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用语解释
原稿 设计或制版所依据的实物、载体上的图文信息。分文字原稿和图像原稿。在用
计算机进行图文处理时,文字可以直接录入,也可与图像一样通过扫描输入电
脑。
反射稿 指不能透光的原稿。
透射稿 指能透光的原稿如底片、反转片。
线条稿 由线条构画的原稿。
层次稿 相对线条稿而言,画面颜色明暗具有层次变化。
彩色原稿 画面呈多种颜色,彩色原稿也有透射反射、线条层次之分。
彩色负片 彩色透射原稿的一种。用负型彩色感光片拍成,属于层次稿。彩色负片上的颜
色是景物实际颜色的补色。
彩色正片 彩色透射原稿的一种。用正型或反转型彩色感光片拍成,属于层次稿。彩色正
片上的颜色与景物的实际颜色一致。
分色 用照相或扫描的方法,通过滤色片把彩色原稿的颜色分解成青、黄、品红和黑
色。每一种颜色做一张分色片。
电子分色 利用传统的电子分色机对图像进行分色,经常简称为电分。
电脑分色 完全在电脑上进行分色,这是彩色电子出版系统的重要特点。
阴图 通过照相、电分或激光照排机制作的图片,图片上的明暗阶调与原稿的明暗阶
调完全相反。
阳图 通过照相、电分或激光照排机制作的图片,图片上的明暗阶调与原稿的明暗阶
调一致。
加网 对连续调图像阶调进行分解的一种技术,把连续调图像上不同的明暗层次分解
成一个个不同密度的网点区域。加网方法有照相加网、拷贝加网、电分机或激
光照排机加网等。网点可以有各种形状。
网点 连续调图像复制时,必须用加网的方法,把画面分解成一个个小网点。网点面
积与单位面积之比,即网点面积覆盖率,有时称网点成数。网点的形状有圆网
点、方形点、菱形点等。
偏色 指画面上的颜色失去平衡,偏向某种颜色。印刷品出现偏色的原因,一是分色
片的三原色没有掌握平衡,二是印刷中三原色油墨用量失去平衡。
打样 文字版或彩色图像版制作好以后,先在打样机(类似印刷机)上印出少量分色
印样或合成色印样,以供校对、审验用。
平装:将大幅面页张先折叠成书帖,再配成册、订联、包上封面后,切去三面毛边成为一本书籍。
书帖:将印张按号码排列顺序,折成一叠多张页。
订口:指书刊应订联部分的位置。
前口:也称口子,指与订口折缝边相对的阅读翻阅边。
天头:书刊正文最上面一行字到书页上边沿处的空白。
地脚:书刊正文最下面一行字到书页下边沿处的空白。
书背:也称后背,指书帖配册后需粘联(或订联)的平齐部分。精装书背有圆和方背之分。
平订:采用铁丝、锁线等材料在书籍的订口边穿订的装订方式。
扉页: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页。有些书刊将衬纸和扉页印在一起装订(即筒子页)称为扉衬页。
开本:开本是书刊装订成册的大由幅面。
封皮:也称封面、外封、皮子、书封等(精装称书壳),皮封是包在书芯外面的,有保护书芯和装饰书籍的作用。封皮分面(封面)与里(封里)和封一、封二(属前封),封三、封四(属后封)。
骑马订:将书的封面与书芯一起配套成为一册,骑在机器上用铁丝沿折缝进行订书,然后裁切的书册。
锁线订: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的装订方式。
胶粘装订:书帖和书页间完全靠胶粘剂粘合的装订方式。
破口:书芯裁切后书页的切口出现破损。
粘口:书帖粘联零散书页时在书帖上涂胶的部分。通常以最后一折的折缝线为基准线,按一定的宽度在书帖边涂胶。
锯口:在与书背的垂直方向用锯片在书背上锯切成一定深度、宽度和间隔的沟槽,以利于胶粘剂对书页粘联。
折缝线:印刷书页在折页加工时的折叠线。
铣背:用铣刀或锯刀将书芯后背铣开或铣成沟槽状,便于胶液渗透的一道工序。
刀花:切口出现凹凸不平的刀痕。
小页:书帖中小于裁切尺寸的书页。
缩帖:其任意一边缩进书芯中的书帖。
岗线:手工分本后,书背纸宽于书芯厚度的部分。或包本后,封皮在书背与封面或封底的连接处凸起呈楞线。
插页:书刊中由于图表版面的安排,需在书芯内插入的一张或多张页。
白页:因印刷事故,使书页的一面或两面未印上印迹。
套帖:将一个书帖按页码的顺序依次套在另一个书帖的面(或里面),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再将封面套在书芯最外面的一种配页方法。
折页:将印张按照页码顺序折叠成书刊开本大小书帖的工作过程。
配页:将书帖或多张散印书页按照页码的顺序配集成书的工作过程。
护封:套在封面或书封壳外的包封纸,常用于讲究的书籍和经典著作。
热熔胶:加热熔融施胶,在室温下迅速固化的粘胶剂。
冷胶:施胶时不需加热的粘胶剂。
精装:一种精致的书籍装订方式,以装潢讲究和耐折、耐保存的装饰材料作封面为特征。
书腰:也称中腰。指下、下书封壳中间的联接部分,即封一和封四所夹的中间位置。
中径:指书封壳内的封二和封三两块纸板之间的距离。
中缝:指中径纸板与书壳纸板之间的两个空隙。
勒口:平装书的封面前口边大于书芯前口边宽约20-30mm,再将封面沿书芯前口切边向里折齐的一种装帧形式。
覆膜: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
压痕: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的槽痕。
卷轴装: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
经折装:将印页裱接后,按一定的尺寸向左右反复折叠,并粘贴封面、封底的装帧方式。
蝴蝶装:将单面印有图文的印页对折,然后把折缝粘联成册的装订方式。
环衬:连接书芯和封皮的衬纸。
毛本:三面未切光的书芯。
光本:三面切光的书芯。
圆背:精装的一种。书背制作成一定弧度的圆弧面。
堵头布:贴在精装书芯背脊天头与地脚两端的特制物。
书壳:精装书籍的封皮。
整面:也称全面,书壳的表面材料是一整块。
接面:也称半面,书壳的表面材料不是一整块。通常是封面和封底用一种材料,书腰用另一种材料拼粘而成。
扒圆:圆脊精装书在上书壳前,先把书芯背部处理成圆弧形的工序。
起脊:精装书在上书壳前,把书芯用夹板加紧压实,在书芯正反两面接近书脊与环衬连线的连缘处压出一条凸痕,使书脊略向外鼓起的工序。
飘口:指精装书刊套合加工后,书封壳大出书芯切口的部分。
平锁: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且纱线在各书帖间排列成行的锁线方式。
交叉锁: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且纱线在各书帖间相互错开的锁线方式。
圆势:精装书圆背弧面的弧度。
方背:精装的一种。书背平直且与封面封底垂直。
包角:在书封壳的前口两角上包一层皮革或织品。
书槽:又称书沟或沟槽,指精装书套合后,封面和封底与书脊连接部分压进去的沟槽。
针距:锁线订(或缝纫订)中,同一书帖(或同一订口)上相邻两个针位的距离。
针数:锁线订(或缝纫订)中,书册订缝的针眼数。
豪华装:也称特装或艺术装订。选用优质材料,使用特殊加工工艺的一种书籍装帧方法。
假脊:精装的一种。书芯没有起脊,但通过对书壳的特殊装饰加工,使整本书的外观像起脊的精装书。
吡裂:在扒圆起脊加工时,书芯圆背上相邻的两书帖裂开分离。
联接边:接面书壳采用两种表面材料拼粘的重叠部分。
包边:书壳表面材料的四边沿书壳纸板边回折并包粘在纸板的部分。
塞折:圆角书壳四角包边时,表面材料呈大小均等的几个扇形折包粘在书壳的纸板上。
套烫:在同一加工对象上进行两次以上的烫印。
滚金口:在书籍、簿册、卡片的切口上,用金色材料和特制工具滚烫着色的工艺。
筒子纸:粘成筒状的牛皮衬纸。分别与书芯的书背和书壳粘联,以加固大开本、厚本精装书的书背。
蘸花口:在书籍的切口面,蘸粘一层各式花纹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