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古籍是孤本,为什么就不能多抄录一本呢?
(宋淳熙四年刻本)
“为什么有的古籍是孤本,为什么就不能多抄录一本呢?”
“孤本”,是版本学的概念,也是目录学、文献学的概念。
后来又成为古籍研究和文物领域的概念。
(宋临安陈起刻本)
所谓“孤本”,简单说,就是“举世无双”。具体说,指仅存一本的“善本”书籍、手稿和碑帖。
清代何绍基题《张长史郎官石记》诗云:“石记郎官张长史,罗池神庙沈傅师。世间古澹萧疏字,多是荒寒孤本碑。”
“张长史郎官石记”,是宋代拓碑,现在有影印本。影印本,就称不得“孤本”了。
这里还有个“善本”概念,留待后面再说。
(宋龙舒郡斋刻本)
“孤本”,是后来的人,从“流传情况”及“价值区分”角度来确定的。
就是说,基本上与当初手抄或刻印时是不是只有一本无关。
近些年,出土了不少“楚简”,比如“曾侯乙墓竹简”、“天星观楚墓竹简”、“上博楚简”、“清华简”,等等。这些,无疑都属于“孤本”。
往前说,西汉时期,河间献王搜集到《古文尚书》;孔府墙壁中也发现古文经籍。这些,也属于“孤本”。
这是“孤本”产生的一种情况——发现时已经是“孤本”。
(宋《昌黎先生集》刻本)
另外,如宋刻三十卷五臣注《文选》、宋刻《昌黎先生集考异》在流传过程中“举世无双”了,由此成了“孤本”。
清末蒋汝藻所藏的宋末周密的《草窗韻语》、《吴郡图经续记》、《窦氏联珠集》等,皆为此类“孤本”。
这是“孤本”形成的第二种情况。
(元代岳浚刻本)
有没有像本题目中说的,某部书因为一开始就抄或写得少而成为“孤本”呢?
理论上有。
司马迁写《太史公书》,历经十四年。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这是说,这部共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到隋朝改叫《史记》的巨著,当年司马迁抄了两部——正本“藏之名山”,“副在京师”。
司马迁《太史公书》的副本,后来经由他的外孙杨恽,流传到了社会上。但受到朝廷打压,很快就佚失十篇。再后来,又有人妄加改动过。
假若司马迁“藏之深山”的正本被发现,就是绝世的“孤本”了。
不过这只是理论推断。
(元代无闻和尚刻本)
言为心声。过去写书的人,大都是想让自己的著作广传于世的。
当然,最初手写只能写一本,但可以传抄。像司马迁这样想等待“后圣君子”的是少数。
但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很多古籍确实很难流传下来。特别是在遇到秦皇焚书那种普世大难,恐怕连“孤本”也传不下来了。
这种大灾难,在西晋末年再次上演,所谓“永嘉伤乱,众家之书并亡”(《经典释文.叙录》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豫章内史梅赜呈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之事。实际上,孔安国传及书中的二十五篇,皆为伪造。不过,这部书肯定也能称得上是“孤本”。这部《古文尚书》包括伪孔传,高度适合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于是一直流传到现在。
梅赜所献的“孤本”早已不见踪迹了,最著名的,是孔颖达作注的《尚书正义》。
(明代写本)
古代的书籍,曾经主要靠手写,叫“写本”,这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代。唐代开始,有了“刻本”,但“刻本”尽管不会只印一本,在流传过程中,仍有可能产生“孤本”。
1*82年,李一氓先生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论古籍与古籍整理》一文。他认为,自清代上溯至周的著作,皆为古籍。
目前来说,从一共十五个口径统计,国内所有古籍,计得1*4*80种,去掉版本和不同名之内容重复,应不少于1*万种。
这些古籍,是中吉印通化中的瑰宝。其中有多少“孤本”,没查到具体数字,最多也就是百分之几吧。
(明万历刻本)
与“孤本”处于同一层面的,还有“俗本”、“秘本”、“善本”、“焦尾本”、“某某藏本”等区分。
“俗本”,就是流传广泛、容易得到的版本,亦称“通行本”。
“秘本”,是秘不示人的本子。虽然这样说,但一般也流传了出来,不然人们也不会知道有“秘本”存在。
“焦尾本”,是经火灾幸存之残本。
“某某藏本”,是被藏书家收藏的版本,一般会有藏家印鉴或题字,在对同书异本作比较研究时,需注明“某某藏本”。
(明经厂刻书图)
再就是“善本”。
“善本”,有两重含义。最初,是指校对注解认真完备的版本,这是从书籍本身内容的学术和艺术价值角度来评判的。后来,又加进了一个文物价值的考量标准,即凡有文物价值的版本,亦可称“善本”。
版本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其中的“道道”很深。古代,至少自春秋战国开始,凡大学问家,一般也都是古籍版本学的大家。
研究版本,对于鉴别古籍的真伪、训诂、考证历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