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研究
□ 杜晶晶
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不再仅限于形式与功能的创造,更承载了创新思维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高校设计专业教育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相关产业行业的升级发展。
课程协同,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规划创新创业专业课。学校面向设计类专业学生设置创新创业课。专业教师教授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包括创业精神、创业过程、企业的创建和管理等,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框架和理论基础。
规划跨学科课程。学校紧密围绕设计类专业特征与行业需求,开设选修性质的跨学科课程。开设“产品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专业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洞察市场、抓住创新创业机会;开设“创新创业工作坊”课程,以实际案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创新创业。
平台协同,营造创新创业真实环境
双创街区平台。学校打造特色的双创街区,并从全校择优遴选团队,其中的天工设计工作室团队成功入驻双创街区;双创街区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此进行思维碰撞。双创街区支持学生将创意想法转化为商业项目,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咨询和市场接入等支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更能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通过与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合作,设计一套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学生参与真实产学研吉印通项目,引入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思维方法。这种合作平台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线虚拟平台。学校通过建设在线市场、模拟企业等虚拟平台,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测试和验证他们的设计和创业项目。虚拟平台包括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开发的在线课程、互动工具,与企业合作的虚拟实习和项目合作平台等。通过虚拟平台,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接触到更广泛的行业知识和资源,获取与全球创新创业社群的交流机会。
学生自主运营平台。鼓励学生自行建立设计运营平台,自主组织设计展览、创业大赛等活动,或运营面向校内外的设计咨询服务。通过自主运营工作,学生不仅能够将自己的创意和商业模式付诸实践,还能学习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实用技能。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未来高校设计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探索更加开放、互动和协同的育人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类专业人才,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