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身而伏的传统──献给书海中漂泊的无根者
卑身而伏的传统──献给书海中漂泊的无根者
今日忽然想到《老子》中的一句话:“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往昔曾读过几次,但只有今日才彻底明白它并非老子所说,因为它是一句大话。而传统的精神,是从来不讲大话的。
看看《沧浪诗话》里严沧浪的高腔高调,就使人感觉汉唐以下,世风不古。
原书是这样说的:“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这其中颇有专制气息在里面。
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也曾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书》)这样的夸耀,在我看来,也是不祥之兆。真有这样大的神奇作用吗?对于黄鲁直的诗论,我未能全部领会,只是有一点小感想,诗歌的用典,可以增加内容的厚度和表现力。但是无限夸大用典的作用,是不合适的。
中国没有所谓传统,传统一直在变化之中。但在思想领域,它应该在汉以前就成型了。论思想,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我每每想用严沧浪的口吻说:“ 夫以吸取思想而受益者,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先秦西汉以前为师,不观汉唐明清以下人物。”但是这样说不行。因为人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这个时当该怎样做,传统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就我看来,在思想方面,先秦诸子思想作为这个领域的根基,不能予以全然不见的。
从江西社出来,也许还有后江西社。以沉思冥想先秦典籍为务,以悟性为宗。因为所谓古人的陈言,也许并不象今人想象的那样没有生命力的。常常,不在于传统有局限,而在于理解领悟得不通脱透彻。记得往昔查“轻浮”一词,《辞海》引用朱子的话说“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能沉着痛快”。我心中砰然一动,因为似乎就在说我。於是退而引咎自省。到现在,方才感到读书其实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随意而读,没有根基。这样许多书读后三个月,淡忘得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象。第二种是以一部书为宗,反覆读,不厌不倦,这其中也许有种种苦涩,寂寥,不过仍然坚持下去,到最后忽然悟到,对一部书,一段话,也许还可以这样理解。庄子说“得于环中,超于象外”,在这里用这句话有些过头,不过如果能得于言外,其境界之领悟,也许不差于禅宗之几重的。
这样以一书贯其它诸书,不仅记得牢,而且豁然而解,腠理皆开。至於不能贯的地方,便是不通处,因为读的还不熟,理解得还不深。这样回去再读,反反复复,终有能贯通的地方。至於是哪些先秦书,我说不上来,有时要靠读者自我感觉去选择对自己合适的一本。有了一书作为根基,长年累月,不辍阅读,不断加深理解,就没有在书海中漂泊的感觉,其书之内容,也不会如萍花之聚散,木槿之一时,因为许多书都被这一书所贯所示了。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甘苦之谈,纵或无益,只当随风飘去,不过我觉得,家的感觉,在哪里都需要,书海中也不例外。不知诸君以为如何呢?
2004-02-1*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