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四大印刷的原理、表面特征、油墨表现力及使用范围之间的区别*
圆压型则是将印刷版包裹在滚筒上称为版筒,机器上另外一个滚筒包裹有橡皮的 称为橡皮筒,压力部分同是滚筒式的压筒,此种以三种基本滚筒构造的机器称之 为“柯式印刷机”。 平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制版工作简便,成本低廉。套色装版准确,印刷版复制容易。印刷物 柔和软调。可以承印大数量印刷。 ②缺点:因印刷时水胶之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版面油墨稀薄 (只能表现*0%能力,所以柯式印的灯箱海报必须经过双面印刷才可以加强其色 泽)。特殊印刷应用有限。 应用范围 ①海报、②简价、③说明书、④报纸、⑤包装、⑥书籍、⑦杂志、⑧月历、⑨ 其他有关彩色印刷及大数量之印刷物。 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ing) 凹版印刷基本原理 凡是印纹部分与无印纹部分高低差别甚多,与凸版恰恰相反,即印版着墨的部 分有明显的凹陷状于版面之下,而无印纹部分则是光泽平滑。印刷时需先把油墨 滚在版面上,则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纹部分,随后将表面粘着的油墨擦抹干净 (当然凹陷之印纹油墨是不会被擦掉的)。再放上纸张后使用较大的压力把凹陷之 印纹油墨压印在纸上。凡利用此种印刷方法者即称为“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方式由于印刷压力较重,所以印刷进行中除了动作比凸版或平版为 多,且版面所承受的压力亦须特别注意,印刷方式是版面反纹,印刷纸面是正 纹。 凹版印刷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Photogravure) ①雕刻凹版: 雕刻凹版是早期由金属装饰的雕刻术演变而来,当时把雕刻铜图案做为装饰
品,后来才被利用在印刷表现上。 雕刻凹版所用之铜版印刷纸张,早期是先以湿润,主要是增加共对油墨的粘着 性,故其纸背需铺垫一张厚的呢布,并用较大的压力始能将凹陷之印纹内所粘着 的油墨拉现而印在纸上,此种印刷方法,主要的缺点是印刷后需烘干,会产生不 规则的伸缩,使印刷产品产生长短不齐现象。不过现在铜版印刷,已经改良为干 式印刷法,改进版面平担,并使雕刻凹陷之线条更浅。使其所粘之油墨易于拉 出。依铜版印刷和钢版印刷对于图案画面的深淡,都是以线条的粗细和深浅来表 现立体感,线条粗而深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较厚,故其印得之墨色较深。线条 细而浅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便较薄,故其印得之墨色则较淡。此种印刷品与现代 之视觉艺术之设计一样的美妙,但多数用于表现图案或文字,至于如照片般的连 续色调(Continuous-tone)则较难做到。 ②照相凹版 照相凹版又称为影写版,亦即利用照相的原理将铜版腐蚀,是一种经过重铬酸 钾溶液感光处理过的胶纸(Larbo Tissue)和凹版专用之网线版(Screen)贴台曝 光,然后将这种胶纸和连续版调之阳片晒版,胶纸经两次曝光之后,乃可由温水 予以显影,画面光部的胶纸其阳片上面的黑银较淡,则其胶纸被光波所透射而硬 化的程度则较高,故经水显影后的胶膜便较厚,画面暗部的胶纸,因受阳片较浓 黑银掩扩的关系,则其胶纸可为光波透射而硬化的程度便较少,故经水显影后的 胶膜便较薄。因此这种经显影后而厚薄不一的胶纸贴在铜质滚筒或平面滚筒,用 过氯化铁予以腐蚀,光部胶膜较厚的地方,其溶液能渗透并侵蚀铜版的深度便较 浅,故其粘着的墨膜乃较薄,则其印出之墨色即较淡,至于暗部胶膜较薄的地 方,其胶厚可溶液渗透而蚀入铜版必较深,故其印纹粘着的墨膜便较厚,而其印 出的墨色便较深。 凹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油墨表现力约*0%,色调丰富。颜色再现力强。版面耐度强。印刷数 量宏大。应用之纸张范围广泛,纸张以外之材料亦可印刷。 ②劣点:制版费昂贵,印刷费亦贵,制版工作较为复杂,少数量印件不适 合。
凹版印刷应用范围 雕刻凹版印刷,因为其线条精美,且不易假冒,故均被利用在印制有价证券方 面,如钞票、股票、礼券、邮票以及商业性信誉之凭证或文具等等。由于它的制 版印刷等费用较高,故一般印刷品,采用者甚少。至于照相凹版虽然其制版过程 较为复杂,且其成本亦较贵,故不适合印刷少数量的印件,一般均被利用在大数 量的印刷物,如彩色杂志及目前所流行的建材印刷等等,都极为合适。凹版印刷 因为采用高速轮转机型,非但速度快而且印出墨膜也远较凸版或平版为厚。 孔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 孔版印刷基本原理 除了凸版、平版、凹版三大版式之外,另一种类似手工艺之孔版印刷,也占了 现代印刷业之独特一门,由于现代商业界深受影响,在设计界里亦深受重视。孔 版印刷因其独特之表现力,而应用范围广泛,是设计家或一般民众,也是必须了 解一点概念。凡印纹部分呈如孔状者,并利用此种方式印刷者均称之为“孔版印 刷”。 如一般用钢针在蜡纸上刻字或用电子蚀版的油印机印刷,这便是较基本的孔版 印刷,而在设计或工业上应用到的是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丝印早期是 使用在手工艺品之类,现在已发展为自动化的印刷了,在制版方面已利用照相制 版方法使版面构成;因其墨色浓厚,另有一种特殊感觉,最宜用为特殊效果印 件。又可以在立体面上如盒、圆形、罐等上施印,并除了印纸张外又可印在布、 快把、塑胶片、金属片、玻璃等物料上。 孔版印刷方式 孔版因是透过式印刷,因此给墨装置在版面之上,而纸张是放在版面之下,印 刷方式为版面是正纹透过式,印至版面仍为正纹。由于印刷目的之不同,版面随 印刷物之表面做成曲面版亦可,任何在印刷三大版式限制范围以外,大体均可以 孔版印刷达到目的。至于其压力方式并不是平版平压,亦非圆版圆压,而是采用 早期发明印刷时期中国印刷法之延伸,亦即是“水平压印法”。当然其压力方式 亦减低到最低限度。
孔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油墨浓厚,色调鲜丽,可应用任何材料印刷,曲面印刷可能。 ②劣点:印刷速度慢,生产量低,彩色印刷表现困难,大量印刷不适合。 孔版印刷应用范围 ①有关特殊印刷类、②玻璃瓶、③塑胶瓶、④铁皮、⑤金属板、⑥布花、⑦纸 张印刷、⑧其他立体面之印刷。 凸版印刷之特征 由于凸版印刷版面之印纹部分与非印纹部分有显著的高低差别,印刷时压力受 到明显的受压状态,因此,被受压的边缘即产生较中心为重,故边缘显露油墨较 厚现象,所以印刷成品在单位面积里均可以看到边缘受压状况,此种状态称为外 缘带(Marginal Zone)。凸版印刷色调浓厚,是印刷三大版式中列为第二位,油 墨表现力约为*0%-80%。 平版印刷之特征 平版印刷物较凸版印刷物为柔和,版面之构成是利用水与油不互相混合之原理 制版印刷的。因此在印刷工作中版面印纹部分受到水胶之侵扰,而使得印纹部分 之线条其边缘受到严重的破坏,故使得单位面积的线条边缘产生油墨浓度减淡, 而呈现不整齐现象。当然越入线条中央就越浓,此种由淡的边缘到浓的中央之表 现现象,即是平版印刷物之基本特征。但平均色调因水胶及间接印刷之故,色调 平均降低,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浓度最淡者,油墨表现力约为60-*0%,换言之, 平版印刷较为柔和软调现象。 凹版印刷之特征 凹版印刷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调表现最强者,约为80-*0%浓度。由于凹版印刷 版面印纹部分是凹陷于版面之下,在印刷过程中需要经过上墨、擦墨、而后印 刷,当印刷时需要以强大的压力将凹陷之印纹油墨拉出,因此在线条边缘即产生 力学上之拉力作用,而构成毛毛之边缘,当然也会产生外缘带(Marginal Zone) 现象,这是鉴别凹版印刷最重要的观点。虽然如此,凹版印刷平均色调仍然是极 为浓厚的,所以印刷品印纹部分有立体厚度之感觉。 孔版印刷之特征
孔版印刷由于是必须透过网状之孔而落下油墨,故其印刷物表面均产生有布纹 样式之表现。大部分是以绢布制版印刷,因此产生绢布的布纹,其他如铜网或塑 胶网等等均一样产生此种现象。同时由于油墨是透过网状而达到纸面之缘故,其 印刷油墨极厚,用肉眼可以看出厚度。印刷油墨不发亮亦是其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