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封控在家中的感想
本来不想说点什么的,不过最近封在家里实在有点疯了的感觉,忍不住了就写点吧。最近关于上海的各种言论满天飞,人们封在家中百无聊赖难免信息传播放大,情感的硑发本就是人性在压抑中的展露。然而一切应归于理性,以认知性的独立思考模式分析现有的言论,人云亦云不是我辈之愿。以下简要讲讲我对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浅薄之处还请见谅。
在我看来,要想有自己的独立思想,需创建演化思维。这是当年钟扬教授给我们的第一课中的主要内容,这也逐渐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需要我们有终身学习,永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勇气。
从演化的思维来看,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离不开二个基本需求:生存和繁衍,放弃了这二项的生物都将在演化的道路上被自然所抛弃。当这二项需求同时发生,产生矛盾之时,则对自然来说繁衍的需求略大于生存,例如许多雄性昆虫的以死赴约。因为如果生物不是这样的话则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很难存续其种族的基因。
当然人类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因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对知识的高效传承,从而导致人类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追求生命的意义往往超越了繁衍的需求,使这个行为本身随着生命的繁衍而繁衍。然而无论怎样的精神追求都还是存在于生命存续这个基础之上的,失出生命失去一切。
从农耕时代的人类社会起,我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要素分为五个,分别是:价值经济、科学创新、军事力量、政法体系和人文艺术。其中以价值经济为核心,以科学创新为动力,以军事力量为固本,以政法体系为秩序,以人文艺术为整体的向心力。五大类要素我拟专门写作来表述它们的作用和关系。这里简单说几点:
1.人类一切的矛盾都来于将自己的价值理念凌驾在其他人的价值理念之上。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有偏差、需求有差异,所以除非个体的自由意志缺失,不然人类的冲突和矛盾将永远存在。
2.集体意志的强化,能够提高军事力量和政法体系的效率,从短期来看就像打入人体的强行针。但如长期保持这种模式不变,将弱化科学创新和人文艺术这二个要素,由于科学创新的动力不足及整体向心力的减弱,将会慢慢导致这个集体的文明相比其他而言集体的弱势,并从科学创新和人文艺术这个二方面开始导致整个价值经济核心的崩塌。届时这个集体的文明是否还能存续要看其文明中个体的二个基本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即生存和繁衍,特别是文化的生存和繁衍。
反之,自由意志的发挥能强化科学创新和人文艺术发展,然而如果仅此而以、长期以往将导致军事力量和政法体系的弱化,当军事力量无法保护文明时,终将使得整个价值经济核心崩溃。所以五个要素需在动态中平衡发展。
*.从价值经济为核心的这个模式来看,人类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和自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这个目标,哪怕在生存和繁衍的需求之外。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了被康德称作为的著名“休谟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事实”与“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人说男人打女人不对(指出价值观),另一个人反驳说:不对,我隔壁张三就经常打老婆(表明事实)。其实这两人根本说的就是两件事情。
“事实”与“价值”往往是两件事情,这在许多人的思想概念中可能还存在模糊。在疫情中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对新冠感染患者做到“应收必收,应检必检”,然而事实是没有那么多资源,所以我们无法全部做到;疫情封控中全部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应该得到保障,然而事实是市场规律和人性之恶使得物资无法及时到位,所以我们无法全部做到;封控中除新冠患者外,其他疾病患者特别是一些急性病患也应该都能得到救治,然而事实是医生都在抗疫一线,其他方面的医生数量及其精力都严重不足,所以我们无法全部做到。故智者从“事实”出发,勇于面对困难而采取行动,最终追求“应该”这个价值取向;愚者从“应该”出发,去要求其他人能够做到,结果往往是始料未及。
4.人性的善恶存在于生存和繁衍这二个基本需求之中。关于这一点,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伏尔泰、卢梭、斯密等人的著作都有他们自己的见解。人文艺术作为向心力会引发我们心中的善,虽然它和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其实新闻里的内容既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人文艺术,或者二者都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许多时候就能明白为什么新闻里疫情下的上海与我们眼中的上海会有那么一些小小的不同。所以行政政策的制订者都应该是艺术家,他们明白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来屏蔽人性之恶,引发人们心中的善。当然就象我前面所说,这仅仅是“应该”而以,这世上本就无尽善尽美之事,不断修炼努力追求而已。
2022年4月*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