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内容

人类知识体系概论

手拿菜刀砍电线3年前 (2021-10-04)问答294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大年初一拜大年,新春佳节不宜出门,不如想些新玩意。

  人类知识体系概论

  下面要讲的是人类知识体系,看见这个名字大家就应该有个大概的印象了。

  人从吃生肉生血的时候就开始努力认识世界,零散的知识积攒到一起,逐渐集合形成体系,这就是人类知识体系。

  咱们后知后觉的思考这个体系的基础问题时发现,这个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前提的,是一个隐含条件--宇宙是整体的。

  只有世界是整体时,人类才能从外部世界中总结出普遍性的,或者说一般性的结论,也就是规律。如果世界是割裂的,就别指望能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甚至连语言都无法规范,你说的话我听不懂,我说的话你也不明白。

  另外,知识体系的建立自然会造成一个结果--排斥神秘侧。换句话说,人类知识体系内在思想的扩张自然会认识以前所谓的“神秘之物”。这宇宙没有“神秘之物”,只有未认识之物。遇到不知道的事物,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就可以,不用将其归因于“神仙或者外星人”,态度一定要端正。

  这个态度--也可以庸俗化称为信仰--叫做“理性”。

  哲学就是为了建筑知识体系基础部分而产生的,要求尽可能的坚实。正常的话,接下来就应该开始哲学部分,但在之前,有一个词要辨析一下。

  无中生有!有图从略,证明简单,大家可以自己试试。

  无中生有的意思就是少聚为多,集砂成塔,集腋成裘的意思。

  那么现在正式进入哲学部分,首先是哲学的定义。

  哲学没有定义,因为哲学的研究范围难以划界线。哲学的研究范围,往大了说,研究的是全宇宙,你怎么划范围?往小了说,研究的是真理的推导,真理怎么划适用范围?所以,哲学既然划不出研究范围,那就给不出定义。

  但是,没有定义没有关系,还可以给出描述。比如说,哲学是知识体系最基础的部分,再比如,哲学是研究真理的学问,诸如此类的,可以有很多描述。

  哲学有一个最基本观点--宇宙是整体的,这也是知识体系最基本的观点。

  哲学的研究思路基本上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宇宙的基本规律,这个思路叫做真理。

  另一个思路是寻找宇宙的基本组成,这个思路很简单,假设宇宙是由某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组成,那么只要弄明白这种基本粒子的特性,整个宇宙差不多也就了解了,这和了解砖块就能大致了解整个建筑是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叫做宇宙砖块理论。

  我在东西方各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思路,先从东方说起。

  《道德经》,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大白话解释:真理可以被描述出来,但是与平常的规律不同,真理(内容)是变动的。这话说的有点葫芦半片,我说通透点,一个词,万物皆变!这个思路就是真理。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没完,下一句非常关键。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大白话解释:宇宙初始的状态你观测不到,叫无,无凝聚成物,你能观测到了,叫做有。有和无其实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一个稀薄,一个凝聚而已。上面说有无关系,大家如果听明白,就会发现这里对应上了。这个思路叫宇宙砖块理论,但是这里的无并不是不可分的,到了墨子的“端”概念时才明确这一点。

  西方举出的例子是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明确提出真理路线--万物皆动。另外还提出宇宙砖块理论--原子论。

  这个原子论必须和虚无配合使用。比如说两个不同的杯子,一个是木头的,一个是青铜的。原子论的说法是两者所含虚空比例的不同,造成的密度不同,并且显现为两种材质。但是与其同时代的芝诺不同意这一点,他说既然物体能够运动,那么就没有虚空,没有虚空你的那个原子论就是错的。这是第一个结论,还有第二个结论,没有说出来。空间必须有基本的团块结构,以使物体能够永恒运动。这是第二个结论。对这一点描述最精辟的,是恩格斯说的,物体既在此,亦在彼。

  两条思路基本就是这样,目前宇宙砖块理论因为已经肯定找不到最基本的、不可分的粒子,那么这条思路对哲学就没什么用了,哲学不要了,给科学用了。宇宙砖块理论在科学当中大放异彩,以后还会继续说。

  真理路线已经推演到“普遍联系和普遍差异”,以后会出来什么还看不出来,但肯定还会继续推演。

  人类思想的演进是非常缓慢的,两千五百多年,不过走了两步而已。

  以上内容一般被称作自然哲学,其他还有什么经院哲学、科学哲学、艺术哲学之类的。但其实自然哲学才是哲学,其他的都没资格称为哲学,这点从研究范围就能看出来。哲学最低也是推演真理,其他的,叫思辨、叫方法论都行,请离哲学远点。

  大家平常所争论的唯物唯心、可知不可知、客观主观,都不是哲学问题。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宇宙是整体,讨论唯物唯心有意义么?哲学正在推导真理,讨论可知不可知有意义么?这些问题都是科学方法论的问题。

  那么下面说一下科学方法论,从大家比较熟悉的西方科学方法论开始。

  科学分成两个部分,技术和理论。无论技术还是理论,都必须是实用的,科学不寻找真理,或者说,科学与真理是相悖的,科学找的就是实用。

  科学首先要分类、划界线,这个工作基本是在方法论里进行的。第一刀分开了物质和意识,划分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第二刀分开了死的和活的,划分出物理学和生物学,然后再继续划分。

  这里并没有说数学,因为数学有超然地位。因为数学采用了极简化方法,数学能够给所有科学提供工具,所以数学更倾向于无内容的思辨。这样看来,不如把数学留在科学方法论领域,而不是分到具体科学领域中去。

  以上是明面上西方科学的大概情况,但是有些隐藏的思想却没有显露出来。

  西方科学是从“原子论”延续下来的,再加上特殊的划界线方式,所以学者对所研究的对象有个基本要求--静止的实体,运动缓慢的实体也可以。静止的实体对应于原子,是西方科学研究的起点,无论物质还是意识,学者们都要找到某个实体才会罢休。

  这种方法在自然科学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无论是物理学中的粒子物理学,还是生物学中的细胞理论都是出于这一思想。

  即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从人性到欲望,再到性欲、神经元、电信号、多巴胺,他们会一直寻找下去,不找到实体不会罢休的。

  不过意识是实体么?不是!意识是行为规范,是行为指南,意识不是实体。

  宇宙砖块理论在东方同样应用广泛,比如气学,气功就是从中衍生出来的。当然,东方传统方法论的基础不是气学,而是阴阳学说。

  我也不太了解阴阳学说,只能大概的说一下。阴阳学说的精要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就是说,有物就必分阴阳,老阴少阳,少阳老阴什么的,纯阴纯阳那是鬼神之躯了,不研究。

  现在回过头去看西方科学的分类方法,物质和意识是不是阴阳学说中的纯阴和纯阳?是不是一下就明白了!

  阴阳学说这种分类法可以概括为“整体的部分”,那么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分类法就可以概括为“撕裂的整体”。两者对比,很容易看出这点。

  下面讲一下科学方法论当中的两个基础概念--空间与时间。

  实际上刚才已经讲过了空间与实体的关系--空间凝聚而为实体,实体稀释而为空间,并且空间有基本的结构,说是团状或者块状都可以,这些团块勾连起来形成整体。

  那么时间是什么呢?先从时间计量的基本单位开始考虑。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他们都是天运运行周期。为什么会用天体运行周期?一是因为稳定,二是因为公认,三是因为到处可用。

  而时间计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比较!用时长短进行比较,速度快慢进行比较。那么时间就可以描述为:用公认周期对事物的变化过程进行比较。再精简一点,可以说成:时间是空间变化顺序的标志。

  时间并不是物理学的基本量,而是从空间演化出来,用于相互比较的衍生量,并且,有一点要注意,时间的基本单位并不是时刻,不是点,而是一个“段”。

  好了,自然科学部分讲到这里也就可以了,很多概念我自己也想不明白,比如电本质之类的,大家有兴趣自己思考吧,接下来大概的说一下社会科学部分。

  这部分涉及到历史,而西方历史进程还是比较慢的,相对来说,东方,也就是中国,史料较多,那么就以中国来讲社会学。

  社会学的基础只有一句话,“生物经历三个层次的挑战,即环境适应、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并推论出“对人类来说,种内竞争的激烈程度要远远超过另两者。”

  这样就能在社会中划出三个区域,最上面的是种内竞争最激烈的形态--战争。最下面的区域是种内竞争下移,上层阶层竞争降低--也就是财阀社会,华夏东边的两个国家都是这种情况。我们的社会学主要注意力就在于将社会整体导入中间区域,既不要战争,也不要财阀,保证整体社会健康的竞争和阶层更新。一切社会分配手段,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的。

  而不幸的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社会,整体竞争必然会逐步下移,进入资产垄断阶段。而资产垄断在遭遇经济紧缩时,最自然的反应是强力反弹,直接进入最激烈的内斗阶段。

  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人类社会这个过程是由资本的稀缺性造成的,所以社会基本策略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对抗多数小集体资本的、强力的集权政府。

  历史,如果不看那些服饰史、家具史之类的,历史就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找到社会问题,历史就会看得明明白白。

  华夏上古史要从禅让制说起。当时的禅让制指的是部落集团首领职位在几个大部落之内流转,当然,小部落肯定是既没资格也没能力的。但是在这个流转过程当中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会引发大规模战争,权利平稳流转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所以在各部落集体协商(间或镇压)之后,决定部落集团首领的职位只在某个特定部落之内流转,其它部落不再享有觊觎权柄的资格。如果对古代历史稍有了解的话,就可以看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大义”,也是最初的王朝化--夏朝建立。

  华夏古代的社会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当时社会动荡,主流的思想,比如道墨儒法这些思想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而产生。这里先说说道家学说。道家学说最初产生不太可能是周王室,应该是各个诸侯国的劝谏集合成书。意思是说,咱们这些诸侯之间打仗跟你周王室没关系,别总想着什么事都插一腿,你老实地看着,用你的时候出来站个台就行啦。所以周王室发出感叹说,这要是小国寡民该多好,谁也不打架,老死不相往来嘛,我周王室的权威也能建立起来。可惜,周王室彻底衰落了。

  墨儒法三家学说则是对社会整体的考察,都强调秩序,目的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止战”。其中墨家与法家学说强调的秩序根本是背道而驰的,墨家强调底层秩序,底层产生法律,天子也由底层选举。法家强调上层产生法律,天子世系流转。两相比较一下就能发现,墨家的政治主张比较幼稚,不专业,法家更有操作性,有调动大资本的能力,更容易实现。在战国时期用法家学说也会产生强力的政府资本,以在战国生存下去。

  儒学,实际上是这两家学说的调和派,强调皇权的世系流转能保证流转时候的基本稳定,强调限制皇权、众臣拱卫又使底层拥有更大的权力。

  另外还有一个著名学说--兵家。兵家学说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兵者,诡道也”。首先兵家不是打仗的学问,而是求生的学问,都是实用手段,目的就是“我活你死”。不讲什么学派分别,只要好用我就用。很多人说皇帝用策是“外儒内法”,我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应该是“外儒内兵”。面上看,皇帝是守规矩的,行为可预测,也可信任,但是背后实施的手段则是哪个好用就用哪个,绝不会讲学派分别,就是讲实用,不会被学派言论绑架。

  整个社会的止战和政治上层的平衡,成为其后近两千年不断进行政治改革的目标。安全、和平,这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有一句话对此描述得极为深刻,“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征战产生巨大内耗,如果不能尽快统一各国,无论多强盛的国家都支付不起这样的消耗,直到最终被拖垮,这就是统一的最重要动力。

  最终秦国夺得了这场竞赛的胜利。现在天下一家,政治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内部。秦国以法家思想治理天下,这里再次说说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用一个成语就能说明白--指鹿为马!用通俗的话说,当时赵高牵了头鹿上殿。“皇上,这头畜牲,”赵高指着鹿跟胡亥说:“您说叫鹿它就叫鹿,您说叫马它就叫马,它叫什么您说了算。”

  这个故事说出了法家的最基本思想--众官僚执行法律,而制定法律的只有皇帝,而且也只有皇帝才有制定法律的资格。

  这是种高度集权的思想,保证了秦国能够用最大的能力进行战争,从而统一天下,但在战后却不适于当时宽松的和平环境。秦国灭亡,原因在于战后利益分配不均。大家都知道,战后实行的是郡县制。郡县由官员管理,官员由秦始皇任用,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利益被秦始皇独占了,无论是原有各国的贵族或者老秦人的贵族都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与战国习俗完全相悖,他们当然不满。

  秦始皇活着时候尚且要巡游天下,压服各地,一旦秦始皇死去自然战乱纷起。最重要的是,老秦人对战后分配同样不满,以至二世而亡,只和平了区区十二年。

  七年战争之后,刘邦做了皇帝,实行宽法,也作了适当的分封。这个时候基本实行的是自由经济政策,或者叫黄老之治,同时杂糅法家思想,民间经济在战后快速恢复,形成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但是这段时期并不是平安无事,在政治上层的斗争同样激烈,比如说吕后灭族、选举皇帝、藩王作乱,汉文帝时期才形成都认可的帝位传递制度。

  汉武帝刘彻上台之后面临的是盛世之后的危机,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集权。

  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开创察举制选拔官吏,掌握官吏的任免权。颁行推恩令,分化藩王的力量。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财政集权。独尊儒术,逐渐对官僚体系进行改革,确立社会主流思想,从思想上改变自由经济体系。强干弱枝思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

  但这些还不够,地方经济仍然具有挑战中央的能力,随时都有叛乱的危险。然后汉武帝想出一个方法--发动外战,针对北方的战争。战争,能加强政治集权,能加强经济集权,能练出强军,而且是刘彻自己亲自掌握的强军,没有比战争更好的方法了。连年战争打出了强汉的名声,同样也使民间经济受损。

  汉武帝晚年受不了外界的压力,同时也知道实行的政策不是长久之道,所以全盘否定了自己曾经实行的政策,下了个罪己诏。

  汉武帝之后,他培养出来的强大军事贵族逐渐掌握了政权,上层政治失衡,地方崛起,国家逐渐滑入深渊,军阀、世家逐个出现,这就有了三国之乱。

  政治平衡在曹丕当权时代出现了转折点。曹丕为了拉拢士族,推行了“九品中正制”,使官吏的任用权完全掌握在士族手里,士族成为了独立的力量,完全架空皇帝,上层政治彻底失衡。

  南渡之后,士族依靠流民的大量补充,在庄园经济基础上拥有了基本的武装力量,进一步成为门阀,能够与贵族抗衡。但在上层政治层面,因为皇帝沦为傀儡,贵族与门阀之间没有缓冲,两者的斗争更为激烈。

  乱世之后,两者的力量都大幅下降,隋文帝杨坚也有机会暂时掌握住两者。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评价不高,但他的功绩是抹杀不掉的。1,开凿运河,使中南成为一体,大幅降低流通门槛。2,推行科举制度,掌握官僚任免权,降低世家的影响力。官僚体系重新成为皇帝的力量,能够与贵族对抗,曹丕走的弯路现在才回到正途。做完这些后,杨广发动辽东大战,想要进一步消磨贵族的军事力量,可惜功亏一篑,士族与贵族联手推翻了杨广。

  唐代基本延续了隋炀帝的政策,但也没有更进一步的政治改革,连帝位传递制度都没有做好。唐中期之后,地方军阀蜂起,乱世开始。

  到了宋代,得益于世家、贵族在乱世中逐渐式微,政治上层逐渐形成共识。1,必须消灭世家。2,军事力量必须可控。所以宋代自开国起就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并且有了杯酒释兵权,军事力量纳入官僚体系当中。

  军事力量的集权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官僚掌军不专业,二是官僚集团力量过度庞大。不专业导致了“弱宋”的称号,文官集团的庞大导致“冗兵冗员”,同时也逐渐架空皇权。也是从宋代起,民间暴乱逐渐成为干涉历史的力量之一。

  立国多年之后,地方经济逐渐壮大,尤其是南方,在隋唐时期的大开发之后又出现了大发展,此时南北经济差异已经非常明显。这时政坛出现一位大人物--王安石。王安石是官僚集团的大叛徒,因为王安石变法搞的是财政集权,最受益的就是皇帝。改革的阻力是很大的,但也有成果,不然徽宗皇帝也不会有钱修园子。结果是地方与中央、南方与北方,矛盾都在加深,直到靖康速亡,再次南渡。

  高宗赵构比较老实,官僚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当时北人南渡与当地南人之间的矛盾是比较大的,能够平息矛盾、形成共识,既有外部军事压力的原因,也有赵构安抚各方利益的原因。政局平稳之后,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军事集权。这个事情已经是共识了,怕的就是出现军阀。多数人都是老老实实的上交兵权,少数不愿意交的就被处置了。

  因为改革总体来说是失败的,此后终南宋一朝,官僚集团已经没有了自我改革的勇气,南宋各帝基本上都是被架空的。

  元代在政治上没能再行一步,反倒陷入内斗,唯一能够称道的就是沟通了北运河。

  朱元璋在历史上名声也不好,但确实是位能够看透历史的君王。明代立国之后,朱元璋很干脆的杀掉冒头的军事贵族,实行了勋贵制度。平时在京城待着,打仗了才让勋贵领军出征。这个制度既保持了军事上的专业性,同时也消除了形成军阀的可能,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勋贵是皇帝自己的力量,可以协助皇帝共同压制官僚集团。朱元璋对官僚集团的管制是很严酷的,当时的宰相都被杀了,设立锦衣卫监视百官,以后还要加上厂卫,又比如设立粮长,使官僚集团管理不到基层,再有剥皮填草,顶大诰进京告官这些,反正是要尽量削弱官僚集团的力量。又要能用,又要可以控制。再一个是设立藩王,这被证明是一个败笔,却也促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明代。

  永乐、英宗、万历这三代皇帝处在明代历史最重要节点上,而英宗所经历的“土木堡之变”可以称为大转折。如果要叙述具体过程难免要加入阴谋论,这里只说结果。“土木堡之变”是一次了不起的政治改革,使军事力量再次处于官僚系统的掌控之下。这样的体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内耗,但是军力逐渐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家丁制逐渐成为主流,军阀悄然冒头。

  万历晚年已经控制不住朝政,官僚小集团为“从龙之功”各逞心机、互相倾轧,其后的光、熹、毅三位皇帝都卷入重重阴谋与矛盾,结果是谁都无法控制朝政,直至灭亡。

  清代吸取明代教训,将军事力量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压制官僚体系,但在太平天国崛起之后,这个方法失败了,地方组建团练的同时也进入清国的倒计时。

  在清末时代,思想界有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说法,这个说法怎么理解?我举个例子,“华夷之辨”。这个华夷之辨,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是华族,穿丝绸,吃粮食,而且是煮熟了吃。你们穿皮衣,吃生肉,不仅臭哄哄还拉不出屎,蛮夷,穷鬼!

  华夏古代,没穷过,一直都是富裕之地,到华夏来都是羡慕华国人的生活水平,没有说华夏人是蛮夷、穷鬼的,但在清末,这种情况出现了,不仅弱,而且穷。当时的思想界真的是大混乱,到现在,这样的混乱犹有余波。

  华夏实行近两千年的集权制度,目的就是减少内耗。从宋代开始,古代政治进入成熟期,至少表面上看,上层政治的内部分裂不再是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是无论如何,华夏人的基本思想还是处于“一国天下”范畴,到了鸦片战争,正式进入“列国竞争”时期,思想界难以扭转。

  社会学的根基不是个人,而是团体,不是欲望之争,而是利益之争。

  以上讲的所讲的社会变迁,实际上用一个词就能完全概括--团结。

  中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一样因为中国经历了完全世俗化,是个完全的平民社会。

  东方式的,或者叫中国式的社会学基本就是这样,那么再简单讲一点西方的社会学。

  说起西方,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宗教。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事实,全世界的一神教和二神教都是发源于中东地区,我在这里大概说一下原因。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是绿洲式地理,绿洲之内可以生产生活,绿洲之外全是沙漠,没法活。所以绿洲对当地人非常重要,被赶出绿洲结局只有一个,就是死。

  而且,绿洲地里还有另一个特征,因为交通成本比较大,控制能力相对就比较弱,所以很难形成统一的官僚体系,绿洲的治理基本要依靠民间自发进行。

  因为绿洲的特殊性,中东地区发生战争时对绿洲的争夺特别激烈,绿洲之内为抵御外辱需要联合起来,而联合就需要有基本相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谁来提供?宗教!

  最开始也许只是那个地区比较盛行的宗教,然后为了尽可能联合更多人,需要将宗教统一,也就是尽可能“用一个声音说话”。这就是多神教变成二神教,进而又变成一神教的基本逻辑。

  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体系是特殊的官僚体系,是团结人、管理人的组织。宗教是实用的。

  在中国,上古时代肯定也经历过宗教统一的过程,一个个分散的适于农耕得谷地也可以看作绿洲,但当逐步开发后,形成了统一的官僚体系,从而压制了宗教体系,只不过这段历史已经全部散失了,只能从“绝地天通”四个字中体会那段历史。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