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讲座】初二教材五柳先生传的版本错误问题以及正确解读
【语文讲座】初二教材五柳先生传的版本错误问题以及正确解读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出版《古代散文选介》,编者,季平,枚之。这个“选介”本,五柳先生传,选用《陶渊明集》。
初二语文教材,五柳先生传,选用《古文观止》。
那么,为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用“陶渊明集”?曰:有眼光。(按:版本选对了。但是,注释不正确。)
那么,为何初二语文教材,选用“古文观止”?曰:没眼光。
五柳先生传,这样的名篇,初二教材选本语文错误,专家们,都是瞎子吗?错误,没看见吗?
偌大中国,恁多专家,都是瞎子吗?
古文观止:
五柳先生传_百度汉语
作者: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集: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22,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黔娄之妻这句话,说的就是她的丈夫黔娄。黔娄,就是这样的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味,体会,思量。
其言,黔娄之妻说的话。
兹,五柳先生。
若人,黔娄。(即,黔娄之妻说的那个人。)
俦,同类。
【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翻译:
思量黔娄之妻说的话,五柳先生,(是)黔娄的同类吗?
按:
这里,判断词谓语“是”省略。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赞曰”,共三句话,说的都是五柳先生。
第一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句,说的是五柳先生。
第二句话:【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这句,说的也是五柳先生。
第三句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句,说的还是五柳先生。
为何三句话,说的都是五柳先生?因为扣题。这篇文章,就是赞美五柳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