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农业大县的“节水经”
央广网庐江2月*3日消息(记者周然 通讯员赵德斌)合肥市庐江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耕地面积*35万亩,粮食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对于农业大县,水资源更加宝贵。一组统计数据耐人寻味:去年大旱之年,庐江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全县粮食总产75.8*万吨,同比增长2.0*%;秋种油菜*3.*7万亩,较上年增加3万亩;蔬菜产量55.78万吨,增长率达4.2%。
时值备耕春耕时节,记者走进庐江县,探究一个农业大县的“节水经”。
高标准农田建设破解“旱疙瘩村”用水难
和往常一样,大清早,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大化村的种粮大户叶文胜,便会沿着乡村公路散步遛弯。
眼瞅着“地块块、矮埂埂、渠弯弯”的“巴掌田”,变成了土地平整、设施齐全高标准的“整片田”,叶文胜感慨地说:“我承包的都是小块田,有一亩多的、有几分的,高低不平,条块杂乱。过去种田,水不够用,赶上干旱天气,只能望天收。如今有了高效设施,再也不用犯愁了。”
叶文胜介绍说,大化村位于庐江县的最南端,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丘陵占比较高,是全县几个有名的“旱疙瘩村”。地块分散,缺水严重,靠天收成,产出低下……这是曾经大化村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提起以前的情况,叶文胜显得十分无奈:“那时候灌溉用水,我们骑车带着笨重的水泵出门,拖着几十米长的水管在田埂上四处奔跑。由于水渗透量大,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费时费电。一天下来灰头土脸,浑身泥水。”
“种了几十年田让我越来越觉得,没有水利保障,这田压根儿就没法种。”去年,庐江县在大化村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叶文胜的承包地正好在范围内。
这位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受益者露出一脸喜色:“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造福农民的大好事啊,使粮食丰收有了保证,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成了大家奔富路上的‘聚宝盆’。”
智能化设备改“漫灌”为“滴管”
庐江县白山镇同春村的村民阮腾云,见证了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带来的点滴变化。
记者在同春村蔬菜产业园的智能日光温室里看到,阮腾云通过手机APP操作,网络智能系统即可控制滴灌节水设施,滴管的小孔上涌出滴滴清水,渗入蔬菜根部。
同春村蔬菜产业园实施的水肥一体化项目,是一套完整的农业科技系统,系统接入土壤检测、小型气象站、卫星无人机遥感等数据资源,通过智慧平台的科学分析蔬菜长势,实时提出定制化的管理方案。
“以前浇地都是大水漫灌,一亩地要用水七十立方米左右,用了滴灌设备,变浇地为浇蔬菜,这些水能浇六亩多地。再加上省出的电费和人工费,产业园*80亩菜地的灌溉成本,从上万元减少到2000多元。”阮腾云算起节水账。他说,引入智慧高效灌溉设备,拧紧了农业的“水龙头”,助力农作物生产节本又增效。
水价杠杆倒逼农业节水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高效节水技术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
高效节水,关键是节水措施的有效实施。跟着庐江县干渠管理所工管股长陈家和,记者走进该县郭河镇农业水价改革综合试点项目的调度控制室,只见灌区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大屏上,清晰地看到闸门控制页面显示着各个渠闸开关状态、闸前水位、即时流量等数据和信息。
陈家和告诉记者,这个系统连接着灌区的测控一体化闸门、流量传感器和输水电磁阀,通过这些分布在灌区放水口的设备,遥测各个地块的用水量,轻松实现精细化灌溉。
“最近几年,我们还启动实施水权改革,根据灌区总用水量,把用水指标分配到乡、村、组、户,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以水价杠杆倒逼农业节水。”陈家和说,现代化灌区的建设,引领农业节水发生了“蝶变”,“庐江灌区已成为全国‘水效领跑者’。”
做好“水文章”促进农业稳产增收
庐江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目前粮油年种植面积2*0多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9万亩。农业是用水“大户”,探索如何提高用水效率、加快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庐江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之路。
留住“天上水”,是庐江县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的一大突出亮点。该县坚持把创新理念融入节水工作,千方百计收集、贮存、使用降水,实行雨洪蓄积战略,大力实施滞洪工程,增加田间管网建设,将“天上来水”成功留下来成为农业灌溉用水,把节水改造交融灌区发展的方方面面。
节省“地表水”,是庐江县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的一条典型经验。该县不断强化节水与水源置换综合施策,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广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初步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高效节水型农业结构,形成合理用水、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用好“增产水”,是庐江县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的又一成功做法。该县实施灌区改善保护提升工程,以灌区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智慧灌区”建设,同时完善用水机制,积极探索水权流转方式,实现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过度使用向主动节约的根本转变。
庐江县水务局局长朱长武表示:“在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最近几年,我们把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放在突出位置,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利建设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已成为农业稳产增产的主力军。”
02*yin.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