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书 香 漫 卷 溢 婺 州

昭通画册印刷4年前 (2020-11-21)问答52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十六世紀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对中国的一项手工技艺大加赞赏:“他们的印刷比我们的历史悠久,因为在五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印刷术……印一本中国书比一本西方书的费用较低。中国人的办法还有一个优点,即木版常是完整的,何时想印就印;三四年后,也能随便修改;改一个字易如反掌,改几行字也不甚难,只需把木版加以裁接。”

  这种令利玛窦赞不绝口的手工技艺,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它起于唐五代,盛于宋代。无数的雕版书在漫漫华夏青史中刻印着文字,承载着思想,传播着文化,化做一股股浓郁书香飘飞中国,漫卷世界。

  在这些至今让人陶醉的书香里,最浓重的几缕来自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史书记载:“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为下是也。”宋代金华是当时浙江最重要的刻书地区之一,曾为我国古代的图书出版事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书业之兴盛于金华,首先因为这儿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思想学术基地之一。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说:“乾淳之际,婺学最盛。”以吕祖濂,陈亮、唐仲友为代表的“婺州学派”以这儿为基地,开展大量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著书立说,广泛传播自已的学术成果。唐仲友父子创办的“婺州市门巷唐宅刻坊”,是当时传播“婺学”思想与教育成果的重要阵地。他们重刻的《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是一部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寓以儒家政治理想,汇编而成的职官专著,是研究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礼法诸制的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他们刻印的汉郑玄(12*~200)注释古籍,是历代读经之凭借,通经之津梁,以至后世儒学家们说:“读经而不由郑学,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

  在婺州学派倡导下,金华教育事业当时十分发达。官方兴办的州学和义乌、武义、东阳、浦江、兰溪、永康的县学相继建立,而民间兴办书院的热情更高,仅方志记载的民间书院就有*0多所,规模超过官办学校。吕祖谦创建的丽泽书院,曾与岳麓书院齐名,“四方之士争趋之”,绵延*00余年,培养出大批学者。

  有了书院,就必然需要大量物美价廉的讲义书籍,如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讲学的“丽泽讲义”,就是根据学生们的听讲笔记整理汇总刊印的。《朱子语类》140卷,是辑录朱熹**个弟子多年听讲笔记刻印而成。这些日益增加的需求,强烈推动印刷术的改进发展。而印刷术的改进发展,又反过来为书院兴盛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如丽泽书院除自刻吕祖谦的《新唐书略》外,还在理宗绍定三年(12*0)刊印司马光《切韵指掌图》二卷,开创书院刊印图书之先河。许多书院纷纷仿效,也大量刻印发行自已编纂的图书。

  随着办学规模扩大,一些书院开始拥有自已的图书馆,据楼钥《东莱吕太史祠堂记》记载,丽泽书院就收藏号称东南三贤之一吕祖谦的手稿,称其:"又欲前为一堂,扁以丽泽书院,以存公之旧,且为后来讲习之地;后为遗书阁,以庋平日所著书,如《大事记》、《读诗记》、《闺范》、《近思录》、《春秋》、《尚书讲义》、《家法》、《祭祀》及他书之未成者,皆可以传远垂后,而工费尤未备。"值得注意的是,遗书阁只收藏吕祖谦一个人的著作及手稿,开了现代图书馆名人专有藏书之先声。至宋理宗时,丽泽书院之藏已相当丰富。

  好学之风兴盛,也刺激了民间藏书风兴起。据光绪《浙江通志》卷二十八卷载:南宋初年蒋友松在浙江东阳创建南园书院,"藏书三万卷,宾硕儒以教其族党子弟"。

  金华一带出产的宋代浙本用笔方整,刚劲挺秀,刀法娴熟,转折笔画轻细有角,不留刀痕,忠实反映原来字体,为后世刻书楷模,极大影响了我国古籍刻本的风格,这与东阳永康等地是 “百工之乡”,拥有雕版印刷所需要的大量熟练工匠有关。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当时东阳刻书印坊“则有岳氏乏相台家塾……婺州东阳湖沧王宅桂林堂……等三十二家。”其木刻印行的宋版《三苏文粹》工艺精湛,被历代藏家视为珍品。东阳南马葛府人葛洪所著的宋刻版《蟠室老人文集》现尚残存十卷,采用白口、掌鱼尾,字欧、柳体,字体秀雅古劲,被收入北京文物局出版的《中国版刻图录》。

  雕版印刷在金华兴盛,还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物质条件。雕版所用木材以枣木或梨木为主,嘉庆《义乌县志》就记载:“本县宋时,青枣、三花梨即已闻名外郡。”雕版需要纸张,南宋陈《负暄野录》卷下语及:“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 义乌苏溪等地水源丰富,盛产水竹。清代诗人范干在《水竹洞天》一诗中就写道:“苏溪溪上亭还好,水竹清幽胜倍加。安得携朋并载酒,烂题诗句发英华。”今北京图书馆藏南宋乾道七年《史记集解索隐》、绍兴戊辰《毗庐大藏》,都用这儿出产的竹纸刻印。而印刷需要的墨,在江南也早已发展成熟。

  天时,地利,人和,雕版印刷的鲜花就这样在婺州土地上蓬勃盛开,萌生出许多至今仍然香气袭人的硕果。

  据李致忠先生《宋版书叙录》记载:北京图书馆收存的、汉郑玄注《周礼》12卷和《礼记》五卷两部儒家经典著作,现存只有两部,一部完帙,一部仅存前六卷;全集为20卷,现存卷一至卷五,书后镌有“婺州义乌苏溪蒋宅崇知斋刻本”长方双栏版记。虽为残缺版本,但宋版书传至清代已成稀世之宝,今日更属珍本。

  而标明为婺州市门巷唐宅刻坊所刻印的那套《周礼》,书上镌有牌记,标明此书刻工为王珍、沈亨、余宏、徐林、李才等人。其中沈亨和余宏是南宋初期婺州一带的刻字工人,曾在孝宗年参与刊刻《广韵》一书,故此书刻印年代应在南宋孝宗时(116*~118*)。全书字体秀雅,刀法剔透,皮纸造印,墨色匀净,宋时浙刻风貌鲜明。它采用的每半叶十三行款式,是古代《版本学》私刻本和坊刻本的典范。

  11*1年金华学者唐仲友出任台州太守,仍大量雇用东阳等地木雕匠人,用公使库的钱雕刻印刷《荀子》等书六百余部。这部书雕工精细明晰,比一般书的质量好得多,被当时世人视为珍版,称做“宋椠上驷。”除三分之一“赠阅”上司、关系户外,余下的“悉数发归婺州本家书坊贷买,”据说赚得盆满钵满。

  更有甚者,在刻《荀子》期间,唐仲友还让一个叫金婆婆的取“一贯”会子要样,让匠人在梨木板上照样雕刻,先后印出二千六百多张,足以乱真。此事最后被朱熹告发,闹出一场很大的官司。

  雕书的匠人竟然能够逼真仿造当时官方发行的纸帀,足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金华等地雕版印刷技术的高明。

  据《湖录》等书记载,当时浙江运书都是通过水路,书船向北经大运河直入嘉兴、湖州以至苏州,向南穿越钱塘江,通过浙东运河直下宁波、绍兴,“购书于船。南至钱塘,东抵松江,北达京口,走士大夫之门,出书目袖中,低昂其值,所至每以礼接之。客之末座,号为书客,问有奇僻之书,收藏家往往资其搜访。”

  广阔的江南地区以这种诗意画意的形式所串联,来自杭州金华的墨香一路飘溢,铺满江南的山径水巷,飘落祖国的大江南北,也飘逸在世世代代学子们的心间。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