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阳患者”武汉30多人长期核酸不转阴,意大利一名无症状隔离近60天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介绍,武汉现有确诊病例已降至47人,其中30余人长期核酸不转阴,为“常阳患者”。
据悉,这部分患者只是核酸一直不转阴,但已无需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当天也表示:
在对患者体内病毒进行培养和基因测序后发现,一些患者体内的病毒是“死病毒”,即病毒死亡之后,“尸体”碎片留在人体内形成基因片段,或为形成核酸检测常阳的原因。
不过,不少民众对于“常阳患者”这一概念又产生了焦虑:他们是否仍具备传染性?
常阳患者是否仍需持续在医院治疗?
首先,“常阳患者”这一概念,指的是符合出院标准(没有呼吸道症状、CT影像明显吸收),但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时间比较长的患者。
“常阳并非永远,根据目前疫情发展和治愈时间来算,的确有治愈患者处于核酸检测阳性状态,可能持续两三个月。”上海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新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在周新看来,“常阳患者”和之前所说的“复阳患者”其实情况类似,他解释,本次新冠肺炎筛查救治期间,大多数采用咽拭子采样的核酸检测,但仅能采集到上呼吸道的标本,“我们知道,新冠肺炎对肺部有较大影响,那么下呼吸道中,可能仍带有少量病毒。
但这时候的病毒和最初病程期内的不同:之前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而治愈后的患者,体内残存的是病毒片段,通过基因扩增也可以检测得出,但无法再繁殖培养。”
他坦言,至于为何之前无法测出,一来可能是咽拭子采样的局限性,二来核酸检测敏感性的确只有约50%。
“所有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各地医疗机构都有严格的14天、28天复诊制度,除了核酸检测外,还有CT检测等,持续跟踪治愈患者的病灶吸收情况。”
意大利一名23岁女性“常阳患者”经治疗无症状后继续隔离近60天,第六次新冠肺炎咽拭子测试仍呈阳性。医生表示,她是目前意大利治愈后新冠病毒测试呈阳性时间最长的病例,一般病人康复后测试结果将在四周内转阴。该女子于2月28日入院治疗,4天后病情就已好转,3月初已无任何病症,但多次咽拭子测试仍为阳性,因此继续作为传染者被隔离。意大利传染病学家正在密切关注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