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一个书法研究者的苦旅

汕尾灯箱制作4年前 (2020-10-23)问答78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受朋友之托,帮他发一篇文章

  本人名朝阳,湖南常德人,1**6年生,从14岁开始爱上书法,至今算年数*0年了。其实真正每天沉浸其中全身心投入也就是头八、九年,后来一直是心在书法却身不由己,断断续续了。

  我嗜好很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书柜里选一摞碑帖,坐着或躺着,一本本欣赏,其乐无穷。哪怕做饭,锅里煮着东西,有两三分钟间隙,也要到书房过把眼福。经常从书柜里东一本西一本抽出来看,扔得一床一桌都是,又全部整理放好。以后再扔再整理。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固执地认为,碑帖不是书,而是一种器物式的东西。那时没有这么方便的电脑网络,各种碑帖都有现成的高清版本可以下载打印。所以收集碑帖的途径一般是逛书店和旧书摊,尤其是旧书摊,常德市街上摆旧书摊的大都和我熟。偶尔也邮购过两次。父母常说我:一有零钱就买书,字帖都那么多了还天天买。记得有一次在旧书摊上淘到朝思暮想的《中岳嵩高灵庙碑》,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赶。那段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是分开的,压抑不住心中的欣喜,边骑着车边从后座包里掏出书就看上了,看个一、两秒,抬头,没人没车,路还宽,继续看。很奇怪,这种状态的几秒钟,比四平八稳坐着看一刻钟收获还大。还有一次,我遇到一本可能是民国时期的《说文部首》双钩习字帖,毛边纸印的。平实简易,透着那时朴厚的学风,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说文部首》最好的版本,极适初学。可是当时一念之差没买成,这成了我遗憾至今的一件事。我家楼上漏水,墙上到处水印。家人烦恼,我偷乐:鲁公用笔屋漏痕,这有现成的。妻子请人粉刷,我心里还不舍得刷掉。

  在多年的研究中,我有许多心得体会。有很多是历朝历代书法家都没有谈到的。其中有一些,我感觉前人多少也体会到了,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说出来。对各家各派,以至于对整个书法史,我自认为都有很深的独到的理解。再回头看当今的书法界,名利虚浮、乌烟瘴气基本是公认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不断降低着。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许多老一辈书法家在支撑着。零几年后,随着他们相继作古,几乎是一日千里的下滑着。有些甚至到了荒唐可笑的程度。还有些东西,历朝历代已经慢慢走偏了。包括研究和教学,都是误区。有些入门书籍画出行笔路线是错的,让人云里雾里,无所适从。其实是在硬生生把热情书法的初学者往外赶,导致更加后继无人。

  心得体会多了,成熟了,又没法发表出去,只有几个知心朋友知道和理解。也曾找真正的书法家说过一些,他们都不能否定我的看法,但也不能透彻理解和肯定,只是鼓励几句而已。曾给故宫博物院和《书法》杂志社打过电话,但一听到是个普通书法爱好者,对付几句就挂了。这些东西憋在心里放不下,就像妇女怀孕生不下来一样,是很痛苦的,最后实在受不了,2012年*、6月,我选了关于碑帖真伪鉴定的十个课题,用手机拍了一个视频,取名《让人耳目一新的书法鉴定》,请人发到土豆网上,哄哄自己,好像卸下了一个大包袱。我不能让人理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写不好,以前最关键的是一竖写不直,东倒西歪。康有为说:“吾眼有神,吾碗有鬼,不足以副之。”眼高手低我比他更甚得多。但在书法鉴赏方面,在我用心研究过的一些课题上,他还没有达到我的理解程度。但是他的书法创作方向,连同他所取法的伊秉绥,我合称为“伊康路线”,简单直白,不事华巧。我是及其赞同伊康路线的。有句话说“宁要封冻冰厚一寸,不要开河冰厚一尺”,发展方向的正确,比已经取得成就的高低更重要。

  在我鉴赏力最敏锐的时期,如往上溯,我觉得我在苏东坡、李煜之间,再往上,褚遂良鉴王帖,过目知真伪,我不如他。但唐朝孙过庭的《书谱》,目前书法界认为是教科书级的经典。我觉得也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并非句句真理。其中有一句“鼓之以枯劲”,是我最反对的,鼓努为力是学书第一大忌。

  本人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成绩,书法心得是我仅有的拿得出来的能对社会有点好处的东西。敝帚自珍,不愿这些烂在自己肚子里。今天拿出来,与热爱书法的同道交流探讨。

  我曾经把我所有的书法心得总结成了四句话,前面写了一段序言,全文如下:

  钟、张、二王,胎于古拙而坏之以巧丽。书道从此江河日下,古法荡然。行至有唐,张旭、怀素成草书之狂乱者,李北海行书之枯劲者,柳公权楷书之努勒者——皆为死路。吉印通书法灿烂辉煌的经典时代到此结束。后世微弱,以至今日之败乱。乃知书法正道,只在平直匀称四字耳。遂成此句,以俟来者:

  平实中正无丑相,何须鼓努倒帮忙?

  做错查改青云路,只在内整不外张。

  我其他所有的笔记、随感,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按中国传统认为,书法始于黄帝史官仓颉造字。而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金文是否仅仅用在青铜器上呢?有可能生活其他地方也可以用,比如地契、房契、卖身契、奏折、书信、告示文等等,木板简竹布帛羊皮亦皆可书。但是保存至今的只有青铜器。这时期是完全正宗的古法。那时没有后世那种中心化以至垄断式的书法家。全社会都处在那样一个状态和水准,留下来的钟鼎盘铭,随手拿一件都是精品。我觉得这是书法原本原始的最佳状态。后来秦统一天下,丞相李斯主持上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是对那之前中吉印通化的一次大毁灭。废六国文字,通行秦国文字,李斯创为小篆。但是秦国是诸侯国中文化底蕴最浅薄的。文化底蕴最深的是鲁国。李斯也是第一个中心化名家式的书法家。再到汉隶,也还是古法正宗,质朴、稳重。但是这时张芝创今草,接着刘德升创行书,钟繇创楷,书法界就不再安静,我认为是开始折腾了。或者说,钟张体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折腾史。

  从保存至今的作品看,草书,近乎完美的只有两件:汉章帝的《急就章》和索靖的《出师颂》,其余不足观。宋代《联拓大观出师颂》是真迹刻本,现存墨迹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临本。把王羲之《十七帖》与索靖《出师颂》对比,就发现,王书功力稍逊,而体势从索靖的平稳沉雄变成了跳跃、侧媚、妍巧。《急就章》目前最流行的版本是松江本,也称主本急就章。但是我发现松江本的字,只是在汉章帝基础上笔画加粗而已,而神采大减,结构没变。这和唐朝《同州圣教序》摹褚书《雁塔圣教序》相似。至章帝本的结尾,松江本又续了一截,但与前文形色大逊。完了是题跋。第一则题跋是石刻的,是宋朝叶梦得写的。此人听说是苏东坡的表弟。但是我发现,跋文小楷与正文楷书释文是同一个人写的,而楷书释文与正文章草也是同一个人。所以我认为,松江本急就章是叶梦得从章帝本摹下来的伪作。

  晋室丧乱过江,二王名世,从此书分南北。王羲之其实是张、刘、钟几位前辈创新的集大成者。王氏家族成了江南书界的盟主。风气之盛,渐成主宰。而北朝可以视为古法的延续。其实南朝亦有佳刻,王风之侵不重未全灭古法者。但是面目已非,渐趋末路。龙门造像,已成枯槁。其间有陶弘景《瘗鹤铭》、郑道昭、《泰山金刚经》等都很可贵的保留了古法血脉。而后隋统一天下。南派有智永光大家法,席卷宇内,北派有碑志刻铭秉承古法余绪,南北交融。最后出现一个欧阳询,终结了书分南北的局面。这里还有一点:古体无行草。行草书是后世坏古创新之作。其实本来也无楷书,是后人远篆隶不可得,而就之耳。

  我认为欧阳询的字是以北碑功底造南帖顶峰。《九成宫醴泉铭》至今被奉为楷法极则。后代初学最常用的颜体《多宝塔》、柳体《玄秘塔》也都从中学出。而我觉得《九成宫》只是完全照搬了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的体势,再增加一些鼓努为力,剑拔弩张而已,并无其他建设性建树。常德有位老书法家陈国安说过一句话:“很多所谓的创新,只是把自己的坏毛病加进去了。”此弊古今都有。但是这一下把世人都征服了,学欧之风几乎笼罩全唐。奇险、倚侧、精细之风愈演愈烈。《孔庙》天下第一楷书反被冷落,事实上架空了虞世南。虞世南书法,外似平和无奇,而无限精彩蕴含其中。我曾评李清照的词“婉约其表,雄健其中,豪放诸家愧望尘”。这与虞书稍类。我曾见有人评价虞监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几乎可与《兰亭》媲美。后得观,只觉平常,不知妙在何处。有一次捧帖闲读,发现第五行头两字是我名字,突然觉得其用笔化百炼钢作绕指柔(严格地说,古法也不这样干。但他在二王体系之内,也就当然合理了),并不夸张。结构是各种可能的写法中最妥当美观的。再看全篇,字字如此。这才明白虞世南的伟大。有人怀疑此帖是宋朝米芾所摹,我认为他是达不到如此水准的。《孔子庙堂碑》亦属此妙。

  钟、张、二王体系由右军的巧丽到率更的奇险,继续发展,路越走越窄,最后草书到怀素、行书到李邕、楷书到柳公权,分别走到了尽头。他们之后,再没有经典级的书法大家了。其中李北海多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说了一句:“学我者死,似我者俗。”这个体系实质上已经到此结束了。这里有一个现象:古法末路龙门造像体和钟王的末路柳体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抛筋露骨,剑拔弩张之态。古人讲“内不足者必外张”,在书法上也有体现。难怪沙孟海在评价清末北碑大师李瑞清还是张裕钊时说:“乍一看,还以为学的柳公权呢!”柳公权《玄秘塔》和《神策军》基本是欧底颜面。但他没有颜真卿聪明,从欧体中跳出来,而是在欧体路上继续冲,终于走到了绝路。所以我认为,颜筋可取,柳骨不足道也。我前些天写了几句顺口溜:

  欧柳奇险绝壁窄,虞颜平实大道宽。

  千古江山名胜迹,平松静稳耐久观。

  古法质朴拙中简,坦荡真率韵通天。

  (虞世南是曲中求直,危中求安,只相对专求奇险的宽一点,也是有限的,鲁公是真够宽。)

  在钟王体系终结之前,出现了一个颜真卿,他是中国书法的拯救者。不可想象,如果没有颜真卿,唐以后的书法将如何发展。他早年也是随世风学欧的,《多宝塔》就是学欧的成果。这里顺便说一下,颜太师亲自写的很多碑,相互之间面目都不同。我认为是因为他一生都在不断的潜心学习提高,很多碑都是那一时期学古的成果。《东方画赞》东坡评“字字临王”,我曾对照,的确如此,《勤礼碑》是学褚书《雁塔圣教序》之作,《中兴颂》有些《瘗鹤铭》的味道,等等。

  《多宝塔》中,颜鲁公也感觉到了欧体的许多弊端和隐患,他也尽力用平正之法纠正。但是他发现,在欧体体势框架内纠正其弊端,局限性太大,几乎不可能完全纠正,所以写完《多宝塔》,颜真卿彻底放弃了欧体,去开创自己的风格体系了。他知道,要挽救书道危亡,只有用篆隶古法归正时弊才行。所以其后颜碑几乎直接汉隶。有人指责颜体粗俗,“如叉手并脚田舍汉”,我觉得,颜鲁公是故意的。他不是不能精致,《多宝塔》够精致了。但是为了纠正欧体留下的一味精致,以致毫发不能改的极端,同时努勒生姿,形成的积习,过正矫枉,故意粗率粗放,故意不要他们自命清高的造型,反其道而行之,以涤荡恶习歪风。鲁公确实做到了。同时,他自己的粗鲁并没有成为后世的负担。颜字俗,但不让人厌,是那种直白、平实、草根的原始形态。颜真卿以他深刻的洞察力,看清了当时书坛的危局。以他的雄才大略,复兴古体于世,创立了平正宽博的颜体,广传于世,重立书道柱石,荫益千年,以至于今。

  所以,可以把钟、张、二王体系比作清王朝的历史。张、刘、钟相当于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二王相当于康乾盛世,欧阳询相当于慈禧太后,搞了一点政变,改动了祖宗国统,而后把持朝政,立了几个假皇帝。最后柳公权就成了末代皇帝溥仪。颜真卿就相当于孙中山,推翻满清帝制,建立民主共和。

  东坡学颜,书道复兴。松雪离颜而效王、李,成滑努勒连之体,书道衰微。至清初董而又赵,已成死气。石庵学颜,始破僵局(楷书而言。其他郑簠学隶,亦开先河)。继而纷纷学颜、魏、篆隶、㨨以至甲骨、简帛,得一时中兴。唐驼右任,后无书碑之手矣。唐后书坛,学颜效古则兴,离之则衰也。

  在书法作品真伪鉴定方面,除了我在土豆网视频中的几件之外,还有一些,其中赵孟頫最为典型。他伪前人的也多,后人伪他的更多。有几件所谓王右军帖的东西其实是他写的(不记得名了,一时也没资料)。而后人伪他的就多得一大片,比如《中峰和尚诗》等。经常到书店看到卖的赵帖很多都是伪作。其他如颜体《李玄靖碑》,等等。

  至于目前我们如何学习书法,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首先头脑中的观念认识要正确。因为我觉得,做人做事首重用心,次在用智,最末用力。用心在于正,用智在于通,用力在于工。哪样字才是好?应当工整、规范的好,而不是狂怪、缭乱的;平实、稳重的好,而不是努勒生姿的;书艺高超的表现是楷法精熟,落笔成器,而不是龙飞凤舞。柱、梁扎实而体现出的坚固是有力,而不是鼓努用笔而出现的强拉硬扯;质朴的好,而不是妍巧的,等等。有人认为必须幼时启蒙开始学,才能有成,其实启功说的“书法不必幼功”是对的。还有一句话,有点片面和极端,说“天才就是**%的汗水加1%的灵感”,其实人精力都差不多,一天只有24小时。只要都在努力做,汗水也多不到哪里去。更大的区别在用心和用智。且用力的关键是工,适时适度,落实落细,工整规范,而不是一味蛮力求多。而且乐在其中的学比吃辛吃苦的学好得多。如此等等,要经常归正自己的观念。

  初学书法,第一步横平竖直,第二步四平八稳,第三步坚如磐石,第四步落笔成器。四平八稳和落笔成器都属于匀称谐调的范畴。四平八稳是初级阶段,落笔成器是高级阶段。字如房屋,竖为柱而可承,横为梁而可担,比至为人,则德为柱,才为梁。竖直公认无疑,千古不易(讲欹侧时也有变动,但幅度不大,且左右都有,不成定规),直则稳,不直则不稳。横平常见上跷之态。北朝而后,愈演愈烈,曰倚侧取势。我发现,写险劲一路小字还行,写宽博雄浑一路以及大字,就不太好使。鲁公以平正之法正之,而自己亦稍有上跷。溯至篆隶,渐归水平。故以水平为准。还有极少下耷者,如李一氓对联,亦能得笔势。笔画之外,结字、章法都要平直。匀,以篆法最合。首先是笔画间隔、字距行距大体一致。同时粗细、行笔速度均匀,平稳沉着,不瘟不火,稳步前进。《瘗鹤铭》行笔如深河潜流,巨大而无声。东坡得之而不可及,如绵里藏针而已。称则上下左右大小正侧迎让避就皆归和谐。

  四平八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方块汉字方块写。先想好字字方框排成行,字内偏旁部首按上下左右分格子各在其位,各自平稳,一路填格子而已,如瓦匠砌墙,小孩码积木一般,即为粗平。熟练之后,再依迎让向背求精平,出变化。匀称之后再求坚固。要从柱梁的安稳结实而求得字、行、篇的整体牢固,坚不可摧,如篆隶、鲁公者,这是建设性的。还有破坏性的,无坚不摧。如欧阳询、怀素——用笔如大刀铁锤,切金玉,破坚强,以逞奇异为能事,满纸肃杀之气不得释然。我们绝不可沾上这种剑拔弩张、鼓努为力的恶习。这是学书第一大忌。内整才是光明大道,稍有外张,便寻死路。如同房屋,忌内应力,否则壁裂屋倒。实际上初学入门后,平直、匀称、坚固是整体配套,一个个回合层层提高,这和其他技术、艺术类同。

  “书贵瘦硬始通神”,是初唐书界一句话。“瘦”其实说匀称更妥当,唯初唐尚瘦而已。硬即坚固,但当时鼓努之风不能全免。此话若能正解,还是有道理的。

  我主张一种方法:现在有水写布,挂在客厅墙上最方便顺手的地方,笔也挂起,水常备旁边,随时兴起,取笔就写,或三五字,或一首小诗,或更长,兴尽则止,如此循环,心手双畅,进步很快。如果太小不过瘾,可用一米宽几米长的大幅贴在墙上,更加舒展和顺手。但只要动笔,就要按规则,平直匀称,用笔、结体、章法一样不能少。或条幅、横幅、斗方、对联,都按各自章法,写成器,成形,成作品。写得再差也得按这个方向走,不可乱涂鸦,那样什么也不形成,不能发展进步,徒费精力、信心、热情、潜力,不如不做。(但也不是时时求全责备求完美,特别是初学不能全会的时候,注目自己最急需的地方,其他暂时放一放,下一步解决。比如先求平直,那么结构支离一点先不管。现在求四平八稳,外形毛糙一点也先不管。而且人性格不同,行笔快慢自然有差别,只要不潦草,笔笔到位。体会动作,是模拟着试。)初学写字,一般最顺手的大小是巴掌大。先按自己最顺手的大小,写好了再往更大更小步步发展。从砌墙、码积木开始,慢慢得心应手,行动自如。另外水写布不要用手或肘去摸、靠,因为沾上油脂会写不现。实在脏了用海绵或软抹布沾洗洁精擦拭,用力适度不可太大,以免擦掉显现膜,最后再用清水冲净。

  临摹,要选平实稳重一路的帖,比如颜体。版本要好要原始,我主张像年轻人找对象,一定要自己动心、喜欢、合得来的,不一定要名气很响,但是对自己提高有好处,甚至奏折、写经都可以学。网上有高清版本,若字小,可以扩印,贴在墙上,有感觉就自己写,没感觉就描红、临写(个人倾向于描红)。临摹要抓住要领,平、直、匀、称、坚固,各家各派只是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达到共有的这些性能。我们学,也是通过一切方式摸索属于自己的实现方式,其他属于书法家个人风格或习惯,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取舍,有些是他的缺点毛病,就不要去学。所以《书谱》所讲的“拟之者贵似”,我看还要更深入的理解。比如有人听说颜体肥,外紧内松,就把颜体写成鼓形,还特意突出,这就错了。其实颜体最肥不过《勤礼碑》,是学褚《雁塔》的,外紧中空之法,是从《瘗鹤铭》学来的。《雁塔》笔瘦而体丰,颜是笔丰体也丰,加上外紧中空,就显肥了。《麻姑》、《郭庙》、《颜庙》都没这么肥。哪怕真的太肥,你学也要减苗条些,哪能没头没脑推波助澜呢?学古人,要鲁迅的“拿来主义”,什么好拿什么,自己缺什么拿什么,靶向精准去学,自己理解了、喜欢的、动心的地方才是你自己的,否则大把青春扔进去了,到头来“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听人道短长”。

  现在很多人学书法,开始很老实,按套路来。打了基础,有了本钱,便挥舞行草,追求个性去了。往往折腾青春,自毁天才。《书谱》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复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不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可能是这种现象的源头,也是当时普遍做法,也是孙氏历史局限性所在。后世相沿,越搞越乱。曰“必经险绝”,钟张之前,无此一说。哪怕二王之后,智永自知家法之弊,正在险绝,以平正之法归正,再抄千文八百本散布天下,并以此义授世南,光大家法,欲传长久。后有好事者论之:惜无奇姿异态。不解其意耳。“岂是才略逊童子,老将虑国有深谋。”欧阳询任性坏诗礼,恰毁永师欲保全者。永师之劳真如青楼劝节,沙场护生,扬汤止沸尔。继而旭素李柳,立见消亡。鲁公弃枉而归正,另起炉灶,乃成其功。乃知险绝,非但坏古,亦自毁也。

  要知道,篆、隶、楷这几种正规书体是中国书法的本源,核心要义所藏,正道所在。故有说:“不精小楷,无以称书家”。若精篆隶当然更好。(后人作篆,多所变形。余以原形原始为佳。不胜原形,不如不变)。行草变乱之物,或拟正体而偏安,如智永千文,或流于狂怪而早亡,如怀素者。

  至于个性,并不如好事者想象的那么重要。如同企业要创品牌开市场,产品质量是关键,而不是摆弄商标。作品水准是技法、精神、韵味等共性指标决定的,个性必附于此才有价值。更不可以缺点、毛病当个性。夹带私货,饭里掺沙,终讨人厌。

  还有人讲怎样才是书法家,怎样只是写字匠而已。现在说这话的,一般两样都成不了。我认为,提笔写字,想写好写漂亮,那就都是书法爱好者,不必区分。若实在要区分,那书法家应当能胜任写字匠的一切工作。沉心实干,冷眼自观,从作品点画到性格、气质、心胸、眼界等,缺什么补什么,会成书法家的。

  对于学书法的进度,时间,有急功求速成者,有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放任累年的,都是极端。从近代历史实例看,邓石如大力学书法,是说三年乃成,民国唐驼也是三年,这是在人已成年,心智成熟,阅历学养都有一点,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倾心用力终成大家的例子。除此之外,大器晚成的也有,少年优异的也有。我们做好自己。首先,自得其乐,高兴是最重要的意义;然后,乐在其中的同时,日有所得,月有所进是很自然的。进步的过程是自己做、自己错、自己检查、自己更正,不断循坏,当然还有发现优长,大力发挥的一面。总的来说,大处着眼,注目发展,精准施策,小步快跑,行稳致远,你的路就是直通青云的。

  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如“笔断意连”,古法没有这条。有些入门书籍说到这里,搞个示例:一个“大”字,横完了,虚线连到撇头,完了又连到捺头。这种感觉在书写中是很讨厌的,想摆脱还不容易,影响质感,拖泥带水,如行泥沼。为何“初不学赵董”?这是教训!点画之间是配合,不是连带。

  现在书法入门教学讲究逆锋起笔,热衷于柳体那样夸张又僵化的提按顿挫,并把方头方拐等显骨的地方看得很重。我发现都是尖峰起笔,包括颜柳,下笔角度不同、藏露不同而已。顿挫效果的夸张程度也不重要,篆书一路圆转,却神韵悠远。齐白石以拿筷子吃饭比作笔法,我极赞同。差别很小。写字本来也是最简单、明白、具体、草根的事,没必要被一些人搞得玄乎其玄,神乎其神。中国人个个是用筷高手,却无“筷法”一说。面条、黄豆、豆腐,自然就用不同的方式去夹了。

  我讲的这些其实只是书法形质方面基本常识的东西而已,属于书法硬件的一部分,就像房屋的大体框架,是人生活中硬件的一部分。至于人住进去,怎么幸福安康成大业,那是人生活的软件,对应书法是神采气质风度韵味,涉及不多。我的研究也还不如目前这部分系统成器,也许只能“俟来者”了。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