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脚下有条通到自来水公司的死巷子,不长,百十米远,中间有个借着路边岩石凹坑搭了个简易窝棚的雕刻匠,看上去上不了多大年岁(户外劳作的藏族人的面孔都在不同程度受紫外线的镀色工艺,乍看难以分别其年龄状况);戴了副眼镜,其实是没有眼镜腿的两个琥珀圆圈的镜片儿,从断脚的眼儿栓了一根松紧带,箍在头上,这样的话,还能阻挡凿石刻字飞出的残片粉屑雕刻印刷。他的作坊只容得他一人盘腿而席,外面是堆砌整齐的片石,刻满了经文佛像,码了足有一米来高。也都是藏文,照着寺庙里木刻版印刷的不经装订的红边草纸的经书原文,先用毛笔书就,再依次刻录;是件没有始终的事业,想必这个用錾子缮写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的途径。
他坐在一块卡垫,人有点稀瘦,穿得是极寻常的内地估计只在赶集的村民身上才有所体现的四个兜的干部制服,沾了拍不掉的粉末和污垢,显得像素描画被橡皮多次涂擦的脏;裤子也经年累月过了,有几个烟头灼穿的洞,依稀可见工业纤维的烧焦痕迹雕刻印刷。右手握紧一柄钢錾,左手攥着一把锤子,你应该注意到他是个左撇子。而旁边有人经过,他总会抬眼不以为然地瞄瞄,大约不想脚步声影响了聚精会神的力度,按说这么多年的修炼,业已达到佛道所倡的心如磐石,他尤有杂念,为外物所扰,不由自主,究竟他是凡夫俗子。雕刻是工作不是存心修行,虽则念念有词,实为兢兢糊口。仿佛你在对着一张黑白摄影的照相,看久了,有年深的思绪;就如同他的手,疤痕累累,是双有记载疼痛的、追忆的、从无数信徒手里接过价钱的手!
八角街那些摊位上出售的六字箴言的玛尼石纪念品大凡也是出自他的手,当然,工程之大,总也无法满足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供不应求又要另当别论,总有很多雕刻匠像他一样需要养家糊口雕刻印刷。那种巴掌大薄如杂志的青石坷垃一经他们的雕琢,承载了这片宗教土壤的神秘符号,有了不可言传的意味,却也只能凝结两三块钱的辛劳费批发给转手游客几倍于他的漫天要价的小贩们。他也不在乎,安身守命各管其行,钱哪能赚尽。
休息的片暇,他也沾了烟酒的爱好,点一支不认得汉字只晓得牌子烟盒式样颜色的烟草,弛开身躯,放下活计,有了略微尼古丁的麻醉带来的消乏解困的安逸;或顺手操过脚边盛青稞酒的酒囊袋子,拨了盖塞,就着嘴便喝上一通,面不改色,酒的滋味从舌尖贯穿肚肠,全身活泛的冒泡雕刻印刷。打眼周围司空见惯的事物,也没甚新鲜的改变,自己是最知道日晒风化惟独自己的血肉昔日的年轻不在,——曾经韧劲十足的像牦牛皮,有着哈达般丝绸的光滑,也曾引多少青年女子的向往!想至此,他遗憾地拍了拍两条不中用的腿,他甚至直到现在也无法原谅二十几年前部队上吉普车断送了他跑马帮发财的机运。当时三千块钱就打发了他两条残腿,现在想来,老是不划算。儿子去年验上新兵,对他,不是安慰,他没有‘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荣誉至归之感,反倒恼怒的时常念起两条腿的旧仇新恨。他不理解报效是什么,可他无能为力,儿子的行为是和政府做交换,参军总比进庙做喇嘛人道,干好了留在部队拿单位上人同等的薪俸体体面面。他不就是想活得体面。
傍晚收工,他把吃饭的家伙检好,架在两根木拐杖间,胳肢窝里失去弹性的海绵像没垫底的鞋咯得他生疼,回家又要换换新,他想雕刻印刷。那时他的瞎眼妻子正在雪新村一个院落往灶头添加牛粪饼煮一壶酥油茶,烟火已熏不出她一滴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