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只是认识书本上的字
而是要能汲取作者的思想观念
融合到自己的意识之中
——《阅读的艺术》罗伊·兰德 [美国]
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
注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提升师生的阅读品质
本期《黄石我爱阅读》栏目
黄石我们走进了黄石市第十六中学
阅读是永恒的主题
阅读是永恒的主题,更是学校应有的模样黄石。本着“立德树人”的目的,黄石十六中不仅每周开设了固定的阅读课,还建设了环境优美的学生书吧,供学生在课余时间来这里畅游书海。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黄石。同学们在读课外书籍的时候,会碰到不同作者对同一人物、思想、观点的不同提炼,这时会让同学们对自己在课本上所理解的观念产生质疑。为了鼓励同学们多阅读,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十六中的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课外阅读质疑讨论”,给予参考帮助同学们解惑。
辩论是中学生喜爱讨论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课外阅读质疑讨论”是课堂学习延伸的一种方式,辩论则是中学生喜爱讨论问题的另一种方式黄石。参加黄石十六中教联体三校区辩论赛的同学们正以“简爱何以成为简爱?”为议题展开辩论。
黄石十六中教联体十中校区副校长 刘珊
辩论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更是一门思维的艺术黄石。把同学们在阅读中的疑问提炼成论题,让他们展开辩论,是我们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的一贯做法。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问题。一场辩论赛下来,同学们收获满满,老师也深受启发,这正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课文怎么读黄石,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课文怎么讲,可以保持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兴趣;课文怎么读,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黄石。十六中的语文老师围坐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是徐拥军名师工作室的常态。历时一年多的“文本研究室”活动,他们围绕教材中的名篇阅读了海量的文献资料,作为教师,他们践行着做一个快乐读书人的初心。
黄石市第十六中学校长助理 徐拥军
阅读是生命的姿态,思想是永不过时的美丽黄石。我们提倡老师们在广读博览的同时,要对某些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因为只有这样,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读一本好书 品百味经典
本期《一本好书》
由黄石十六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何娟娟老师
为大家推荐一本
曾任吉印通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的
林语堂先生所著的一部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苏轼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也绝对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大师黄石。他一生际遇坎坷,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最后客死常州。林语堂却说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按照苏轼的童年和青年、壮年、老年和流放岁月的人生轨迹写成四卷二十八章黄石。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苏东坡如雪般纯净得可爱,也如雨般润泽千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光亮如新,熠熠生辉。
林语堂说:“身处乱世,苏东坡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黄石。”苏东坡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宦海沉浮,两遭流放。因为直言不讳,尽进忠言,常被小人陷害,但他始终无惧艰险勇于发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苏东坡就是那个时代士大夫的代言人。可他为何而鸣?非个人不平与名利,而似范仲淹一样“致君于无过,致民于无怨”的忧国忧民之鸣。
踏遍四海八荒,唯清风明月与之相随黄石。正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所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苏轼他真的做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黄石。”
读《苏东坡传》,可以更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非凡的才华,不凡的经历和潇洒的身影黄石。
本期节目完整内容
关注《黄石我爱阅读》栏目
让阅读伴您成长
栏目介绍:《我爱阅读》栏目由黄石市教育局、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吉印通、湖北省吉印通书店(集团)吉印通黄石市分公司协办,黄石市广播电视台承办黄石。栏目共2*期,每期10分钟。我们将走进黄石各中小学校,引导老师重视阅读教育,让学生“爱”上阅读。
播出平台及时间:
黄石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首播
周五 20:00
重播
周五 2*:2*
周六7:00、12:00
END