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盆底脱姐妹互助吧”,经常有人发帖诉说自己因为生娃产伤导致漏尿,随着年龄的增长,漏尿越来越严重。而妇科门诊更是经常会遇到年仅50多岁,却尿频、尿失禁多年的妈妈们,她们走快点或者爬楼梯、使劲咳嗽时,就会尿湿了裤子,尴尬得要命。这样的病人,她们担心随时会失禁,外出前只好垫上卫生巾或尿不湿,生活上和生理上的痛苦,伴随了很多中老年妇女的一生。
据统计,我们国家已育妇女盆底肌松弛的发病率概率很高,约为30%-4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每一百个已育妇女,会有四十个左右遭遇过漏尿的折磨,这其中,四五十岁的病人最集中。妇科门诊中,一半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很多人不知道,中老年高发的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很可能是几十年前生娃产伤引起的。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女性比欧美、非洲国家女性更容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对盆底肌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损伤。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位下移,女性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压迫。随着胎儿的娩出,导致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群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比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反复发作的阴道炎等。这种病例在百度公共贴吧“盆底脱姐妹互助吧”里太多了,遭遇的痛苦局外人无法想象。为什么中国女性遇到盆底问题的概率这么高呢?
和欧美、非洲人种相比,中国的女性骨盆比较小,但中国宝宝的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我国女性产后盆底肌松弛的发生率特别高。不过,生娃导致的盆底松弛,真正的后遗症可能要到十几二十年后才反映出来,因此在我国很难引起大家的重视。
如果你有漏尿、阴道膨出、子宫脱垂以及反复发作的阴道炎,那么很可能和你的盆底状况不好有很大的关系。治疗起来起来其实也不难,现在已经有很规范的治疗方案。三甲医院一般都有盆底康复科,女性子宫脱垂、阴道膨出或者漏尿,一定要挂这个科室,跑去泌尿外科也不是不可以,但有可能走点弯路。
产后盆底康复的治疗逻辑并不神秘——既然是肌肉损伤造成了问题,那咱就想办法恢复肌肉的强度和功能呗!这方面已经有非常科学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目前全球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有三大招:盆底肌康复训练、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和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
关于这三个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明天的文章中会讲到,有兴趣的记得关注本号或者搜百度“盆底脱姐妹互助吧”,我的文章都会先发到这个公益贴吧里。
文中提到的盆底脱姐妹互助吧,是网友自发创建的百度公益贴吧,该贴吧创建于2012年10月10日。目前已经成为网友交流漏尿、子宫脱垂、阴道膨出、反复发作的阴道炎等盆底症状,倾述病中遭遇、寻求病友帮助的公开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