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日本の和纸之美:建议喜欢日本文学及美术、纸张的朋友进来瞅瞅

潮州数码打印3年前 (2021-10-20)问答59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刚看了有关“河北教育出版社东瀛美文之旅”的帖子,有朋友提到封面是用日本和纸进行的装帧,看来大家是对日本和纸还是不太了解啊,故特意把日本学者柳宗悦的《和纸十年》抄下来给大家看看,文中有几个错别字以我的打字水平一时搞不出来,故且如此。

  关于日本学者柳宗悦,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刊中,最近刚出了其民艺文论合集本,有兴趣的朋友可去买一本看看。

    柳宗悦是“民艺”一词的发明者,不过他最初竟然是日本文学“白桦派”的中心人物之一、《白桦》杂志创始人之一呢,而他对“民艺”的兴趣竟然是被一把韩国青年送他的朝鲜李朝青花瓷器引发的。柳宗悦后来创办了日本民艺杂志《工艺》及日本民艺馆,为日本民间工艺的发掘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数百万字的民艺学论文专著也是后人研究的宝贵财富。中国在有识之士呼吁下对民间工艺还是重视的,只是还远远不够,被人否决了建立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的立项可见一斑。

    关于对日文的中文翻译最近刚好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有些观点特有意思,在下录几句给大家看看:

    翻译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已逝薛柏谷先生翻译了不少川端康成的极短篇(也有人忠于原文,称它为“掌中小说”),当时曾引起一些回响。有人说他的翻译,有些语词,有新意,或有特殊味道。我曾经对照过原文,相当多例子,其实只是照日文原文搬过来,根本没有“翻译”。其中,有的是汉文原来用法,现代中文已改变,或不用;有的是日式说法。除了日文(或韩文)之外,我想没有其它外文翻译成中文时,这么方便,但也有些陷阱。常翻译日本文学的人,或多或少会有直接把日文(汉文语词)搬过来的例子。有的是故意的,觉得还原汉文原来用法,增添古(新)意; 或者了解虽然不是中文用法,读者大概可以接受,意思也能通。但不容否认的,有的译者根本无法分辨中文与日文的差异,直接套用,其 实是错误,但不幸或者该说有幸?也有读者反而认为是译者译得好。我不知这种情形,该说是“美丽的错误”?或者要羡慕译者的幸运?

  《和纸十年》

  (日)柳宗悦

  一

   这是—篇回忆录,是有关夹在这本书中的几张和纸的故事。所选的一些和纸,并不是日本各地普及的纸张,也不准备以它来谈论古代纸张的历史。其原因是想起了这十年间我有缘参与的一些纸张的情况。因而,主要是一些新制得的纸张,大多包括了我的朋友应当受到尊敬的技艺。这些纸张,首先是我想要使用的,同时大多又是现在人们使用的。总之,由于是难忘的回忆,所以将其集中起来,今后总会见面的。

   当然,这里谈的纸张,并不全是新的创作。任何新的试验,都不能无视传统。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将古老的传统灵活地应用于新的制作之中。这里收集的纸张中的大多数,都是根据这一意图制作出来的。我认为这些纸张很美。至少,显示出要使和纸非常美的努力的痕迹。即使不如过去的和纸,但不能说没有要使和纸更优秀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已经迈出了新的一步。我准备根据这些纸张来纪念许多直接从事这项工作的朋友的功绩。

    附带写一笔,我还选了几种历史上有名的纸张以及地方出产的不出名的生纸。这些纸张也可成为我的敬意的表示。

  二

   我跟和纸的深厚的缘分,是从为我出书的版本开始的。最初付梓的是本题为《朝鲜的美术》的书,那是大正十—年(1*22年)的事,距今已有 20余年了。接着,同年又出版了《陶瓷嚣之美》、《回忆》。纸张都是用的信州的产品。对于朝鲜的纸,早就有过欣赏的机会厂,所以现在只谈和纸,不谈朝鲜纸了。

   跟和纸最接近的是在昭和六年(1**1年)时。当时,为民艺调查去云石的二州进行走访,太田直行先生向我介绍了两个人。一位是中村和,是造纸的技师。另一位是安部荣四郎,是岩坂村的造纸业者。当时,为我展示了几种试制样品,征求我的意见。这—机缘就成了我进一步调研抄纸这项工作的开端。那时,燃起我的希望的是雁皮纸。这种薄叶一样的纸张,谁都很熟悉。但是,在这个地区能够使这种占书的厚料纸得以再次复兴,那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件事。我对这种世间关注的雁皮纸,倾注了我的热情。卷头上贴附的实物一与实物二,就是这种计划的—例。我将这种纸用于二三种自费出版的书籍。这也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能够品味到感谢的奢侈表现之一。安部很年轻,但对工作很有诚意,他很信任我,勤奋地制作了许多我所委托的纸张。最好的是用于我自费出版的书籍之一的《思念茶道》的料纸。昭和十年(1***年)冬,他选择了最好的寒冷的季节,为我抄制了全部用葡蟠制成的质量稳定的纸张。这是很出色的制作,我还保存了几张,现作为插图放进这本书中。同样,蓝纸也是岩坂村的值得夸耀的制作。造纸原料全部使用黄瑞香。我用这种纸将房梁的版画制成屏风、画帖,民艺馆中至今还收藏着。

   从那以后,和纸新的好运突然降临在这个平静的村庄。安部一家的年产值,原先仅有*000日元,经过数年增加了11倍,达到6万日元。这种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完全是靠安部的勤劳取得的。当然,也不能忘掉帮助他鼓励他的中村技师与太田先生的功劳。曾经几次在东京、大阪、京都等地召开规模很大的展销会,每次都销售一空。我每次到各地旅行,都会见到“出云卷纸”、“出云名片”这些木版印刷的题签。甚至远在鹿儿岛、朝鲜都能见到,那时,我就像是看到自己的产品一样感到喜悦。可以将岩坂村的造纸作为昭和以后的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提出并创作了许多新品种的和纸,真不知道最近人们对和纸的关注有多么广泛啊。其中,“巧工”工艺店的存在也发挥了作用。附带一笔,出云的初期制作,最先是在昭和八年(1***年)《工艺》杂志第28号上谈及的,这是当时有关和纸的应该记上一笔的出版物。

    跟云州相邻的石州,我未有缘充分接触,但一直喜爱石州半纸的我,特地委托他们为《工艺》杂志准备用纸。第41号至48号杂志的线装本的纸张,就全部采用葡蟠制造的“石州纸”,质量十分优良。这种稍带一些黄色的纸张,是自然的发色,现已非常有名。石州半纸为大张,用作每月的出版物抄纸大概就是其开端吧。这种纸张的产地是石州的市山。

  三

   提起“巧工”工艺品店,必然要想起吉田璋也君。他的故乡在因幡。他对当地的手抄纸也抱有很大的热情而勤勉工作,可惜的是,大概由于造纸业中没有出现有诚意的人,所以未能取得像出云那样的业绩。但是,“因州拉门纸”、“卷纸”等也达到相当的产量。不过,不能忘记的一个人是当时县的技术人员永松清一郎先生。受我的委托,为我制作了用黄檗染色的卷纸。这是全部用葡蟠制作的带边卷纸,在昭和七年(1**2年)时,这样的制品是绝对没有的。纸质甚佳,迄今所试用的多种卷纸中,还未发现有超过的。纸的挂墨程度很好,纸面很平滑,我——直十分珍贵地使用至今。为作纪念,用了几张作为卷头插图。现在,这已成为永松先生的很好的遗物了。我也曾经推荐他当上了琦玉县的技师,后于昭和十五年(1*40年)在小川去世。

   想到永松先生,还有一位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当时琦玉县的商工科科长山口泉先生。昭和九年(1**4年),我应政府之邀,去调查琦玉县的工艺情况,特别想要提高小川的纸的产量,完全是由于山口先生的热忱劝说。永松先生能到该县工作,也靠了他。 ( 以后我等一行去琉球考察,也同样是山口先生的协助。)

   小川的制作,专门请芹泽钍介前来指导,在短时间内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最后在小川镇展出了工作成绩。同时,在东京的“巧工”工艺品店中也作了展示。不用说,这些都得到永松先生的大力援助。其中的详细情况,在《工艺》杂志第**号已有报导,永松先生本人也寄稿一篇。这一期杂志跟前述的第28号都成了介绍和纸的划时期的出版物(以后出版的《和纸研究》一类的杂志,可以认为是受了《工艺》杂志的很大的影响才出版的)。在这一期杂志上,还登载了比木乔的很有用的小川古文献的解说与和纸文献的解题。芹泽的指导,集中在染纸、纸模印花用纸的加工以及将纸夹在两块凸凹板之间染色等方面,制作了多种以往没有的品种。后来,这些纸品大量用于民艺馆所藏的屏风的裱里。

   但是,在小川进行的工作,尽管有横川祯三先生这些致力于建设同业公会与指导所的重要人物的鼎力相助,不幸的是未能坚持到底。我认为其原因一是造纸业者缺乏将工作进行到底的热情;二是受到批发制度很大的危害。我们在这次经历中得到各种活生生的教训。附记一笔,小川所出产的传统的优质纸名为“细川”。纸质非常之好,其制作的手法也相当古老。

    不可思议的是,永松先生去世后的继任者,是跟我们十分熟悉的中村技师。我们在岛根会面后,又在琦玉再次迎接他。中村先生在小川新成立的造纸指导所任所长。以后,我曾多次拜访他,总是沉浸在深厚的友谊之中。我的《茶与美》精装本的用纸,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制作的。他写的有关和纸的论文,刊登于前述《工艺》杂志的第28号及《民艺》杂志昭和十六年(1*41年)十月号上,这些都是应该认真阅读的论文。《工艺》杂志的正文用纸,也曾多次承蒙中村先生的关照。

   四

   在此,我还必须叙述一下野州岛山的一件事。昭和八年(1***年),半井清先生当时任枥木县县知事,我应邀前往调查该县的手工艺的情况。其中就有一次是去鸟山。我第一次会见了那里的技术人员大西虎俊@先生。不久,我知道了大西先生的存在对当地来说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于是,我向半井县知事建议,应给他以技师的待遇。大西先生最先为我制作的纸品令人难以忘怀,那是纸质坚韧的带黄色的明信片用纸。以后,这一系列的纸品用于外村吉之介的《葛布帖》。这里插入的卷头插图,就是说明大西先生技艺的最好的印证。为《工艺》杂志的正文用纸制作得最多的地方也是鸟山。另外,还几次委托他们制作封面用纸,还为我们进行过将颜料混进纸液的试验。

    不过,委托大西先生为我们所抄的最优秀的纸,是海军土兵学校所嘱托的《芳影帖》的用纸。全部用葡蟠制作,纸质甚厚,色调稍带黄。这是战死人员及因公伤亡人员带有简历的照片帖,现收藏于江田岛的海军教育参考馆。这是对开版二十卷的庞大的大册帖,是我参与的最大的出版物。虽说是出版,其实只印刷了一部。装帧及饰有艺术晶的书架,都是由芹泽钍介设计的。这大概是独一无二的巨大的刊行物。这是昭和十一年(1**6年)的一件事。

  五

   以下,就我巡视许多抄纸场时所见到的纸品作一综述。

   最为难忘的是陆前(宫城县)名取郡中田村柳生地方所生产的“强制纸”。我不喜欢这一说明性的新品名,但不知古时的称谓。今后,我将其称为“纸衣纸”。并不是只有柳生地方才能生产,但现今仍盛行抄制继承纸衣系列的纸的地方,就只有这里了。我知道这种纸,还是昭和三年(1*28年)旅行时,但亲身去拜访抄纸场,还是半井清先生调任宫城县知事,再次邀请我调查该县工艺的情况时才获得了机会。这是昭和九年(1**4年)的事情。柳生村有一位叫阿部亮作的人,专门从事这种纸的制作。柳生村位于仙台市郊外,最近已划入市区。这种纸,只有这一道上的人才知道,是加入鬼芋粉(药葫粉)后抄制的,可以说是秘传。将几张纸纵横交叉重叠贴起来,进而再将其制成揉纸,这正是这种纸的特色。很耐水,甚至还能经数次洗涤,加之很耐磨,没有一般和纸容易起毛的缺点。一旦充分施以揉搓,就会像鞣草一样柔软,可用作贴身衣着及日本男式紧腿裤。作为纸衣,保暖性甚佳,适于防寒之用。这样的和纸,其他再无类似的制品,而巳,是粉白的色调,很美。分漂白与未漂白两种。很美而又实用,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和纸。我当场就感到这是绝好的书籍封面用纸。以后,我也很喜欢使用,同时还向其他人推荐,已有多种书籍使用了这种纸张。总之,作为装帧用的纯和纸,决不会有超过它的了。以往谁都不用,真是不可思议。最近刊行的我的《工艺文化》、《美与花纹》、《芭蕉布物语》,都是用这种纸衣纸作装帧纸坯。《民艺丛书》的最初的三本也是如此。另外,还常用它来制作装书的外壳,如今想起来,真有点滥用可惜。我与阿郎之间常有书信往来。我第一次拿到这种纸时,对以往县的当局领导人不让一般人们知道这种极好的纸的存在,真是感到不可思议。这本书的封面就是这种纸衣纸。这里插入的第*与第8幅插图,也是用这种纸制作的。第*幅之美丽的色泽,是采用非常复杂的工序制作出来的。下面为苏枋的深红色,在其上面再用朱色,进而再用柿漆,然后涂油,最后水洗促使其发色。第8幅为正蓝染。

   我到各地去最受感动的一种纸是越中八尾所产的纸张,尤其是“叠韵”、“本高熊”为最佳,印有红色花纹的药袋纸也很有特色。像“叠韵”纸,很结实,据谷井秀峰介绍,其妙处就在于能像帘子那样卷动的特异性。稍带自然色泽,纸面上有深行,张力很强,意想不到的是还能享受到弹拨音的快乐。不过,这样的纸张品位,反倒是在没有名声的抄纸场偶尔发现的,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和纸了。卷首插图中加了一种,在八尾为我带路的是安川庆一。

   此外,我还准备将一些有名的手抄纸作为样品插入本书。于是,我选了两种,一种是越前(福井县东部)的“檀纸”,另一种叫“程村”。要说到“檀纸”,一般都会联想起分别为大高、小高等的加米粉抄制的有皱纹的柔软的纸,但本来的“檀纸”应该是这里所载的纸张。这是越前今立郡冈本村的岩野平三郎老先生所制作的,必须说这确实是非常漂亮的葡蟠纸,其风味与朝鲜的古纸甚为接近。“程村”跟“西之内”等都是常陆久慈郡诸富村所出产,而隔一条河的野州的鸟山也有优质产品出产。这是有较浓品位的纸张,而具有特别浓厚的和纸风味。是一种溜抄的纸,加入了稍许的米粉。

   到各地旅行寻取和纸,偶尔会遇到料想不到的纸品。其一是福岛县伊达郡小国村出产的养蚕用的蚕卵纸。这是一种上面有皱纹的厚纸,具有像板一样的张力。我想用它作自费出版的书的封面,曾购买了上百张,但寿岳文章向我恳求,我让了一半给他。他将其用作他的题为《写作》的书的封面。以后,在岩坂曾模仿进行了制作。所幸,我手边还留有几张原来的制品,现作实物插入。各地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纸张。如果到全日本去寻找,还能发现各种隐而不露的纸张。

   越前的“鸟之子”,美浓的“书院”,摄津名盐的“间合”,都是很出色的纸品,但不太为世人所知,所以也就不得不特意叙述一下。信州的内田纸与松崎纸中也能找到很结实的纸品。

   旅途中不能忘掉的印象,是在土佐国细细村的一件工作。在一间极其破旧的家庭作坊内,发现有一位老婆婆正在稳重地制作。粗糙简单的作坊甚至让人怀疑怎么能生产呢?然而,一看到制作的“仙货”,就知道确实是恰到好处的场所,纸的力度很强,色泽清澈,纸的风味无可挑剔。从什么地方获得了这样的力与美呢?只能认为是得到了久远的传统的帮助。在各地看到许多美的物品,常常是从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这是不得不思考的——桩公案。于是,我求得了几捆用粗绳扎紧的体积很大的“仙货”。许多人都喜欢和敬重和纸,然而,有多少人会进一步深入回顾制作和纸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与信心呢?无名的制作工人们就这样被人们忘却而消失,仅是他们的制作依然存在。

    我对纸布的制作也很关心。历史上磐城的白石所产的纸布很有名。我曾几次与他们商谈,最近看到已经复兴,十分高兴。我热切地希望不要拘泥于过去,而要开拓新的健全的产品。对于近年来新的纸布中,我最感动的是一种用优质的黄瑞香纱织成为缎子一样的纸布。这不是白石的出产,是兴津的太田三男先生等人的厚谊,用这种纸布来装饰本书。纸布的制作,是按照多年尽力于此道的山本国藏先生的技法进行的,特别添加进棉纱作经纱,用葡蟠纱作纬纱。这是充分发挥纸布特点的制品。原先,这种布由于值得夸耀的坚牢,所以作为织物的品种之一而具有了充分存在的理由。今后应开辟各种新的用途,纸布的未来十分广阔。

  六

   回顾这十年之间,我每月都在使用这些纸品而生活着。这也是由于《工艺》杂志持续刊行之需要。这种杂志使用洋纸,仅是最初的一年。使用手抄的和纸,想起来至今已达100期了。和纸的产地如前所记,概括的情况如下:出云岩坂(第1*—24、**—40号)、越前冈本(第2*—*6号)、石见市山(第41—48号)、下野鸟山(第4*—60、**—**、102—110号)、武藏小川(第61—*2号)、丹波东八田(第*2—101号),共6处。我们对出版物使用和纸,感到是一种使命与荣耀。为什么呢?因为自明治中叶以来直至今天,出版界已完全忘掉使用和纸了。每月都用手抄纸直至百期的杂志,恐怕只有《工艺》一种,全世界也没有类似的稀有奇特的出版物了。杂志所特有的就是十分漂亮的纸。但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维持下去已非常困难,直至近年纸质下降,真是无可奈何。尽管如此,仍然坚持了十年。担当会计而摆脱困难,主要靠的是佐藤佐和子及近年的荒木道子的周到考虑。现在还不得不感谢她们的辛劳。16开大版的纸,每一期杂志需要 8000—10000张,100期《工艺》杂志总计约使用*0万张。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加之,大约40期的杂志还加用了和纸的封面,甚至包装纸大多也是利用有点脏的和纸,所以总计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量。

    不仅如此,《工艺》编辑室还用纯和纸出版了多种单行本,再加上我自费出版的书,总共使用的大版纸达到100万张。如果加上其他书店出版的我的特制本的用纸,那就更多了。因此,在这十年间,经过我的手使用的和纸,每年平均至少达到10万张。想不到竟能用得这么多。我个人使用的卷纸、便笺、信封、稿纸、名片、包封面纸、账册、拉门纸及其他和纸,另作别论。实际上,对和纸的投资,往往使我囊中羞涩。但是,工作的愉悦大大补偿了这种贫缺,真不知心中感到多么富有。

  七

   我们不是技术人员,因此自己不可能从事抄纸。但是,对于根据当地的特点应制作什么纸,还有要新造怎样的纸,以及今后有什么用途等等,多少还是能发挥作用的。此外,在书籍的装帧及挂轴的装裱等方面,还有能显示和纸美的实例。然而,我们朋友之间对和纸制作最为关心的就是对和纸坯料的加工。大体上,对坯纸的加工有三个方面,一是色染,一是印花,一是漆绘。在这些制作中,我的许多朋友都十分出色。这应作为历史事实而记住。

   从事色染最多最优秀的人是及川全三。在印花方面独辟蹊径的人是芹泽钍介,也不能忘记近年来三代泽本寿的努力。漆绘方面有着出色业绩的是铃木繁男。我为记下这些朋友的工作成果而感到高兴。

   及川的制作,是在陆中(岩手县)和贺郡十二镝村安表 (现为土泽町)进行的。他的工作,在《工艺》第8*号上作为特辑刊出,熟悉的人都已知道。这是采用“本染”(即草木染)及根据不同的颜料而进行的一项很认真的制作。《工艺》有几期的封面用纸也是他制作的。他的性格极其诚实,对工作十分认真,作为实际掌握本染技巧的技术人员,他大概是当今首屈一指的人选了。制品的色泽很好,品位很高,可以说是最正统的染色制品。最近,他的业绩已汇编成册由《工艺》杂志编辑室出版。我为能认识及川,为能看到和纸的色泽多么生动活泼而再次表示谢意。如果没有他的染纸,就不可能为民艺馆充分做好装裱工作。在这本书中想借用几张纸来说明及川。

   我十分信任的芹泽钍介,作为当代杰出的染色家,他对和纸印花的功绩也是很大的。关于他在武州小川所进行的试制,前已记述。在花纹和色调方面具有举世无双才能的芹泽,在和纸的领域也开拓了新的一面,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本书中所收集的三种样品,也可以充分说明他的技艺。不仅是印花纸,他还制作了多种优秀的色染纸。这些都是在他的位于蒲田的工作室里制作的。我曾为裱糊多次有劳芹泽,做了许多准备。如果没有他,我将要白白浪费许多意图。

   附笔提及,插图用的印花纸上的文字如下:

   “诸国生抄纸:余吴尘、细川、松崎、五把、宇陀、飞驹、森下、(厚纸)楷田、西之内、三富、程村、泉货、十文字。”

   在这项印花纸的工作中,必须记上最近三代泽本寿所付出的热忱努力。最近《工艺》杂志的封面用纸,大多是他在静冈的工作室里制作的。虽然工作刚刚有头绪,但未来的前途将很广阔。如果对这件工作的热情能长期坚持,结果将是可想而知的。贴在样本上的就是他的制作。后者进行了砑光。另外,我对以染色为业的盐泽源吾、增井富次两位也拜访过, ((212艺选书》的第一篇与第二篇就是他们的制作。

   这种印花纸的制作,以往在历史上没有留下痕迹,因此,作为新的开拓会孕育着巨大的未来。大家都知道,以前的花纹几乎都是木版印制的,最近多用石版。但是,印刷与染色的结果当然是不同的。

   除了色染纸、印花纸这两条道路之外,最显著的就是铃木繁男的漆绘纸。《工艺》第**号至108号共*6期封面都是漆绘纸,这是迄今历史上几乎未曾有过的独创性的工作。作为漆工的铃木繁男的才能跃然纸上,的确不同凡响。最近,我将这些漆绘纸全部收集起来,为民艺馆制作了一套六扇大屏风。为了《工艺》,每个月手工描绘上千张的封面,这不是一般的工作。

    和纸与漆的结合,多少已有一定的历史,但是像铃木这样让我们看到如此新鲜的制作,大概没有第二个人吧。这种结合,同时运用了笔、印花与染色,显示出了各种变化。这样的手法,作为日本工艺的一个新的领域,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书所载的实物,就是很能说明铃木的才能的漆绘纸。制作漆纸,再在纸吉印通行漆绘。贴附在本书封面上的题笺是铃木写的,卷首插图的朱染纸也是由他制作的。

  八

   我在此谈论了我的许多亲密而又尊敬的纸友。我跟和纸的结缘,也曾得到这些朋友的协助。作为表示感谢的标志,特编印了这本书。但我感到还有一个朋友应该 加 上一笔,这就是寿岳文章。他不是直接从事造纸技艺的人。现在,只要是致力于和纸学问的人,不管是谁,都能从他那里得到恩惠。

   我要谈论他,是因为我认为立志于纸学的动机之一大概就在于与我们交友。以往,我们借助于他的学识与观察之处很多。最近出版的《和纸风土记》是一本很实用的入门书,是有关和纸的最好的启蒙教材。我想,将来会成为大作。对我们旁观者来说,有一个学者作为朋友,这必须说应该感谢环境。他的《向日庵本》,已被精于此道的人所熟知。这些书籍使用了几种优质的和纸。对和纸的崇敬与钟爱在他的思想深处根深蒂固,这就成了使他的学问更加坚实的基础。总之,他跟那些仅仅是倾心于考证的其他学者相比,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现在各地残存的手抄纸的作坊,大概都接待过他的来访。这一报告,肯定对和纸的未来是宝贵的预示。希望这不仅仅是一份报告书,而是成为维护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向更健康的创新之路前进的最好的准备。宣传并提高和纸的价值,加深对它的认识,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十年光阴似水。我衷心祈祷,对于我来说今后的10年、20年仍然是和纸的岁月。总之,爱和纸是为了使日本的存在显得更美。

    昭和十七年(1*42年)十二月下旬于函岭

  马耳抄录于《民艺论》一书之《和纸十年》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