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文化进化(书本稿)
人类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文化进化成果书本印刷。
人类文化进化的源头是符号指称的使用书本印刷。
符号指称起源于人类的远古时代祖先,即人种动物用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指称各种经验对象,使经验对象获得符号指称建构的名称和性状规定,由此生成人类头脑中事物概念和概念认知,在概念认知活动展开的历史进程中,使生物性的人种动物转变为了文化性的人类书本印刷。
人类认知的特点是,通过声音的、图画的、物象的符号指称建构,赋予对象名称和性状的规定,生成事物的概念抽象和概念认知,进而通过概念认知活动的展开生成概念判断和概念虚构,再进一步把头脑中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驱动人类的意识活动从自然之物的利用走向概念之物的创造书本印刷。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类的大脑既产生了概念运作的语言、思想、理论、想象、神话、信仰、道德和自我意识的精神建构,又产生了概念虚构反馈的工具,产品、艺术、建筑、农耕、工业、科技、社会等等的概念之物创造。
以符号指称为源头的精神建构和物质创造的历史成果是,使远古时代的人种动物从生物性进化跨入了文化性进化,并在文化性进化中,由自然世界的人种动物转变为了文化世界的人类书本印刷。
勘察数十万年或近百万年来的人类文化进化,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或两个飞跃书本印刷。
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一次飞跃是,通过符号指称的出现,造就了人类的“认知革命”书本印刷。“认知革命”的文化进化,在地球上大体已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时间,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完全为自然环境操控的生存状况,发展出了人类创造的农业生活、工业生活和科技生活,取得了可以用概念之物的创造改变自然环境的文明成果。同时使自己的身体方式发生了文化进化的改变,如前肢演化为具有制作功能的灵巧双手,咽喉和口腔更适应语言的制作和使用,大脑发展出了语言管理的功能,基因植入了文化本能的编码等等。数十万年的文化进化看似历史悠久,但和数十亿年的生物进化相比,则是一个短暂的加速过程。今天,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制作,人类的智慧正在由“认知革命”转向“智能革命”,掀起以“智能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文化进化的飞跃,这将是一个更为加快的加速过程。
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一次飞跃通过符号指称的使用,使得人类大脑的意识活动有了概念方式的加入,生成了身体方式感知和概念方式认知联结的人类意识结构书本印刷。“认知革命”的发生,使人类的大脑在概念方式的认知运动中,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从工具时代到机械时代和机器工业时代,从经验制作时代到科技发明时代,创造了今天的高度发展的文化世界。
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二次飞跃则将以人工智能为标志,走向由肉体生命和肉体意识走向电子生命和电子意识的进军书本印刷。也许从现在起,只需数百年的时间,人类就将在人工智能的创造中,接过大自然的“上帝之手”,用人类的“上帝之手”,把生命和意识,思想和自我意识,自主生存和概念逻辑引入智能机器人的制作,造就类人的和超人的电子智能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有限的肉体寿限中解放出来,获得近乎永恒的电子金刚之躯的寿限,使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从我们这个星球的重力和环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无限广袤的宇宙世界的开拓和发展。生命和意识的定义亦将在人类的第二次文化进化的“智能革命的”飞跃中得到历史的改变。
就哲学而言,在世界范围主导上,已经历了古代本原论,近代认识论和现代主体论三个发展阶段书本印刷。对人类文化进化的揭示和思考,是现代主体论哲学深化的重要课题。面对茫茫无际的无限未来,面对人类文化进化飞跃的又一次的来临,人类的心灵需要在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中,获得新的哲学视野和领悟。
一、人类是文化进化的成果
在许多历史文献中,学者们讨论了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书本印刷。例如,人类有语言,人类有文字,人类有图画,人类有书写,人类有思想,人类有自我意识;人类能赋予对象名称的规定和性状的描述,生成事物的概念认知;人类能制作工具、机械和机器,以及科技;人类能改变和控制生存环境等等,而这些都是低级生物和高级动物所不能做到的。
当然也有学者对此异议,认为动物也有语言,也有简单的工具制作能力,也有自我认知的能力等等书本印刷。之所以这样在于,这些学者并不懂得语言的本质,把指称意义的语言同信号指向的叫唤混淆在了一起,把生物方式的自体感知同概念方式的自我意识混同在了一起,把自然之物的利用和概念之物的创造混为了一谈。
人类和动物是有重大区别的,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动物能够赋予自己和自然对象以名称的规定和性状的描述,能够以符号指称的方式建构对象和概念方式的认知,用文字进行书写,拿起笔来进行绘画和计算,制作各种工具和机械,进行科学实验等等,等等书本印刷。
在地球生物发展史上,有独创说和进化论的长期争论书本印刷。独创说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一下子创造出来的,至于它们是怎样被独立地创造出来的,有神话之说,上帝创造之说,以及宇宙更高智慧之说,等等。然而,所有这些超自然力量之说除了故事和信仰外,是没有任何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的。
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以许多学者和自己的大量观察和考证的经验材料,以及地质学、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种种发现,在不断扩展和深入研究的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求证中,揭示了独创论的谬误书本印刷。达尔文从连续细微变异的自然选择原理上,阐述了一切生物都处在隐合的自然进化的纽带中,在长期的、细微的、连续的、偶然的变异和自然选择中,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发生着适应生存的种种形态变化、肢体变化、器官变化和本能的变化,在地球上从古至今造就了层出不穷的物种世界。现代生物学、细胞学对DNA双螺旋碱基配对的基因奥秘揭示,更从微观层次上揭示了DNA双螺旋在分裂、配对合成的不断复制过程中,因受到外部世界各种影响以及宇宙射线碰撞等等的影响,必然发生突变,而这正是生物异变和多样性的根基所在。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说,“今天我们已经明确地知道,达尔文是错误地把即使在最纯的群体里也会出现的细微的、连续的、偶然的变异,当作自然选择的材料书本印刷。因为已经证明,这些变异不是遗传的”,“突变是由于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所引起的”,“突变肯定是遗传宝库中的一种变化,而且必须用遗传物质中的某些变化来说明它”,“在达尔文的学说里,你恰恰必须用‘突变’来代替他的‘细微的偶然变异’(正如在量子论中用‘量子跃迁’来代替‘能量的连续转移’),如果我是正确地表述了大多数生物学家所持的观点,那么,达尔文学说的其它方面是不需要作说明修改的”。
生物性进化隐合的变异和选择的自然纽带告诉我们,生命的物种形态,它们的形体、器官、肢体、感知和本能是通过自然进化的途径造就的书本印刷。例如,用以视觉的眼球,无论是爬行类动物的眼球,鸟类的眼球,哺乳动物类的眼球,灵长类动物的眼球,以及人类的眼球,等等,作为一种高级的、精巧构造的眼球,都是根源于低级生命的感光细胞,经过一系列过渡形态而生成的,即由简单区分明暗的感光细胞群最终进化和发展为能够生成色彩和形象的高级视觉器官。此外,眼球是在水中传播光的环境中进化生成的,这样的渊源性使得生命体的眼球,包括人类的眼球,可以感知的可见光都是可以在水中传播的光线,而那些不可见的光线则是不能在水中传播的光线。
人类的视觉器官、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等,以及运动肢体,神经系统,大脑中枢等等都是生物性进化的成果,可以从自然世界生物性进化的纽带中找到它们的渊源,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信念,并为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知识所不断证明书本印刷。
尽管生物进化论能够很好地说明物种世界是怎样在突变变异和自然选择中生成和进化的,但始终难以回答人类是怎样从动物世界中走出来的?人类不同于动物的语言指称能力、图画指称能力,文字指称能力、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怎样生成和拥有的?人类的思想、文化、神话、信仰和自我意识是怎样造就和拥有的?人类的智能是怎样从自然之物的利用跨向概念之物的创造的?等等书本印刷。而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的眼光就必须跨出生物进化的物种学说,以文化进化的哲学勘察和思考,把人类生成和未来放置于文化进化的视野中观察,并由此提出和创立人类文化进化的理论。
二、人类文化进化的源头
人类文化进化的源头在哪里?人类是怎样从生物性进化“突变”地跃迁到文化性进化的呢?这样的问题需要哲学思考的大视野,只有站在哲学思考的山顶上,才能看清人类文化进化之河的源头和流向书本印刷。
人类和动物的最大不同是,人类能够用语言、图画、文字等符号指称对象,赋予对象名称和性状的事物概念抽象,并以这样的方式获得概念认知,进而展开概念认知的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这是人类智能的奥秘所在书本印刷。
那么,人类是如何获得用语言、图画、文字等等的符号指称能力的呢?这就涉及到了语言、图画、文字等符号指称能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书本印刷。
语言的起始于是喉咙里发出的声音书本印刷。
这里立刻发生了一个问题书本印刷,即人类的喉咙能够发出声音,许许多多动物的喉咙也能够发生声音,为什么人类喉咙发出的声音能成为语言,动物喉咙里发出的是叫唤不能成为语言呢?
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语言和叫唤是有本质不同的,语言是符号的,叫唤是信号的书本印刷。信号和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信号是操作者,而符号则是指称者。
我的见解是:动物喉咙发出的声音,如警戒性的叫唤,威吓性的叫唤,呼唤性的叫唤,情感性的叫唤,等等,是有指向性的,但这样的指向并不具有赋予对象名称和性状规定的指称功效书本印刷。如,当一只负责警戒的猫鼬向其同伴发出警示性的叫唤时,这样的叫唤是指向敌害降临的,但这样的指向并不能指称地告诉同伴所发现的是一个叫什么名称和具有怎样性状的敌害。
指向和指称是有本质区别的书本印刷。人类喉咙里发出的声音,不仅具有和动物一样的生物性本能的指向,如,发怒时的狂暴叫喊,遇到惊吓时的尖叫,痛苦发出的呻吟,愉悦发出的欢快声,集体劳动的号子等等;更具有赋予经验对象名称的规定和性状的描述,并由此发展出了一种被称之为语言的东西。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叫唤的本质不同在于,语言是指称的,叫唤是指向的。
符号的本质是指称,并以指称的方式建构语言和认知书本印刷。那么,人类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由信号的指向走向语言的指称,成为一种具有指称意义的符号系统的呢?对此,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意识结构中有一种自然的符号系统,使得人类的心灵具有一种先验的符号构造能力。我以为,恩斯特·卡西尔的这个见解是缺乏深入的哲学洞察的,他没有能够从先验和经验统一的哲学高度,看透一切先验的主体构造都是经验历史积累的铸就。也就是说,无论动物的生物性主体构造,还是人类的文化性主体构造,都是在经验生活的环境适应进化中逐渐形成和历史铸就的。对当下和使用而言,这样的构造是天生的和先验的,就这种构造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勘察而言,它们是经验历史铸就的。哲学需要从先验和经验统一的高度,把握先验和经验的互为关系,即一切经验活动都内涵着先验的架构,而一切先验的架构都源自于经验历史的铸就。
语言是一个具有指称功能的符号系统书本印刷。按照美国学者的研究,语言符号系统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种动物群体狩猎和采集的食物分享生活,是采集·分享时代的历史产物。在数十万年前或近百万年的远古时代,当人类的祖先即人种动物,进入群体狩猎、采集的食物分享生活时代,这样的群体狩猎、采集和食物分享的时代生活缓慢地,实际地产生了一种食物分享的分配指称需要。即需要在食物分享中对食物的品类、份额、分享者、以及狩猎和采集的用具等等进行指称,这种指称的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人人都有的、随身携带的、随时可用的,都能听见的喉咙里发出的声音,用不同的发音为标识,指称食物分享所关切的到各种对象,赋予它们名称的和性状的事物规定。
在这样的过程中,早期人种动物喉咙里发出的生物性叫唤逐渐在时间的流淌中嬗变为了具有指称意义的声符,并因更多声符指称使用,缓慢地、持久地推动了喉咙发音器官和口腔,舌尖运作配合的文化进化,从而能够发出更多音节分明的声符,以及更多声符涌现的组合发音书本印刷。更多音节分明的声符涌现和组合使得可以用来指称的声符越来越丰富,并由声符的组合产生了人类的原始口语,即部落口语。
近现代以来无数探险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原始部落的考察见闻和报告中,极为详实地描述了丛林生活中的各种部落口语,这些部落口语的发音尽管有区域性和部落性的各自不同,但都是有着他们关于丛林生活的各种对象和事件的名称指称和性状描述的,用喉咙里发出的声符组合的指称,名称和描述丛林生活中经验到的各种对象和事件,由此生成丛林生活的观念和思想书本印刷。
语言起源于声符,声符来自于采集·分享时代的食物分享的分配指称,并由这样食物分配指称发展到食物分配之外的一切经验对象的指称书本印刷。这样的历史过程使得人类祖先喉咙里发出的声音走向了声符和部落口语,由此发展出了一种以声符为标识的,具有指称意义的符号系统,即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系统的出现使得人种动物的心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逐渐成为了有语言的心灵,成为了文化的人类心灵。
随着声符指称的出现,另外的指称方式即图符指称、物象指称也跟着出现和发展了起来,即用图画的和物象的符号方式指称对象书本印刷。从旅行者、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们对世界各地留存的远古岩画和洞穴图画的遗迹,以及打结、权杖、座位等其他物象的发现中,我们看到这些刻划、图画,打结,以及信物都是具有指称意义的,是以形象方式指称和记载那个时代所发生和存在过的对象和事件的。
声符和图符在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由氏族部落向部落联盟,以及向国家行政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声符和图符配置的,具有确定性传递需要的文字语言,以适应部落联盟和国家的行政需要书本印刷。在世界三大古代文明流域的考古资料中,我们看到早期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表明了文字产生于图画和口语的配制,是从图画和口语的联结中脱胎出来的。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的语言能力,在声符走向部落口语的历史进程中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即由部落口语走向了国家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的出现意义非凡,它使人类拥有了用文字语言方式规范书写、传递和保存各种对象和事件的现实的和历史的记载,并通过文字方式的语词、语句和语篇的运用,生成各种对象和事件的记录、各种文学题材的创作,以及各种观念、思想和知识的抒发和论述,使人类的语言使用和思想表达愈益地获得了规范和统一书本印刷。今天,学者们正是通过文字语言的记载来获得各种历史事件的了解的。例如,我们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了解,正是通过各种文字语言记载的历史文献来获知的。
大略地说,人类获得和拥有语言能力,起源于采集·分享这个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发展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和国家政府的社会历史进程,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历史进程经验地、实际地产生了以符号指称建构事物,建构认知,把人种动物带进了符号文化的人类世界书本印刷。
符号指称并不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一种先验能力,恰恰相反,符号指称起源于远古时代采集·分享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书本印刷。符号指称的出现,使得人类的意识活动发生了一种新的构造,即在直观的身体方式感知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符号指称为抽象的,赋予对象抽象建构的意识活动。这样的意识活动使得人类身体方式感知的经验对象,成为了具有名称规定和性状描述的概念事物。当我们说认知时,所谓认知在实质上就是一种指称的建构,也就是说,当我们谈论认知时,认知是由名称和性状的符号指称建构的,这是认知的根基所在和界限所在。
符号指称出现,使得凡物皆有名称的规定和性状的描述,在我们的头脑中一一地成为了由符号指称建构的抽象的概念事物书本印刷。概念事物的生成,使得人类的头脑中不仅有一个直观的经验感知世界,更有一个抽象的概念认知世界。
符号指称是人类文化的开端书本印刷。
首先,这种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意识方式,即一种以符号指称为标识的概念认知活动书本印刷。
如,当我们用“牛”这个语词符号指称一个被称之为牛的对象时,这个对象就获得了“牛”的名称规定;进一步我们再用一组语词指称描述这个对象的性状,如“牛是哺乳动物,草食性,部分种类为家畜等等”,就使得被称之为“牛”的对象,进一步获得了它的性状规定;再进一步,我们用“牛”这样一个的名称规定和性状描述统摄一切可以被称之为“牛”的对象时,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涌现了一个“牛”的名称、性状和统摄的概念认知书本印刷。
黑格尔的逻辑学,对概念运动作了辩证进阶的论述,但黑格尔对概念的理解的根本缺陷是,他把概念认定为“绝对理念”的运作方式,认为概念是先于一切的,是没有它的身世和由来的,殊不知概念是一种以符号为标识的,指称和对象联结的,具有名称规定、性状描述和统摄功能的抽象建构书本印刷。概念起源于符号指称,是符号指称的造就,并不是先于一切的,是有它的世俗的身世和由来的。
概念的出现,一方面,使得人类的认知活动在直观到抽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生了一种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运作,在头脑中生成种种抽象之抽象的概念组合建构,概念进阶建构和概念判断建构,以及种种概念虚构;另一方面,则把种种概念组合的,概念进阶的、概念判断的和概念虚构的抽象,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书本印刷。这样的过程造就了人类的认知和智能,人类的思想和自我意识,以及概念之物创造的实践。
其次,使人类的身体方式发生了文化进化的改变书本印刷。
如,人类大脑发生了文化性的改变,拥有了符号指称建构的概念认知能力,以及语言的管理功能等书本印刷。诚如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威尔斯所说:“加速我们脑子生长的力量似乎是一种新的刺激物:语言、符号、集体的记忆等等所有文化的元素。”用符号方式的指称,建构概念和认知,赋予对象名称规定和性状描述,以及抽象统摄,是人类大脑和动物大脑的根本区分,这样的根本区分不是大脑生物性进化的成果,而是大脑文化性进化的获得,并在长期文化进化的经验历史过程中,以本能的方式写入人类基因遗传。不少学者企图通过生物性的方式,物理性的方式揭示人类大脑和动物大脑的不同,包括用量子跃迁的物理规则来揭示思想和认知,在我看来是不切实际的。
喉咙发音器官和耳朵听觉器官的文化性发展书本印刷。美国学者理查· 利基指出:人类的喉咙能够发出范围广泛的声音,这是因为喉在喉咙里的位置较低,因而造就了一个大的音室,咽部在声带之上。人类的婴儿出生时像典型的哺乳动物一样,喉位于喉咙的高处,能同时呼吸和饮水,这是给他们喂奶时必须的。大约18个月以后,婴儿的喉开始向喉咙的下部位移,在小孩长到大约18岁时候,喉到达成年人的位置。这样的生理过程是怎样造就的?利基没有说,逻辑推导地思考,我以为,这样的生理发展必然和人类语言使用的历史相关,是一种文化进化的必然。同时,人类的听觉器官,则在长期的文化进化的适应中,能够分辨出更多的细微音节的不同,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发音。
造就了运动肢体的文化发展书本印刷。随着工具、产品等概念之物创造的实践制作和求取,人类的前肢在文化进化的适应中,由前肢转变为了极为精巧的、灵活的、适合工具和产品制作的“手”,在长期的概念之物创造的实践制作和使用中,人类的大拇指同其他四个手指形成了一种对合的、运用自如的结构,成为了概念之物创造的有力工具。
等等,等等书本印刷。
三、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一次飞跃
人类文化进化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是书本印刷,造就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认知革命”:
一是符号指称的使用书本印刷。
使人类获得了语言、图画、文字和数的运算的符号指称能力书本印刷。
有了语言,人类的意识活动,通过通过语言这个符号指称系统建构事物,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这个符号指称系统进行群体成员的彼此交流、讨论、协调、认同和共识书本印刷。我们的头脑在进行思考时,在进行所思所想时,这样的思考,这样的所思所想都是通过语言符号指称系统来进行的。
有了图画,人类的意识活动通过图画的符号制作系统,生成了形象作业的能力,把各种经验对象和事件以形象的方式描绘出来书本印刷。在人类图画史上,我们看到了远古岩壁上涂画的狩猎时代的动物形象和狩猎场面;看到了画卷上的人类历史曾经有过的生活情景、各种器具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形象描绘;看到了山川地貌、乡镇、城市分布和道路走向的地图;看到了各种建筑、机械、产品、工具和工程的设计图纸;看到了上帝创世、天堂地狱、神话传说、科幻世界的各种形象想象的画作,等等。所有这些使得人类的心灵获得了一种形象构造的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虚构能力。这样的形象构造的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虚构能力赋予了人类实践创造的精神驱动。
有了文字,人类通过文字符号指称系统,实现了语言从部落口语到国家文字语言的上升,并由此获得了语词、语句和语篇的书写能力、表达能力、记载能力、构思能力、传承能力,同时也使语言的使用得到了规范和统一书本印刷。文字书写和记载的出现,使得人类大脑的记忆存储获得了一种外部的记载媒介,使各种对象和事件在书写和记载的文字印刷中得到了有效的广泛传播,记载保存和历史传承。
有了数字,人类头脑通过数字符号的指称系统获得了一种运算的推导能力书本印刷。数学的本质是一种由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构成的概念系统。数学符号系统和语言符号系统、图画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一样,都是从经验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创立的。数学符号系统的运用使得人类能够以抽象运算的逻辑必然,如四则运算、代数运算,勾股定律,圆周率,解析几何、微积分、电磁方程组,质能方程等等的运算,获得数学运算的必然判断。
二认知能力的获得书本印刷。
什么是认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至今没有被透彻说明书本印刷。在学术研究中,简单的东西恰恰是最难透彻说明的,原因在于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被人们理解为是当然的和自明的,是没有它们的原理揭示的。
然而,认知的原理并不是无需深入探讨和揭示的书本印刷。中国古代的经院哲学数千年来,关心和讨论的主要是如何格物致知地、知性合一地、心有所悟地获得真确的认识,以及如何验证认识的正确性和绝对性,却始终没有深入到认识的本身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普遍必然建构,是一种怎样的主体架构,以及这样的主题架构是怎样形成的基础理论的创立。
在西方近代史上,康德的学说提出了认识的主体建构,即“心灵方式”,阐述了认识是心灵方式对经验对象的制作书本印刷。在康德那里,心灵以其先验的知性时空架构和先验的理性判断架构制作经验材料,生成人类头脑中的认识,由此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所在和界限所在。尽管康德没有能够更为深入地揭示认识的概念方式原理,但康德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以普遍必然的方式探讨了认识的主体架构,创立了近代认识论的发展,推动了哲学从外在的本体论走向了内在的认识论。
康德的探讨由于始终处在西方先验论哲学传统的深深束缚中,因而没有能够实际地从人类文化进化中,破解心灵方式,揭示认识起源的起源和概念方式,以及认识的概念方式是在怎样的经验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书本印刷。
认识的原理在于,它是一种概念方式的生成书本印刷。认识的概念方式原理是,通过符号指称的建构,造就名称、性状、统摄、组合、进阶、判断、归纳、推理、运算、虚构、实践、自我意识等等的认知样式。所有这些认知样式都是概念方式的制作样式,没有概念方式的主体架构对经验材料的制作,被称之为认识的意识活动是无以在人类心灵中,在人类意识结构中发生的。
概念方式认知的出现,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重要成果书本印刷。它使人类心灵产生了一种被称之为概念认知的意识活动,并使人类的意识结构在身体方式知觉系统的感知基础上,获得了一种概念方式的符号指称建构的加入和联结,使人类的心灵从直观走向抽象,感知走向认知,进而在直观和抽象,感知和认知的联结中,生成了人类的意识结构,造就了人类和动物的分野。
三是概念之物的创造书本印刷。
在自然状态的生物性进化中,各种生物和动物产生了各自的自然之物利用的能力和本能书本印刷。例如,攀爬植物会本能地利用大树进行攀登,鸟类会本能地利用枝叶和枯草搭建鸟窝,河狸会本能地利用树枝和泥土筑建洞穴;猴子会本能地利用石块砸碎坚果;猩猩会本能地利用树枝钩食蚂蚁等等。
人类和动物的不同是,在符号指称建构的人类文化进化中,人类的头脑发展出了日益强大的概念虚构能力,使得人类的头脑能够在概念认知的过程中,进行各种非自然对象的概念虚构,如工具的、机械的、建筑的,艺术的等等非自然对象的概念虚构书本印刷。人类的头脑把各种非自然对象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就驱动了人类的意识行为从自然之物的利用走向概念之物的创造。人类的工具、农耕、工业、建筑、艺术,科技,以及社会机构等等都是概念之物的制作和创造。概念之物和自然之物的区分是,自然之物是自然世界的自在生成,概念之物则是文化世界的人类创造。一个最简单的陶罐,一把极其粗陋的石斧,它们都不是自然世界的自在生成,而是人类头脑概念虚构所驱动的反馈于经验实证制作和求取的概念之物创造。
概念之物的创造在人类文化进化中,经过采集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以及科技时代的演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愈益高级和复杂的概念之物创造的人类物质世界书本印刷。照明、电器、塑料、汽车、巨轮、飞机、铁路、高速公路、大厦、电脑、互联网、光纤、激光、移动通讯、机器人、太空舱、人工智能等等的概念之物创造,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远离了自然蒙昧世界的文化发展。
四是思想和自我意识的出现书本印刷。
思想活动是概念抽象运作的过程书本印刷。
自我意识是一种概念方式的造就书本印刷。
人类的自我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方式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是建立在以自身为对象的符号指称建构上的书本印刷。当人类的大脑以自身为对象,赋予自身的名称和性状的符号指称建构时,这样的以自身为对象的符号指称建构,就在人类的大脑中生成了一种概念方式的自我意识。
学者们往往把概念方式的自我意识同身体方式的自体感知混同了起来,认为动物也有自我意识书本印刷。你去抓一个蚂蚁或小鸡,蚂蚁和小鸡都会逃跑,它们的身体方式的知觉判断会直观地感知你在抓它,由此而逃跑。这里显现的是身体方式感知的自体意识,而不是概念方式认知的自我意识。其最简明的道理是,任何一个动物都不会以符号指称的建构告诉大家,它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性状的动物。有些学者通过强制性的训练使猩猩获得了一定的镜像认知,并由此认为动物也具有自我意识能力等等。可是这些学者忘记了:
第一,在自然状态下的猩猩是没有镜像认知的,这种镜像认知是在人类文化环境的强制训练中造成的,对猩猩的自然生活状态来说这样的镜像认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书本印刷。世世代代的自然生活状态的养成和遗传,决定了猩猩的本能激发机制不会由此进入符号标识的指称建构,赋予自己名称和性状的规定,告诉我们,它叫猩猩,它的性状,它的观点,它的向往,它的追求等等的自我意识建构,形成一套自我联结的符号指称系统。
第二,在家养动物中,为家养宠物取一个专用名字是人们的通例书本印刷。在人类文化环境的驯养中,你只要用这个专用名字叫唤它,它就会作出叫唤它的刺激反应。这样的刺激反应是不是自我意识呢?显然不是,对宠物来说这样的专用名字是一种呼唤指向的信号联结,并不会由此使得家养宠物以此来自称自己,生成人类那样的自我意识。
四、人类文化进化第二次飞跃的来临书本印刷。
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一次飞跃以符号指称为开端,造就了人类“认知革命”和“认知革命”带来的精神、物质和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高度发展书本印刷。而在今天,随着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人工智能的出现,人类的文化进化已经站立在了第二次飞跃的平台上了,即“智能革命”的平台上了。
什么是智能?众说纷纭,并被认为可同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一起并列为自然界四大奥秘书本印刷。
一般而言,智能是建立在生命体的意识活动基础上,生命体的意识活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身体方式意识活动的智能,另一种是概念方式意识活动的智能书本印刷。
身体方式意识活动的智能有低级和高级两种形态:
低级形态的智能是以低等生物的感觉细胞为支撑的,这样的支撑使得低等生物能够识别生存和自我复制所需要的营养、水分、温度、光照,由此作出摄取的智能行为书本印刷。
高级形态的智能是以高等生物的多样感觉器官、神经回路、大脑中枢和运动肢体组成的知觉系统为支撑的书本印刷。这样的支撑使得高等动物能够对所经验到的外部对象,作出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味觉的识别,并通过神经回路的传递和大脑的中枢合成,作出猎取、利用、躲避、呼唤、警示等等智能行为。
概念方式意识活动的智能:
概念方式意识活动智能的特点在于,它能够通过概念逻辑的运作,把身体方式知觉的经验对象,转变为符号指称建构的事物规定,造就概念认知,概念判断、概念进阶、概念虚构和概念反馈的意识运动,生成人类概念方式的认知运动、思想和自我意识,概念之物实践创造的智能书本印刷。
在生命体的意识活动中,智能是有不同形态的书本印刷。有低级简单形态的智能,也有高级复杂形态的智能。
当代以电子计算机为支撑的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智能形态,人工智能是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智能,是一种新出现的智能方式,它既不是生命体的身体方式智能,也不是人类的概念方式智能,内在的原理是不同的书本印刷。人工智能是建立在计算机电子运算,程序控制,识别元件和操作机械联结的基础上的,是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智能。
人们十分关切,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智能,能否产生意识、产生思想、产生自我意识,产生实践创造的能力,获得类人的或超人的智能书本印刷。我以为,这是完全可能的。这里关键在于:人类的智能是由概念逻辑驱动的,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智能是由程序逻辑控制的。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在目前虽有极大的不同和悬殊的落差,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两者都是逻辑的驱动,人类的智能是概念逻辑的驱动,计算机智能是程序逻辑的驱动。人工智能的程序逻辑如引入人类智能的概念逻辑,那么两者完全可能在未来得到融合,造就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二次飞跃,即“智能革命”的飞跃。
计算机的本质是逻辑书本印刷。美国学者马丁·戴维斯在《逻辑的引擎》中指出,“当前,正当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前进时,正当我们羡慕工程师们令人瞩目的成就时,我们很容易忘记那些逻辑学家,正是他们的思想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从莱布尼茨之梦到布尔把逻辑变成代数,进而到图灵构想的通用计算机,以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制造成功,使得人类的智慧终于在逻辑引擎的驱动中从计算之路走向了智能之路。
当代计算机技术造就了人工智能的出现,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如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仓储物流中的搬运机器人,等等,都是以各种程序逻辑的控制来操作的书本印刷。机器狗的出现,汽车的无人智能驾驶,显现了更多识别元件和物理运动的程序逻辑控制。谷歌智能机器人AlphaGo在人机大战中识别和筛选调配海量棋谱战胜围棋大师,使得人们恐慌于机器智能正在超越人类的智能。然而只要稍微深入地思考就会知道,这种样的程序控制的人工智能既缺乏生存求取的自主驱动,又缺乏概念逻辑的驱动,只是凭借强大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和人类知识的存储调配而战胜一个又一个围棋大师。对于AlphaGo来说,它有识别棋谱、筛选棋谱,制作棋谱的程序控制的强大能力,但它并没有生命体自主生存求取和概念逻辑驱动生成的意识、思想的和自我意识的。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世界范围有两块短板:一是缺乏生存求取的自主性,而生存求取的自主性是意识发生的根本机理,也就是说,意识无论从生命体细胞的角度,知觉系统的角度,都发生于生存求取的自主摄取;另一块是缺乏概念逻辑的加入和驱动,没有概念逻辑的加入就没有概念方式的认知、思想、自我意识和实践创造书本印刷。只有透彻地搞清意识的自主机理和概念逻辑驱动,将这两者引入计算机程序控制,才能由人工智能成为类人的和超人的电子智能。
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阐述了人类思维的是有它的逻辑方式的,为我们提供了人类思维逻辑的勘察,意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书本印刷。今天,对概念逻辑的哲学思考,也就是对人类认识、思想、自我意识和实践创造的逻辑方式的勘察,必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为具有类人的或超人的电子智能机器人的制造提供所需要的逻辑引擎。如何把自主机理和概念逻辑引入计算机程序控制,是当代计算机技术所要攻克的课题。
人类智能有它的逻辑方式书本印刷。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尽管在今天还处在一般的程序控制水平上,但已经开创了人工智能的制作。随着计算机程序智能的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从简单走向复杂,必然趋向具有自主意识,思想、自我意识和实践创造的程序控制逻辑的实现。
引入意识的自主机理和概念逻辑,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必然,并将由此带来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二次飞跃书本印刷。对这个飞跃的预前是:
第一,意识机理和概念逻辑的原理被充分揭示,成为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核心书本印刷。计算机造就的人工智能将由此能够和人类的头脑一样,产生概念方式的认知、思想和自我意识,生成概念虚构、概念反馈和经验实证制作和求取的实践能动。
第二,造就高于人类肉体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运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电子智能书本印刷。如,通过在机器人中安装的电磁波、红外线、超声波,以及量子纠缠等等的识别接受装置,使得机器人拥有超距的通信能力,通过安装超大规模的和快速调配的存储元件,使得机器人具有高度的记忆能力;通过安装电磁的、液压的、气压的、核力的驱动肢体,使得机器人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以及是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和作业的能力,等等。
第三,在初级到高级的不断进取和完善中,首先,制造出服务型的家用机器人,把人类从家务劳作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为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提供有效的的解决方式;接着,制造出能够和人类进行心灵交流和共同生活的伙伴机器人,包括性爱的机器人;进而,制造出能够实现人类大脑和机器人智能链接的装置,如科幻电影《阿凡达》所表现的人类大脑和机器人的链接,实现人类同机器人智能的融入书本印刷。
这样就有了智能的家用机器人,伙伴机器人,链接机器人的历史进程书本印刷。
而一旦实现人类大脑和机器人智能的链接和融入,那么,更进一步的发展必然是,把个人的思想、学识、情感和自我意识输入电脑存储和运作,把生命、意识和智能从生物的肉体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非生物的电子生命、电子意识和电子智能书本印刷。人类的生命意识活动将由此挣脱短暂的肉体寿限,走向电子金刚的千年和万年的长寿,并使人类从只有一个地球的生存时代跨向拥有无限星球开拓生存的宇宙生存时代。
人类的命运将由这样的“智能革命”发生重大的改变和实现第二次文化进化的飞跃书本印刷。
人类的生物性进化在自然世界经历了数亿万年的漫长时间,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一次飞跃“认知革命”,大体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时间书本印刷。人类的文化进化比自然进化的速率要快得多,特别是自文字出现以来的人类文化进化速度更是大大地加快了,大体上只用了数千年的时间。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将使得人类文化进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可以预期,以“智能革命”为标志的人类第二次文化进化的飞跃,大约只需数百年时间就会得到惊人的、难以预料的发展水平。
五、人类文化进化若干理论的哲学思考
对人类文化进化的勘察和研究,需要有哲学高度的理论突破书本印刷。
1、符号理论书本印刷。
人类文化进化以符号指称为开端书本印刷。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学揭示了符号和信号的区别,阐明了符号和信号的根本不同在于符号具有指称的意义。正是符号指称的建构,带来了人类的概念意识方式和智慧。
理查德·利基等美国学者认为,语言起源于早期人种动物狩猎和采集时代的食物分享生活中的分配指称需要书本印刷。新近出版的美国学者伊恩·莫里斯在其所著的《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与大工业时代》一书中指出,两万年前,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觅食者,对野生食物的依赖迫使他们不得不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1、他们生活在小群体里;2、他们常常四海为家书本印刷。
就整体而言在这样的群体中,妇女负责采集植物,男人负责狩猎书本印刷。儿童在早期教育中便被反复灌输分享的价值观,拒绝分享自己得到的好东西,在觅食者中间是一桩大罪。
民以食为天书本印刷。群体狩猎和采集的食物分享生活比其它活动更能实际地带来分配指称的持久驱动,开启了人种动物在群体生活中用喉咙里发出声音指称各种食物分配对象,使人种动物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渐渐地成为具有指称意义的声符,并由此造就人类的由符号指称建构的认知能力,以及由声符造就的人类语言的拥有,成为了人类和动物划分的一个根本性标志。
语言符号系统的出现,以及其它具有指称意义的图形的、字形的、物形的符号系统的相继出现,使得人类的头脑和意识越来越习惯地进入了用符号指称建构的认知活动,即概念方式的认知活动书本印刷。概念认知活动的产生和加入,造就了人类特有的意识结构,即身体方式感知和概念方式认知联结的意识结构。从符号到概念,造就的最为重要的历史成果是,人类由此进入了文化进化的第一次飞跃,即“认知革命”的飞跃。
2、概念理论书本印刷。
在我们头脑中涌现的概念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构造,它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成,怎样的运作,以及又是怎样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进行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践创造的,是概念理论所要深入揭示的书本印刷。
人类头脑中的种种概念是由符号指称建构的,符号指称建构了事物的名称规定和性状规定,造就了抽象统摄事物共性书本印刷。这样的事物规定和事物共性:一方面,从符号指称到概念抽象,在我们的头脑中造就了概念方式的事物观念;另一方面,造就了概念方式的认知活动,即名称的、性状的、共性的、进阶的、判断的、虚构的、反馈的、实践的概念认知活动。
概念在人类头脑中产生的最为重要的成果是:
第一书本印刷,生成了事物的概念规定;
第二书本印刷,生成了人类的认知判断;
第三书本印刷,生成了人类的意识结构;
第四书本印刷,生成了人类的概念虚构;
第五书本印刷,生成了人类的概念逻辑;
第六,生成了人类的实践创造书本印刷。
自黑格尔以来,概念问题始终没有透彻的理论阐明书本印刷。而哲学的发展则需要有一种新的高度,新的视野,新的理论来阐明概念,廓除迷雾,给出概念生成、概念建构、概念逻辑和概念能动的系统说明,赋予概念理论新的解蔽和敞开。
3、逻辑理论书本印刷。
在传统的逻辑学中,有三种不同的逻辑方式,即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和数理逻辑书本印刷。然而,传统逻辑学并没有透彻地、总体地揭示这样一种基础原理,即无论形式逻辑,还是辨证逻辑和数理逻辑,在本质上都是概念逻辑的组成部分和不同显现,是概念逻辑全集中的子集,是从概念逻辑主干上绽发的枝条。概念逻辑是人类智能的核心,只有透彻地了解概念逻辑,揭示概念逻辑的总体架构,人类智慧才能破解人类智能,从人工智能走向人类智能的制作。
概念逻辑理论创立:
第一,要聚焦于概念逻辑的总体架构书本印刷。从概念生成,概念统摄,概念进阶,概念判断,概念虚构,概念反馈,自我意识等基本方面搞清概念逻辑的总体构成。
第二,要聚焦于概念判断的推导逻辑书本印刷。概念判断的推导逻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创立过程。现代计算机的出现,是建立在集合逻辑基础上的。集合逻辑是继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导逻辑,即一种无限集输入和有限集对应的逻辑建构。集合逻辑通过集合符号和运算规则的创立,生成集合逻辑的控制程序,对应无限输入的数据处理,获得程序控制的操作行为。集合逻辑是当代逻辑学的一门新的学科,即一门直接关系到智能技术发展的逻辑学科。
4、智能理论书本印刷。
创立智能理论的意义在于:
当代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一种新的智能形态,即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智能,打开了智能制作的技术发展之路书本印刷。
从人工智能到人类智能的提升和制作,是当代计算机智能的向往和追求书本印刷。
我的思考和见解是:
第一书本印刷,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具有逻辑方式的共同特质;
第二书本印刷,人类智能是概念逻辑的驱动,人工智能是程序逻辑的驱动;
第三,哲学要深入研究人类智能的概念逻辑,为概念逻辑引入人工智能的程序逻辑提供哲学的视野书本印刷。
5、统一理论书本印刷。
经验和先验统一书本印刷。
经验论和先验论在哲学史上有着长期的争论书本印刷。在心灵、本能和主体方式的由来上,就总体而言,无论西方和东方,都是先验论占上风的,即它们是先验的和天赋的。
从更高综合的进阶上看,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结上看,经验和先验是不能分割和各自独立的,两者是互为和统一的书本印刷。好比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是同时存在而不可分割的。先验和经验之间,是不存在以先验为终极或以经验为终极的。
以感知和认知而言,要进行感知和认知就必须有一个能够进行感知和认知的主体方式的存在,这个主体方式的存在就当下而言,毫无疑义是先验的书本印刷。然而,这个先验的主体方式无论是感知的还是认知的,第一,它们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的联结中才能出现、激活和运作;第二,无论身体方式感知还是概念方式认知的主体方式,都是经验历史的生成,都是有它们的经验历史的身世和由来的。前者是生物性进化的经验历史生成,后者是文化性进化的经验历史造就。
在经验和先验的哲学把握上,需要更高进阶的论定书本印刷。哲学当从先验和经验统一上,论定经验和先验的互为关系和合理内核,把经验论和先验论从各自的偏执中解放出来。
6、定义理论书本印刷。
生命和意识的定义书本印刷。
当代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人工智能出现,以及从人工智能走向人类智能的追求,昭示着一个重大变化的来临,即,人类将用自己的“上帝之手”创造一个电子生命和电子意识的智能物种书本印刷。
而一旦人类智能机器人制造的追求成为现实,那么生命和意识的定义就将被历史地改变书本印刷。
在地球上,数十亿年以来,生命和意识一直是生物性肉体的专利书本印刷。对生命和意识的定义,在人类的头脑中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它们是建立在生物性的肉体基础上的,离开了生物性的肉体基础,生命和意识就将走向消逝。
当然,人们的见解是各种各样的,有各种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和回归之说,有宏观的和微观的意识根源之说,有上帝赋予之说,等等书本印刷。但这些说法始终是一种人类头脑的想象和虚构,至今没有任何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黑格尔说过,抽象和经验的统一是哲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想象和虚构,只有在抽象和经验的统一中才能得到它们的现实性和真确性,才能达到哲学的最高境界。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制作的总体水平上,使得电子生命和电子意识的成为了未来的可能,也就是说,人类在不知不觉地用自己的“上帝之手”接过自然世界的“上帝之手”,创造一种电子方式的生命和意识书本印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生命和意识将不再是生物性肉体的专利,它将被电子生命和电子意识的金刚之躯所替代和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命和意识的定义就将被改写。生命和意识的载体不再是生物性肉体方式的专利,将是可以有非生物性肉体载体方式的。好比一部机器,它的动力可以是蒸汽方式的,可以是电能方式的,也可以是其它化学方式和物理方式的,一台计算机可以是电子方式的,也可以是光子方式的或量子方式的,等等。
人类的思想当思考生命和意识的定义改变,使自己的眼光更为广阔和深远书本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