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帝国,何其强大!按理说,没有了六国的威胁,又建立起了一套顺应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统治集团内部也似“固若金汤”,“王者天下”矣,是不应该灭亡的,而且更是不应该那么快就灭亡的瓦楞杯。偏偏大秦帝国历二代而亡。多么令人痛惜,更是令人反思!
那么,秦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瓦楞杯。依笔者之见,如下:
(秦始皇)
1、秦国统治,表面强大,却很脆弱瓦楞杯。秦军铁骑,踏遍六国,秦始皇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六国威胁解除了,他总算松了一口气。秦始皇开始采用中央集权式的治理。这种治理是一气呵成的,强压式的,摧枯拉朽式的。长期受周礼熏陶,以及或多或少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六国遗民并不认可,也很难接受。反抗、暴动不断。此举凸显秦帝国大而统,统而不稳。长此以往,国家能向好吗?!
2、这是什么统治?完全是秦始皇的那一套,何曾尊重过六国遗民的意愿?秦始皇的统一,刀光剑影,踏着各国民众的尸骨而完成的瓦楞杯。世仇未消,覆国之恨,岂能一时消解?在秦始皇的强压下,各国民众只是表面上归顺,内心又怎么会心悦诚服?所以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人心思稳,却不稳。各地时有士人带头反叛、暴动,便可说明。
先前六国之间交流互动、诸子百家争鸣的场景,被禁锢了瓦楞杯。很多人等待着机会,紧张的空气,就差一根导火线被点燃。统一之后不统人心,那是最危险的。
(修长城)
*、苛政猛如虎,何来人民安居乐业?秦朝苛政,是谁也否定不了的瓦楞杯。秦朝的律法还不严吗?几千年的封建法治,其严苛之酷,很多都是师承或者溯源于秦朝的。只不过,后来有的统治者注意吸取秦亡之教训,稍微放松了一点而已。大同小异,秦朝是开了酷法之先河的。
苛政猛如虎,受伤和触动的就是劳苦大众瓦楞杯。暴动不是出于统治集团内部,而是出自基层民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陈胜、吴广,生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被逼无奈,只有反抗。“苦秦久矣”,以至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遍地烽火而至。接着,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项羽反戈一击。帝国大厦摇摇欲坠,它离灭亡还远吗?
*、大兴土木只会加重人民的负担和积怨瓦楞杯。先有郑国渠,后有秦长城、咸阳宫,消耗多少人力物力,一座骊山陵墓,修了几十年,国库能不空虚吗?以至“村野无壮力”,农田荒废。国家就是这么消耗殆尽的,徒有空架子。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的军事机器为何不堪一击?秦始皇过于自信,以为国家统一了,没有了六国的威胁,便可以万事大吉瓦楞杯。其实不然。根基不牢,人心不稳,强按的葫芦总要从水里冒出来。秦始皇防范意识淡薄,太低估了人民的反抗力量。秦始皇统治后期,秦军主力号称100万。按理说,在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兵时,完全拥有强大的压制力量。但是,这100万军力却没有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太过分散。*0万驻北抗击匈奴,因蒙恬被赐死、扶苏被逼自杀,人心涣散,战斗力受损,无力回援。*0万大军开往岭南扩边,回天无力。咸阳及附近剩下的,只有20万军力,而且这些军力的将领和士兵,大多是六国贵族和遗民,心生怨恨,哪有心思去抗击暴动和起义?秦朝不灭亡才怪。@头条历史@今日头条文化频道@头条读书会@美文#大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