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挂上AI引擎 炼金“颜值经济”(一)
曾经将成长的基点定位于“她经济”的美图公司(1357.HK),因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工具缺乏想象力,很难变现,2016年上市前后进行了大量的产品创新,但却屡屡折戟:女性手机被淹没在智能手机大爆发的浪潮中,领短视频之先的“美拍”在后来者抖音、快手的算法下丢盔弃甲,其他产品也大多无疾而终。
直到公司开始以人工智能(AI)为驱动,持续对传统工具产品进行升级迭代,在电商设计、商业摄影、视频剪辑、视频创意等领域持续推进“生产力”战略,并快速推出多款生产力工具。更关键的是,回归“工具”属性的美图以订阅模式为突破口,终于架构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文 |李凌
来源 | 《经理人》杂志
美图公司影像与设计产品业绩小爆发,重新成为公司收入和盈利的当家花旦。
2023年,“美图设计室”收入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229.8%;“开拍”成为口播视频创作者新宠;“美图云修”助力商业摄影行业,全年修图超5亿张。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月活跃用户数(MAU)达2.5亿,同比增长2.6%。
美图用户每天处理数亿份图片和视频,约83%都用到了泛AI功能。这背后的功臣就是2023年6月美图推出的MiracleVision(奇想智能)大模型。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欣鸿不无自豪地表示,“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在生成式AI上大规模赚到钱的公司”。
2023年上半年,当大多数企业还在“卷”大模型时,美图已经在全公司范围内“卷”起了AI应用。目前,除了美图秀秀等传统产品之外,美图旗下已推出多款AI应用,包括年营收超过1亿元、月活跃用户数1700万的新产品“美图设计室”。
起家于移动互联时代“颜值”经济、似乎已垂垂老矣的美图,却因前瞻性的研究积累,果断地战略转型,及时挂上AI这个火车头,重新获得发展的新动力。
市占率稳居第一,连续四年盈利
2023年,美图实现总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9.3%;经调整后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233.2%。
2020年,公司剥离不盈利的手机业务后,轻装上阵回归主业,并成功切换商业模式至订阅SaaS,并从ToC拓展至ToB,带动收入快速增长,更是扭转了持续亏损的局面,至今已连续四年实现盈利(图表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美图全产品矩阵约2.5亿月活跃用户数中,来自生产力应用的用户数量增长显著,同比增长74.3%,达到约1770万。生活场景产品中,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美图秀秀月活跃用户数占公司全产品矩阵月活跃用户总数的比例为51%。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美图旗下的两款“拳头产品”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分别蝉联2023半年度拍摄美化APP行业月活跃规模TOP1和TOP3;2024年1月,美图秀秀的MAU市场份额高达54%,远远超过包括字节跳动旗下醒图以及天天P图在内的其他竞品,在图片编辑赛道持续保持龙头地位。
然而,尽管公司MAU市场份额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但通过推广提升MAU已非美图当下的重点,如今公司的重点是通过更好的产品效果将用户转化为订阅会员。
然而,在投资人眼里,开始赚钱了的美图并没有那么“美”。
2020年-2022年,美图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0.85亿元、1.11亿元,然而,期间美图的股价从2021年年初的1.5港元左右,短暂攀升后又持续跌至2022年10月底的0.65港元左右。
直至2022年10月之后,美图的AI战略逐渐清晰,公司聚焦以AI驱动的影像与设计业务,推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此后,美图股价也从2022年10月的0.65港元,爬升至2024年7月的2.50港元左右。
美图打造的AI底座,让美图的传统产品,包括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重新焕发出崭新的吸引力,也让美图能够发力生产力产品,并进行全球化布局。
回顾美图上市8年来的发展历程,更能够清晰理解AI之于美图的战略价值。AI对美图来说,无异于一场洗经伐髓的大变革。而AI让美图将一直梦寐以求的变美生态链真正落地。
成于“她经济”又囿于“她经济”
成立于2008年的美图公司,以图片美化和自拍应用起家,围绕“她经济”打造“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等产品,快速赢得客户青睐。
2008年,公司推出PC版美图大师,后更名为美图秀秀。2011年,公司推出移动版美图秀秀,2012年底美图秀秀PC端用户量突破1亿,PC+移动端用户量突破2亿。
2013年,用户总数已达4亿之巨的美图,还是未能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表象的原因就是:工具类应用的用户停留时间短、厌恶广告、倾向于将工具生成的内容快速转移至另一平台。当时很多投资界人士认为,像美图这样的工具型运用,“除非直接付费,否则很难变现,同时也缺乏盈利的想象空间”。
于是,找到“现金牛”业务成为美图的战略目标。
当时,智能手机行业方兴未艾,美图也趁机布局手机业务,2013年5月推出首款女性手机产品Meitukiss,此后又推出多款手机产品。
社交也是美图可能的变现模式之一,公司投资人IDG资本建议美图将变现重点放在这一业务上。2014年5月,美图乘4G东风推出短视频社区平台“美拍”,2015年推出手游平台“美图游戏盒”以及手游产品“美美小店”等。
美拍上线后连续24天霸榜App Store,取得了当月App Store全球非游戏类下载量第一的成绩。一年后,美拍就把用户数量做到了1.4亿。迄今为止,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成绩。就拿*来说,当初是费时14个月才把用户做到1亿。作为短视频的先行者,美拍也刺激了诸多互联网企业发力短视频行业。
曾经一度,美图旗下各业务板块似乎分工明确:美图秀秀、美拍等运用负责讲模式变现的故事,而硬件则负责创造利润,用以支撑模式变现的花销。美图也把变现和盈利的重心放到了手机业务上。
不过,其后几年的财报数据显示,美图做手机只能称为权宜之计:以一个能明确带来大量现金流和利润的业务,来支撑直播、社交等其他业务的资金需求。
美图创始人吴欣鸿曾表示:“我们想做手机的想法没有太大野心,只是想做一个产品的延续。”
● 四处布局四处折戟
美图的招股书显示,在2013年推出美图手机后的三年半时间(2013年到2016上半年),智能硬件的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为59.7%、87.8%、89.9%和95.1%(2016上半年),尤其是2016上半年,美图手机仅仅289079台的出货量就贡献了95.1%的收益,更让人不禁产生了美图的核心产品美图秀秀和美拍“只负责貌美如花,而没法赚钱养家”的错觉。
2016年前后,短视频及直播平台“美拍”也曾是美图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贡献的月活用户数量一直在美图旗下应用中名列前茅。彼时,抖音尚未正式上线,快手仍在摸索。而美拍已经有张艺兴、范冰冰、TFBOYS等明星轮番助力,捧红了papi酱等短视频元老级网红。
2016年,美图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当时是香港联交所近10年来,腾讯之后最大的IPO,美图以每股8.5港元的价格发售5.74亿股,募得资金达48.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0.5亿元。
其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显示,2016年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5.786亿元,同比增长112.8%,其中智能硬件(主要是手机)所得收益达到人民币14.739亿元,占到总收益的93.3%,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截至2016年12月,美图的月活跃用户总数已达4.50亿,同比增长21%。
然而,2016年美图公司虽然营收增长,但年内亏损达到人民币62.609亿元,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人民币5.40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3.9%。显然,持续扩大的用户基数和快速膨胀的营收规模,并未给美图带来盈利。
在上市首年的年报中,美图将卖手机、打广告两项业务总结为“打造变美生态链”。
而美图围绕“她经济”打造的业务线,无论是女性手机,还是短视频及直播平台美拍,以及2017年推出的电商赛道美图美妆APP,都未能给公司带来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回顾发展历程,当时美图四面出击,却屡战屡败。
2016年到2018年,美图智能硬件营收占其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3.3%、82.6%以及66.1%,用“智能手机厂商”来定位美图公司并不过分。但问题已开始浮现。
占据先发优势,但内容单一、用户集中的美拍,被抖音、快手的算法杀了个七零八落。2016年至2019年,美拍月活跃用户数持续下跌,比例逐渐增大:9.9%、13.8%、60.3%、45.8%,其中2018年美拍因内容低俗问题被责令整改,应用全平台下架30天,导致大量用户、网红流失。
2019年末,昔日破亿月活的美拍只剩下约700万用户。显然,美拍已经无法承担公司“战略重点”的重担,甚至被公司移入其他业务,沦为无人问津的“鸡肋”。
经过两年电商探索后,于2017年上线的以美妆为主的跨境电商美图美妆在上线后才过了一年多就被叫停;随后美图号称all in社交,推出“美和社交”战略,试图将美图秀秀变为社交平台,但也是“雷声大雨点小”;2018年,美图又宣布要进军芯片领域,但同年美图又将美图手机的品牌独家授权给小米,三年后双方终止合作,美图彻底放弃手机业务;2021年,美图又吃“回锅肉”,推出社交电商平台美即刻,但应者寥寥。
频繁地追逐热点赛道,暴露出了美图的战略迷茫。而美图也未能打造出像美图秀秀那样,可以通过傻瓜式操作去解决用户某个痛点,或者通过一键变美功能那样精准满足用户的某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更不要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了。
美图因屡次遭遇失败,导致其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显得不太乐观。2018年,美图秀秀智能硬件业务卖出18.43亿元,毛利率为-3.4%,不赚反赔的形势加上营业成本、各项开支,导致美图迎来上市以来年度最大亏损8.79亿元。2017年至2019年,美图每年净亏损分别为1.97亿元、8.79亿元和3.97亿元。
这还不是美图最糟糕的局面。
迷茫中的美图为了寻求新的突破口,投资加密货币成为其中一个选项。2021年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在2021年3-4月之间,分三次买入加密货币——31000枚以太币,比特币940.89枚。截至6月底,比特币公允价值减少1.119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1年9月,美图秀秀股价在2港元左右徘徊,市值只有89亿港元,距离最高23港元的股价和900亿港元市值,跌去九成。
更重要的是,美图赖以生存的用户数也大幅滑落。2021半年报显示,美图整体应用月活数量已缩减至2.45亿,较2016年上市时的4.50亿几乎腰斩。
● 业务模式摇摆之后渐成型
2020年之前,美图打造“现金牛”业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导致公司的业务模式一直摇摆不定,未能成型。这也从公司收入口径频繁调整中可见一斑。
2019年以前,美图公司的收入分为“智能硬件”及“互联网服务及其他”;2019年-2021年,公司收入分为“广告”“订阅”“互联网增值服务”和“其他”;2022年,公司收入构成在上年基础上新增“SaaS服务”;2023年,公司收入分为“影像与设计产品”“美业解决方案”“广告”和“其他”(图表2)。
从成立开始,广告一直是美图的主要变现模式。尽管公司不断探索其他盈利模式,但广告收入依然占据重要地位。2017年,美图广告业务收入为2.547亿元。2020年,美图广告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占总收入的57%,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美图广告业务收入为7.658亿元,同比增长12.5%,依然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2022年,美图的VIP订阅业务和SaaS业务增长更为显著。这两项业务的背后,是美图在AI大模型的支撑下,对ToC端的美图秀秀等产品进行快速迭代升级,推动用户付费,在ToB端打造美业SaaS服务体系,取得突破(图表3)。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