大的厂倒闭,集群链条上会有20万家小厂受影响,如果再加上更小的甚至作坊式的小店,这个数字还要乘以10.

    “不仅企业形成了链条,生活的各方面也都形成了链条,做工人生意的商店会倒闭,针对外来工的幼儿园会倒闭,还有很多其它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等等,都会跟着关。”

    为整治污染、降低能耗,“陶瓷之都”佛山正对陶瓷企业全面施压,准备在近一两年内将低端陶瓷企业全面淘汰。而与此同时,“多米诺倒闭链”的影响成为令人忧虑的问题。

    据记者调查,佛山最高峰期曾达到了10000多条陶瓷生产线,经过外迁和关闭剩下不过1000条,今年还将再强制性关闭约上百条生产线。

    南庄紫洞一家被关闭的陶瓷厂附近,很多士多或餐饮小店已经关门,或是准备转让。这里原本许多以外来工为主要客源的湘菜馆、川菜馆、江西菜馆、河南菜馆等,很多生意萧条濒临倒闭。

    受冲击的不止于此。佛山石湾、南庄附近很多居住小区的出租屋,也因外来员工大量返乡,很多房子空了出来。“基本上都是租给做陶瓷的人,估计明年会少很多人租了。”佛山石湾榴苑路某房地产中介公司说。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