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内容

网贷“死灰复燃”— 针对女孩的美容陷阱

防城港灯箱制作2年前 (2023-03-26)百科25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引言:上海女孩深陷“美容贷”噩梦五年,担惊受怕近乎崩溃!

01

近日上海女孩小赵找到记者求助,此时她正被网贷的疯狂催收压的喘不过气来。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小赵自述,2017年大学期间,小赵在“贷款零首付、零利息”的虚假套路引诱下,前往上海奉浦医院做美容手术,医院销售人员教小赵从“即分期”平台上办理了3万元的“美容消费贷”。然而一时冲动消费的她却没有偿还高息贷款的能力。

在此期间,网贷的催收电话铺天盖地涌来,小赵哀求他们宽限还款日期。但丧心病狂的网贷平台却找到了她所就读的学校,学校的负责人和老师也成了他们电话轰炸的对象!

据小赵回忆,后来在学校的那段日子简直就像噩梦一样。即使她更换了手机号码,催收电话还是能找到她,这导致她现在一看到陌生电话就害怕。说起过往的经历,小赵的声音都在不断的颤抖。

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年,为了早日从这种噩梦般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小赵拼命的工作挣钱,然而好不容易有了偿还欠款的能力时,却发现贷款竟然被银行和即分期”平台两头催收,原本两万多元的欠款如今连本带息已经涨到了七万多元!

此为即分期平台的欠款,银行还有两万欠款

目前,小赵不仅被银行列入了“不良征信”名单,催收平台那些不堪入目的催收短信和网络留言更是无差别的狂轰滥炸小赵的家人和亲友,小赵表示自己现在天天活在担惊受怕中,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02

其实像小赵这样的情况,网络上早有先例

前几年,安徽的小张刚刚踏入校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而这其中也有关于网贷宣传的广告。网贷打着“低利息,还款时间自由”的诱人条件,声称此贷款是专门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于是涉世未深的小赵没忍住诱惑向网贷平台伸手了。

看着银行卡里借来的钱,小张感觉像做梦一样。第一次借来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小张在校外找了份兼职勉强还完了第一份网贷。但他却迷恋上了网贷后那种肆意消费的感觉,于是他又第二次通过网贷平台借了钱

小张这次的贷款金额和利息都很大,此时的他已经掉进了网贷“利滚利”的陷阱中。尽管他拼命的打工赚钱,但还的钱连利息都不够。最终他向父亲坦白,父亲虽然生气但还是帮儿子还清了欠款。

此后小张发誓再也不碰网贷了,可网贷对于小张却仿佛毒品一般,他不知悔改的在网贷平台又借了五千块钱。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发现五千块钱已经“利滚利”涨到了五万,这一次他没敢告诉家人。

由于还不起钱,网贷催收人员不断的通过电话和上门的方式骚扰他,他也不敢跟同学和老师求助。

最终,在网贷平台越来越高的欠款金额和催收电话的不断骚扰下,小张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在家中自缢身亡。

小张的自杀实在是个悲剧,他可以选择向父母、同学和老师求助,也可以选择去公安机关报案。在我国,这种“利滚利”的高利贷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小张完全可以拒绝还,但他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03

我们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呢?首先要分析下网贷受害者的特点:

1、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经过调查,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占了网贷人群总数的一半,而这些人中又有一半是还在读书的学生。

这些孩子往往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很容易受到各种新鲜事物的诱惑,网贷平台层出不穷的坑骗手法他们根本无法辨别。

2、虚荣心强、喜欢攀比的学生

人人都有攀比之心,何况是还未成年的孩子,今天你买了一部新手机,明天我要买一部比你更好的,可是父母不给钱怎么办?这时候网贷平台就很容易找上门了。

对此情况,家长要教育孩子对社会上的不法诱惑敬而远之,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都要和家长商量。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04

如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1、 不要害怕和孩子谈钱

许多家长都觉得和孩子说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当孩子提到关于钱的问题时,家长总是遮遮掩掩。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是无法对金钱有足够正确的认识的。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害怕和孩子谈钱的问题,当你和孩子谈论有关金钱的话题时,就已经为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引导孩子自主思考

学校对孩子有关金钱方面的教育终归是有限的,只有父母亲自引导孩子,孩子才能正确认识到金钱并不是手机上的一串数字。

家长发工资或者交水电费的时候,可以顺便让孩子了解一下,告诉孩子自己的工资是怎么来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地方需要花钱。

如果条件允许,家长甚至可以带孩子去看看自己的工作单位,了解自己每天的工作,这样孩子才能更真切的体会到家长赚钱的辛苦。

希望家长能重视对孩子金钱观念的培养,只有让孩子学会花钱不乱花钱,孩子才能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敬而远之。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