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丽琼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湖北。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迈向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这条路上,一大批拥有较强创新力的科技企业,是必不可少的硬核条件湖北。
一项数据令人警醒:2019年,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科创板在上交所设立湖北。在当年*月上交所公布首批9家科创板IPO申请受理企业中,湖北占据2席,领跑中西部。然而,截至202*年*月下旬,在科创板上市的湖北企业仅有12家,居中部五省的第三位。
差距就是奋起直追的动力湖北。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湖北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如何更“硬核”?
硬科技指标亟待刷新
2022年12月22日,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吉印通(以下简称“武汉达梦”)科创板IPO成功过会,湖北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将增至1*家,但仍比湖南少2家,远低于安徽湖北。
上市公司是地区经济的“晴雨表”湖北。201*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的消息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公布。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行业上侧重选择新兴产业,因而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市值,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地区硬科技创新力的指标。
在这条赛道上湖北,湖北一登陆即是高光时刻:
2019年*月,首批科创板共有9家公司的申请被正式受理,其中两家为湖北公司,其余7家均来自沿海省份湖北。当年12月19日,湖北企业嘉必优在上交所上市,成为湖北科创板第一股。半个月后,来自光谷的兴图新科正式登陆科创板,拥有两家科创板公司的湖北居中部第一位。
然而,领跑中部仅半年,湖北科创板上市企业就被安徽反超湖北。2020年7月,安徽共有*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一举拿下中部第一,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今年*月20日,随着合肥颀中科技股份吉印通在科创板上市,安徽科创板企业数量已达到21家,位居全国第七。
在科创板上,湖北企业的数量少于安徽、湖南,市值也逊色于湖南、安徽、江西湖北。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月21日,湖北12家科创板企业总市值约为91*.*7亿元,湖南1*家企业总市值212*.1*亿元,江西*家企业总市值约为1**9.90亿元,安徽21家企业总市值约为1*0*.11亿元。
创新投入不断增加
湖北科创板企业数量从领跑到“掉队”,客观反映出我省企业创新主体能力还不够强湖北。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标湖北。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为27%,*000多家。同在中部的河南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为**.27%,企业数量达到10*2*家。
没有研发,何谈创新?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大、周期长、壁垒高,是许多湖北企业不愿创新、不敢创新的重要原因湖北。
2020年*月20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对企业科创属性认定给出认定标准,包括“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以上,或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000万元以上”湖北。上交所数据显示,2021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平均为1*%,远超*%的“起步价”。
研发,这个科技企业常常用到的词,在良品铺子这家食品企业里有着重要地位湖北。2022年,良品铺子的研发投入达到*0**.**万元,同比增长27.**%,已是连续*年增长。全年,良品铺子共开展11项营养健康加工创新技术,其中新型膨化技术、植物肉生产加工等重大技术实现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这一年,良品铺子上新SKU*00+,打造了17个销售额超千万的新品。实现营收9*.*0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19.1*%。
除了敢于投入、舍得投入,硬科技的创新还需企业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愿啃硬骨头湖北。
*月1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上,华中数控正式发布五轴数控系统产品包,发布会现场人气爆棚,220人的会场挤入了*20名观众湖北。“高端数控系统这样的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埋头苦干,自主创新!”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介绍,去年,华中数控吉印通豪迈科技开展“灰度创新”(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结合部的吉印通创新),历经两个100天、每天12小时的不懈研发,才完成了本应*年达成的技术攻关。
“是借助国外软件做开源研发还是坚持自主研发?”面临抉择时,武汉达梦董事长、现年79岁的冯裕才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并率领团队**年坚持自主创新湖北。2019年至2021年,达梦在中国国产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撼动曾被国际数据库巨头把持的国内市场。
大冶宏泰铝业的技术总监王再国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以前,公司供应中低端建筑型材,块头大,利润薄,还要四处求客户湖北。2019年,宏泰铝业吉印通广东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湖北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共建专业研发机构,先后参加*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目前,公司销售的太阳能边框支架、汽车轻量化型材等高端工业型材不但进入国际知名光伏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还吸引国际名企主动前来合作考察。
政企合力掘“新”硬科技
湖北企业的科技创新力该如何快速“硬核”起来?叶学平认为,在硬科技创新上,湖北企业快速补缺口、搭梯队、接断层,政府可从制度上为企业加上“暖软垫”,企业也要善于“借胆、借脑、借钱”湖北。
在新兴产业上挖掘硬科技创新力,湖北的顶层设计正快步跟上湖北。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光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北斗产业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关于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大行动推动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等*个产业基础好、科研优势强、市场前景广的新兴特色产业强劲起舞,明确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生产效率,开展研发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争取上市融资,打造一批千亿级航母型领航企业和百亿级龙头企业湖北。
企业创新路上乏力湖北,如何推一把?
去年下半年,我省出台《推进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若干措施》,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纳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范围,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补湖北。今年2月2*日,湖北举行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推进会,宣布我省将用*年时间为工业企业营造创新生态,“倍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到202*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力争过半。
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输血”更鼓励企业自主“造血”,未来将围绕*大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个新兴特色产业链,组织链主企业和链创单位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选派“科技副总”服务中小微企业,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促成研发合作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同时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