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欲望失去了枷锁,就没有了向前的路,只能转左,或者向右。左边是地狱,右边也是地狱(出自烟雨江南《狩魔手记》)。
第一部分、初入母公司(第一年冬)
那年冬天,我第一次踏上了母公司的土地。我是来应聘的,职务是财务经理(负责人),接待我的是母公司财务总监(以下简称CFO)。第一次跟母公司打交道,我忐忑的阐述我的财务定位和财务管理规划,CFO重点跟我讲子公司人际关系和母子上下级关系存在重重困难,我说我应该能处理好相应的关系。
原本我不太报希望的,也许是薪资提的不高,几天之后,人力资源打电话通知我被录取,让我在母公司培训2个月。培训就是跟着师傅,办理他交代下来的事情;同时给了一个财务查询权限,熟悉一下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在我看来,培训其实就是熟悉公司制度和公司流程,培养母公司的忠诚度。
在母公司呆了一个月多点,母公司也下了一个月的雨,跑了一次步,爬了无数次19楼,跟同事们聚过餐,一起唱过歌,下雪的第二天是周日,一个人跑去西湖边看雪,悠悠的走了一天,到断桥的时候没有雪。
第二部分、回到子公司,发现问题
12月中旬,我被通知培训即将结束。12月21日子公司报道,还没完全熟悉情况,通知上市公司预审即将开启,我负责子公司的审计接待。OK,开始忙碌。工作无外乎查缺补漏、提供资料。这一忙碌,就发现了很多财务作假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审计经验和会计经验的财务经理,我不是圣人,也知道经营者需要一定程度的作假,以避免缴纳更多的税收。这是合理避税(或者说税收筹划)的公司角度版本的一个方面。什么是合理避税?就是税务局觉得你合理,你就是合理避税;他不觉得你合理,你就是偷税漏税。作假就是这样,不重要的不显眼的、税局也不管你的或者你解释被认可的就是合理(举个例子:你临时买个小东西,没发票,用其他发票顶)
而我在子公司见识到的作假内容,让我慢慢的对我的财务之路产生了严重怀疑。我下面结合我的经历,来聊聊上市公司财务作假的一些部分细节问题。
问题一、预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假也一样。我刚到时,子公司尚未有预算,总公司要求每月报盈利预测表和合同明细表,收入入账,报表好看;费用入账,节省企业所得税。我打开原EXCEL表格,两张表:损益表/损益表(考核)。猛一看,一样;再一瞧,不同。损益表(考核)中多了几样扣除:无形资产摊销(问题三)、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四)、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问题五)。我第一次见这种报表,有些奇怪。时间仓促,先报上去再说。很快CFO告诉我等总经理(被收购公司的原负责人)联系确认哪些客户可以提前开票。
最终CFO确定在年底前开票给北京公司400万,开票给南京公司200万,开票给其他客户公司大约200万;这样,损益表达到了400万元,考核损益表达到了1000万元。(注意:损益表和考核损益表的差别只是扣除,包含了虚开发票)
问题二、虚假开票,虚增收入:
既然虚假开票,肯定要做好相应的首尾,要不不合理。南京和北京公司开票的同时,把合同寄过来,当年财务未单独核算项目成本,无法一一对应,且服务都是人工成本;其他客户公司开票涉及到跟合同期间对不上号,怎么办?客户提供服务确认表,证明我们在其中的一些服务提前完成。收入任务完成,就看如何过审计这关了。
我有点忐忑,我做过审计,知道审计想查有无数办法。毕竟是作假,我只能硬着头皮去跟审计解释。并且本年度我刚来几天,出问题了跟我也没太多关系,大不了被辞退呗。
问题三、无形资产摊销:
在提供审计资料的时候,也是我了解公司业务的时候。其他项目资料相对简单,往来一般函证,提前让销售打招呼;现金、存货可以盘点;银行存款有对账单,其他的查账或者另外的审计办法。资料相对复杂的也就几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账面无形资产3500万元,但是当时子公司无相应的证明文件。我问了问熟悉情况的出纳,让她帮忙联系取得相关的权利证书。无形资产是母公司入股后从总经理关联公司转让过来的,款项也已经支付。只是,我看了一堆证明文件之后,心中一万头神兽路过,这尼玛一堆外观设计加一小点技术价值3500万元(举个不恰当例子,就如给灯泡做个纸灯罩,让光朝着一个方向去)?猫腻,百分百,不用猜!
问题四、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明细中能很明显的看到,这是一整套监控系统,价值1300万,包含了软硬件,说是要跟外部公司进行连通,很难去外部公司进行求证。本来按解释应该是很正常的,特别是软件,咱搞财务的不懂啊。只是它跟无形资产的摊销一样被列入损益表(考核)的扣除项目中,就肯定有猫腻。
问题五、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主要包含两层楼的装修和信息中心的装修,我查阅过租房合同,租房合同上很明白的写明了租金包含了精装修的费用,而为何该两部分装修价值2800万元?在我的朦胧估算中,2800万元应该可以买下来至少一层楼。同时它也被列入损益表(考核)的扣除项目中,猫腻Ing……
问题六、发票的作废:长期待摊费用的2800万,经过CFO的考虑,通知我退回900万,同时资金通过原渠道退回来。相应的几张发票也退回去作废。据说是建筑公司那边没作废,依然作为自己的收入。原因是该建筑发票是税局代开的,作废900万太明显找茬。其他猫腻见多了,这个是风传,真实性估计有85%。
问题七、审计:
我心里带着对这些疑问,心虚的接待了会计师事务所——瑞华(你没看错,出事的那个)。审计助理在审计的时候按照正常的程序走的,我小心翼翼的拿出材料,写下解释说明,提供合同和其他证明文件。
当瑞华的注册会计师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手里拿着的是固定资产的合同(我没时间细看),质询我这资产怎么这么贵,什么一个马桶都3万,一张椅子都5000。我一听懵逼了,心想这谁造假造的太假了吧;然后他告诉我赶紧去修改,我更懵逼了。
问题八、对赌协议:
会计师事务所走之前,我整理提供的资料,发现了一份对赌协议(之后再也找不到),大体上说的是连续三年扣除问题三四五之后的净利润达到1000、2500、4000万元,若是达不到,总经理要承担3倍赔偿。奇怪的是为什么第一年母公司汇同各子公司一起达成1000万目标?是不是对赌协议不是对交易双方的约束,而是对交易者的心理暗示:你看,我收购资产,3年内稳赢,赶紧来买。
问题后记:
送走事务所,我知道他们早晚要出事儿。因为他们更在意形式,只要形式合格,他们就可以不承担风险,因为造假是别人的,他们也不知道;形式合格,他们就可以应付注协的检查,应付证监会的检查。天下中介一般黑罢了,而中介的灰色利润空间正在国家政策的逼迫下慢慢显形,最终回归正常的服务范畴。而新的灰色风口,也会根据形式不同的调整。老鼠没了,要猫有毛用?鼠有鼠道,猫专治鼠闹。
天理昭昭,2019年7月,康得新虚增利润逾百亿,作为康得新连续数年审计机构的瑞华所深陷舆论漩涡。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很多时候,政策要考虑执行和实际情况。下手太重,打断骨头连着筋,重创经济;下手太轻,没效果,灰色慢慢的会变黑。头上的金箍是会越来越紧的,财务工作从上到下需要一步一步的规范和完善,重大造假始终是逃不出惩罚的。
第三部分、新的开始
审计结束,一切抛之脑后。以前年度的风险跟我的关系不太大,而以后年度的风险在于公司所有人的努力。我对财务核算进行了修改,从以前的收入成本大一统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项目核算,虽然还不很规范,但是能一定程度给公司项目的考核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按照母公司的要求,根据往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简单的财务预算。
在这一年,我努力的跟销售和生产服务部门进行沟通,试图给公司的经营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真实的给公司增加一些收入,降低一些成本。
我想努力的让风险远离我,我不想去做太冒险的事儿,我不想虚开增值税发票;我不想虚构员工名额,仅仅是帮他们减一些个人所得税;我不想我的手下陷入财务造假风波,她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才。
而事实上,在庞然大物面前,我无能为力,我的财务经理之路走到尽头了,从6月份我就知道。半年时间,足够看清楚大家在做什么,看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母公司想要股价稳定;CFO想坐稳屁股下的位置,总经理(原股东)想要钱但是又不想把核心的东西交出去;而我,想要证明自己,失败了。我还年轻,却无能为力。
截止离职前,公司可见的收入1100万元,考核净利润-600万元,离2500万元的对赌协议差距3100万元,时间差距3个月,还有国庆节。
第四部分、离职
在这一年,总经理不停的反映我的小问题到母公司高层耳边,经过多次沟通,CFO建议我主动申请辞职,并给我离职补偿,我答应了,但没谈具体的补偿金额,我不担心拖欠。我无能为力,好聚好散。
在提出离职到实际离职的这段时间,因中午休息时间在办公室睡觉(中午不睡,下午崩溃),被总经理发现新增办公司规定硬性罚款1000元,中秋礼品全公司唯独没有我的。我有些恼,我要做些准备。
离职前大约1个月内,我晚上偶尔会加班,对公司的一些关键资料做了一个备份。走之前,我跟CFO谈离职补偿,没谈拢。我因为愤怒要的高,而他答应给的太少。
第五部分、离职后续
离职后,我删除了所有同事的电话。我很迷茫,我的财务之路已断。我有野心,不愿做一个小会计;而财务经理之类的,还会经历那些曾经的问题。我想着休息一下,然后想着能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第二年春天,我接到税局电话,说我原公司达到重点税源企业(当年纳税500万元)的标准,需要填报什么资料;而那一年,在上市公司资料中,我发现我曾经所在的公司营业收入5000万元。那一刻,我很庆幸我已经不在该公司了。5000万元和1100万元的差距足足有3900万元,而三个月前,我还在苦苦的寻找开源办法,而3个月时间,3900万元的奇迹诞生了。所谓的奇迹,我知道怎么做的。
这年夏天,CFO离职,上市公司感谢CFO的贡献。第三年春天,业绩没达标,跟其他子公司一样,业绩承诺之后,变成了跳水运动员。
后面,再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了。我跟新的董事长沟通了离职补偿问题,他答应分期支付。首期之后,我也了承诺书,之后再无音信。
我不再去纠缠,证据在手,也给了部分离职补偿,我再去纠缠,就是敲诈。
给自己的欲望套上了枷锁,也许左右还是地狱;业火尽头,是不是白莲花?
那存在的,都是幻影。那永恒的,终将毁灭。世界万物,缤纷色彩,都是被蒙蔽的人心罢了。——烟雨江南《亵渎》
后记:
1、 文中数字均非实际数字,我作为一个故事来写的。
2、 我想在网络中找到支撑,剩下的路看发展吧,也许会去举报吧,那是个大工程。
3、 故事有风险,入行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