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琼州海峡西线可以修建只通火车的“水下墩式基座承载半潜预制管隧道”

赤峰印刷厂3年前 (2022-02-08)问答103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新些日子新闻说琼州海峡已确定“双向6车道两洞公路隧道+双线合修铁路隧道”,老朽病中无聊,总觉得这事很悬,危险性很大。从访谈中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总师苏权科苏总尽管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对琼州海峡隧道的技术性担心也是有的。

  脑子里有些破碎的想法,写出来以供大家批判。

  海南已确定建自贸港,在将来人、车、物流随时间成N倍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隧道早晚是要建的,不建是不行的。目前桥梁方案已废,隧道已成业界共识。但是,在一个经常发生地震的海峡修隧道,安全问题是最大拦路虎,处理不好,这只老虎是要吃人的。

  世界已建成的海峡隧道地质资料没看过,但琼州海峡地质条件非常恶劣,比中国任何一个海峡的地质条件都恶劣得多。第一是地震多发区有多条断裂带,是地震活跃区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给你来一下子。第二海沟比较深,涌流不好预测,还有大的陡坡。第三是基础不好,海床覆盖层岩石埋得很深,水下300米不见基岩。第四是各处土层承载力不一,从坚土砾石到稀泥层都有,盾构机下穿一百多米,且不说巨大的水压,也有可能遇到盾构机难以穿越的地层,那时怎么办?

  人不可能胜天,科技再厉害也不能制止地球发生地震,尽量避开地震带修建隧道是目前可行的方法。如果在徐闻迈陈至澄迈道伦角修建“水下墩式基座承载半潜预制管隧道”(以下简称“墩管隧道”),不但避开了东中线多条经常发生地震的断裂带,而且海水最深处不过四五十米,易于施工。此处建隧道虽然对水底珊瑚有一定影响,但这不是最优也是次优方案。

  具体做法是——预制管安装在塔墩上,管顶按海军要求距离水面不少于X米,管顶标高减去管径就是塔墩,塔墩下为塔形板块基础,也可以根据土质条件做其它基础,只要满足承载力加上安全系数就可以了。塔形基础可以工厂化生产,用船吊运到位置安装。

  个别地段因为地质因素墩以致塔墩距离过大,可以建半潜式拉索桥解决。

  通风可由隧道管顶开口以烟囱形式通向海面,因为通风井直径小,用四向锚索固定在海底可以抵抗特大风浪。

  在所有的方案中,“水下墩式基座承载悬浮预制管隧道”是最利于防渗漏的设计。水下机器人可以长期不限时对全部建筑构件进行直观检查,一般潜水员下去检查整修也不困难。而且整个隧道应该呈弓形,弓背在海峡中间,弓形结构可以部份抵销地震波对隧道接口处水密性的破坏。弓形弧度可以用计算机根据最大地震烈度对各区块的影响计算出来。

  由于琼州海峡300米未见基岩,塔墩只能建在坚土之上。为了防止地震引起滑坡错位等地质灾害,琼州海峡铁路隧道应该建成单通道双线,两线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一是防止地震互相影响,二是利于防渗处理。三是考虑土层承载力,水下土层负荷不宜过大,特别是有火车经过微震频繁的情况下,安全系数应该成倍增加。

  每条隧道管相接处应该做成水密门,理想的水密门应当有自动关闭和电动关闭两项功能,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隧道损坏,水密门关闭可以大大减少损失,更有利于灾后修复。

  琼粤两地港航员工和家属以十数万计,不能砸了这么多人的饭碗。两岸投入巨大财力修建好或正在建的港口都是世界一流的,不能让国家的钱打了水漂。为了宝岛的环境,海南也不能承载太多的人和车辆,所以公路隧道不必修也不应该修,只修建铁路隧道就可以了,如此也照顾了各界的利益,做到了多赢。隧道使用寿命不过百年,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将来会有更好的技术和施工工艺。那时隧道重建,一定会比现在的更好。

  随便聊聊而已,写多了耽误大家的时间,如今也没人爱看长文,风烛之年闲语无忌,欢迎批判……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