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为什么会被称为“小昆明”?
▲上图为1*4*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回昭通时,陡街民众欢迎场景
滇东北的土地,它生长万物,哺育众生。或许历史有过它的波折以后,它又会从寂静中走向热闹,从隐秘跃出潮前。地处滇东北的昭通县城,从民国时期开始,由于它特定的地理位置,加之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个时期,一跃成为云、 贵、川三省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滇东北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
根据《民国昭通县志稿》载,民国10年(公元1*21年),昭通县约有户口*8210户,人口1806*0人。然而,短短的十年时间,到了民国21 年时,已经发展到了有户46646户,人口211801人,耕地面积22*810亩,其中水田就占了*40*4亩。
▲航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昭通城
由于地理海拔和落差的原因,使得昭通气候类型多样。那种植业品种也就比较多了,在粮食作物上,主要有水稻、包谷、洋芋、小麦、燕麦、荞子、高粱、甘薯、各种豆类。
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甘蔗、蓝花烟、烤烟。
经济林木有花椒、白蜡虫树、桐子树、漆树、枧子树、果木树等,特别是白蜡虫,每年阳春三月,四川商人到昭通各县购买“虫子”,谓之“赶虫会” ,其时市场甚为兴旺,城市有了发电厂,解决了照明,粮食加工,采矿,制革,火柴,肥皂和采煤等工业开始起步。手工业比较发达,比如酿酒、制纸、织土布、制毡、铁器、毛皮、制鞋、土陶、缝纫、印刷、食品等。尤以织土布最为兴盛,家庭织布,遍及城乡,据1***年统计,有14000余架织布机,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这足以充分说明当时经济的繁荣。
▲1*0*年的昭通抚镇门门洞
昭通地处云南边陲,与贵州和四川相连。在当时,昭通属川滇之要冲,由于人口密度大,商品消费量增加,自然资源较多,大量的农副产品和山货药材,都往四川方向运输。特别是交通运输,当时成昆铁路,贵昆铁路未通,昆明方向的物资运到四川,大都沿着昆明——昭通——叙府的这条川滇交通线。物资运输,虽有部分汽车,而主要靠马帮驮运,这里形成众多堆栈转运。一些经营百货的商号都在叙府、泸州、重庆等地“坐桩”(设立分号)。当时昭通市商号、银行、金融汇兑等。百货业店铺集中在陡街辕门口一带,主要销售各类商品。所以,商业比较发达,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昭通成了大后方,很多外省客商云集昭通城,使社会经济空前发展。
1*2*年至1***年间,安恩溥被龙云委以驻防昭通的重任,在*年的时间中,他严于治军,为稳定昭通社会秩序,发展昭通经济做了不少的工作。
诚然,在一个地方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城市无疑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年4月开始修建昭通机场,作为云南在巫家坝机场之后最早的机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后方战备机场使用,美国的飞虎队曾经使用过这个机场。
▲昭通机场修建时场景
那时,修建了迎丰桥,虹桥,修茸清官亭、葡萄井、大龙洞和昭通自来水工程(二十五孔桥),修建元宝山体育场,又名逐日运动场,一语双关,寓体育应逐日锻炼,驱逐日寇两重含义。大力扩修城市街道,将原陡街土木结构铺面拆退扩宽街道,改建为法式砖砌二层楼房铺面。又兴修西大街,环城马路及城内十字马路。使得昭通城市建设呈现出“铺面尽改西式,街道宽平”的景象。城市建设又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一时之间,昭通市场繁荣,被人誉为“小昆明”。
1***年,抗日战争爆发,昭通虽然不是前沿战场,仅有日本飞机投掷炸弹炸过昭通城和机场,但就因为活跃在云南政治层面的那大批能人志士的影响,几千人的昭通热血男儿在安恩溥的直接带领下,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2师,从昭通集结,奔赴了抗日前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单载入史册的英烈就有**00多人,其中昭阳区籍*64人,充分体现昭通人民在抗日救国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大义和气节。
龙云坐镇昆明,心系昭通,不仅因为是家乡,还在于昭通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曾派飞机勘探昆明到昭通的道路,初衷意欲直接打通由昭通经会泽、杨林至昆明,后因昭通到会泽间山高谷深,工程艰巨,并要在江底修建牛栏江大桥,工程甚大。
为了节省开支,将线路改变为由昭通经威宁、宜威、曲靖至昆明。1**4 年,昆明至宣威段已全线通车,1***年4月,宣威至威宁公路又已通车。最后于1*40年4月,昭威公路完成桥涵工程,全线通车,使昭通人民渴望已久的昆明至昭通*40公里全线通车,初步改变了昭通没有公路通向外界而饱受隔绝的局面,使昭通的交通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以下两图均为1*4*年龙云回昭通时拍摄的昭通街景
来源 | 滇东北明珠·民国风韵·民国时期的“小昆明”
注:本文有增、删、改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内容,旨在于传播昭通文化、展现昭通历史神韵之目的。除有原创声明标识的作品之外,其余均为本平台转载或搜集整理,其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