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山东省图书出版要立足齐鲁文化这片沃土
山东省图书出版要立足齐鲁文化这片沃土
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即将于4月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开幕。这是展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闻出版辉煌成就的一次盛会,更是特色鲜明、规模宏大、影响广泛、效益良好的一次文化盛会。在这次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山东各家出版社和发行公司,都将登上前台亮相,检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出版事业的发展成果。
笔者在出版部门工作过几年,知道图书出版的规则和程序,也深知出版事业竞争激烈不进则退的道理。在八十年代初,山东省出版总社挂牌时,就有过“出版事业能不能搞活”的争议。后来,省里成立了新闻出版局,依法总管山东省的各项出版事业,成为省政府的一个执法部门。各地市也相继成立了新闻出版处或新闻出版局。
然而,出版总社及其下属各专业出版社的改革,一直久拖不决,争论纷纷。现在出版集团公司已经挂牌了,由事业改为企业,大局已定。我们山东省在全国已经算是落后了,比起湖南省和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慢了三拍。再搞争论恐怕无益,因此,出版业走上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不是哪个人可以阻挡的。天下大势,顺之则昌。
山东省的出版业走向市场后,如何发挥自己优势,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为,还是要依托齐鲁文化这片沃土来做文章。因为这是符合山东省实际,也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齐鲁文化具有别省难以抵挡的优势。山东省有九千多万人口,既有人口优势,又有深厚的文化优势。
山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是中吉印通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齐鲁大地名人辈出,如星汉灿烂。不仅出了“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孙子、“科圣”墨子、“书圣”王羲之,涌现出姜尚、扁鹊、鲁班、孙膑、庄子、管子、晏子、诸葛亮、刘勰、贾思勰、李清照、辛弃疾、戚继光、蒲松龄等历史文化名人。特别是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是我们的一张王牌。挖掘历史文化宝藏,结合时代有所创新,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齐鲁文化不仅仅是儒家文化,还有沂蒙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梁山水浒文化等等。只要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就是一笔财富。
古代文化能不能赚钱?齐鲁书社曾经出版过提套日本图书馆转来的《金瓶梅》全本,当时出版了1000套,不到一年就全部销售一空,后来又多次印刷出版,为齐鲁书社增添了一笔财富。近几年来,由省委宣传部抓的《大法官》等三部大片在全国上映,也获得了票房价值。特别是〈闯关东〉电视剧的热播,为我们山东省赚足了声誉,其效益也很可观。美国人利用中国古代文化创作了动画片〈花木兰〉都能赚一个亿美元,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近几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山东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实施“八大文化建设工程”的重大举措。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图书出版业必须要有一个跨越式发展。
总之,山东省出版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只要注意发挥这些优势,就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成为山东省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