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首页增加目录,补齐吞掉的第一章第一节
@蜘蛛1 @刘少言 @寞世妖精 @怀旧船长 @金满 @冷得像风 @湘西鬼王 @慕容雪村
尊敬的各位版大大,连载小说《青春动物》首页请帮忙增加一下目录。
另外第一章第一节那一层楼不见了,请增补一下,万分感谢!
021yin.com/post-culture-*4*28*-1.shtml
1、第一层增加目录:
第一章
1、唐吉诃德
2、坠机事件
*、青春遗书
第二章
1、红颜祸水
2、信与猫
*、中文系与小米粥
4、洛神与海
第三章
1、卤水拼盘
2、寝室两极
*、泡妞四法
第四章
1、孤独的火箭
2、推背书
*、孤心俱乐部
4、Blowing in the wind
*、阿海的死
第五章
1、文学社与魅力
2、时光部落
*、再见小冉
4、多德雷赫特的马斯河
*、诗人已死
第六章
1、湿婆的林伽
2、披头士和初夜
*、那年的大洪水
4、轰炸南联盟
*、分崩离析的披头士
6、OICQ与多巴胺
第七章
1、脑癌与酒神之歌
2、高级动物
*、燕子与喀秋莎
4、地球仪上的胎记
*、跨年黑客
第八章
1、北区的孤单铁轨
2、爱丽丝的梦游
*、狐猴与青楼
4、杜蕾斯太贵
*、黄色潜水艇
6、新势力作文大赛
*、春宫图与性启蒙
8、喋血双雄
第九章
1、捐精与西门子
2、海边疗养院
*、月下珊瑚海
4、自然农耕与宗教
*、最后十日谈
6、岩顶壁画
第十章
1、拉菲和二锅头
2、*11来临
*、苏菲玛索的裸体
4、死亡情书
*、湖畔心经
第十一章
1、白鹤出生的地方
2、白血病女孩与间谍游戏
*、魂归西伯利亚
4、非典型性爱情
第十二章
1、最后的归宿
2、失重的世界
2、第二层楼增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一、
1、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在《唐.吉诃德》里写道:“庸碌的现实——想非现实的梦,他寻找着梦境。”这本书现在就软塌塌地摊开来,放在我的大腿上,内页是鹅黄色的细纹胶版纸。机舱两侧的射灯昏昏暗暗地照在上面,看一会眼睛就酸痛起来。既然在压抑无聊的国际航班上,它莫名其妙呈翻开状匍匐在膝盖上,我只好平复心情仔细阅读。
空客飞机从灯火摇曳的谢列梅捷沃机场起飞,窗口还能看见乌云笼罩下的莫斯科环形公路。引擎轰鸣的声音令人焦躁不安,不过谢天谢地总算是飞了起来。此前,因为一片突如其来雨云,数十架飞机被困在机场待命,还有几架划着孤独而优美的弧线在跑道上滑行。
升至三万英尺的云层,飞机即将跨越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苔原区。我忽然觉得脑袋剧烈的疼痛,身体瑟瑟发抖像有利剑穿透骨髓,脸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我们随着西伯利亚寒冷的气流向南飞去,就像记忆里那群华美的鹤群,遮天蔽日地飞翔。苔原下是几十万年的冻土,天气说变就变,山风可以瞬间把帐篷顶掀翻,我们只能淋湿在冰冷的夜雨中,眼前一片黑暗。
美丽的俄罗斯空姐轻轻摇晃着我的身体,机舱里变得阒静无声。我要了一杯白开水,合上书页,静静回想过去的十几年,以喷气式速度飞越向前,每个人都像是打着鸡血、寻着梦境。就像面目模糊的绅士唐.吉诃德,胯下鼓鼓囊囊,骑着瘦马向风车冲刺的劲头,怎么看都是老旧皮囊里揣着一颗青春期的心。我问过身边很多朋友,虽然大多数都没读过这本书,奇怪的是,每个人又对唐.吉诃德先生细枝末节的生活了如指掌。
我的女友曾经短暂拥有过这本书,应该是从学校文科图书馆借的。书脊下方贴着红白相间的印签,封底牛皮纸小兜里插着借书卡,上面有历次借书人的签名。她仔仔细细地阅读了前言简介、第一章“叙述有名的绅士唐·吉诃德·德拉·曼卡的性格和日常生活”和最后一章“叙述唐·吉诃德如何得病、立遗嘱和去世”,然后告诉我说,你应该做个像唐先生一样凌冽高贵的男子。我说唐先生是个丑角,我可不想当个小丑。第二天,就再没看到这本书了,软塌塌的《唐.吉诃德》简装版,又被塞回图书馆数千排黑漆木架的某个固定角落里。
这本书很可能是旁边那个眼神迷离的年轻人扔给我的。因为只是随手一扔,没有什么交接仪式,就那样可怜兮兮的摊在我大腿上,不然怎么会没有印象。这个年轻人也十分可疑,起飞时旁边的座位还是空的,可是飞机进入平流层后,我从迷迷糊糊的梦中醒来,身边忽然就冒出这么个年轻人。他穿着棉质白衬衫,领口有泛黄的痕迹,肚脐下方三寸鼓鼓囊囊。眼睛眸子里忽明忽暗,仿佛不停抛出许多故事的锚点和疑团。
年轻人说他一直都在飞机上,那直勾勾的眼神非常笃定,让我又开始怀疑自己的精神状态。虽然上飞机后吃了几片安眠药,但是普通药片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效果。
机舱里弥漫着祥和静谧,我解开安全扣站起身,却发现认识的人都昏睡不醒。老李坐在后排,半秃的脑壳上一缕头发耷拉下来,嘴角吐出唾沫星子,四十出头的年纪就像患上阿兹海默症的老人。
飞机遇到气流微微颤抖,空中小姐马上走过来,示意我坐下。
“你不认识我?”年轻人的表情笼罩在昏暗的光晕中。
“多半是不认识吧。”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团队里,你一点都不记得吗?”
我迅速在脑海中反复搜索,似乎团队的角落里确实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头顶总是笼着一团灰糊糊的雾霾。他说他的名字叫林加,双木林,加减的加。这名字让我想到的,不是木头也不是森林,而是印度教,是湿婆、梵天和毗湿奴。我斜眼看着年轻人,心想这货看来不简单,脑中浮现出印度教里那个司掌毁灭与重生的邪恶大神湿婆。传说,他是林伽(也就是阳具)大到无边无际,让梵天和毗湿奴飞过千山万岭也找不到起点的多情男人。
其实这名字不翻词典,也很难想到字里乾坤,我之所以知道林伽的含义,也是因为大学时的女友。那一年春天,杨柳茵茵,暖风熏人,我们一起去参观上海博物馆印度教文化展,当时凭学生证还可以免费进出。她被一尊闭眼起舞的湿婆雕像深深迷住,她说那雕像的神情和我相似,于是我陪她连着去看了三天。
林加指了指我膝盖上的书,他随手翻开一页,上面写着:“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奇迹,戏言变成了真实。”他说,其实他大学女友也看过《梵经》和《奥义书》,看完后知道了林伽的含义,就乐不可支地笑个没完。书是从图书馆借的,封底借书卡上还签着她的名字,用英雄牌钢笔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极了。
我睁大眼睛,看着这个可疑的年轻人,他似乎和我拥有相似的感知和回忆。于是,我又开始怀疑审慎起来,心想裤裆里鼓鼓囊囊的应该都不是什么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