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到别人转的一个帖子《时尚杂志九宗“罪”》,初看,似乎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却是另一番感受时尚杂志印刷。我自己身为时尚类杂志的编辑,觉得有必要表明自己的想法。先说明,这不是对谁的拍砖,这只是一个讨论。有说错的地方,大家多包涵。下面我作为一个时尚类杂志的编辑逐一反驳这篇文章的观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再反驳我。
眼下,时尚杂志受到广泛关注,备受报刊市场青睐,甚至引领着时尚生活的走向时尚杂志印刷。本文作者以自己的视角,提出了某些时尚杂志较为突出的九类问题,似乎也可以给人些许启示。
误解之一:骨感美女“瘦身妙法”的危害
翻开时尚杂志,几乎没有一页没有女人,几乎没有一个女人不是美女,年轻、美貌、瘦削,化最时髦的妆穿最时髦的衣服,令人惊奇这个世界上美女何其之多!偶有中年女性以“成功人士”的面目出现,也必是一副徐娘半老的架势,小心地吃东西,小心地说话时尚杂志印刷。再加上时尚杂志永远以大篇幅介绍“瘦身妙法”,小豆腐块报道“肥女也选美”,难怪大城市患厌食症的少女越来越多了。
杂志者说:没有一本时尚类杂志让你危害健康去疯狂盲目瘦身,大量的瘦身指导篇幅文章,就是因为不希望女孩子们为了所谓的美而走错误的路时尚杂志印刷。现在潮流是希望女人们都希望自己可以再瘦一点,而且,很多医学数据也表明,正常的瘦人比胖人的健康指数更高一点。如果杂志上的模特都不是美女,或者干脆将女人从杂志上请开,请问,你还有阅读兴趣么?别说杂志了,街头的美女也比十年前更多吧?你买衣服还知道选个漂亮点的呢,何况让你花钱去买杂志?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可以更美丽一点?你要说危害,那么,那些生产化妆品的厂家,不是更恶毒?大家都素面朝天,多好?其实,大家都懂得一句话: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而美丽是需要时时去培养去塑造的。如果因为你懒而不肯去改变自己,那么,你不漂亮又去嫉妒别人,不觉得自己是幼稚么?再者说来,杂志上的美女多就会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美女多?我很怀疑,你是只活在杂志的世界中么?电视上的美女不是更多?你怎么不把电视机砸了?如果大城市患厌食症的少女越来越多了,是因为时尚类杂志的错,那么请问社会上有强奸犯是因为妇女可以随便上街?要是不上街,大街上没女人了,那些人可以去强奸谁?
误解之二:时尚将男人变形
“男人这东西”、“男人是另一种动物”、“看透男人心”……男人男人男人,像一个家庭妇女,不停地窥测男人议论男人,抓住他们的心,让他们听话,指挥他们而不激怒他们,在他们面前显示性感与可爱,让他们自投罗网……太可怕了,一个每天阅读时尚杂志并且照葫芦画瓢,不单照样画眉毛而且照样与男人相处的女人太可怕了时尚杂志印刷。在她的床头发现两本以上最新出版的流行时尚杂志,男人还是逃之夭夭吧。
杂志者说:男人希望自己可以更了解女人,女人又何尝不是更希望了解男人?你以为女人们坐在一起都是在谈如何做个贤妻良母么?“一个每天阅读时尚杂志并且照葫芦画瓢,不单照样画眉毛而且照样与男人相处的女人太可怕了时尚杂志印刷。”这的确是可怕的,不过,可怕的,不是因为她看时尚类杂志,而是“照葫芦画瓢”,所以,错的不是杂志,而是这个可怜的女人不懂得融会贯通而已。一个女人的床头有几本时尚杂志,我觉得这女孩子应该还算是不错的,她总比终年不读书不看报的人要好得多吧?有选择性地看一些适合自己的时尚杂志,这刚好是这个女孩子爱自己,懂得生活的表现。时尚类杂志给我们开了一个可以看到新鲜事物的窗口,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些人在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比我好在哪里,我比他们强在哪里;面对新鲜的话题,我是怎么看的,别人又是怎么说的?没有杂志强迫你接受它,男人变形不变形,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杂志逼你的。
误解之三:为白领女性“瞎支招儿”
香港人把“职业”叫做“职场”,于是国内时尚杂志也纷纷“职场”起来时尚杂志印刷。也许是为了向广告商证明“本刊”是办给有消费能力的职业女性看的,时尚杂志都不忘开辟一块“office天地”,教你怎么对付上司,怎么争取加薪,跳槽要注意什么,遇上难缠的同事怎么办,遭遇性骚扰又如何应付……这些十有八九是“馊主意”,充满自以为是的想象和令人厌恶的小聪明,照此办理多半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好在相信这一套的即使真是职业女性,也是最基层最年轻的一类,只买得起塑胶耳环和地摊时装的。更多的时候,可以作为打工妹对明天的想象的依据。在情感问题、心理问题方面时尚杂志也是一副专家模样,真真假假的案例,似是而非的结论,一位女性读者的评价是:“瞎支招儿!”
杂志者说:是瞎支招么?当然不,不要以为那些文章是坐在家里瞎写出来的,你要是有能力,也坐那写看看时尚杂志印刷。很多人抱怨这些指点压根就没用,因为这些人犯了一个错,那就是不懂得活学活用。道理是固定的,可是你的环境不一样啊,不自己去消化就指着人家说的不对,这算什么事情呢?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还有三六九等呢,所以,你也就别苛求一本杂志了。如果杂志没有职场的版面,那么办公室的问题应该放在什么媒体上谈呢?如果说“相信这一套的即使真是职业女性,也是最基层最年轻的一类,只买得起塑胶耳环和地摊时装的。”那么请问,你的依据是什么?只买得起那么廉价东西的人,我相信她们更会考虑自己得生计而不是奢侈地花那么多钱买一本对她们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的杂志吧?杂志上的案例的确很多是真真假假,因为杂志是需要一个对生活的浓缩。电视剧还假呢,你不也跟着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好,你说你不看电视,那么你看电影吧?大家都知道那么些豪华大制作靠的是电脑合成,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你为什么不能拒绝?给打工的人有一个幻想的空间有什么不好?我们对美最初的记忆,难道不是那些虚幻的童话给予的?如果杂志可以让作者做梦,那么我心底是无比的高兴,因为,至少还有梦——如果一个人连做梦的能力都没有了,那么又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误解之四:时髦衣着里没有灵魂几乎与国外媒体同步发布国际时装舞台最新资讯,是许多国内时尚杂志的至高理想(如果没达到)或自豪之处(如果达到了)时尚杂志印刷。翻开任何一本时尚杂志,大部分内容永远是时装流行趋势、搭配之道、相应的化妆与发型潮流,模特展示……于是,“时尚中人”的定义就成了:不穿明显是上一季流行的服饰,对新晋设计师与模特了如指掌,在配件上投资不小于时装本身……在时尚杂志塑造出来的狭窄的时尚天地里衣着时髦的人们眼中毫无灵魂。而真正巨大的时尚天地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之外。
杂志者说:什么是灵魂?你的灵魂是什么?你要看到什么样子的灵魂?杂志上的模特更大的价值,是传递服装的搭配走势而已时尚杂志印刷。不要那么苛求灵魂,说白了,她们都是衣架子,你难道要一个衣架子有灵魂?上天是公平的,比如给了你足够的灵魂,难道你还奢求他老人家再给你模特的脸?反之一样。再者而言,现代社会对“时尚中人”早就不是作者所说的那些定义。就好像你现在在“反时尚”,其实这也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杂志的读者定位现在都是一小部分人,你不是它的目标读者,那么自然它的品味与时尚对你来说,是没任何价值的。一本时尚杂志如果能做到雅俗共赏,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真正巨大的时尚天地并没有抛弃在这个世界之外,而是你的眼光只局限在一点罢了。
误解之五:人云亦云的时尚杂志文章
还有比时尚杂志文章更好写的吗?炒了又炒隔段时间就能再上一次的“如何防晒”、“如何减肥”与被访者絮絮叨叨闲话家常有文必录再加上一点点文学性的描写渲染的人物专访,人云亦云最多自作聪明加点抒情发挥的时装流行趋势,掉一根头发都能发半天感慨的小随笔,似是而非故弄玄虚的星座分析……常为时尚杂志写稿的人都有一套套路,对被访人物怎么惊艳,对时装趋势怎么发感慨,对炒冷饭题材怎么加以“完全××手册”、“非常××”、“××杀手”、“××大逃亡”的包装时尚杂志印刷。最恶毒的也是最自然的感想是:时尚杂志——白痴办给白痴看。
杂志者说:所谓的“炒冷饭”,我相信是你并没有将每年的杂志都通读过时尚杂志印刷。因为,女孩子们都知道,同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因为每年的科技不一样,它所带来的结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时尚杂志炒这些“冷饭”,无非是希望告诉读者,最新的科技是什么,最便捷的办法是什么,最好的潮流发展是什么而已。同样是冷饭,年年可都炒出不同的味道哦。不说别的,大家看看这里的帖子,大量的XDJM在重复地问一些防晒美白瘦身职场等等等等的问题,为什么他们不能找找旧帖子去寻求答案而发新帖子询问呢?如果你知道答案,那么也就知道为什么时尚杂志会“炒冷饭”了。如果时尚杂志真的是白痴办给白痴看,那么请问作者,你看时尚杂志么?如果你不看,那么你凭什么指责时尚类杂志?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看,了解其中的门道,那么请问,你也是白痴么?
误解之六:包装比内容更值钱
即使是一本刚刚创办的、前途未卜的时尚杂志,在外在包装上也是绝不含糊的,厚厚的进口铜版纸,印刷精美,拿在手里光滑凉爽沉甸甸的非常体面时尚杂志印刷。取个好名或改个好名,用上好纸,找个好点的印厂,拟上若干栏目名称,无非是时尚人物、办公室话题、两性话题、健康与健美、时装美容、家居、美食、旅游、海外时尚、书评碟评……再给社会闲散撰稿人打圈电话,就万事大吉只等广告上门了!至于在这样的纸上刊登什么内容似乎就不重要了,盗版图片、言情小说、八卦新闻、小散文小杂文……唯一得益的,也许就是那些自命风流的都市男女,其百无一用只会耍耍笔杆子的特长和挤牙膏挤出的才情终于有了去处。真对不起读者和纸。
杂志者说:请问男人们你的外衣和内衣哪个贵?请问女人们为什么愿意花四位数买一套不知道对自己到底有没有效果的化妆品而不愿意去参加一个新的业余课程?做过杂志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对内容掉以轻心时尚杂志印刷。里面那么多的文章,也绝对不是所谓的“社会闲散撰稿人”“耍耍笔杆子的特长和挤牙膏挤出的才情”,要是真这么简单,你为什么不写试试?我知道现在的杂志稿费都还可以,写个三千字就可以混将近一千块钱,这么简单又这么赚钱的事情,你要是不写,多傻啊。问题是,你能写么?
误解之七:除了“克隆”还是“克隆”
如果把封面统统撕掉,市面上的时尚杂志其实都差不多,图片清晰或模糊一点,文字清畅或干巴一点,版式干净或杂乱一点,标题大或小一点,与外商合作早或晚一点……骨子里有什么差别?第一本向国外学,第二本向第一本学,还有一堆以第三流为模仿对象,带着差不多的面目伸出同样的手争夺有限的报道资源和广告商,看多了使人厌倦时尚杂志印刷。《时尚、COSMO》的主编高晓红说过,“这个空间其实很大,每个人都能找着饭吃。”可是短期利益驱使下,没有人去细分市场,而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让自己过得岌岌可危之下,还制造了另一种负产品:由于在雷同的编辑思路下可报道对象相对贫乏,一些创办礼仪学校、身居外企高职或开酒吧兼写诗,设计时装兼写散文的女性被各路时尚杂志追捧,没法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杂志者说:“如果把封面统统撕掉,市面上的时尚杂志其实都差不多”,呵呵,你把你衣服扒光了,和别人相比,也无非是肉多一点少一点,皮肤黑一点白一点罢了时尚杂志印刷。大家能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脱光了真能和别人不一样,噢嘛高,拜托还是穿上吧,免得吓人。这是玩笑话,其实,杂志与杂志,多少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不是圈内人,自然不需要去认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啊。如果这个是罪,我看全国有一个中央台也就得了。那么多的电视台,你能说它们之间有多少不同?
误解之八:广告商的代言人
与其说时尚杂志是办给读者看的,不如说是办给广告商看的,除了连篇累牍搞不清是卖是送的整版广告之外,还有无数软性文章,以“教你正确防晒”为名,推销一种新上市的防晒用品,以“减肥误区”为名,推销某种“更新更有效”的减肥产品,以“情人节什么”为名,更可推销任何一种昂贵而不实用的商品时尚杂志印刷。再没有谁能比他们更忠实和完整地传达广告商的意图了,即使不是专指某样产品,时尚杂志整体宣扬的,也是一种中产阶级的、崇尚品牌和秩序的、体面的生活,从来不怀疑从来不反省,时尚就是消费,时尚杂志就是购物指南,上了套的忠实读者就只管努力挣钱努力消费吧!
杂志者说:一本20块的杂志如果没有广告,那么我告诉你,它的售价绝对不会低于35,因为制作成本在那里时尚杂志印刷。时尚类的杂志单纯从物理成本来说,大多是在亏本做的。你看电视不?电视上的广告多不多?你们家要是不装有线电视,那么看电视几乎是免费的;装了有线电视,那么它一个月需要你花多少钱?你看一场电影是多少钱?自己好好对比一下吧。其实,大量的广告也在传递着最新的潮流资讯,没有广告,你会不会觉得你的生活缺少了点指导?时尚类杂志的确不是做给生活在最基层的人看了,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仪,你饭都吃不饱,还看什么时尚杂志?指导消费又有什么错?总比你盲目图便宜,买了毒奶粉要强吧?如果说推销昂贵且不实用的产品,那么电视上的直销广告不是更甚?只要这么做是合法的,杂志又错在哪里?“中产阶级的、崇尚品牌和秩序的、体面的生活”这,难道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你愿意活在贫困、廉价、无序、龌龊的生活之中?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我也无言了。
误解之九:一个有图谋的设计
毫无疑问,时装设计师、化妆师、时装发布会、时尚杂志、时装摄影师的每一根发丝的走向、每一道衣褶的宽度都是精心设计推出的,绝不是无中生有时尚杂志印刷。无论是说到时装设计师、时装作品还是化妆品品牌、潮流,时尚杂志上充满了甜得发腻的莫名其妙的溢美之词,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到编辑的搜索枯肠,没有激情找激情,没有感觉装感觉,目的无非是让读者无条件地接纳和服从。戴欧米茄表是你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是辛迪·克劳馥的选择;养护肌肤当然要SK-Ⅱ,因为国际超级模特琦琦说,只用了一片,我的肌肤就立刻回复最佳状态;防晒美白系列当然要用诗兰皙白美白系列,因为它可以使你远离损伤肌肤的紫外线……说得太多,连自己也被催了眠。
杂志者说:好一个“有图谋的设计”!作者这里是贬抑,但是,我却觉得这是莫大的赞美时尚杂志印刷。因为,在这个词的背后,相信你也看到了很多人为之工作辛劳的过程。一个款式或者一种颜色之所以会流行,并不是谁说它会流行那么就会流行的。因为,这样的理念推到市场上后,要是没有任何的根据,那么肯定会被市场拒绝。没有商家愿意做无谓的尝试,所以,你看到的T台上很随意或者很无聊的设计,其实背后都是无数次尝试的结果。就好像当你追求一个人的时候,自然会希望自己是最好的,让对方选择你——那么,商家和媒体这么做,又错在哪里?同样,你说你最好,对方会有自己的考虑,未必最后就选择你。作为消费者也是这样的,你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缺乏,而盲从于广告或者媒体的导向,那么,请问又是谁的错呢?
误解之结案:其实,一个真正有文化内涵的人,决不会以时尚杂志那一套来引人注目(实际上是招摇过市)时尚杂志印刷。只有需要时日的文化积累,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倘把以上时尚当作一种社会文明、一类文化品位,或随波逐流,或丧失个性、或盲目从众,那是可悲的。
杂志者说:一个真正有文化内涵的人,绝对不会盲目否定别人来让自己引人注目(实际上是招摇过市)时尚杂志印刷。如果你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你的生命力也得到了加强,你会明白,所谓的社会文明的进步,文化品味的提高,恰恰就是以包容的心态满足多种的生活形式并存,每个人从中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而时尚类的杂志提倡的时尚类的生活方式,恰恰就是要文章作者希望大家保持的那种不随波逐流,不丧失个性。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更多更大的属于个人的精彩。不过,话也说回来,如果一个潮流是好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自己随波逐流?当自己的性格并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那么我们丧失个性又错在哪里?我可悲的是,不是现在所谓的“庸俗”时尚杂志太多了,而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多元化,而习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如果都是这样,那么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随波逐流?丧失个性?盲目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