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延续了几代人的谬误
凡翻开国内的教科书,都会发现关于中国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而许多国人更将此作为定论,直接在文章中引用。可是本人多年来一直认为此说实为大谬。之所以有此观点,源于一个最简单的逻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谁主谁次的问题,既然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就应该是以生产力状况作为一个判断标准。即”萌芽”所标示的生产力必须要相对于原封建社会状况有质的飞跃或潜在飞跃。然而教科书中的萌芽的介绍皆是描述的手工业器具的规模,如江南织造府拥有丝织机多少台,雇佣了织工多少人,甚至还有织工的抗争等。以此来说明所谓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实从规模上讲,汉朝就有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宋朝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的规模较大的作坊更是大量增加。其与明朝末年相比,木织机的织造效率及其生产工艺上,仍然是大同小异。无非是规模稍逊,雇佣人数稍少罢了。
萌芽,本指草木初生发芽,后引申为事物的开端。资本主义的萌芽,即是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业已初步出现,不遇外力的严重冲击下会继续生长,并最终成型。然而明清后期,仅凭中国的自身发展,不与西方接触,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长及最终实现?答案是否定的。
按主流说法:资本主义经济是经过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最终确立的。其特征为:使用机器的大生产;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变成了商品;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利润;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上述最关键的特征就是:经过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生产。
鉴于此,中国凭传统社会的自身发展是可以实现的吗?不可能的。原因在于产生工业革命的条件是相对苛刻的,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英国之所以出现乃是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只有西方国家才会产生这种伟大的事件的可能性。这是我读科技史后的结论。
既然不会产生工业革命,也即不会产生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那所谓的萌芽,还从何谈起?这种传统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还是前工业社会。况且既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和)的萌芽,那仅仅有所谓的生产关系的表象,是不全面的。同时如前所述,那种生产关系相对于以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只是数量上的少许变化。故萌芽说,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作多种简单划分,如从生产技术的传承角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类为经验技术社会。另一类为科学技术社会。经验技术社会,即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初期。比如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及近代除西方国家外的所有的国家。经验技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生产技术是靠经验而传承的。处于该阶段的人们创造的文明也是非常辉煌,比如古代的许多产品也为今人所折服。但经验技术社会的发展也是有极限的,它只能是外界条件(自然界、社会需求)下人的主观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实验科学所佐助的工业革命有如一座横亘于前的巨大的山脉,将其与科学技术社会彻底地分开。
科学技术社会。它与经验技术社会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依靠实验科学的成就而使技术得以腾飞的。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的政治面貌,它以工业产业革命为标志和分水岭(我以为英国的工业看似从纺织业开始的,但实质由瓦特所改进的蒸汽机为标记的,因为它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也是工业革命的真正动力器)。它一旦起步后,就不会停下来。虽然它会因为政治的黑暗、决策的失误而会使发展过程变得较为曲折,但终会出现消灭了国家的大同社会。
为何中国产生不了现代科学?进行产生工业革命?现代科学的产生或许有着一定偶然性,在于某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式恰巧与事物的规律相吻合。一、他们认为研究事物应该用解析的方法,即先将事物独立出来研究,进而产生了实验法。这种方法当然通过理性的观察而后加以归纳总结而得。起初是不自觉地运用,而在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伽里略后才发扬光大。或许原子论是其哲学思想的蒙芽,只不过从一个角度讲,原子论仅是揣测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有可能导致实验科学的产生,也可能不。二、他们认为事物间的联系遵循数学规律,这样就将精确性、定量性引向了对事物的认识,它彻底地抛弃了古老落后的整体观和模糊式的分析。标志着现代科学的方法论的诞生。
除此之外,西方科学的快速发展还有着下面几个原因,1、科学从其他社会行为中独立出来。2、社会崇尚科研活动,比如学校中开数学、哲学(这种哲学中的大多数内容即为自然科学),许多君主推崇科研活动,其根源乃是社会对科研的尊重。
渐渐性,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基础,科研也然。任何一项发现都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的(这就是我对渐渐性的解释,它不是否定那种短期内事物的进程飞速发展,即突变论)。1、近代欧洲的科学进步又是与吸收其他文化的一些发明才得以快速前进的。比如造纸(虽然中国的造纸术的发明是由于广泛地使用蚕丝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印刷术的革命(当代许多学者都认为西方的术是由德国人发明的,中国的活字印刷在本国都没有得到推广)就带来了西方科学知识由贵族走向大众,同时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阿拉伯数字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大学教育的体制也为这种知识的传授提供了方便。2、社会环境的相对优越。比如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知识热情的高涨,特别是职业科学家阶层的出现。*、物质文明的提高又为许多科研活动提供了条件(例如精密仪的制造),也为不少(科学)问题的提出准备了条件。4、人类的精英的求知欲望是科研活动的加速器。*、合理的思维方式的确定及运用。其实只要循着这一点那必有人类的精英将科学技术推向前进。
但是根据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的理论,上述各种发展只要达不到一定的质态,就有可能被其他因素冲淡而功败垂成。比如欧洲黑暗的一千年,就出现了科技的倒退,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是。当然从更加广度的时间观来说或许也可以认为,科学文化是进步的,不过是其中出现了一些曲折性罢。以上的所谓有了起点就有终点站的说法是基于从广阔的时间角度而言的。
故此只有古希腊文明深入影响的区域才会与现代文明直接关联,其他文明都没有产生现代文明的基因。不仅是中国,也包括除西方外的其他任何文明任其独立自然发展,也根本不会产生工业革命,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推究资本主义萌芽之说,乃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图景,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将该理论作为金科玉律的中国史学界自然认为中国当遵循此规律。所以权威们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封建社会的萌芽(关于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划分,本人并不赞同),而以大一统的秦朝为开端,一直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其间2000多年为封建社会。既然是封建社会,那其后必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了。虽然后来的历史进程被西方入侵打断了,但是假使不被打乱,中国也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不然的话,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不适用了。同时也会影响到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而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就是明清时期,所以此时称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是顺理成章的。于是找到当时全国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的丝织业作为萌芽的例证,就自然而然的事。虽然宋朝时,就有些手工业很发达的行业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雇工,但是学术界却没有让其作为萌芽的例子。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1*88年我国出台的《私营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对私营企业的定义为雇工达到8人以上。现在想想这种规定有些滑稽可笑,但这却是事实。其逻辑就是按100多年前的马克思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而确定的。所以有时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产生本身就具有偶然性,就不一定是正确的。
记得当年我在中学时学到这段“萌芽”的历史时,曾与明末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一些闪烁着“初步的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的言论相联系,非常赞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学说。现在想来还有些可笑的。
还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尚有下列原因阻碍着产业革命的出现:1、政治制约。如皇权大一统,官权对私权压制。2、缺少对工业制成品的旺盛需求。即使某些物品有着相对较大的需求,也会在庞大的手工劳动群体的参与下而使供求矛盾不很突出。*、缺少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支撑基础。4、传统文化鄙视商业,瞧不起科学技术,没有专利权的概念,同时实用主义严重。这些观点皆有道理,也间接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进步到现代社会的艰难。
但仅凭上述的中国不能产生工业革命,就足以说明延续了几十年的权威说法——中国明朝末年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其实对于人类社会的分类,我更倾向于以生产力角度划分,如自然经济社会与商品经济社会。或以当时社会上何种产业占主导来分类,如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或许比以生产关系划分来得更简单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