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有媒体报道,格力空调还在使用“世界名牌”做宣传遭到了普遍的质疑会议名牌。对此,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表示:质检总局不会取消格力空调 “世界名牌”的称号。
张纲表态疑窦丛生
张纲表示,根据质检总局《关于开展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通知》(国质检质[2005]95号),格力空调获得了“中国世界名牌”荣誉称号会议名牌。2009年,质检总局废止了上述规范性文件,决定暂停中国世界名牌评价活动,但该决定并不影响已经获得“中国世界名牌”荣誉称号的格力空调。
张纲总工表态似乎对前段时间闹得纷纷扬扬的格力“世界名牌”风波有了一个定论会议名牌。但认真看完相关媒体报道后,却是疑窦丛生。
五大疑点迷惑不解
一、张纲总工是什么场合、什么状况、什么会议上表态的会议名牌?是他个人表态?还是代表质检总局表态?在质检总局官方网站无法查出张纲表态的出处?
二、如果代表质检总局表态度会议名牌,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新闻发布制度程序,应该是由质监总局的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公开批露,而非张纲个人随机接受媒体采访,就随机表态?
三、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关于开展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通知》规定:“‘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为年度表彰,不设有效期会议名牌。”此次,张纲表态,“2009年,质检总局废止了上述规范性文件,决定暂停中国世界名牌评价活动,但该决定并不影响已经获得‘中国世界名牌’荣誉称号的格力空调。”公众究竟该如何理解?质检总局的“暂停”之后是“继续”还是“撤销”或“取消”?“中国世界名牌”不设有效期,到底以“年度称号”为准?还是搞“终身制”永远有效? “不影响已经获得‘中国世界名牌’荣誉称号的格力空调”是支持格力将“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改为“世界名牌”用来宣传误导?还是不过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给格力找个台阶下而已?
四、据张纲介绍,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重点的要求,“加快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会议名牌。进一步做好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既然是“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就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名牌评价机制,那么是否意味着对以前备受质疑的国家机关评选的“中国世界名牌”荣誉奖进行“召回”呢?
五、截至2007年,共有10个品牌获得“中国世界名牌”称号会议名牌。格力牌空调只是当选的10个品牌之一,为什么这次张纲表态只为格力开“小灶”?只说不影响已经获得“中国世界名牌”荣誉称号的格力空调?对其他同样获得该称号的企业没有“表态”?质检总局为什么没有出台一份规范化、程序化的文件对其他九个品牌也“验名证身”,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呢?
政府机关出面评名牌当休矣
张纲总工的表态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是被人断章取义“利用”?还是“利用”媒体来表明自己的个人态度?公众不得而知会议名牌。
应该说,国家机关“推进中国名牌战略”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类评比所产生的“优胜企业”和产品享受到了一系列其他企业或者产品所无法企及的特权,这对作为平等主体的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和创造市场认可的名牌并占领国际市场,是有积极意义,还是起到了人为限制、垄断保护的阻碍效果,甚至是否为权力寻租和腐败打开方便之门,还有待求证会议名牌。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是什么?直接把政府之手伸进市场和行业,用行政权力来组织这类行业评比,是不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越权或者滥用权力的行为?在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政府究竟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发挥积极作用?也需要研究会议名牌。
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外“名牌企业”发展到今天的成就,完全是按照一种市场化模式运作,鲜有政府的干预会议名牌。
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务院纠风办2007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对政府部门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举办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消各类要求基层、企业、群众出钱出物出工或以各种名目收费的项目会议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