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很多人没有性欲,其实是什么?是自我保护!不动心了,先歇一会儿

南平不干胶印刷2年前 (2023-04-16)问答44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没有性欲,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接上文心虚寒如何调治)

很多人没有性欲,其实是什么?是自我保护——精不够了,所以我也就不动心了,我先歇一会儿。

那怎么治它?最好的办法就是补充你的精,让你养精蓄锐,恢复到欲望自然来临的状态。但现在的人都是心急、采用一些方法催发性欲,这样做的结果最可怕的是什么?猝死。小车不倒只管推——本来是自我保护,结果变成一种被动的伤害。所以,我给没有阴寒、恶毒邪气的人调治,一般到最后都要用上述这些药。

最补人心气的东西是什么呢?胎盘。我们看看动物生完孩子后第一件事是什么?就是先把自己的胎盘吃了。为什么?能预防产后抑郁。

现在很多人生孩子都是采用剖宫产的方法。其实剖宫产伤的是女人最重要的任脉,也就是丹田。剖宫产以后要缝伤口,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就会打抗生素,抗生素是极其苦寒的东西,会导致剖宫产的人被“冰镇”住,没有奶水。本来生孩子就失精、失血、耗气,最后还得被“冰镇”住,产妇不抑郁才怪。

所以,女性生孩子最好顺产。顺产后一定要保留脐带血。脐带血就是所谓的干细胞,可以催生出我们很多其他细胞。比如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功能毁坏了,干细胞留着,它能继续给患者造血。

健康的胎盘经过特殊的炮制、烘干、焙干以后制成胶囊吞服,这是调治哀怨最好的方法。等到人的心气、阳气恢复以后,就会觉得看东西顺眼了,有点儿欲望了。等到欲望恢复正常,就恢复了正常跟人交往的能力。

怎么区分心虚寒和心实寒老百姓常说“心肠要热”,有的经络不通的人肚子是冰凉的。还有个形容心寒的词是“洼凉洼凉”,说的就是虚寒向实寒走。

怎么区分虚寒和实寒?

你跟人握手的时候,如果对方的手不暖和,但多握一会儿可以暖过来,这是虚寒;有些人的手握上去跟握了一块冰似的,这就是“鬼手”,你都不想跟他多待一会儿,怎么都暖不过来,这是实寒。调治虚寒需要补益,调治实寒需要驱邪气,把邪气先赶走。如果给实寒的人补益,越补寒气越大,最后会凝结成肿瘤。

“保命之法,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前面说过,艾灸治疗就是让艾草燃烧起来后产生的那种自然的、母爱般的、温性的、阳性的热量缓慢地渗透到人的身体里,引起人体内的气的共振、共鸣,然后深入内心。中国人把艾草晒干、杵碎、筛拣、成绒,然后卷成卷,制成艾条。

“艾”的发音跟“爱”相同,用艾叶调治的方法是:把艾叶点着以后,靠近身体的穴位温灸——让身体局部感到很温暖、很热,这种感觉就像母亲的爱一样。另外,人类最早用的是钻木取火的办法——把两根木头放在一起快速转动,生热,然后起火。

钻木时人们会在木头底下放艾绒,木头热了,就会把艾草先点着,然后小火再把木头点着。艾绒的特点是易燃,而且经久不灭。“炉烟虽熄,灰中有火”——火看着好像灭了,过一会儿又着起来了。艾灸完一定要把灸条放到水里,听见“呲啦”一声,火彻底灭了后再拿开。所以,艾草的保温、燃烧能力特别强。

最早人们只是用它取火,后来发现人体不舒服时靠近火,会觉得很舒服。用艾绒点着火,靠近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止疼。

另外,用艾绒烤的时候,人体会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有一股气在动,这就是气感。做艾灸的时候,人特别容易有气感,后来人们就把气运行的脉络记下来,称为“经络”。

我曾经在四川待过,四川的山上很冷,而且总是下雨。四川人之所以爱吃辣,就是因为当地气候湿、冷。我看到当地的农民在家里生火,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把衣服撩起来背对着火来烤,这就是炙背。

“炙”就是火烤的意思。

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把新鲜的艾叶挂在门外,因为它不仅味道非常好闻,还可以祛邪。

江南地区一带过清明节的时候有种专门的祭祀食品叫青团,就是把艾草汁和入米粉,包上豆馅,做成团再蒸熟。另外,艾叶燃烧后的灰可以止血,是一味良药。

艾灸调治要比针刺早,先有艾灸,后来才有伏羲的九针。

先有艾,后有针;先有经络,后发现穴位。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先有穴位,然后把穴位连成线,就发现了经络。”后来我通过研究发现这是不对的。发现经络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做艾灸的时候会有感觉,另一个是静坐的时候能感觉到身体里的气在游走。

经络比穴位重要,如果你不知道穴位,但是知道经络在哪儿,同样可以治病。人们可能会害怕扎针,但都很喜欢艾灸。用艾灸调治的患者一般都是比较“冷”的人,中医叫冷元症,就是寒性体质的人。

对这些寒性体质的人,比如容易手、脚、肚子冰凉的人,中医认为他们需要爱,其实调治思路就是艾灸。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医家窦材曾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扁鹊心书》)可见,艾灸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