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内容

命苦都怪它?苏轼实名diss摩羯座的原因是……

宁夏门招聘2年前 (2023-02-11)百科22
印刷厂直印●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命苦都怪它?苏轼实名diss摩羯座的原因是……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 王诗尧)1月8日,是北宋出名文学家苏轼98*岁的生日。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林语堂曾评价苏轼是“人世不成无一,难能有二”之人。他有旷世之才,精通诗词、书法、绘画等,却又一生坎坷,在政治的漩涡中起起伏伏。

然而,纵使“拣尽寒枝不愿栖,孤单沙洲冷”,苏轼仍笑对人生,“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只要心中有明月,天天都是中秋节,若人人都有苏轼此等豁达情怀,或许快乐的人会更多一些。

材料图:四川眉山三苏祠内的苏东坡的雕像。张忠苹 摄

命苦都怪“摩羯座”?

今天是“摩羯座男孩”苏轼的生日。但是你可能不晓得,其实苏轼对摩羯座定见很大!

早在宋代期间,关于十二星宫的说法已经广为传播。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刊刻的《炽盛光佛顶大威德销灾不祥陀罗尼经》,其经卷之首的插图就是一幅环状的十二星宫图。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刊刻的《大隋求陀罗尼经咒》,更是把中国古代文化的二十八宿和外来的十二宫连系画于一图。

《大隋求陀罗尼》经咒 梵文本(图片来源: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

若是要说宋代哪位名人对星座常识略有研究,那就不能不提到大文豪苏轼。

苏轼的仕途之路坎坷到需用“惨”字描述。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他因批判新政而遭抨击,歪曲他扶父丧返川时,偷贩私盐。苏轼不屑与其狡辩,只求出任父母官逃难。

从此苏轼起头了贬官生活生计,由北至南,由富庶之都到穷山恶水,越贬越远。最初,他在*2岁的时候,竟然被贬到了海南岛儋州!在宋朝,流放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功轻一等的惩罚。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首诗《三星行》:“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大意说的是,韩愈出生之时,恰逢月在斗宿,因不见牵牛星守护,又有簸箕星在一旁挑拨离间,因而让他一再遭到冲击,一生波动坎坷。

苏轼诵读了韩愈的《三星行》之后,立即写了一首《东坡志林·命分》感慨:“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曲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生平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苏轼的意思是,他和韩愈二人都是摩羯座,可谓是同病相怜,命格欠好,必定一生多谤誉。

命苦为什么是“摩羯座”的错?在宋人看来,摩羯座是个不不祥的星座。宋代学者方大琮给伴侣写信时吐槽:“惟磨蝎所莅之宫,有子卯相刑之说。”南宋的牟巘自嘲道:“生磨蝎之宫,人皆怜于奇分。”以至当过宰相的周必大也说:“亦知磨蝎曲身宫,懒访星官与历翁。”但据学者考证,周必大并不是摩羯座,而是宝瓶座。

不外,宋人已将摩羯视为恶星,归正命欠好怪摩羯座就对。

挖野菜的“摄生达人”

世人皆知苏轼是一位美食家,其实他仍是一位“摄生达人”。他能够在看似寻常的饮食中,找到摄生的契机。

固然东坡肉声名远扬,但是苏轼亦倡导蔬食摄生的理论,他被贬到各地仕进时,经常会去挖野菜来吃。不只如斯,苏轼还很爱吃蜂蜜,每次吃蔬菜时蘸点蜂蜜,吃起来甜甜的。“予少嗜甘,日食蜜五合,尝谓以蜜煎糖而食之可也。”

绘图:张舰元

身为四川人的苏轼爱上了甜食,由此可见他对蜂蜜的喜欢水平了。并且蜂蜜具有很好的药效,可营养心肌,庇护肝脏、润肠胃、降血压,具有避免血管硬化的效果。

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狂吟醒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问养神”,以本身的经历劝他人不要醒生梦死,而要粗茶淡饭摄生。

茶叶摄生是苏轼的经历之谈,他在《仇池条记》中曰:“除烦去腻,不成无茶。”而且在没有牙膏、牙刷的古代,苏轼就已经具有远见地提出了以茶漱口法,“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渐坚密。”

他自创了那套“浓茶固齿法”,并呼吁各人要养成习惯、持久对峙,如许牙齿就会垂垂变得坚密了。

材料图:茶水。施亚磊 摄

苏东坡还把“推拿脚心”做为一项重要的摄生法宝。“盘腿擦涌泉,闲坐不雅菖蒲”他每天都要盘腿坐在床上,用力推拿脚心。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常推拿脚掌,对许多疾病如贫血、糖尿病、阳痿、痛经及肾功用紊乱等都有必然的缓解感化。

与民同苦的清廉“父母官”

“且夫六合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为官40余年,始末戒奢崇俭,清廉自持。他实正做到了以民为本、与民同苦,每到一地都留下了清廉、勤政、爱民的美名,被本地苍生世代传颂。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黄冈市。因为薪俸削减了许多,他沉溺堕落到“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的境地。

后来幸而得到伴侣的帮忙,苏轼在城东弄到一片坡地,末于能够本身开荒耕田,处理全家的温饱问题。苏轼还为那块地取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因而他又被后人敬称为“苏东坡”。

绘图:张舰元

其时生活困顿的苏轼,为了稳定花一文钱,他还实行了严酷的方案开收:先把所有的钱均匀分红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均匀分红*0小份,每天只取一小份。钱全数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做为全天的生活开收。

当天拿到钱后,他还要认真权衡,能不买的工具坚定不买,只准剩余、禁绝超收。而积累下来的钱都被存进一个竹筒里,以备不时之需。

苏轼对贪污十分痛恨,他曾写信劝戒以豪侈闻名、认为豪侈就是“得道”的老友蒲宗孟,“闻所得甚高,然有二事相劝:一曰慈,一曰俭也。”他曾在为一名考生的一首诗做序时,透露了本身仕进的立场和原则:“求官”的目标在于“得”,承认那点是虚假的,但“得”与“道”发作矛盾时,不要为了得到高官厚禄就放弃本身所学的“道”。

苏轼那么说,也是那么做的。当他离任杭州时,一位挚友为他送来黄金5两、白银150两做为礼品。美意难却下,苏轼只好承受了那笔礼金,但他没有私用而是转赠给安泰坊,用来为贫苦人群治病。

苏轼关心民间疾苦、为苍生谋福利,安泰坊就是他在杭州当“市长”时抗疫所建的“方舱病院”。其时他筹集了白银2000两,又从本身的私房钱里拿出50两黄金,安泰坊建成后即可以集中对染疫的病患停止治疗。

那所名为安泰坊的免费病院,明显带有民助性量,是领先时代的立异行动。而安泰坊及其运做形式也引起其时朝廷的极大存眷。崇宁元年(1102),朝廷起头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贫民治病。不久,安泰坊也被朝廷改赐名安济,遂为官办。(完)

收藏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