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大家都有注意到,整箱(12支利乐装)酸奶或豆奶的彩盒四周都会有一定的隔板,有的时三面,有的是四面,从刚开始以为装少了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对吧。
我一起都没有弄明白为什么生产商都这样设计,起初认为是起运输缓冲保护作用的,后来我看到几种包装:1. 24只装的并不是这样的;2.有的12支装的豆奶只会在底部加上一层这样的纸隔板;3.某些6支装的也只是用收缩膜固定;6.国外的某些6支装的牛奶只会用薄薄的一层纸来固定。这样看来起保护作用这一说法好像不太成立。
我也一直在探究其原因,个人推断可能是出于以下2点原因(当然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1.美观:12支装的产品如果用类6支装的包装,显得太简间,而且也会考虑收缩包装的承重问题;用彩盒包装可以印更多精美的图案来吸引消费者;
2.礼品需要:国人串门走亲大都喜欢带上一些小礼品;12只装(通常为3公斤)的正好重量不太重,如果加大到24只那就有点偏重了;但是12只包装如果用小彩盒来装,那送礼又显得不那么大方,怎么办呢?故而很多生产商就想到了加大彩盒空间,塞入一些隔板,这样重量不会增加大多,整个加大的包装加上精美印刷的彩盒又显得大方得体,满足了一些普通大从小礼品的需要(面子和心理需求);
这样的包装也存在以下的问题:
1.对包装空间利用率(浪费)超低;(有的12只装的彩盒,差不多可以装入24只);差不多的50%的空间利用率;
2.资源的大大浪费,
纸纸成本的浪费--本来不需要这么大的彩盒和额外的填充纸纸;
燃料的浪费--在不超重的情况下,这种包装会少装近1/2的量;间接导致运输成本增加1倍;
处理废物的成本浪费--材料的增加最终会增加处理废物的成本;
3.错误引导市场的消费包装方向--造成百一步的浪费;
4.最终增加消费都的成本;
个人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生产企业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在运输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无用资源的浪费,也同步减少消费者的成本;应该从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去做好一款产品;
须知,在雾霾的天气时,大家都是受害者。(如果图片有涉及到某些企业并且有问题,请告知,本人会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