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招聘都要求35岁以下,那么35到50岁的人怎么找工作?
作为一名资深HR老兵,子佳曾在年近30岁的时候,就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毕竟身处残酷的职场,35岁以后上有老下有小,要是再丢掉了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可该怎么办?
题主的问题可以算是问出了年近35岁的职场人心中的担忧与困惑,子佳从一个至少目前困惑少了些许的过来人的角度,分享我的看法和经验。
不用妄自菲薄,其实35岁后职场人员很多,未来也同样机会多多
先说说说几个事实,也许题主可以稍缓下困惑和焦虑:
一、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预期寿命已经增长至76.34岁,而中国的出生率还在逐年下滑,无论是从劳动力人口供给大势判断,还是国家基于稳定考虑,都不会大规模出现35岁以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极其难找工作的情况。(当然情况也必然会因人而异)
二、那35岁现象怎么来的?以2019年往前倒退时间,35岁以上年纪已经是84年甚至以前的人,可以说35岁现象,在市场上主要是70后-82居多,这波时期出生的人,中国刚刚度过特殊时期,改革开放也刚刚放开,计划经济还处于刚刚放开的阶段。
无论是他们工作时所处的国家政策环境,还是其个人可以接受到的教育经历,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VUCA时代的格格不入,除了其中浪里淘沙走上中高层的一波人,以及有着一技之长或者业务精熟的核心骨干,大部分人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而被动的在被淘汰着。
三、笔者和一些HR同行聊起各个企业的平均年龄,互联网企业平均年龄可能30岁不到,但是大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平均年龄都在31-32左右,如果剔除掉很多一线销售岗位/生产岗位大批量的年轻人(平均年龄22岁),其实在职场上35岁的人很明显还是很多的。
35岁后,要想保持竞争力,需要与时俱进,严格自律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不喜欢要35岁以后的年龄的人员很简单:性价比不高。
相比年轻人,我们要经常问问自己,和年轻人相比,我们比他们强在哪里:
体力?不太容易。自然规律下,严格自律才能看看追平年轻人的旺盛精力。工作经验?也不好说。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如果你还抱着老思维,恐怕几年前的工作经验已经不管用了。更何况现在还流行的一句话:你不是有十年的工作经验,只是工作了十年。人生智慧?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原因是老人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见多识广,能够帮助家里的年轻人指点迷津。那么在职场上,你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人生智慧,能帮助企业和年轻人指点迷津吗?问了几个问题,其实35岁后我们都很明白,要想保持职场竞争力,很简单:
与时俱进是基础。18年刷屏的新闻,83岁高龄的李奶奶,被阿里巴巴以40万的高额年薪,聘为了公司的资深体验师。很多人说,本身是李奶奶毕业于清华大学,担任过8年清华大学杭州校友会秘书长,是个学霸级的存在。但是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市场上超过退休年龄学霸级的人物何其多,阿里不能找个60多岁刚退休的学霸?
原因是因为李奶奶退休之后开始接触和学习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对于是比特币、区块链、机器人这些互联网、科技领域的新事物,李奶奶也照样都懂。对比一下,不说80岁,有多少30,40岁的人,可能都不一定清楚比特币、区块链、机器人这些新兴事物。
保持自律是保障。想要与时具进,就代表着要不断学习,而35岁以后顶着生活的压力,还能不断学习,就意味着要保持自律,不会被各种诱惑、困难所打倒。自律,让自己能保持个好个身体,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自律,让自己能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学习和成长才永远不会担忧被淘汰。
只要你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即使在狭隘的职场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在如今这个重视知识付费,重视能力产出的社会,你也必然不会为生计所发愁,毕竟“书中自有黄金屋”😄。
言归正传,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打消35岁后的顾虑与担忧,轻装上阵。毕竟子佳自己也面临同样的前景,所以子佳2年前就捡起了书本,重新找回了阅读的习惯和乐趣,而今年,子佳开始尝试写作,也是为了倒逼自己不断的深化学习,总结复盘,不要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