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业的“科幻世界”和现实世界——从《科幻世界》员工的抗争和打黑记者王克勤说
新闻出版业的“科幻世界”和现实世界——从《科幻世界》员工的抗争和打黑记者王克勤说开去
老过 2010年*月21日2*点20分
021yin.com/group/topic/10412*28/),感受尤其复杂。
创刊于1***年的《科幻世界》,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有数据显示《科幻世界》发行量最少的一期仅七百份,而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它是中国科幻期刊中一面历久弥新的金牌。
但是,当*月21日1*点40发表在豆瓣科幻世界小组的上述帖子在几个小时内被近2000人纷纷推荐的时候,我理解那帖子中的呼声是如何的痛苦和无奈:
“我们真切地希望广大作者、读者朋友能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因为,我们的科幻,已经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战的时刻!”
这是一封迟到的公开信。而且,从公开信中的呼吁和要求来看,他们还寄希望于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应,寄希望于在体制内解决问题。
正因为这样,我对《科幻世界》的上级主管单位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搜寻关于《科幻世界》的更多资料。惟有这样,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
021yin.com/question/*0**84*.html 我知道得了更多。它的诞生,它的脱胎,它的成功,它的缺陷,它的探索和茫然,以及它的现在,都有着我们之前并不知道的东西。
这篇写于2006年的文章告诉我们《科幻世界》“头顶着国家刊物的名义,实际上是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它的老板就是杂志社里的几个大股东。这也是中国的科幻爱好者应该知道的,否则你无从了解它的许多作法的基础是什么。”
我曾经想当然地以为这本杂志是隶属于某个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之下的产业。但是事实告诉我没有那么简单。正如“当一个科幻爱好者走进科幻世界那拥挤的办公室时,很难想象这个杂志社真正的家底”,当我这样的读者试图找到科幻世界杂志社的产权归属时,却发现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谁能告诉我,《科幻世界》属于谁的?是属于挂靠单位四川省科协?抑或是那几个让它坚持下来的大股东?还是杂志社“所有”员工?或者是属于一茬茬读者的?当它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它的命运应该由谁来掌舵?
在现实的新闻出版体制下,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它是堵在类似于我这样的新闻出版业员工胸口的块垒。当你依附于体制或者资本享受体制或资本的保护时,你怎样去抨击体制或资本?当操纵体制和资本的触手开始撕扯和玩弄你为之努力、为之奉献的平台时,你选择出走、沉默还是抗争?当然,每一种选择都将有付出和回报:当你沉默时,你可以收获安稳,却要学会承受指责。当你抗争时,你可以收获自豪,但你同样要学会理解绝望。当你出走时,你可以获得快感,但你也可能要承受煎熬。别忘了,曾经的《奇幻世界》团队离职去开办新刊《幻王》,却被逼得换了三个刊号,然后是捅到出版总署那里,最后彻底死透。
每一种选择都是正确的。这个现实世界的吊诡之处正如何勇歌唱的那样:是谁出的题那么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忽然,我就在那一瞬间理解了刚刚爆光山西疫苗事件的王克勤说过的那几句话。
王克勤, 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几年前就有黑-社-会组织曾扬言要出价五百万元买他的人头,因此他被传媒界誉为当代中国“身价”最高的记者。在他连续8个月没有拿到一分工资收入、冒死为民请命的同时,他却于2001年11月被原所在单位无辜开除公职。
一句话是接受访谈被问到为什么要在“调查记者”这个岗位上选择较低的薪酬时,他说:我其他的不图,有这么多孩子的生命安全,报社担着风险,把这个稿子发出来,我就谢天谢地,不谈这个了。如果王克勤没有这么坚强的《中国经济时报》支持他,他注定是左冲右突没有武器的记者。
另一句话是2006年到复旦新闻学院作讲座时说的:“很多很多人都在讲这个社会多么黑暗,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哪怕只说一句公道话、干一件公道事,哪怕把不好的事情改变一点点,尽一点点力也好。假如人人都能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能改变好。”
是的,《科幻世界》和王克勤两个案例告诉我们新闻出版同仁,在这个现实世界,你有理想是不够的,你有热情也还是不够的,关键的是,当拥有了热情和理想,你选择了什么方向,你就应该确认你能承受什么并为之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