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新闻民工》(三)
第三章
深夜9点37分,《西华市报》的新闻大楼内一片繁忙,走道上脚步声频繁,时政要闻部内,编辑们点击鼠标搜索着国内外最吸引读者眼球的爆炸新闻。办公桌上电话铃不停地响,有记者正在用电话采访新闻事件的报料人,并匆匆赶往现场。有记者正用电话核对采访的内容,在稿件上修改着。有记者刚从新闻现场归来又马不停蹄地打开电脑写稿……抓新闻、抢新闻、写新闻,分秒必争啊!
工作人员进进出出,写稿的、审稿的、打字的、排版的、校对的、扫描图片的,人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声说话的声音,窃窃私语的声音,打字的哒哒声,复印机输送纸张时发出的呀呀声,还有旁边另一幢大楼印刷厂传来的隆隆的机器运转声,媒体大作坊奏起了欢乐的歌!
看着眼前这繁忙的景象,一丝微笑掠过主任项志文的唇间。
天气似乎特意跟他过意不去似的,上午去霓虹桥采访,跑一通下来,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湿透,粘在背上,像一块大膏药。回到报社一气呵成写完上午采访的特稿。办公室虽有空调,冷气四射,像冰鞭子一样,抽打着冒着热气的脊梁骨,满身的汗珠又变成透骨寒的冷水一片。一热一冷,一会儿是火炉,一会儿是冷宫。
这样的“酷刑”,真是够呛!此时,他正襟危坐在髙靠背沙发上,看来纹丝不动,但脑海里却像高速奔腾运转的电脑一样,严谨而清醒,他还得从脑袋里掏出语言的杀毒软件,仔细地排查文稿中的错误和问题。此时,他正全神贯注地审读着明天报上头版头条的重要新闻,这篇叫做《孙悟空掀宴》的通讯,作者不是别人,正是项志文自己!
他今年43岁,11年前从工作的西京大学新闻系自愿申请调入《西华市报》,从年轻有为的副教授变成一名普通记者,在这条战线上摸爬滚打,写了200多万字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荣获过全国、省市新闻大奖16次,经历过14次生与死的考验,被报社领导提拔成编委、时政要闻部主任。如今,虽然两鬓已经过早地斑白,他仍然始终保持着学者风度,一米六四的个子,挺直的脊梁,向右梳理的学生头很朴素,雪白的衬衫、紫红的领带、浅灰的西装,潇潇洒洒,一口浓浓的重庆璧山口音,干脆利落、铿锵有力。
晚饭后,过于劳累的他在不知不觉中睡去,睁开眼时,台灯还亮着。电脑屏幕陷入一片漆黑,进入自动屏保状态。点亮屏幕,QQ在不知疲倦地闪动着。这时“雅虎航条”上来信提示,他打开邮箱,是“彩虹雨”发来的E-mail。“彩虹雨”的头像是蓝色的,她竟然在线。她说:“项主任:今天市上领导陈春礼点名批评你,说你吃着西华的饭,捣着西华的乱!上午我和你在霓虹桥现场采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一直盯着你,好像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我曾经轻轻拉你的衣角,你太投入,没有引起注意,好危险呀!”彩虹雨叹了一口气,点击了一张哭泣的脸,将一颗异常担忧的心发出去。他在那头看到,用鼠标轻轻抚摸着,心里一下紧张起来。原来一见面就能神侃的两个人,现在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手指放在键盘上却打不出一个字来。他外表看来秀才人情,内心却十分刚直,此刻“彩虹雨”的善意提醒,使他眼前顿时浮现出那张可爱的笑脸,这位26岁的摄影兼文字记者名叫卓婳,是一位娴静的姑娘,她那种同志式的关怀已足以支撑他心灵上独立的空间……
“谢谢关心,我自动选择吃新闻这碗饭,自然不怕!请放心!”项志文用QQ给她发去一条短信,眼前又浮现出她的身影:这位杭州姑娘个儿不高,却体态柔美,瓜子脸,右嘴角处有一颗大黑痣,颇像歌唱家朱明瑛。说起话来,清脆响亮……
项志文转身设计着《孙悟空掀宴》的版式,6栏宽,45行高,组成一个横宽竖窄的长方形整体。首先让标题扯人的眼球,使其鲜明而生动,突出而准确,弹跳而不失庄重,美观而不嫌花哨。他大胆进行新闻写作改革,请来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拟人化的手法报道了上午发生的恶性事件——
孙悟空掀宴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情”。这花果山下的苍鹰峡,两岸危崖高耸,千仞绝壁似斧削一般拔地而起,在两岸之间,西华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大工程”之一的霓虹桥飞架南北,竣工剪彩仪式就要在这喜气洋洋的鞭炮声中开始。
这大喜大庆的日子惊动孙大圣,他从云端里腾着云雾呼啸而来!
孙猴儿独坐石笋顶上,手搭凉棚向远处张望,目光灼灼地盯住那霓虹桥,不胜欢喜:“造化!造化!”他抓耳挠腮,呲牙咧嘴,乐不可支。一阵欣喜之后,他倒挂金钩在桥墩下,这儿碰碰,那儿瞧瞧,突然发现桥身有一大裂缝,裂缝用强力胶水糊上。桥墩上还有“西华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的标志。他火眼金睛闪出一道亮光:“这桥……?糟了糟了!”他的神经一震,大声呼救:“大家注意啦!这‘桥歪歪’……危险呀!”四周无人应答。这时,他突然感觉到肠胃里一阵辘辘翻动,他从怀里掏出刚才从花果山摘下的水蜜桃,一阵狼吞虎咽,权当充饥。
此刻,一阵美味佳肴扑鼻而来,悟空闻香止步,仿佛看到桌上冒热气的菜肴,杯里斟满的琼浆。他抬头一望,“霓虹宾馆”张灯结彩,宴会厅正播放着《走进新时代》的优美音乐,大红横幅上写着“霓虹桥竣工庆功喜宴”。大腹便便的各级领导腆着奶油肚子一一入座。停车场上“宝马”“奔驰”“雅阁”“大宇”“尼桑”肩摩毂击,连成一片。
老孙踩着轻盈的步履,溜进宴会的璇宫厅欲去看个究竟,只见这里除了中国式的豪华之外,还加上最时髦的意大利摆设,地上铺着图案精致的地毯,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奖状、锦旗。铺着洁白桌布的大圆桌上摆放着精致的刀叉、酒杯,餐具都闪烁着耀眼的、电镀的光辉。老孙馋涎欲滴,真想坐下来玩一盘“格”。
“庆功宴会现在开始!”随着市建委主任、霓虹桥工程指挥长修殿阁的一声令下,巫公桥副市长气宇轩昂地找到麦克风前,作一番“首长状”之后,清理一下喉头,用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念起标题:《改革促大变 一桥展宏图》……
长达半个小时的演讲之后,修殿阁十分恭敬地站起来,眼睛笑成了一对细弯弯的月牙儿,他转过身子对着巫市长点点头,领头高呼:“衷心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关怀!”“热烈庆祝深化改革、造福于民的伟大胜利!”他声嘶力竭,手臂高举。台下掌声一片,各级官员都面带微笑,频频点头。他趁势加大马力:“各位!给点掌声!大些!再大些!下面……市委、市政府为了表示对霓虹桥功臣人员的嘉奖,我们特派马主任到省城通宵达旦赶制奖杯、奖状、锦旗颁发给大家!这是千秋万代造福人民的功勋!现在讲究精神文明,不要老是向钱看呀!对不对?现在我宣布——鸣礼炮24响!”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漫天的气球飞舞,霓虹桥两岸人群似海,彩旗飘飘,歌声嘹亮,洋溢着节日气氛。一阵欢乐之后授奖开始,巫副市长等领导笑容可掬地站起来,把金色的奖状、大红的奖状、锦旗颁发给有功人员,修殿阁又领头高呼:“谢谢巫市长!谢谢各位领导——!”巫副市长稀稀拉拉的头发,像一匹瓦地向右梳着,那脸型、那模样颇像当今最走红的蒙古族歌唱家,他脸上绽出一丝笑容,眼睛发射出喜悦的光芒。修殿阁暗自高兴,激动地大声说道:“市委、市政府为了慰劳大家,特别给大家准备了一顿便饭,现在请大家用餐——!”宴会开始,直径二米一的圆桌上,空运的海鲜昂首翘尾,似在汤汁中游泳,那鸡鸭烤得焦黄溜光,蜷缩在白花瓷盘,闪着琥珀般的光泽,白汁蛋卷色美味鲜,清淡宜人,奶汤鸡肘口感丰富,汤白味美,鸡汁平菇洁白柔嫩,清香鲜美……桌上的五粮液散发着浓郁的醇香,“啪”青岛啤酒打开了盖,冒着白色的气泡。红殷殷往外流溢的是烟台张裕葡萄酒……此时,一脸横肉、梳着一匹瓦分头的陈春礼副书记大声发话:“现在我宣布——为霓虹桥干杯!为民心大厦干杯!干杯!”
在座的大小官员都万众一心地平伸着胳膊。
“干——!”字还未念完,只听得“轰!”一声惊天动地的回响,山崖四处想起回音,大地剧烈地痉挛了一下,不到10秒钟,江面上吞吐烟雾。坍塌的大桥墩斜卧在苍鹰峡谷中,碎成几段,桥面混凝土箱梁结构全部垮塌,只有一侧接连钢筋与墩柱支撑面相连。桥面从右向左塌落,左端钢筋还接连在桥柱上,网状结构的支撑钢架全部压塌,右侧部分严重扭曲的钢架残留着损害的扣件,散落一地的钢筋被扭成麻花状。大桥垮塌之后,公路和桥下河流被截断,整个县城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之中。紧接着霓虹桥旁边24层的“民心工程”也随之倒塌,“气潇潇以瑟瑟,风飕飕以飗飗”,叫人闻风丧胆!
“曾几何时,上海有‘楼歪歪’、‘楼脆脆’,这西华的‘桥歪歪’、‘楼歪歪’工程是何人所为?”老孙大吼。
透过餐厅玻璃,惊恐万状的巫副市长看到窗外发生的一切,听到老孙的怒吼,他面如土色,两腿像弹棉花似的不住打颤……
“桥毁人亡,大厦垮塌,揪出罪魁祸首!”
“严惩腐败,打倒贪官!”
10分钟之后,垮塌工地上,消防队员手持生命探测仪、液压剪切钳、链锯、扩张器、牵引器等救援装备,穿梭在各个施救点,一边搜索被困工人,一边紧急救援。120急救人员也同救援人员一起冲进现场,对被发现的被困工人进行急救……
孙悟空像一股闪电要撕碎乌云,他愤怒地说:“这豆腐渣工程!这王八蛋工程!害人害人呀!”一阵狂野的冲动点燃他心中的怒火:“老孙要你吃俺当头一棒!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他眼睛一眨,从耳朵里抽出一根金针用嘴一吹,金针突然变成一根大棒,他将大棒在空中一挥,突然间狂风大作,霹雳惊天。巫副市长一伙吓得上牙打着下牙。
孙悟空飞身上前,一把抓住巫副市长的领口,双目炯炯地逼视着他。这时苍鹰峡两岸的群众怒火万丈地冲进餐厅,雨点般的拳头落在巫副市长身上。
“哗——!哗——!哗——!”一桌桌宴席被孙大圣掀翻,瓷盘撞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孙扯下身上的一根毫毛,放在手板心上一吹,手下四万七千小猴闻声而来,正欲痛打陈书记、巫副市长,孙大圣大呼:“打不得!打不得!中纪委省纪委自然会算他的帐!反腐之路,路漫漫兮,吾辈任重道远!”
又讯:本报总编辑倪兰晨昨日上午亲临剪彩仪式代表报社向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政绩工程表示热烈祝贺,并目睹仪式的全过程。本报昨日在第一版上刊登霓虹桥竣工的新闻图片。(本报记者项志文现场报道 卓婳摄影)
这篇批评报道,下午在编前会上顺利通过,执行主编戚正举 大笔一挥,在发稿单上签署“发排”的字样,轻轻地放下手中那支泡沫红笔之后,他一下发现那支笔有千钧重量,压在他的心上!
戚正举的手托着脸腮,双眼紧盯着天花板,做沉思状,见项志文进来,他用爱抚的目光盯着他说:“稿子发出去再说,天大的压力,我来承担!我们报纸最近改版,把重点放在‘关注民生民情,体察社情民意’上,首先通过瘦身改变报纸的经营模式,摒弃一般报道,杜绝垃圾信息,压缩注水新闻,为读者提供经过认真筛选、精细加工的真正具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好呀!”项志文赞同地点了点头。
其实,戚正举已经当了10多年的执行主编,他慈眉善目,整天戴着套袖,身先士卒地干。他成天来往于各编辑部,像一个嗅觉敏感的哨兵,喜欢从一线记者的口头、其它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中去发现新闻线索,一旦发现苗头,他会鼓励记者们下去奔跑,决不准漏发一个重大新闻。晚上终审看稿,那更繁琐,他长期趴在校样上,一字一字地校对。夜阑人静,50多岁的他会戴上老花镜,像企业的质量检查员一样,把好质量关。近视眼离纸不到五寸,轻微的呼吸声从唇边吐出来。一整版五号字,密密麻麻,蚂蚁一样,等到全看下来,他两边下陷的太阳穴发黑,眼睛下边的皮肉松弛得像两个小袋子。每逢看到这副模样,项志文总是一阵心痛。
“戚总呀!你怕不怕我给你捅娄子?丢乌纱帽?”项志文一把抓住他的手,觉得心惊肉跳,拿起桌上的报纸啪啦啪啦地乱扇,稍微平静之后接着说:“我在文章最后那个‘又讯’,有弦外之音,含沙射影地把矛头直指我们的一把手,可能要惹祸……”
“不怕!天垮下来!有我矮子——顶着!你就说‘又讯’是戚总亲手添上去的!我负责!我们地位可比人家低,但在思想上是平等的,在真理面前人人更是平等的……小项!”
“戚总!我们是针锋相对地硬碰硬呀!现在干新闻就像走钢丝,稍不注意,就会粉身碎骨……”
“我都54岁,两鬓斑白,胡子一大把,最多就是下课嘛!能揭开西华市领导层的盖子,下就下!值!”
项志文抬眼望去,这间20平方米的总编室,左边摆放着大书柜,书柜内摆满各式各样的工具书,大办公桌上堆满各部门送上来的待审稿件,红蓝墨水瓶上扑满灰尘,烟缸里堆满烟头。办公桌已不晓得是那个朝代的桌椅,陈旧又破烂。有人建议戚总换一换,他总是笑眯眯地说:“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我不注重形式,只注重内容。还是把大办公室让给一线记者……”
项志文抬眼望去,戚正举个子矮小,身体瘦弱,背部稍有驼曲,面孔清瘦,颧骨微高,浓眉下深藏着一对炯灼的眼睛,宽大的嘴角上浮动着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一下发觉:那矮小的身躯内却蕴藏着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内在力量!
“我想问问你,小项!高楼大厦怎么建成的?”戚正举故作神秘地一笑。
“水泥、沙子、石子、钢筋、砖瓦……”
“我说呀,还有一样……”
“啥?”项志文瞪大眼睛。
戚正举停了一下,卖了个关子:“还有……水!离开水,它们永远凝固不到一起,哈哈!”
“水很重要……”项志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但是,高楼大厦建成后,你能找到一滴水呀?没有,找不到哇!哈哈!我们当领导的就是水啊!”
“我懂得你的意思,当领导的要有凝聚力!还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毫无功名利禄之心!明早报纸一出来,老百姓拍手称快,陈春礼他们心头就像猫抓!我们会招惹横祸……”
“啊……项主任在这儿,你们在说啥?我们找戚总聊聊天……嘿嘿嘿!”这时,五六个女记者进来了,戚正举突然一本正经地问她们:“现在新闻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假话越来越难说,与真话相对的是空话和套话,现在很多人不说真话更多的是因为利益,想说不能说不敢说!”阿娟说。
“看来阿娟属于思考性记者!”戚正举赞扬道。
“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
“……”几个女记者傻眼了。
“年轻人哪!一天跑呀!忙呀!累呀!有没有目标?”戚正举问。
“我说,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不一样 ,好记者是一个哨兵,甚至是侦察兵……”项志文插嘴说。
“说得对!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我曾经听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的报告,他说,大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你能想到做到的,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而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而你能想得到能做得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我们报社的项志文、封华真、卓婳就是这样的……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大胆创新,始终站在船头,大家要学习啊!”戚正举说话爽爽朗朗。
“不敢当!不敢当!”项志文听着他的高见,疑虑重重地望着身边的同行们,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涩:“我首先声明不是批评大家……现在的某些记者,一天网来网去,电话采访,剪刀加浆糊成工作模式,少数人无专车不远行,不邀请不出门,无请柬不采访,无领导陪同不采访,这是‘贵族记者’!有一种吃部委、泡会议、取材料的,这叫‘白领记者’!有一种吃、拿、卡、压的,叫‘贪利记者’!有的记者即使下基层,采访也隔山看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现在记者开车的多,骑车乘公交车的少,买房的多,同左邻右舍交流的少,新闻热线开设多,搞调查的少,坐在办公室策划的多,深入采访的少……这样办报纸,危险啦!”
“是危险呀!”戚正举深有感触地说:“某些记者老爷以权谋私,千方百计往自己口袋里装钱哇!这叫‘权力寻租’!啥意思?”他抬起眼睛询问大家,见无人回答,然后沉下脸来厉声地说:“那就是,握有公权的人以权力为筹码谋利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我们新闻界有的借曝光来威胁敲诈报道对象,或者为报道对象充当吹鼓手,还有变相的拉赞助、拉广告、收礼品,到企业兼职,参加企业出钱的旅游活动。还有搞有赏新闻,或以内部报道曝光要挟对方提供钱财……”说到这里,戚正举皱起眉头怔了半天睁大眼睛说:“我想问问大家……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些现象?”
“……”大家都低着头,静默占有这房间。
“现在大家在外忙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之外的应酬……”封华真说。
“我发现好多场所我不去也没问题,所以我的饭局越来越少……”卓婳说。
项志文接着说:“现在有些记者习惯在网络上‘拷贝’新闻,在报刊中寻找新闻线索,整天泡在会议室里写报道。针对淡化、弱化调查研究,我给这些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朝辞宾馆彩云间,方圆百里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见,小车已过万重山’。”
“小项说的……大家思考一下,有没有这种现象?算了吧!各就各位!去弄稿子……”戚正举说罢走出办公室。
第二天早上,西华市还隐没在灰蒙蒙的晨雾里,府江河边晨练的人群就听到报贩卖报的声音——
“买报!买报!买《西华市报》!”
“霓虹桥垮!贪官吃钱!百姓遭殃!”
“孙悟空耍金箍棒,大贪官显原形呀!”
“现场报道,有文字有图片呀!”
一位身穿黄马甲的报贩兴奋得眼里放光,脸上带笑,声嘶力竭地喊着。
“我买一份!我买一份!”短短20分钟,报贩手中的150份报纸被一抢而空。
“呸!西华的贪官是狗官!”一位大爷狠狠地吐了一泡口水。
“叮叮铃……”9点17分,发行部邱主任给戚正举打来电话:“戚总,今天报纸一大早全部卖完,读者要求加印哟!”
“啊……?”戚正举有几分吃惊。
“印不印呐?”戚正举心里明白: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把握风云变幻的形势与事态研究的透彻性,在第一时间抢先报道,是办好报纸的关键。既然读者喜爱,必须推波助澜!
“支持你们!”96211读者热线响个不停。
“印!再印10万!”戚正举毅然拍板。
9点45分,加印的第一份报纸出笼了,海德堡印刷机鸣奏着欢乐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