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览]转帖:巧用EF移轴镜头,打造奇特视角(贴图)
转帖:巧用EF移轴镜头,打造奇特视角
作为严肃摄影师或者高级摄影发烧友的朋友都知道,在135/120型照相机之上,还有一种统称技术相机或者大画幅相机的单独机型。这类相机除了可以使用数倍于35毫米幅面的胶片(一般是4×5或8×10英寸)得到极高画质的图像以外,另一个独特功能就是可以人为地进行光轴与焦平面的倾角和偏移,以得到符合光学成像原理。但与130/120型固定光轴相机拍摄效果完全不同的画面,更为精确地控制图片中透视和景深的变化。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由于大幅面数字成像元件极高的价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画幅相机的使用,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尽量选用像素密度更高的小幅面照相机来完成以前大画幅相机的工作。数码科技的进步可以解决画面质量的问题,但是固定的光轴拍摄时,透视和景深却无法改变,不能适应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拍摄题材,这时就需要在135幅面的相机上使用移轴镜头来拍摄完成,而佳能提供了目前最为丰富的移轴镜头产品线,涵盖了17毫米、24毫米、45毫米、90毫米四个常用焦距。
TS-E 17毫米的偏移,建筑摄影中的神奇之境
首先说说镜头的偏移操作。大家都知道当我们使用相机进行仰视拍摄的时候,因为成像元件和被摄物体相对位置是不平行的,所以得到的图像会因为近大远小的光学透视原理而产生汇聚效应。使用移轴相机拍摄时,我们使相机平行于被摄体,然后向上做镜头的偏移操作。这样在机身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镜头光学中心就高于机身,根据光学成像原理,拍摄的视角就和将相机抬起仰拍得到的画面一样,同时机身和被摄物还处于相对平行的位置,而画面中和机身平行的所有线条都会在画面上保持垂直或者水平。反之,俯视的情况相同方式操作也能得到类似的效果。
偏移操作主要是用在建筑摄影等需要符合严格的透视变形校正要求的场合,同时根据偏移操作的原理,发现了一些偏移操作带来的独特功能。比如,大家都知道在正前方拍摄镜子之类高反光物体的时候,拍摄的相机和摄影师都会直接映射到被摄物体上,如果斜向拍摄避开镜子,被摄体本身就会产生形状上的变形。使用移轴镜头的偏移操作,使机身和镜面保持平行的情况下向右移动相机,使相机完全移出镜子正面反射的范围,然后向左偏移镜头,补偿之前相机的位移,使镜子重新出现在画面中,最终得到的图像是镜子依然正对镜头的画面,但是镜中不会出现相机的影像。现在我们知道,当机身不移动的情况下,改变偏移量可以得到旋转机身而得到的效果,且透视保持不变,这样我们就能利用这一特性拍摄接片。相机正对需要拍摄范围的中间,然后左右偏移镜头各拍一张照片,两张照片的透视完全一样,仅仅左右或者上下视角出现变化,非常容易做到完美的无缝拼接。
未移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