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样稿
团扇形状各异,每一柄团扇的扇框都有各自不同的弯曲程度团扇印刷。所以要根据设计想法,在纸上画出扇框的线条,复印放大后,凭感觉和经验来观察线条,看它的弧度是否恰当,修改直到自己心里的那个标准。
团扇的形态设计,是遵循中国式美学的规律的团扇印刷。比如,怎样对扇面织物的画面进行分隔,以什么形状的扇框来“裁切”,都是非常考究的。根据画面的感觉,基本确定一个椭圆形扇框,而后选取一根合适的扇柄放在扇面中线,再把框放上去,垂直俯视,试试感觉:柄的长度要怎样,扇柄和扇框的接触点在什么位置,各个部分的比例如何,扇框形状线条是否合适,等等。
扇面作品将要在扇框中呈现怎样的画面,这是重中之重,将决定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整个画面的空间布局团扇印刷。这就相当于第二次的画面创作,要在扇面本身构图基础上,达到完美。
二、烘烤扇框
扇框是烤出来的,团扇制作工艺中的竹条本身含有一定水分,要存放两三年,让它适应环境的干湿度团扇印刷。竹条经过烘烤,弯曲成型,达到预先设计的形状。烘烤的时候,度的把握十分重要。另外,烘烤过程中,竹条的强度得到提升,更能适应。竹条在300度的间接温度下烘烤一段时间后,强度能提高原有一倍以上。
定型之后,将扇框静置一段时间,让它自然变形,这就是所谓的“时效处理”团扇印刷。所有的纤维都是有记忆的,竹条经过人为的制作变形后,仍会苏醒。要消除竹条原有的纤维记忆,让它定在现在的弯曲程度。每一个扇框烤好后,会有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放平后一个星期不动,那就基本可以定型了。如果一周内扇框又发生了变化,那还要进一步加工重新烘烤,直至预期的状态。
进行烘烤之前,先要对竹条进行处理,将整根竹条的方角刮削成为圆角团扇印刷。烘烤的时候,在样稿上分段依次选取中心点,让竹条完全按照样稿的走势去变形。团扇取材于自然生长的竹子,其多样性变化莫测,即使是同一根竹条不同部位的纤维强度都不同,烘烤时很容易发生折断。即便是在倍加小心的前提下,烘烤扇框的成品率也只在40%左右。
和用磨具机器制作的扇子不同,如此烘烤出来的扇框是有手工痕迹的,即扇框的线条走势是有变化的,有生命力的,而非死板的团扇印刷。如果用磨具制作扇框,每一个点、每一道弧度都是精确的、规矩的,而在手工制作中,画稿中的线条是有变化,是无法精确测量的,这是以创作者的审美角度来完成的一项工作。
三、制柄、合框
每一枚古法手工团扇,扇面中线的竹柄都不仅仅是肉眼看到的那样,里面大有乾坤团扇印刷。制作时,要用钢丝做切割工具,把竹柄的上半部分垂直剖开,切面线条一气呵成;而后,削一根和竹柄空心部分的形状基本吻合的竹签,插入剖开的竹柄,使之与原柄内壁几乎完全贴合,而这整个过程需要极度仔细。
古法苏州绢宫扇的制作流程,有许多机关,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功夫,使得团扇更为牢固、美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团扇印刷。为了抵抗竹子的自然变形,加固竹柄,增加团扇的使用寿命,整个扇柄的内部的竹节都是被打通了的,并且填入竹签,这样内外两层互相支撑,以此来对抗变形时的自然力。
团扇的框架里,也有榫卯结构存在团扇印刷。在扇框和扇柄接触的上下两个节点上,都有榫卯加持。而这一项工作,必须建立在将空心竹柄填实的基础上,而后再开榫眼、做榫头。扇柄造型,则是根据每一枚团扇的图案、形态、感觉来定,还要经过造型处理。制作扇柄时,也要烘烤矫正,让天然的竹油适当析出,使得竹柄达到耐用的强度。
四、崩扇面、包边
待到把扇面和扇框结合,固定扇面,用宋锦包边团扇印刷。装扇面,要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来做,绷紧的程度和扇面织物的机理走向十分重要,这将关系到整个画面的和谐平衡。安装扇面的环境的特别重要。北方空气干燥,制作的扇面是绷紧的,这种团扇到了南方,吸收了水分,扇面就塌了。扇面的收缩会影响扇子的框架,通常经过技术处理的团扇的扇面,收缩率是有一定的区间范围的。
很多团扇制作爱好者都会发现,包边的时候,条形沿边布料包到弧形扇框上时,会产生多余的边角,而如何处理这些边角是个问题团扇印刷。其中有一个诀窍,用竹签把多余布料均匀分摊到扇框弧线上,让多余布料全部“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