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深圳,你拿什么叫板新加坡?(转载)

浦东名片加急4年前 (2021-10-31)问答109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自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证实调任深圳代市长以来,他与新加坡的关系就一直是中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的课题,广州《羊城晚报》近日就大标题报道了“王荣:学习新加坡、叫板新加坡、超越新加坡”。《吉印通早报》

    我是用一个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完这则新闻的,很兴奋,立马想下楼告诉小卖部的老太太,路边修鞋的小鞋匠,还有卖包子的王大妈。

    新加坡是个什么城市?

    我得让老太太,老大妈们乐呵乐呵,好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体验一下当年亚洲“四小龙”的风光生活。媒体一味地鼓吹深圳要超越新加坡,老百姓不知道,一个个跟当年“超英赶美”似的摩拳擦掌,好不热闹。

    但我是个悲观的家伙,这些年在深圳,改变了早在其他城市形成的一些习惯,比如在北京上海,我就敢把手机拿在手里走路,但在深圳这是个梦;比如在其他城市,我敢问路,但在深圳就不行,唯恐人们把你当成拦路抢劫的,真要不知道,到报摊买一份报纸或一瓶水,大哥大姐地套半天近乎,路还是能问着吧,但心里不是个味道。

    你要是在深圳的大马路上抓住一个人问一下,如果对方乐意接受你的采访,那么十个人里七八个肯定被抢过,没被抢的那几个肯定被偷过,不信我们可以做个试验。

    在关外,这种情况尤其严重,走在大街上,风一起,瓜子皮满天飞,小广告到处都是,什么黑摩的,蓝牌车,直到把你搞个半疯癫你才感觉他娘的你这是到了祖国的一个新型移民城市,要号称超越新加坡的城市。

    我觉得华强北那些兄弟们都可以拍个《地上地下》的电视剧了,他们生活在美丽的幻想中,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他们的现状,到处像打游击一样帖广告发传单,层层剥夺下来,月收入一千左右。这些人,仅仅是深圳的部分符号而已。当然,你可以说哪个城市没有牛皮癣,我要说,深圳是中国山寨机器的摇篮,哪个城市敢跟深圳比这些真真假假的小广告?

    在深圳这个庞大的千万人口中,6*%以上都是高中以下学历(媒体数据),除了人口,你拿什么来超越新加坡呢?

    不是我太过悲观,这些人数的收入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他们工作的场合一般都在生产线上,或者是某个胡同里的小饭店,或者开个摩托车拉人、拉个架子车跟城管斗智斗勇……就工资收入来说,想要达到新加坡的水平,首先你得把这6*%的人赶出深圳,否则收入永远没法平衡。赶出去当然不可能,七八百万人不在了,那就是个空城,你还咋超越梦想?

    在北京上海,溜达街道马路的时候,几条街内必定有个书店,规模大大小小倒不一定,但在深圳,这是个奢望,关外尽是些黄色小说,还有那些劣质发黄的牛皮纸印刷的某些高官的艳史,关内的大街小巷想要找到几家像样点的书店,你得吉印通谷歌一起用了不说,还要随身携带好深圳地图,即便这样,找几家书店也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但这并不影响深圳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高额收费。好一点的学校,好一点的师资力量,都被有深圳户口的人占有了。是的,我们得承认,深圳人民一直在努力,深圳的领导在努力。

    可是,努力了二十年,怎是一个难字了得?

    教育这块,始终是个心病。好多学校,一到高三,班里几乎没了学生!

    教育跟不上,医疗条件大概可以吧?

    同样的道理,你随便抓十几个人问问,在深圳看得起病不?在全国范围内,估计深圳的看病成本最高了,遍地的药店,药价却比国内其他城市高出N多,这个我深有体会。

    治安上不去,教育上不去,工资待遇上不去,医疗改革上不去,请问,除了庞大的人口,你拿什么来叫板新加坡?

    哦,别告诉善良的民众,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时间不能让那些小偷们提高素质,这是肯定的,暂住证换成了居住证,成本费1*元,加上照相费用1*元,这是大多数公民留在深圳的前提,但这*0,乘以几百上千万,那就是几个亿,钱是花了,某些部门多多少少小赚了一把,比如街头那些照相点,一人赚个十块八块的,人一多就赚多了。至于1*元的成本费,我不知道一张卡能达到那个数字不?我在想,人民币是不是也该有个成本费,你要用一百元的,得交三五元成本费。

    这是题外话了。

    另外,大多数的农民工可能连基本的生活保证都难,想要提高他们及他们孩子的教育程度,你拿什么来保证?别忘了,这一块占深圳总人口的6*%以上。

    深圳,比起“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其他城市,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再也不是20年前的城市了,不务实,不解决一些当下的问题,却高谈超越这个,叫板那个,我一老百姓听着都不是滋味,不知道有点新加坡生活经验的人会怎么想。

    最乐观的估计,*0年吧,那时候,目前这些农民工都已老去,而他们的子女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个回家继承祖业了,留在深圳的,也能陆续接受良好的教育,毕竟,那时候人口不是很多了,就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到时候深圳的总人口可能在远底于一千万……可是,*0年后的新加坡还在原地等你吗?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