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拆毁6艘核巨兽,排水量25000吨堪比航母,真不心疼吗?
我倒不觉得俄罗斯人会心疼,相反这波改革会为俄海军带来新的生命销毁设备。甩掉的那些核动力大舰,只不过是无用的脸面和历史的包袱罢了。
近日俄罗斯海军宣布,将耗资6000万美元,拆除掉自己的6艘核动力舰艇,其中包含2艘“基洛夫”核动力巡洋舰和4艘老式核潜艇销毁设备。这个举动闹出的动静挺大,尤其是那两艘“基洛夫”,哎呀呀,最后的战巡呀!实在是令有些人觉得可惜。
然而俄罗斯真的可惜吗?要知道这些年俄罗斯经济下滑严重,一直见不到什么好起色;他们先与乌克兰因为克里米亚问题翻脸,后又投入到叙利亚战争这个无底洞中,早已显露出一些入不敷出之态销毁设备。没有钱,伟大苏联的遗物是没那么好动的。
俄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是最好的现实写照:先是拖去打仗,接连因为阻拦索问题摔飞机,吓得SU-33们都上了陆地机场作战销毁设备。而后拖回家修理,一不小心浮船坞沉没,把甲板砸了个黑黢黢的大洞。这边凑合修,那边摸摸搞搞的升级。拖着拖着小病成大病,搞得这艘俄军唯一的航母是骑虎难下。退役吧,舍不得。留着?实在不好修。
“基洛夫”们只会比俄军这艘航母更老旧、更麻烦、更难以担当大任销毁设备。这些冷战时期的舰船毕竟是落后了,上次拍照还是黑白胶片...咳...虽然经过一些现代化改装,且拥有变态的火力,但在电子对抗与信息化作战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并不见得比一艘现代化的常规驱逐舰强大,再继续改装下去也于事无补;再加上年份渐长,更换核燃料又是一次大花费,倒不如干脆退役,省下钱小步快跑为好。
上图.1985年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被我军133“重庆舰”给怼了
长期以来,俄罗斯依靠的都是最后一艘“彼得大帝号”(安德罗波夫)维持着自己的海军面子,其余的“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基洛夫)、“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伏龙芝)、“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加里宁)都在港湾中泡水腐烂,俄军虽然一度有意图将其中的舰船复航,并装备上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但每次改装都在经济问题的权衡上败下阵来销毁设备。
我们可以参考“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也就是俄罗斯“白送”印度人的那艘“超日王”的情况看看销毁设备。这艘航母作为苏联时代的载机重巡洋舰,不比“基洛夫”差多少。它在港湾中泡了许多年后,舰上的贵金属、设备、电线,以及任何能撬下来卖钱的东西都被水手们卖掉了。所以哪怕是“白送”印度人,其改装费和耗费的时间也是相当昂贵的。
当然,这里面有俄罗斯杀猪崽的嫌疑,但我们不必过多关心这,只需要明白这种老舰的改装复航并不是件容易事就行了销毁设备。
对俄军而言,现在的几艘“基洛夫”固然是面子,但死要面子迟早会迎来活受罪的一天,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放下身段,接受自己衰落的事实,丢下这些包袱,更脚踏实地的重新发展销毁设备。
至少俄罗斯还为自己保留了两艘“基洛夫”,没有说一口气将四艘船全部拆毁,它们仍然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住北极熊的面皮销毁设备。
至于那些要被拆毁的核潜艇,这个完全不必大做文章,俄罗斯海军只会感到欣喜而不是心痛销毁设备。近些年来,俄海军潜艇部队发展神速,换装的进度异常之快,用普京的话说:“卖了克里姆林宫也要把北风之神造好,这是国家安全”。
目前新型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已经生产到第四艘升级版“弗拉基米尔大公号”,还有正在建造的“亚森级”新舰,以及正在测试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等等销毁设备。
许多新型潜艇换装都列在了海军2020后的计划中,这些都将成为俄潜艇部队的新一代中坚力量,淘汰掉老旧的“塞拉级”是大势所趋,亦是正常的新陈代谢销毁设备。
所以我们也能看出,俄海军的改革之路其实是相当明确的,他们期望能在最大限度维持俄海军威慑能力的同时,甩掉自己的历史包袱轻装前进销毁设备。俄水上舰艇部队说不准未来会迎来一波轻型化的“护卫舰时代”,但潜艇部队却会一扫颓气,重归龙精虎猛的状态。
你说这还心疼个啥呢?旧时代终归会过去的销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