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印刷 > 正文内容

王正方回忆录《我用过的灯具》

毛易梦3年前 (2021-10-09)印刷223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我用过的灯具

  文/王正方

  孩提时代,我随大人走乡间夜路,尤其是风高月黑夜,没有如今的手电,也没有马灯,伸手不见五指,怎么走呀?一种办法是用柏树皮扎一个火把照明;一种办法就是前面的大人手拿一大把点燃的香(就是敬拜神祇和祖先的香蜡钱纸的香),权当火把,在前面开路,我则依赖这准火把仔细感知灰白的道路,小心地随行。有时我实在看不清路,大人就将这准火把晃荡几下,于是我便看得略微清楚一些……

  火把与此准火把并不是灯,不过是灯的前身而已。究竟哪个时代有了灯?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我的孩提时代家里还在使用古老的油灯。

  所谓油,就是菜油。油灯我们叫它灯盏(如图,来自网络)。油灯的灯座、灯柱和灯盏连成一体,陶制的,上过釉。(穷人家的只在灯盏部分上一点釉,富人和官家则用金属灯盏。)灯盏部分呈碟形,盛菜油,油里放两根或三根灯草(注)。如果要最省油的话,就用一根灯草;我家一般用两根。灯草的头伸出碟的边沿,用火柴点燃,屋里便有了昏暗的光。油灯略有油烟,但那时人们并不在意。

  那是上世纪40年代,我还是小娃娃;天黑了,我家的中药店打烊了,大人便叫我点燃油灯。一家人在油灯下共进晚餐。然后,母亲叫我在堂屋的油灯下诵读《幼学琼林》,她呢,就在油灯下做针线;父亲则回到前面的药店,在另一盏油灯下记账和算账:这便是一家人在油灯下的夜生活。夜生活很简单,也很短暂,大约九点钟左右一家人便上床安寝了。早睡是世代相传的习惯,也是为了节省灯盏里的菜油;由此说来,旧时的平民百姓,几乎都是省油的灯。

  我在油灯下诵读《幼学琼林》,那词句我似懂非懂,于是,一会儿就瞌睡了,甚至瞌睡得眼都睁不开了。这时我便站起来,举手伸向油灯,拿起灯盏里的竹签把灯草向上拨一两下,灯光就变得亮了许多;然后我再揉揉眼睛,停一停,磨蹭一会儿。妈妈说,怎么不读了呢,我的儿子?她意识到我在开小差,于是我又大声地朗读起来。一会儿,我又疲倦了,还是因为那词句似懂非懂。灯火又黯淡下来。于是,我又拿起妈妈做针线的剪刀,伸向那油灯,对准那灯火,轻轻地将那灯草头结成的“灯花”剪掉,顷刻间灯火便又亮了许多。

  所谓灯花,就是浸了菜油的灯草燃烧久了以后结成的碳球,碳球烧红,形似一朵红花,故名灯花。灯花(碳球)妨碍菜油的浸润和吸附,会使灯光变暗,所以要剪掉灯花;如巴金《家》曰:“灯光因了灯花增大而变得更微弱了。”也有灯花遇到油中杂质忽然爆亮一下的情形,民间以之为吉兆;如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在我家楼上堆积的废物旧物品中,我曾看到一个废弃已久的电石灯(如图,来自网络)。

  电石灯我虽然没用过,但我见到过,所以还是记载下来。民国时代一直到煤油灯普及前,曾经流行使用电石灯。

  所谓电石,是由生石灰和焦炭放在电炉中加热到2000℃生成的一种化学物质,因在电炉中生成,故名电石。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碳化钙遇水则立即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乙炔。乙炔是可燃气体,电石灯的火焰就是点燃乙炔的结果。

  电石灯全用金属制成。由密封的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盛电石:上部分加水,并用小管引出乙炔。点燃乙炔,“嘭”然声响,即喷出火焰。火焰明亮,照明效果良好。有的电石灯还加了反光圆盘,我见到我家的电石灯就是。我家的电石灯,是祖父在中药店照明用的。

  随着煤油灯的普及,电石灯便逐渐消失了。

  我幼年时煤油俗称洋油,煤油灯俗称洋油灯或洋灯;又因为是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将煤油和煤油灯输入中国,所以煤油灯又称美孚灯。我家是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美孚灯的,我不知道。大约在美孚灯传入中国二十年后,在我的孩提时代,我家是使用美孚灯的。我看得出来,这美孚灯乖巧美观,做工精致,显然是工厂里机器制造出来的,绝非小作坊手工所能为。

  美孚灯有玻璃灯罩,具有避风、无烟、光强、省油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它是对国人传统菜油灯的革命性的颠覆,所以很快在中国普及,并且起码使用了半个世纪。

  我家经常使用的美孚灯有两盏:一盏高脚的,一盏低矮的。高脚的用于夜间中药店营业和记账;低矮的用于生活。(与此同时,菜油灯也还继续使用。)高脚的一盏,灯座和油壶浑然一体,全用玻璃制成。油壶口旋上金属灯口,灯口可以稳稳地卡上玻璃灯罩。灯口中心有棉纱织成的扁平灯芯;灯芯通过齿轮操纵,能旋上旋下,旋上灯火变大,旋下则变小。取下灯罩,立刻浓烟滚滚;只要卡上灯罩,浓烟顷刻消失,灯火立刻变得白亮白亮的,照明效果十分不错。因为,空气通过灯罩形成对流,氧气充足,灯芯中的煤油得以充分燃烧。矮的一盏煤油灯,没有灯座和灯柱,偏平的金属油壶,兼有灯座的作用,因此重心很稳。油壶一侧有把手。其余构造,与高的一盏完全相同。

  美孚灯用上一段时间,灯罩上部便会粘满油烟的碳粒,直接影响照明。于是,擦掉灯罩油烟的任务,往往由我来完成。

  我在茶馆里看见过一种悬挂在空中的美孚灯(如图,来自网络),它不过是家用美孚灯加上悬挂铁丝和灯盖而已。

  我在农民家里看见他们多用小作坊生产的简易煤油灯,用一个玻璃小瓶制成,没有灯罩,不明亮,油烟也很大。后来我当中学老师了,看见学生在熄灯以后使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更为简陋,灯光如豆,更加昏暗。

  在我家楼上的废旧物品里,我曾经看见一个废弃的马灯。大约是我家很少有人在夜里出门办事,久而不用马灯便废弃了。马灯(如图,来自网络)是家用美孚灯的扩大化,有灯罩,能避风,有支架和提手,专门用于野外,燃烧的原理也相同。原来是骑马人撑在马背上夜间出行照明用的,也用在夜间出行马车上。出门走夜路提个马灯也很方便。我也见到有茶馆在夜里营业使用马灯的。

  但我见得最多的却是大型汽灯(如图,来自网络;图中缺少最下面灯头上发光的石棉网罩和保护石棉网罩的金属细丝网罩)。

  我读小学时,学校里有一个古老的戏台,每逢镇上夜间演出川剧,都要在戏台前面的两侧挂上两盏大型汽灯。汽灯灯光白炽,照得戏台和台下几十米远都白亮如昼。如此厉害的灯具,对于我们没见过世面小孩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我不知道古人夜间演戏用的什么照明灯具;我想,就是用再多的大型油灯,那照明的效果,应该都是难如人意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吧,汽灯是电灯出现以前照明强度最大最理想的灯具。正因为如此,所以汽灯常用于群众性的文艺演出活动。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陕西宝鸡地区一个县中任教,那里每当夜间举行大型文艺活动,仍然使用这种大型汽灯来照明。1972年,我到四川省三台县三合中学任教,那里电力十分不足,学校举行文艺晚会,还是离不得这大型汽灯。我看见学校门卫室里,总是挂着两盏大型汽灯,和一排小型汽灯;小型汽灯是专供停电时学生在教室上晚自习照明用的。所谓汽灯的“汽”,是指煤油的蒸汽;汽灯就是通过充分燃烧煤油蒸汽而发出强烈白光的。因此,在启动时,让汽灯产生煤油蒸汽并且顺利点燃汽灯,并且使它正常燃烧发出白光,这可是一件技术活,必须是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方可操作。学校的门卫大爷,就是一位点汽灯的熟练师傅,学校的全部汽灯皆由他负责使用和管理。我多次观察他点汽灯的全过

  程。他先是向油壶(即上面圆罐)灌足煤油;然后向油壶打气,使油壶内部产生规定的气压(油壶自带气枪和气压表)。然后在下端灯盘下的灯头上,套上石棉纱编织的钟乳状的灯纱网罩(如图,来自网络)。

  这石棉网罩呀,真好比美孚灯燃烧的灯芯,只不过它更加微妙。(这灯纱网是奥地利人韦尔在1885年发明的。他把石棉纱织成石钟乳形状的网罩,然后放进硝酸钍溶液里浸泡处理过。)老师傅在灯头上套牢石棉网罩以后,他就开始点灯了。点汽灯可不是一点就着的,它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微微打开油门,让煤油从喷气管中喷向灯头,于是散发成雾状的油滴,雾状油滴聚集和浸润在乳头形的石棉纱罩上和罩中,并与空气混合,使纱罩鼓起呈钟乳状。他小心翼翼地点燃灯纱罩。这时,雾状的煤油微粒还没有完全变为蒸汽,所以火焰还是飘逸的红火。我看到老师傅微微地逐步地加大油门,火焰立即变大,火苗上升,加热了油壶,加快了煤油的汽化,使灯纱内喷射出完全汽化的煤油,从而得到充分地燃烧;这时,嘭然一声,炽热的石棉灯纱网罩,变成了白炽的灯泡,发出强烈耀眼的白光,同时,灯发出丝丝的喷射声响,表明它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最后,老师傅将保护灯头的细金属网罩罩上,他的点灯工作才算最后完成了。

  小型汽灯(如图,网络截图)的构造基本相同,只不过它的灯头和石绵网罩在上部而油壶在下部,此外还加了一个灯盖。点火方法也完全一样。

  我听门卫师傅说,无经验的人点汽灯会有一定危险性。如果油门开得过快过大,煤油的雾状微粒或煤气猛烈地大量地喷射到空气中,迅猛燃烧,肆虐的火苗腾起,有时可达一两米高;从而,会烧伤点灯人和围观者,甚至引燃周围财物甚至引燃房屋。

  汽灯灯头的石棉纱罩,在汽灯熄灭和冷却后,会成为白色灰烬,只要用手轻轻一捏,纱罩就化为齑粉而脱落。再次使用,必须重新换上新纱罩。

  直到全国各地电力充分发展以后,强力的五彩缤纷的电灯,开始使汽灯相形见绌,汽灯才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而这时,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是九十年代了。

  【注释】

  灯草,又称灯芯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去皮后的芯呈白色,晾干后十分疏松,吸油性强,旧时代用做菜油灯的灯芯(灯芯绒就是因为布面条状酷似灯草而得名)。幼年时我看见卖灯草的小贩举着灯草走街串户,人们买灯草十分方便(如上图,出自网络)。现在中药店里尚有灯草,因为它也是一味中药,治小便涩痛、尿血和水肿,夏天泡水喝,去心火,利尿,平血压。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